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鎖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縣處級。擔負着全省的文物保護、考古發掘、業務指導和科研任務。擁有高中級專業人員30人。2001年獲得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
中文名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成立時間
1958年
現有職工
45人
所得榮譽
2002年獲得省直先進基層黨組織
近年來,文物考古研究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的大局,考古發掘工作取得優異成績,完成考古項目150餘個。其中東至華龍洞舊石器遺址發現了古人類化石,六安雙墩1號漢墓發現黃腸題湊,引起國內外關注。該所還先後完成60餘處文物保護單位的測繪和維修設計方案。在文物科技保護方面,開展了濉溪隋唐大運河出土唐代木船、潛山漢墓出土漆木器等項目脱水定型和六安雙墩1號漢墓出土文物現場保護處理工作。 同時,文物考古研究所學術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一是加強積壓考古資料的整理研究,現已完成50餘批考古資料整理任務。二是加強了課題研究, 已完成3個國家社科重點和5個省部級重點課題項目。1998年以來,該所編輯出版了《凌家灘玉器》《淮北柳孜運河遺址發掘報告》《潛山薛家崗》《含山凌家灘》等10本專著,發表考古報告、論文300餘篇。
作為省級科研機構,文物考古研究所利用技術人才的優勢,積極開展技術諮詢、業務指導等活動,服務於全省一線文物保護工作。近年來,該所舉辦了三期田野考古培訓班,培訓了一批文博幹部,受到了基層文博單位的歡迎。
相關事件
2021年9月,國家文物局發佈關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違規發掘阜陽古城遺址情況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和旅遊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局,各考古發掘資質單位:
2021年3月15日至17日,國家文物局組織工作組赴現場檢查安徽省阜陽古城遺址考古發掘項目情況。經查,2020年4月至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阜陽古城遺址考古發掘過程中,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長期不在考古工地,現場發掘人員擅自變更考古發掘計劃,動用大型機械挖掘破壞文物。國家文物局即時向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反饋了檢查情況,責成加強考古管理、嚴肅追責問責,強化文物安全。
阜陽古城遺址違規發掘事件暴露出的考古項目組織管理混亂、危害文物安全等問題,性質嚴重,影響十分惡劣。各地文物行政部門、考古發掘資質單位應深刻吸取教訓,引以為戒,舉一反三,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考古管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確保文物安全。
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考古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認真做好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
二、各省(區、市)文物行政部門應切實履行指導、監督職責,完善考古項目全流程監管機制,督促考古發掘資質單位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以及《考古發掘管理辦法》等要求,切實加強考古項目和人員管理,不斷提高考古工作質量和水平。應加強本省(區、市)考古項目檢查巡查,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指導整改。涉及重大違法違規情況應及時上報我局。
三、各考古發掘資質單位應切實做好考古項目申報、組織、實施。健全考古工地管理制度,嚴格落實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負責制,涉及考古發掘面積調整、工作時間變更、重大考古發現等情況,應及時按程序報告。嚴格遵守《田野考古工作規程》,堅決杜絕違規作業。強化法規教育、專業培訓,增強考古人員法制意識、文物安全意識,提升隊伍專業化水平。
四、各省(區、市)文物行政部門要督促地方人民政府落實文物保護主體責任,將文物保護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制定“先考古、後出讓”政策和具體措施,妥善處理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同時積極爭取地方人民政府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紮實推進考古機構和隊伍建設,緩解基本建設考古任務壓力。
特此通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