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惇

鎖定
安惇(1042年-1104年), [7-8]  字處厚,廣安軍(今四川廣安)人,中國北宋末年官員。 [6] 
安惇上舍及第後,任成都府教授,升監察御史。紹聖年間(1094年),官諫議大夫。時章惇與蔡卞利用文及甫寄邢恕書信,構陷同文院謗獄,蔡京與安惇查治,誣陷司馬光、劉摯、梁燾等人將謀廢立,遷御史中丞。安惇又用蹇序辰議,審閲元祐諸臣陳説新法不便書牘,被禍者七八百人。 [6] 
安惇於宋徽宗時,以寶文閣待制知譚州(今湖南長沙)尋放歸田裏。蔡京為相後,安惇復任兵部尚書、同知樞密院。崇寧三年(1104年),安惇去世。 [6] 
處厚
所處時代
宋代
出生地
廣安軍
出生日期
1042年 [1] 
逝世日期
1105年1月6日 [2] 
主要作品
詩二首
本    名
安惇
國    籍
中國

安惇人物生平

安惇,字處厚,廣安軍人。上舍及第,調成都府教授。上書論學制,召對,擢監察御史。哲宗初政,許察官言事,諫議大夫孫覺請汰其不可者,詔劉摯推擇,罷惇為利州路轉運判官,歷夔州、湖北、江東三路。
紹聖初,召為國子司業,三遷諫議大夫。章惇、蔡卞造同文謗獄,使蔡京與惇雜治,二人肆其忮心,上言:“司馬光、劉摯、梁燾、呂大防等交通陳衍之徒,變先帝成法,懼陛下一日親政,必有欺君之誅,乃密為傾搖之計。於是疏隔兩宮,斥隨龍內侍,以去陛下之腹心;廢顧命大臣,以翦陛下之羽翼。縱釋先帝之所罪,收用先帝之所棄。無君之惡,同司馬昭之心;擅事之跡,過趙高指鹿為馬。比詢究本末,得其情狀,大逆不道,死有餘責。”帝曰:“元祐人果如是乎?”惇、京曰:“誠有是心,特反形未具耳。”帝為誅衍,錮摯、燾子孫。遷御史中丞。劉後之受冊也,百官仗衞陳於大庭,是日天氣清晏,惇巍立班中,倡言曰:“今日之事,上當天心,下合人望。”朝士皆笑其奸佞。又鞫鄒浩事,檄廣東使者鍾正甫攝治之於新州,士大夫或千里會逮,踵蹇序辰初議,閲訴理書牘,被禍者七八百人,天下怨疾,為二蔡、二惇之謠。徽宗雅惡之。鄒浩還朝,惇言:“浩若複用,慮彰先帝之失。”帝曰:“立後,大事也。御史中丞不言而浩獨敢言之,何為不可複用?”惇懼而退。陳瓘請曰:“陛下欲開正路,取浩既往之善,惇乃詿惑主聽,規騁其私,若明示好惡,當自惇始。”乃以寶文閣待制知潭州,尋放歸田裏。
蔡京為相,復拜工部侍郎、兵部尚書。崇寧初,同知樞密院。 [3]  崇寧三年十二月,卒,贈特進。 [4] 

安惇主要作品

《夢遊仙館》
夢遊仙館逢真侶,為説生前與此身。本是富陵朱隱士,暫來人世秉陶鈞。
《再遊太虛觀》
昔年遊歷訪霓旌,多謝仙師數里迎。今日重來知有意,此身應不為公卿。 [5] 

安惇親屬成員

長子,安郊,擢福建轉運判官坐指斥乘輿誅。
次子,安邦,流於涪州。 [4] 

安惇史料記載

《宋史》列傳第二百三十奸臣一有傳。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