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

鎖定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Andreas Dresen),1963年8月16日出生於德國圖林根格拉,德國男導演、編劇。
1985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Der kleine Clown》。1990年,執導劇情短片《通往遠方的列車》。1992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沉寂的國家》。1999年,執導劇情電影《晚的形狀》,該片入圍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02年,執導劇情電影《烤肉點 [12]  ,該片獲得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他憑藉該片提名第52屆德國電影勞拉獎最佳導演獎。2005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陽台前的夏天》上映 [13]  ,該片入圍第5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貝殼獎。
2008年,執導愛情電影《第九朵雲 [7]  ,他憑藉該片提名第2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2009年,執導喜劇電影《威士忌與伏特加 [8]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44屆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11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瀕臨邊緣的人》上映 [2]  ,該片獲得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10]  。2015年,執導劇情電影《當我們做夢時 [4]  ,該片入圍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8年,執導音樂傳記電影《煤工歌手岡德曼 [6]  。2022年,執導劇情電影《庫爾納茲訴小布什 [5]  ,該片入圍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1] 
中文名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
外文名
Andreas Dresen
別    名
安德亞斯·卓辛
安卓·爵森
國    籍
德國
出生地
德國圖林根格拉
出生日期
1963年08月16日
職    業
導演、編劇
代表作品
晚的形狀
烤肉點
代表作品
陽台前的夏天
第九朵雲
威士忌與伏特加 展開
主要成就
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提名)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
第62屆德國電影勞拉獎最佳導演獎
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第44屆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演藝經歷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6張)
1985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Der kleine Clown》。
1987年,擔任劇情短片《結果:二十五歲的彼得》的導演。
1990年,執導劇情短片《通往遠方的列車》。
1992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沉寂的國家》。
1997年,執導由蘇珊妮·博曼、法比安·佈施、奧托·梅利斯聯合主演的喜劇電影《交換肌膚》。1999年,執導由米夏埃爾·格維斯戴克主演的劇情電影《晚的形狀》,該片入圍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0年,由其執導的驚悚犯罪電影《女警》上映。
2002年,執導由阿克西爾·普拉爾加布里拉·瑪利亞·施邁德 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烤肉點 [12]  ,該片獲得德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他憑藉該片提名第15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第52屆德國電影勞拉獎最佳導演獎。
2005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陽台前的夏天》上映 [13]  ,該片入圍第5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貝殼獎,他憑藉該片獲得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2008年,執導由赫斯特·雷伯格烏蘇拉·温納共同主演的愛情電影《第九朵雲 [7]  ,他憑藉該片提名第2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2009年,執導由科琳娜·哈弗奇、Sylvester Groth、亨利·許布興聯袂主演的喜劇電影《威士忌與伏特加 [8]  ,該片入圍第44屆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水晶地球儀獎,他憑藉該片獲得第44屆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0年,與詹斯·貝克爾等聯合執導紀錄片《勃蘭登堡州的二十面》。
2011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瀕臨邊緣的人》上映,影片幾乎沒有劇本,只有簡單的大綱,所有的對話都來自演員的現場發揮 [2]  ,獲得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10] 
2012年,執導紀錄片《第三排的維希曼先生》 [3] 
2013年,擔任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委 [9] 
2015年,執導由梅林·羅斯、露比·歐·菲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當我們做夢時 [4]  ,該片入圍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17年,執導由阿韋德·弗里斯、尤斯圖斯·馮·多赫納尼阿克西爾·普拉爾聯合主演的家庭冒險電影《賣笑的蒂姆》。
2018年,執導由彼得·施耐德主演的音樂傳記電影《煤工歌手岡德曼》,該片是關於前東德歌手格哈德·岡德曼動盪生平的傳記電影 [6] 
2022年,執導由梅爾滕·卡普坦、亞歷山大·謝爾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庫爾納茲訴小布什 [5]  ,該片入圍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1]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主要作品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24年
《愛你的希爾德》
[14] 
2022年
《庫爾納茲訴小布什》
電影
2018年
《煤工歌手岡德曼》
電影
2017年
《賣笑的蒂姆》
電影
2015年
《當我們做夢時》
電影
2012年
《第三排的維希曼先生》
紀錄片
2011年
《瀕臨邊緣的人》
電影
2010年
《勃蘭登堡州的二十面》
紀錄片
2009年
《威士忌與伏特加》
電影
2008年
《第九朵雲》
電影
2005年
《陽台前的夏天》
電影
2005年
《威廉布魯克》
電影
2003年
《基民盟的維希曼先生》
電影
2002年
《烤肉點》
電影
2000年
《女警》
電影
1999年
《晚的形狀》
電影
1997年
《交換肌膚》
電影
1994年
《Heimatgeschichten》
電影
1992年
《沉寂的國家》
電影
1992年
《Achterbahn》
短片
1991年
《這麼快就能到伊斯坦布爾》
短片
1990年
《津巴布韋:對未來的夢想》
紀錄片
1990年
《通往遠方的列車》
短片
1989年
《遠離克萊萬茲雷本小鎮》
短片
1988年
《老鼠在夜裏睡覺》
短片
1988年
《每個人都必須做的》
短片
1987年
《結果:二十五歲的彼得》
短片
1985年
《Der kleine Clown》
短片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編劇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2年
《第三排的維希曼先生》
電影
2011年
《瀕臨邊緣的人》
電影
2008年
《第九朵雲》
電影
2003年
《基民盟的維希曼先生》
電影
2002年
《烤肉點》
電影
1999年
《晚的形狀》
電影
1997年
《交換肌膚》
電影
1992年
《Achterbahn》
短片
1991年
《這麼快就能到伊斯坦布爾》
短片
1990年
《津巴布韋:對未來的夢想》
紀錄片
1988年
《老鼠在夜裏睡覺》
短片
1988年
《每個人都必須做的》
短片
1987年
《結果:二十五歲的彼得》
短片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助理導演

