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德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鎖定
安德明,男,漢族,1968年10月出生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原天水縣)。1987-1997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先後獲文學學士(1991)、文學碩士(1994,導師:張紫晨、劉鐵梁教授)和文學博士(1997,導師:鍾敬文教授)學位。1997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曾先後受國家留學基金和哈佛燕京學社資助,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2000-2001)和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及民俗學專業(2006-2007;2019-2020)做訪問學者,並曾在德國柏林洪堡大學(2014)和中國台灣東華大學(2016)擔任客座教授。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主持所務工作) 、研究員,中國社科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任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和國際民俗學會聯合會副主席等。曾兼任《民間文化論壇》主編(2014—2020)、中國民俗學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審查機構專家組成員(2015-2017)及A&HCI國際核心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非物質遺產國際期刊》)編委(2016-2020)等。出版有《家鄉民俗學》、《中國民間文學史諺語卷》等中英文專著及譯著8部(含合著、合譯3部),發表《作為範疇、視角與立場的家鄉民俗學》《鄭振鐸與文學整體觀視域中的民間文學》"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a global campaign and its practice in China"等中外文論文、譯文100餘篇。 [2] 
中文名
安德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8年10月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出生地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
性    別

安德明人物經歷

1987年9月~1991年7月,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學士論文為《迷信的發生與存在——街子鄉迷信習俗的調查與分析》
1991年9月~1994年7月,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攻讀民俗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為《甘肅天水地區的農事禳災習俗研究》,導師:張紫晨、劉鐵梁
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攻讀民俗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渭水中上游地區的農事禳災研究》,導師:鍾敬文
1997年7月~2000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間文學室助理研究員(其間,1999年6月~1999年12月,在江西省峽江縣廣電局掛職鍛鍊,擔任局長助理)
2000年8月~2005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間文學室副研究員(其間,2000年8月~2001年8月,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民俗學與音樂文化學系做訪問學者;2004年10~11月,在芬蘭文學學會民俗學檔案館進行訪問研究)
2005年8月~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間文學室研究員(其間,2006年8月~2007年8月和2019年8月~2020年9月,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和民俗學專業做訪問學者;2009年被聘為三級研究員,2017年被聘為二級研究員)
2004年2月~2011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間文學室副主任
2011年8月~2021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間文學室主任
2020年12月~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2021年7月起主持所務工作) [5] 
2021年9月至今,兼任中國社科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2021年7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十屆副主席
2021年12月,中國文聯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  [4] 

安德明研究領域

民間敍事、諺語、民間信仰、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的學術史與基本理論,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 [5] 

安德明獲獎情況

2021年8月,經所在單位主管部門批准,接受美國民俗學會授予“國際會士”榮譽
2021年7月,專著《中國民間文學史·諺語卷》與所在系列其他著作一道,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
2019年10月,論文《對象化的鄉愁:中國傳統民俗志中的“家鄉”觀念與表達策略》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屆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2015年11月,論文《1970年代末以來的中國民俗學:成就、困境與挑戰》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2010年11月,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俗學的兩難選擇》,獲第七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二等獎
2006年11月,專著《天人之際的非常對話——甘肅天水地區的農事禳災研究》獲第四屆胡繩青年學術獎提名獎
2005年10月,論文《家鄉——中國現代民俗學的一個起點和支點》,獲第五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三等獎
2004年9月,專著《天人之際的非常對話——甘肅天水地區的農事禳災研究》獲中國文聯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第二屆學術著作獎”二等獎
2004年6月,被推舉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四屆優秀青年” [5] 

安德明基金資助情況

2019年8月-2020年9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2019年度“國家公派高級研究學者、訪問學者、博士後項目”資助,在美國哈佛大學民俗學專業及哈佛燕京學社做訪問學者
2014年6月~8月,受德國科學基金會資助,在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歐洲民族學研究所做客座教授
2006年8月~2007年8月,獲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資助,在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做訪問學者
2004年10~11月,受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芬蘭科學院學術交流協議項目資助,在芬蘭文學學會民俗學檔案館進行訪問研究
2000年8月~2001年8月,獲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研究 [6] 

