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

鎖定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是安徽理工大學的二級學院。
學院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設立的地質科,後歷經調整與演進,於2007年更名為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 [1] 
截至2018年12月,學院有教職工80人,在校本科生近1700餘人,博士研究生近50人,碩士研究生300餘人;有4個系,開設6個本科專業;有2個安徽省重點學科,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2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領域。 [1-4] 
中文名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
創辦時間
1951年
類    別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安徽理工大學
現任領導
院黨委書記:盛鵬飛
本科專業
6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6個
碩士點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個
院系設置
能源地質工程系、地質與勘查工程系、環境與給排水工程系、水科學與工程系
地    址
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號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歷史沿革

1951年,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設立地質科。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5]
1955年,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改制並更名為合肥礦業學院,設立地質系。
1956年,地質系隨學校遷往合肥辦學。
1958年,改制並更名合肥工業大學地質系。
1971年,經國務院同意,合肥工業大學採礦系及地質系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成建制遷往淮南煤礦學校,組建淮南煤炭學院。
1972年,合肥工業大學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遷往淮南煤炭學院組建地質系。
1981年,更名為淮南礦業學院地質系。
1995年,更名為淮南礦業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系。
1997年,更名為淮南工業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系。
2002年,更名為安徽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系。
2007年,更名為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 [1]  [5]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辦學條件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12月,學院有4個系,開設6個本科專業。 [1]  [6] 
系:能源地質工程系、地質與勘查工程系、環境與給排水工程系、水科學與工程系 [6] 
本科專業:地質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環境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1]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12月,學院有2個安徽省重點學科;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2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領域;2016年獲批“全國示範性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1-4] 
安徽省重點學科:地質工程、環境工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1]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環境工程、地質工程 [2]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質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3]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資源與環境 [4]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領域:環境工程、地質工程 [4]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學院有教職工80人,專任教師6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1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44人,博士後研究人員10人,雙聘院士2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特聘教授1人;省級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人,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3人,省級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省級教壇新秀1人;校級學科帶頭人3人,校級青年拔尖人才1人,校級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3人。 [1]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吳基文、張平松 [7-8] 
省級優秀教師:許光泉 [9] 
省級教學名師:張平松、高良敏 [8]  [10] 
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吳基文、張平松 [7-8] 
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許光泉 [9] 
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吳基文 [7] 
注:名單不全。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教學建設

截至2018年12月,學院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高等學校示範本科專業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入選專業2個,省級精品課程6門。 [1] 
國家級特色專業:地質工程
省級高等學校示範本科專業:地質工程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地質工程、環境工程
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入選專業:地質工程、環境工程 [1] 
省級精品課程:《環境化學》 [11] 
注:名單不全。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學術研究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2月,學院有省級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共建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共建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有校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 [1] 
省級院士工作站:彭蘇萍院士工作站 [12] 
省級重點實驗室:安徽省礦山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 [13] 
部級重點實驗室(共建):煤系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共建)
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安徽省非常規天然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安徽省煤田地質局共建) [1] 
校級工程研究中心:礦井水害綜合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14]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學院近些年平均科研經費1500萬元;主持和參與國家973項目課題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國家自然基金24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2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獎15項,獲批國家專利71項;年均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出版專著20餘部。 [1] 
學院部分國家級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項目來源負責人
內蒙古固陽盆地早白堊世柏科化石及其起源演化意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徐小慧
坑道瞬變電磁全程高分辨成像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胡雄武
紅壤中鐵氧化物對羥基磷灰石固定鎘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崔紅標
生物電化學-電滲析耦合系統驅動垃圾焚燒飛灰中重金屬的遷移與轉化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查甫更
煤礦開採塌陷區土壤優先流時空演變及水土流失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嚴家平
針鐵礦/有機質界面過程對典型抗生素吸附和光解的影響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郭學濤
華北煤田南緣岩溶陷落柱形成演化機制及預測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許光泉
煤矸石充填重構土壤氣熱梯度的表土呼吸響應機理及環境意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陳孝楊
平原高潛水位煤礦開採沉陷對區域生態水文過程的影響及水生態效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易齊濤
梯級水庫羣連鎖潰決水流特性試驗及災害響應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戎貴文
煤中有害元素時空分佈規律與賦存狀態
國家973項目
陳萍
淮南煤田煤中後生礦物成因及其地球化學意義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項目
陳健
動態沉陷區氮素在積水區-包氣帶中遷移轉化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項目
範廷玉
煉焦煤中噻吩類有機硫對微波的響應規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項目
葛濤
基於基岩風化帶裂隙損傷演化與滲流規律的高承壓厚鬆散層突水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胡友彪
煤層羣發育區煤層氣開發模式的地質選擇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項目
徐宏傑
岩層組合結構對底板採動破壞及突水危險性的制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姚多喜
不同重構措施復墾土壤水氮運移和作物生長模擬與響應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張世文
灰巖含水體上煤層開採底板採動穩定可靠性隨機有限元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姚多喜
排沙漏斗水力特性及懸移質排沙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肖柏青
湖泊流域種植磷污染的農户行為機制研究——以巢湖流域為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武慧君
煤層氣羣井排採井間干擾的流體場監測機理與方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劉會虎
淮南煤田南緣斷層帶碳酸鹽巖組構特徵及其指示意義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吳詩勇
基於黃鐵礦氧化的煤矸石充填復墾土壤CO2運移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麪上項目
陳孝楊
基於泉流量時間序列的岩溶含水系統水動力特徵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
劉麗紅
煤層底板採動效應與阻水性能的巖體結構控制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麪上項目
吳基文
煤與瓦斯突出滲透失穩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麪上項目
謝焰
煤礦開採沉陷區水域沉積物中磷遷移轉化的動力學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
易齊濤
相對高電阻率煤層工作面無線電波透視真場強法原理與方法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吳榮新
煤體結構對煤與瓦斯延期突出影響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趙志根
黑色巖系和煤中硫的賦存形式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良敏
深部煤特性和煤變質作用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陳萍 [15]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文化傳統

  • 學生活動
學生活動
學生活動(5張)
2019年,學院開展了“6.5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地球一小時、師生迎新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等學生活動。 [16-19] 

安徽理工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名錄
院黨委書記盛鵬飛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主持工作)劉啓蒙
院黨委副書記金德
副院長吳榮新、宋曉梅 [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