時間
名稱
類型
1986年
《Wie die Alten sungen...》
電影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參演紀錄片

時間
名稱
2008年
《面對面:一部德國電影史》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獲獎記錄

影視類
柏林國際電影節
德國電影獎
  • 2012    第62屆德國電影勞拉獎最佳導演獎    瀕臨邊緣的人    (獲獎)    
  • 2012    第62屆德國電影勞拉獎最佳編劇獎    瀕臨邊緣的人    (提名)    
  • 2009    第59屆德國電影勞拉獎最佳導演獎    第九朵雲    (獲獎)    
  • 2006    第56屆德國電影勞拉獎最佳導演獎    陽台前的夏天    (提名)    
  • 2002    第52屆德國電影勞拉獎最佳導演獎    烤肉點    (提名)    
  • 1999    第49屆德國電影勞拉獎最佳導演獎    夜間幽靈    (提名)    
戛納國際電影節
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其他獎項
  • 2009    根特國際電影節(大獎賽)最佳影片    威士忌加伏特卡    (提名)    
  • 2006    埃裏温國際電影節亞美尼亞製片人聯盟獎    陽台前的夏天    (獲獎)    
  • 2006    恩斯特·劉別謙獎恩斯特·劉別謙獎    陽台前的夏天    (獲獎)    
  • 2006    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導演    陽台前的夏天    (獲獎)    
  • 2003    德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電影    烤肉點    (獲獎)    
  • 2003    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導演    烤肉點    (獲獎)    
  • 2002    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金穗    烤肉點    (提名)    
  • 2002    什未林電影節的藝術指導獎    烤肉點    (獲獎)    
  • 2002    莫託文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烤肉點    (獲獎)    
  • 2002    根特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烤肉點    (獲獎)    
  • 2002    根特國際電影節大獎賽    烤肉點    (提名)    
  • 2002    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烤肉點    (獲獎)    
  • 2002    美國電影基金會,美國安傑伊·瓦伊達自由獎    (獲獎)    
歐洲電影獎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人物評價

安德里亞斯·德里森的電影作品包括兩種類型的電影:一種是半即興的、幾乎像紀錄片一樣的生活片,比如戛納國際電影節首映的電影《瀕臨邊緣的人》和《第九朵雲》;另一種是劇本合理的電影,通常是由編劇沃爾夫岡·科爾哈澤撰寫的 [10]  (《好萊塢報道者》評)
在電影《當我們做夢時》中,安德里亞斯·德里森用充滿隨機破壞的場景來推動混亂感,它給人的感覺都很老套,這可能是它設定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原因,但重現那個時代和讓它感覺像是一種新鮮的電影體驗是兩回事。安德里亞斯·德里森前幾部電影的亮點,包括但不限於巧妙的對話、精明的人物塑造和紮實的結構,都沒有那麼明顯。儘管堅韌精神的現實主義在那裏,但它被過於可預測的情節元素和輕率的心理塑造所削弱 [11]  (《綜藝》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