安德明主要學術兼職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11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十屆副主席,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學術委員會委員、諺語專家組組長
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
國際民俗學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olklore Societies)副主席
《文學評論》編委
《中國文學年鑑》編委
《民間文化論壇》主編(2014—2020)
A&HCI國際核心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非物質遺產國際期刊》)編委(2016-2020)
國際非物質遺產學會(Associa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副會長(2015—2020)
中國民俗學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審查機構專家組成員(2015-2017) [5] 

安德明科研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項目“民間文學與當代文化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項目“中國文學的民間視角與經驗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家鄉民俗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項目《家鄉民俗學:中國民俗學者的田野實踐和理論反思》
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家鄉民間文學研究:中國民間文藝學史上的一個重要流派》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項目《權威的話語——民眾生活語境中的民間諺語研究》
中國社科院院重大課題《中國民間文學史》(多卷本)課題組成員,負責《中國民間諺語史》卷的研究和撰寫任務

安德明學術著作

安德明專著

《家鄉民俗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21年12月。
《中國民間文學史諺語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
Handbook of Chinese Mythology (與楊利慧合著,第二作者),Santa Barbara, Denver, and Oxford: ABC-CLIO, 2005年8月;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年2月部分修訂再版。
《重返故園——一個民俗學者的家鄉歷程》,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飛鴻遺影——鍾敬文傳》,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天人之際的非常對話——甘肅天水地區的農事禳災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
《金猴獻瑞》(十二生肖文化研究叢書之一,合著,第一作者),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修訂本。

安德明主編

《2018民間文藝研究論叢年選佳作·民俗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7月)
《2017民間文藝研究論叢年選佳作·民俗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11月)
《民間敍事的多樣性》(與呂微合編,本人排名2),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3月

