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鎖定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境內,是青弋江上游一座人工大水庫。主要包括太平湖湖面、上游河流入湖口以及高水位(117米)以上80~200米湖濱區圍。上游至清溪河和浦西河入湖口區域,下游至陳村水電站。 [1]  總面積98.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積88.6平方千米,共劃分為濕地生態保育區、濕地科普宣教區、大湖親水運動休閒區、九曲灣歷史與民俗文化體驗區、主題生態島觀光休閒區等五個主要功能區。 [2]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有浮游植物31屬,維管束植物180科627屬1210種(含變種),其中濕生及水生植物30餘種。在太平湖濕地維管束植物中,蕨類植物18科23屬36種;種子植物100科304屬510種,其中裸子植物5科8屬10種,被子植物95科296屬500種。有脊椎動物82科193屬279種,其中:獸類49種,鳥類147種,兩棲爬行類40種,魚類43種。常見浮游動物23屬。其中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32種。 [3] 
2006年底,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被批覆為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試點)。 [4] 
中文名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5] 
森林公園級別
AAAA級 [1] 
地理區域
黃山北麓
地理位置
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境內 [5] 
面    積
98.5 km² [5] 
氣候帶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植被類型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管理單位
黃山市林業局
批准時間
2014年12月 [4] 
批准文號
林濕發[2014]204號 [4]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地理環境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位置境域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境內,地處黃山北麓,地理座標為:東經117°54′43″~118°10′54″,北緯30°19′03″~30°25′18″,規劃的濕地公園範圍主要包括太平湖湖面、上游河流入湖口以及高水位以上80~200米湖濱區域,總面積98.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積88.6平方千米。 [5]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地形地貌

太平湖位於長江一級幹流青弋江上游,屬高山峽谷型人工湖泊,也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湖四周山體岩石主要由花崗岩組成,併兼有千枚巖、頁岩、板岩、砂礫岩、石灰岩等;山地土壤主要為黃棕壤。 [6]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氣候特點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區域的氣候類型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降水多集中於春夏兩季,佔全年總降水量的70%;湖體周圍植被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 [6]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水文特徵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太平湖在自然地理區劃上位於中亞熱帶長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綠闊葉林區,在濕地類型上隸屬於人工湖。太平湖東西長80千米;南北最寬處約6千米,最窄處僅10餘米;水深平均約40米,最深處70米;正常蓄水量24.9億立方米。 [5]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資源情況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植物資源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區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植被類型屬於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物種類豐富,現有浮游植物31屬,維管束植物180科627屬1210種(含變種),其中濕生及水生植物30餘種。在太平湖濕地維管束植物中,蕨類植物18科23屬36種;種子植物100科304屬510種,其中裸子植物5科8屬10種,被子植物95科296屬500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植物有南方紅豆杉(Taxus chinensis);國家二級保護的野生植物有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香榧(Torreya grandiscv.Merrillii.)、凹葉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香果樹(Emmenopterys henryi)、長序榆(Ulmus elongata)、櫸樹(Zelkova serrata)、;省級保護的野生植物有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等。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動物資源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共有脊椎動物82科193屬279種,其中:獸類49種,鳥類147種,兩棲爬行類40種,魚類43種。常見浮游動物23屬。其中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32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4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28種。太平湖濕地有鳥類186種,其中水鳥74種,佔總種類的39.78 %,屬於中日保護協定的80種,中澳協定的22種。每年為近4萬隻水鳥提供繁殖或越冬地。鳥類資源中包括國家級保護鳥類15種(國家Ⅰ級保護鳥類2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13種),省級保護鳥類36種(省Ⅰ級保護鳥類10種,省Ⅱ級保護鳥類26種)。 [7]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主要景點

海寧學舍
海寧學舍 海寧學舍
海寧學舍位於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背面的永豐鄉嶺下村,海寧學舍因樓主蘇文開(字運卿,當代著名女文學家大家蘇雪林的祖父)曾任浙江海寧知府,故而此名,位於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所轄黃山區。海寧學舍經向安徽省人民政府申請,2004年10月28日被批准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蘇氏宗祠
蘇氏宗祠 蘇氏宗祠
蘇氏宗祠位於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北面永豐鄉嶺下村。祠堂為三進,一進門廳為五鳳樓式建築,檐下木結構雕刻人物山水,亭台樓閣等圖案,精美華麗;二進為大廳,牆上繪有山水壁畫兩幅和朱熹書寫的“忠、孝、節、義”4個黑漆大字;三進為二層,高出地坪1米左右,寢台前制青石欄杆,由4塊青石浮雕欄板和5根雕獅望柱組成。祠堂進深38米,寬15.3米。 [8] 
左匡政故里
左匡政故里位於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南部,公元596年,左匡政出生在龍門鄉左家村(即現在入翠村),在受命伐高麗時陣亡,終年48歲,遺體葬於黃山楓子嶺腳下。因其作戰有功,後來人們將楓子嶺改為將軍山,以示紀念。左匡政墓、廟自清末以後,逐漸荒廢,後來竟無人知曉。2003年6月這處遺址被重新發現後,政府撥出專款修建了左匡政將軍墓左匡政故里景區。 [9] 
觀鳥台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觀鳥台設在核心區外圍鳥類活動頻繁區域附近,觀鳥設施主要由觀鳥亭和觀鳥掩體等設施組成,設施所選建材仍以木材為主,設施顏色、形式和體量與周圍環境的融合,為觀鳥愛好者提供觀察拍攝鳥類平台。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竹類及鄉土植物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在眾家山依託竹藤中心建立竹類和鄉土植物園,展示全國竹子種類和皖南地區典型鄉土植物種類。採取園林式設計,不同的竹種、不同的植物掛牌解説。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政策

2007年11月,國家林業局批覆同意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開展試點建設。 [6] 
2014年12月,國家林業局通過了對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 [4]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價值意義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太平湖是安徽省湖面最大、湖水最深、跨度最長、生態最美、景色最佳的人工湖,為國家重要濕地。其濕地生態系統類型是華東地區乃至長江中下游深水峽谷型人工湖泊的典型代表,具有涵養水源、調蓄洪峯、調節氣候、改善水質以及生態旅遊、發電、養殖和灌溉等多種功能。 [1]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交通路線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外部交通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G3京台高速太平湖下站,右轉直行約5千米即到公園主入口。公園主入口距黃山區城區16千米。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內部線路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設置以下三條觀光遊覽線路: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線路1:起點碼頭區——乘船進入大湖休閒度假區——濕地科普教育區——至烏石森工站/許家村附近登岸——鄉野觀光休閒、科普教育——由濕地觀光棧道進入濕地生態保育區外圍(科普、觀鳥)——陸路乘公園環保遊覽車經環湖公路(S103)至太平湖大橋。
線路2:起點太平湖大橋碼頭——大湖親水運動休閒區(體驗水上運動)——乘船進入九曲灣歷史與民俗文化體驗區(文化體驗)——乘船進入主題生態羣島觀光休閒區——返回至碼頭區(乘坐濕地公園觀光遊覽車或租自行車)。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
線路3:起點碼頭區——大湖親水運動休閒區——濱水景觀長廊(濱水休閒)——乘船至濕地科普教育區(鄉野觀光休閒、科普教育)——濕地生態保育區(濕地觀光、科普項目)——乘坐濕地公園沿湖觀光車從濕地生態科普教育區取道S103至太平湖大橋——租自行車至主題生態島觀光休閒區——乘船返回至碼頭區。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