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

鎖定
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Schoo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nhui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安師大生環學院,位於安徽省蕪湖市
學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30年創建的安徽大學生物系,2002年成立安徽師範大學環境科學學院,2009年更名為安徽師範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年4月成立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
截至2023年2月,學院有3個本科專業,生態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生態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資源與環境碩士專業學位點。有在職教職工101人,各類博士和碩士研究生200餘人,本科生1000餘人。 [1] 
中文名
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nhui Normal University
簡    稱
安師大生環學院
創辦時間
2020年4月
主管部門
安徽師範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張偉
院長:胡好遠
本科專業
3個
地    址
安徽蕪湖市九華南路189號

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辦學歷史

1930年,安徽大學生物系創建。
2001年,安徽師範大學設立生態學專業。
1986年,成立安徽師範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1987年,成立安徽師範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
2002年,成立安徽師範大學環境科學學院。
2009年,更名為安徽師範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2020年4月,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成立。 [1] 

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辦學條件

學院有在職教職工95人,其中專任教師73人,實驗技術人員11人;擁有博士學位教師69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9人,高級實驗師(高級工程師)7人;擁有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46人。“皖江學者”講席教授1人、安徽省教學名師1人、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人、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1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國家註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6人、安徽省生態環境專家庫成員、清潔生產專家庫成員20餘人、安徽省現代農業(水產)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1人、全球環境基金(GEF)安徽項目省內諮詢專家1人。 [1] 
學院有生態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生態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資源與環境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並招生職業技術教育(資源環境方向)專業碩士,共有各類博士和碩士研究生200餘人。現有生態學(含拔尖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3個本科專業,均為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本科生800餘人。 [1] 

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學術研究

學院有生態學省級重點學科,擁有省部共建皖江流域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協同創新中心、安徽省生物環境與生態安全高校重點實驗室、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與修復工程實驗室、蕪湖市公益訴訟聯合檢測實驗室、安徽(蕪湖)智慧漁業與生態保護研究中心、分析測試中心、環境科學研究中心、環境工程研究所、水體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與社會服務機構。學院建有國家級大學生理科實踐教育基地,環境科學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環境土壤學、生態學等省級精品課程。
學術成果
學院承擔廳局級以上科研基金110餘項,其中,國家基金30餘項;發表SCI、EI論文近300餘篇;授權專利88個。為2000餘家企事業單位提供諮詢服務,編制諮詢報告表(書)3000餘項。 [1] 

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學院領導

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工作分工
黨委書記
張偉
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負責保密、安全穩定、人才、幹部、宣傳、統戰、教職工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友、退休等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
黨委副書記、院長
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負責發展規劃、學科建設、師資人事、國際交流合作、財務等工作。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負責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就業、共青團等工作。分管團委、學生會。
副院長
甘為民
負責行政管理、資產與實驗室管理、檔案管理、工會、服務保障等工作。分管行政辦公室、實驗中心。
副院長
負責社會合作與服務等工作。
副院長
負責科研、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等工作。分管科研辦公室、各科研平台、研究生會。協管學科建設工作。
副院長
負責本科教學、招生、專業建設等工作。分管教學辦公室、各系、各專業。
資料來源: [2] 
參考資料
  • 1.    學院簡介  .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引用日期2022-03-26]
  • 2.    學院領導  .安徽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引用日期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