安德明論文

1. 《講故事:人類交流的基本形式》(《民間文化論壇》2021年第6期,第62-69頁)
2. "Toward a new orient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studies" (《朝向中國諺語研究的新方向》),Proverbium: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Proverb Scholarship (國際諺語研究年刊》),38 (2021): 1-11
3. 《開拓中國諺語研究的新局面》(《民間文化論壇》2020年第5期,第5-13頁)
4. 《作為範疇、視角與立場的家鄉民俗學》(《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3期,第152-162頁;譯為韓文(범주와 시각 및 임강으로서의 고향민속학),載《實踐民俗學研究》(실천민속연연구,韓國實踐民俗學會主編)2020年2月第35號,第141-166頁)
5. 《鄭振鐸與文學整體觀視域中的民間文學》(《文學評論》2018年第6期,第28-33頁)
6. 《以社區參與為基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社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重要地位》(《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夏季刊,第5-11頁;《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8年第4期摘要轉載,第206頁)
7. 《家鄉民俗學:歷史、倫理與方法》(見:蕭放、朱霞主編:《民俗學前沿研究》,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174-203頁)
8.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a global campaign and its practice in China"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全球性運動及其中國實踐》),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Experienc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China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東歐國家與中國的保護經驗》), ed. Hanna Schreiber, pp 52-67. Warszawa: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of Poland, 2017.
譯為波蘭文"Ochrona niematerialnego dziedzictwa kulturowego: globalna kampania i jej realizacja w Chinach"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全球性運動及其中國實踐》), in: Niematerialne dziedzictwo kulturowe: doświadczenia w ochronie krajów Europy Środkowej i Wschodniej oraz Chin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東歐國家與中國的保護經驗》), ed. Hanna Schreiber, pp 52-69. Warszawa: Narodowy Instytut Dziedzictwa, 2017.
9. 《非物質文化遺產社區的能動性與非均質性——以街亭村民間信仰重建過程中村民的互動為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6期,第74-82頁)
10.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實踐與經驗》(《民間文化論壇》2017年第4期,第17-24頁;《新華文摘》2017年第21期全文轉載,第112-114頁;人大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2017年第11期全文轉載,第99-105頁)
11.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社區:涵義、多樣性及其與政府力量的關係》(《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第74—81頁;人大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2017年第4期全文轉載,第100-105頁)
12.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China"(《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國的實踐與經驗》),Intangible Heritage Studies(《非物質遺產研究》,韓國),Vol.1, No.1, 2016, pp95-107.
13. 《表演理論對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意義》(《民族藝術》2016年第1期,第111-115頁)
14. “Chinese Folklore Since the Late 1970s: Achievement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與楊利慧合著,本人為第一作者),in: Asian Ethnology (《亞洲民族誌》,A&HCI國際核心期刊),Vol.74, No.2, 2015, pp273-290.
15. 《對象化的鄉愁:中國傳統民俗志中的“家鄉”觀念與表達策略》(《民間文化論壇》2015年第2期,第5-10頁;人大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2015年第8期全文轉載,第3-8頁)
16. 《文體的協作與互動——以甘肅天水地區伏羲女媧信仰中的神話和靈驗傳説為例》(《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第34-42頁;《中國民俗學年鑑2015》“年度優秀論文”欄目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第450-457頁)
17. 《體驗國家的邊界——以廣西中越邊境地區的旅遊為個案》(《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第38-44頁)
18. 《認同與協商:街子鄉春節期間的社火表演》(《温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第3-8頁)
19. 《1970年代末以來的中國民俗學》(與楊利慧合著,第一作者,《民俗研究》2012年第5期,第13-22頁;人大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全文轉載,第59-69頁;《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2期全文轉載,題目為《30年來中國民俗學學科建設》,第131-133頁)
20. 《當家鄉成為田野——民俗學家鄉研究的倫理與方法問題》(《東華漢學》2011年夏季特刊,2011年7月,第155-170頁)
21. ”The World of Chinese Mythology: An Introduction” (與楊利慧合著,第二作者), in: China’s Creation and Origin Myths: Cross-cultural Explorations in Oral and Written Traditions, eds. Mineke Schipper, Ye Shuxian and Yin Hubin, pp25-54. Leiden: Brill, 2011.
22. 《中國的民俗學與民族學》(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雜誌《民俗消息》2010年12月號。
23. 《朝向民俗學的新視角》(《民俗研究》2010年第2期,第16-21頁)
24. 《生活着的古代城市博物館——有關平遙古城文化展示的考察報告》(《民間文化論壇》2009年第6期,第85-90頁)
25.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俗學的兩難選擇》(《河南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第14-20頁;人大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2008年第5期全文轉載,第58-65;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編:《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8月,第85-104頁)
26. 《古村落保護的目的、對象和策略——來自街亭村的例子》(王恬主編:《古村落的沉思——中國古村落保護(西塘)國際高峯論壇論文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第252-265頁)
27. 《神奇傳聞:事件與功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5月夏季卷,第130-139頁;收入呂微、安德明主編《民間敍事的多樣性》,學苑出版社2006年,第129-144頁)
28. 《美國當代民俗學的主要理論和方法》(與楊利慧合著,第二作者,周星主編:《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595-638頁)
29. 《民俗學家鄉研究的理論反思》(《民間文化論壇》,2005年第4期,第8-11頁)
30. 《美國公眾民俗學的興起、發展與實踐》(《民間文化論壇》,總第127期,2004年6月,第91-96頁;收入周星主編:《國家與民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第126-134頁)
31. 《家鄉——中國現代民俗學的一個起點和支點》(《民族藝術》2004年第2期,第25~31頁;人大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2004年11期全文轉載(第73~78頁)
32. 《民俗學與音樂文化學系的學生培訓與課程設置》(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1年第3期)
33. 《萬物有靈與人獸分開——猿猴搶婚故事的文化史意義》(《民族文學研究》2000年第1期,第26-32頁)
34. 《從農事禳災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神》(《中國民俗學年刊》1999號,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第270—281頁)
35. 《街子鄉的社火》(第二作者,台北《民俗曲藝》第115期,1998年,第189-210頁)
36. 《天水北部地區的閘山習俗》(台北《民俗曲藝》第112期,1998年,第1-22頁)
37. 《天水的求雨:非常事件的象徵處理》(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人類學論叢”第五卷:《象徵與社會:中國民間文化的探討》,王明銘、潘忠黨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4-146頁)
38. 《農事禳災:一種特殊的農事信仰》(《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第61-65頁)
39. 《集體力量與陰陽先生》,(《廣東民俗》1996年第4期,第21-23頁)
40. 《田野調查中民俗學者的主觀因素》(《中國民俗學研究》第2輯,中國民俗學會編,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38-43頁)
41. 《天水求雨習俗》(《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第76-79頁)
42. 《街子鄉迷信習俗的調查與分析》(《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第51-57頁)

安德明部分書章

1. 《民間文學研究70年》(與祝鵬程合作,第一作者。1.6萬字。朝戈金、劉躍進、陳眾議主編:《新中國文學研究7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5月,第89-109頁)
2. 《中國曆代民間文學作品選·諺語》(選編並註釋。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曆代民間文學作品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009-1108頁)
3. 《諺語編》(對於《民間諺語的形成與發展》的修訂和補充。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81-608頁)
4. 《民間諺語的形成與發展》(祁連休、程薔主編:《中華民間文學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41—661頁)

安德明部分書評及序言

1. 《<鄉食美刻>序一》(0.4萬字,王來華著《鄉食美刻——廣西傳統糕餅印模珍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9月,第2-5頁)
2. 《人文精神與嚴謹治學的結合——評歐達偉〈中國民眾思想史論〉》(《中國圖書評論》1996年第9期,第40-42頁)
3. 《民俗學研究新探索——評高丙中〈民俗生活與民俗文化〉》(《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第100-101頁)

安德明翻譯

(一)主要論文
1. 《“他者的”遺產:城市文化、市民社會與城市展望》(譯文,沃爾夫岡·卡舒巴原著,《民間文化論壇》2015年第4期,第23-29頁;人大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2015年第12期全文轉載,第61-67頁;收入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俗非遺研究室編:《城市民俗:時空轉向與文化記憶》,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21年版,第249-261頁)
2. 《形象與想象:柏林的都市民族學》(譯文,沃爾夫岡·卡舒巴原著,《民俗研究》2010年第2期,第5-15頁;收入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國際文化研究室編:《全球城市:文化維度與國際經驗》,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21年版,第3-17頁)
3. 《民俗界定與研究中的“傳統”觀》(譯文,理查德·鮑曼原著,第二譯者,《民族藝術》2006年第2期,第20-25頁)
4. 《多爾遜對現代中國民俗學史的論述》(編譯,理查德·多爾遜原著,《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年第6期,第66-71頁)
(二)專著
1. 《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理查德·鮑曼原著,第二譯者。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安德明部分學術文章、調查報告與學術訪談

1. 《講好中國故事在人類文明交流中的方法論意義》(《中國藝術報》2021年12月22日)
2. 《非遺保護抓實效,新媒體大有可為》(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2017年9月27日原發,中央網信辦安排全網轉發)
3. 《古之傳統諺語,今之重要資源》(《神州學人》2017年第5期,第20-22頁)
4. 《以人民為中心,繁榮民間文學研究事業》(《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8月1日)
5. 《如何提高人生禮儀研究的實效性》,(《民間文化論壇》2016年第1期,第114-115頁)
6. 《漫談猴文化》(《創意世界》2016年第2期,第14-19頁)
7. 《從“民俗學”到“歐洲民族學”:研究對象與理論視角的轉換——德國民俗學家沃爾夫岡•卡舒巴教授訪談》(以英文交流並譯為中文,《民間文化論壇》2015年第4期,第5-14頁)
8. 《“傳説動力學”批評》(筆談之一部分,《民間文化論壇》2014年第4期,第11-12頁)
9. 《“農民”劉錫誠》(《中國藝術報》2014年3月21日)
10. 《<表演理論對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意義>評議與討論》(與張志娟等討論,本人為第二作者。《民族藝術》2016年第1期,第116-121頁)
11. 《老外緣何喜歡中國年》(《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1月13日,第7版)
12. 《從想象到實際——我的兩次美國訪學經歷和心得》(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編:《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第472-482頁)
13. 《兩個人和一個村莊的60年——寧波滕頭村發展歷程實地考察報告》,(考察報告和訪談實錄,其中考察報告1萬字。《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報告彙編——院部•直屬單位集刊》第2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領導小組,2010年6月,第261 -294頁)
14. 《“八榮八恥”是對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4月6日;人民網之“理論·文史縱覽·文化”全文轉載)
15. 《走向自覺的家鄉民俗學》(《民族藝術》2005年第4期,第18-24,71頁;收入廖明君訪談:《多維視野中的文化對話——中青年學者訪談錄》,民族出版社2009年)
16.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民間文藝學——以鍾敬文先生為例》(《社科黨建》2004年第5期,第50—52頁)
17. 《“詩人鍾敬文”——紀念鍾敬文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羣言》2003年第11期)
18. 《阿蘭·鄧迪斯:精神分析學説的執着追隨者和民俗學領地的堅定捍衞者》(譯者及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2003年9月)
19. 《理查德·鮑曼及其表演理論——當代美國民俗學者系列訪談之一》(譯者及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20. 《印第安納大學訪學札記》(合著,第一作者,《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21. 《為何鞭炮難覓替代物》(《光明日報》,2000年2月12日) [3] 

安德明重要學術活動

2021年12月12-17日,在北京參加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11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中國文聯第11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21年7月25-27日,在北京參加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十屆副主席。
2019年10月6日,與哈佛大學民俗學與神話學專業的Steven Mitchell、Joseph Nagy等教授及部分學生一道,前往馬薩諸塞東北部的託普斯菲爾德(Topsfield),考察被視為美國最古老的郡域農業文化節的託普斯菲爾德節(Topsfield Fair)相關活動。
2019年7月5—7日,應韓國實踐民俗學會會長、韓國東國大學教授南根祐先生邀請,前往位於韓國春川市的翰林大學,參加主題為“后帝國的文化權力與Vernacular:通過民俗學來問究日常生活”的2019年夏季韓國實踐民俗學會國際學術會議,會議發表論文《作為範疇、視角和立場的家鄉民俗學》。
2019年5月1-4日,應韓國全州市市長金勝水先生及全北學非物質文化研究中心邀請,作為評委前往韓國參加首屆“全州國際非物質遺產推進獎”評審會。
2019年4月9日,受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指派,參加“中國非洲研究院成立大會暨中非合作與人文交流學術研討會”,並在“中非文明互鑑與人文交流”環節宣讀論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創新性發展:中非經驗比較研究》。
2019年2月18-24日,應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館長Sung-young Yoon先生邀請,在韓國首爾參加由該館主辦的《非物質遺產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雜誌2019年度編委會會議,並根據會議安排,前往韓國京畿道安城市、忠清北道報恩郡、鎮川村等地,考察了安城醬料製品基地、安城銅製品作坊、安城男寺黨表演團、報恩郡傳統手工藝作坊、鎮川古鐘博物館及制鐘作坊,以及韓國鋼鐵博物館等非遺項目。其後又參加了“全州國際非遺推進獎”評委預備會。
2018年12月8-9日,參加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辦,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承辦,國際民俗學會聯合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室協辦的“‘一帶一路’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振興”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發表論文《藉助非物質文化遺產重塑社區的輝煌:來自街子鎮的案例》並主持大會閉幕式。
2018年9月29-10月6日,應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席項目負責人Marc Jacobs教授邀請,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為期2天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席項目負責人會議,並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做題為“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China”(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實踐與經驗)的學術報告。
2018年9月,應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邀請及韓國文化、體育與旅遊部部長委任,繼續擔任A&HCI國際核心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非物質遺產國際期刊》)第七屆編委會委員,任期兩年。
2018年6月4日-8日,應日本東北大學宗教學系木村敏明教授邀請,前往日本仙台參加“東北創意論壇”2018年的主題活動“東北亞討論會:地質穩定與人類適應性”,並在其中的“自然災害與信仰/神話國際研討會”宣讀論文“Interpreting and Approaching the Disaster with Symbolization: Belief and Ritual Practice of Praying for Rain in Villages at Tianshui, Northwest China(對於災害的象徵化理解與處理:甘肅天水地區的求雨儀式)”。
2018年5月23日,應中國社科院國際合作局要求,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學術研討會”,做題為“Communication as Basic Chanel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on Development(交流是加強相互理解和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的大會發言。
2018年5月4-7日,應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邀請,在杭州參加“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非遺保護專家級論壇專家顧問指導會”並受聘為第二屆論壇顧問。
2018年2月19-24日,應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館長Cheon Jingi先生邀請,前往韓國首爾參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國際非物質遺產期刊》)第13屆編委會,並根據會議安排,和其他與會者一道,考察韓國忠清南道唐津市Gijisi村的拔河習俗及民俗博物館、瑞山市村民的木偶表演、牙山市制陶技藝、温陽民俗博物館、外巖古村落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與相關項目的傳承人、非遺保護工作者及博物館工作人員進行座談。
2017年12月4-8日,作為中國民俗學會代表團成員,前往韓國濟州島參加在該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2屆常會及NGO論壇。
2017年11月9日,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持召開“《民間文化論壇》創刊三十五週年紀念座談會”。
2017年8月19-21日,在昆明參加由雲南大學和韓國延世大學主辦、雲南大學文學院等承辦的“首屆東亞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論壇:當下東亞各國民俗文化傳承的現狀與走向”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做大會主旨報告《非遺保護與中國民俗學的新進展》。
2017年8月5-10日,隨中國社科院代表團前往比利時列日(Liege)市參加由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主辦的首屆世界人文大會,在“Folklor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ies: Comparing History, Theories, and Approaches”(民俗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歷史、理論和方法)分論壇宣讀論文“Chinese Folklore since the Late 1970s:Achievement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中國民俗學:成就、困難和挑戰》),並經文學所和社科院國際局批准備案,當選為在該分論壇正式宣佈成立的國際民俗學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olklore Societies)副主席。
2017年7月10-16日,在加拿大滑鐵盧瑞納森大學參加“文化間性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發表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全球性運動及其中國實踐》。
2017年7月6-9日,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亞太地區國際研究中心的邀,在日本東京成城大學參加了主題為“Glocal Perspectives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ocal Communities, Researchers, States and UNESCO(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球在地化視角:地方社區、研究者、國家與教科文組織)”的國際論壇,會議發表論文“The campaig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in China: significance and challenge(《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成就與挑戰》)”,併為來自北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風箏哈傳人哈亦琦先生的會議發表擔任了現場翻譯。
2017年2月13-18日,應邀在韓國首爾參加A&HCI國際核心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非物質遺產國際期刊》)2017年度編委會。
2016年11月26日-12月3日,作為中國民俗學會代表團成員,前往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及先期於此間舉行的主題為“Challenges for NGOs in the promotion of ICH values(非政府組織在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方面所面臨的挑戰)”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NGO論壇,其間親歷了中國二十四節氣被大會主席宣佈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現場。
2016年10月10日-16日,應文化部邀請,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在波蘭克拉科夫(Cracow)參加由中國文化部和波蘭文化與民族遺產部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及中東歐16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級論壇”,並做大會首場主旨報告“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China”(《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國的實踐與經驗》)。
2016年2月19日,作為主賓參加拍攝的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CCTV4)大型“國際化人文類高端訪談專題節目”《文明之旅·猴年説猴》開始首播。
2016年2月15-19日,應邀在韓國首爾參加A&HCI國際核心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非物質遺產國際期刊》)2016年度編委會,並受聘為該刊編委(任期兩年)。
2015年11月29-12月4日,作為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審查機構中國民俗學會專家團隊成員,在納米比亞首都温得和克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屆常會及NGO論壇。
2015年6月9-11日,參加由中宣部文藝局主辦的“藝術界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培訓班”並在小組會上發言
2015年-2017年,擔任於2014年當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審查機構的中國民俗學會非遺評審專家,先後負責審查多個國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優秀實踐名冊等不同名錄的申報材料並撰寫評審報告,共計16項。
2015年4月15-18日,應韓國全北國立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鹹翰妮教授邀請,在韓國全北國立大學做題為“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China”(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實踐與經驗)的學術報告,參加在韓國東國大學舉行的“非物質遺產學會”成立大會並向大會做主題報告“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 Global Campaign and Its Practice in China”(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全球性運動及其中國實踐)。
2015年4月,在《民間文化論壇》2015年第2期(第5-24頁)組織“前沿話題:鄉愁的民俗學解讀”專欄,該專欄被人大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2015年第8期整體轉載(第3-19頁)。
2015年2月,主持召開《民間文化論壇》2015年度在京編委會議。
2014年10月10~13日,參加中國民俗學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暨2014學術年會,發表論文《對象化的鄉愁——中國傳統民俗志中的“家鄉”觀念與表達策略》並擔任小組評議。當選為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
2014年6月2~8月29日,受中國社科院與德國科學基金會(DFG)合作協議項目資助,在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歐洲民族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European Ethnology, Humboldt University zu Berlin)做客座教授。
2014年6月22日-7月6日,受文化部及美國史密森學會邀請,在美國華盛頓參加為期兩週並以中國和肯尼亞為主賓國的第48屆史密森民俗節,擔任中國相關民俗文化活動的解説和主持工作,圓滿完成了任務,並因此受到文化部的表揚;其間參加了由美國史密森學會民間生活與文化遺產中心主辦的“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 International Dialogue”(非物質文化遺產問題的國際對話)學術研討會,並參與討論。
2014年5月22~26日,應邀在中國台灣花蓮參加由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辦的“2014海峽兩岸民俗與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對象化的鄉愁——中國傳統民俗志中的“家鄉”觀念與表達策略》,並擔任會議主持。
2014年1月,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聘為《民間文化論壇》主編,並主持召開了《民間文化論壇》第一屆編委會。
2013年11月,在文學所啓動並主持召開“民間文學研究年度話題之2013”學術研討會。
2013年10月15日,邀請德國民俗學者洪堡大學歐洲民族學研究所所長Wolfgang Kaschuba教授在文學所做題為“Urban Heritage, Civic Cultures and City Visions”(城市遺產、城市文化與城市展望)的學術報告,主持會議並擔任現場翻譯。
2013年9月13~16日,參加由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在北京香山飯店主辦的“世界視野下的中國文學國際研討會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學研究論壇”,並做《國際視野下的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發言。
2013年6月12~16日,在成都參加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6月17日,作為觀察員在四川成都參加由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遺中心主辦的“太平洋島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制定培訓班”開班儀式。
2013年5月3~5日,應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哲學和宗教學系趙昕毅教授邀請,參加在該校New Brunswick校區舉辦的“華北農村社區與宗教研究的新範式學術討論會”,發表論文《文體的協作與互動——以甘肅天水地區伏羲女媧信仰中的神話和靈驗傳説為例》。
2013年4月8~12日,受美國高等研究院(School for Advanced Research)邀請,參加由Robert Baron和Nick Spitzer教授在該院主持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政策與實踐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中美的比較”(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for Safeguarding Traditional Cultures—Comparing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學術研討會,會議發表論文《藉助非物質文化遺產重塑社區的輝煌:來自街子鎮的例子》(Reblooming the Community wit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 Case Study of Jiezi Village in Northwest China)。
2012年12月7日和12日,邀請德國民族學者、蘇黎世大學民族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南因果(Ingo Nentwig)博士在文學所先後舉辦題別為《“薩滿教”概念定義的反思:拉斯洛•沃伊達先生對闡釋薩滿教的貢獻》和《德國民族學和語言文獻學的相互滲入——以萊比錫為例”》的學術報告,並主持報告會。
2012年11月16~21日,參加由美國民俗學會和華中師範大學在武漢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美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生產性保護”,擔任美國學者Betsy Peterson的論文“Creating Cultural Capacity through the Preser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wo Case Studies from the American Folklife Center”的評議工作。
2012年9月11日,組織並主持由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民間室舉辦的“‘非遺’保護與研究的中國經驗學術討論會”。
2012年6月23~26日,前往青島參加由來自北京大學和美國Rutgers大學等機構部分同人組織的“中國北方農村的社區與宗教”工作坊,發表論文《傳統的協商——以街亭村民間信仰重建過程中村民的互動為例》並進行交流。
2012年5月15、16日,與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聯合邀請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東亞中心裴玄德(Jordan Paper)教授,分別舉行題為“強加在中國宗教理解上的基督教影響”(The Christian Imposition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Religion)和“全球性視野中的中國宗教”(Chinese Religion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的學術報告。
2012年5月9~14日,在江西贛州參加由中國民俗學會與贛南師範學院聯合舉辦的《學科建設與區域民俗研究——2012中國民俗學高層論壇議程》,做大會主題演講《80年代以來的中國民俗學:成就與挑戰》。
2011年11月20~25日,參加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2011年10月2~16日,前往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訪問,並於12~16日期間參加在當地舉行的美國民俗學會2011年度學術年會,會議發表論文“The Emergence of a New Cultural Hegemony: Reflecting on the Ongoing Move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文化霸權的新湧現——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反思)。
2011年6月20~7月4日,前往甘肅天水,參加由秦安縣主辦的“紀念‘隴上鐵漢’安維峻誕辰157週年研討會”,宣讀論文《不一樣的鐵漢——正史與民間敍事中的安維峻形象比較》,隨後參加2011(辛卯)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2011年4月24~27日,參加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該協會理事。
2011年4月11~14日,應邀前往越南富壽省參加由越南文化體育旅遊部及富壽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當代社會的祖先信仰:兼論越南雄王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Myth, Efficacy Legend, and Localization of a Religious Belief: Investigation of Fuxi and Nüwa Temples and Temple Festival in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信仰、神話與靈驗傳説——對甘肅天水地區伏羲女媧信仰的考察》),並考察當地雄王祭祀儀式。
2010年12月30日,參加由國家文聯、文化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人民大會堂主辦的“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啓動儀式,並受聘為該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
2010年12月9~16日,參加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組織的2010年度青年學者國情考察活動,前往廣西南寧、欽州、北海及海南海口、儋州等地,圍繞北部灣地區漁民生產生活狀況進行調研。
2010年20~24日,在山西太原參加“中國民俗學會第七屆代表大會暨2010年年會”,當選為中國民俗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宣讀論文《體驗國家的邊界——廣西中越邊境地區的旅遊研究》。
2010年10月14~16日,應邀在中國台灣花蓮參加由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主辦的“2010海峽兩岸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會議發表論文《當家鄉成為田野:民俗學家鄉研究的倫理與方法問題》,並擔任鍾宗憲教授論文《大福補天宮女媧信仰的聖性與俗性》的評議人。
2010年8月21~27日,在雲南昆明和開遠參加由雲南大學、開遠市委市政府、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和日本亞洲民族文化學會聯合主辦的“兄妹婚神話與信仰民俗暨雲南省開遠市老勒村(彝族)人祖廟考察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信仰、神話與靈驗傳説——對甘肅天水伏羲廟及廟會的考察》。
2010年3月29日~4月9日,與北師大楊利慧教授聯合邀請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歐洲民族學研究所所長Wolfgang Kaschuba教授來北京進行學術交流。Kaschuba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和北師大文學院做了題為《形象與想象:柏林的都市民族學》(Images and Imaginations: Urban Ethnology in Berlin)、《從民族國家的到文化的:遷移中的歐洲文化認同?》(From National to Cultural: European Identities on the Move?)、《歐洲的文化遺產——抑或是真實性的神話》(Cultural Heritage in Europe -or the Myth of Authentic)和《記憶文化的全球化?——民族國家記憶政治中的顯性紀念碑、原教旨主義者的策略以及宗教偶像》(Globalizing Memory Cultures?——Visual Monuments, Fundamentalist Strategies and Religious Icons in National Memory Politics)的四場學術報告,本人擔任首場報告的現場翻譯工作。
2009年10月31日~11月1日,參加哈佛燕京學社和北京大學主辦的“多元視角下的公民身份與共同體”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併宣讀論文《體驗國家的邊界——廣西中越邊境地區的旅遊研究》。
2009年9月23~26日,在上海蔘加由上海市教委學生德育發展中心主辦的“2009傳統節日與中華文化傳承系列活動暨華人文化教育工作者論壇”,並提交論文《學校教育與傳統節日的傳承》。
2009年9月15~23日,參加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中心和院團委組織的“中國社會科學院2009年度青年學者國情考察活動”,在寧波滕頭村進行農村社會發展狀況的調研,並擔任考察組組長。
2009年7月26~31日 參加雲南昆明舉行的“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十六屆大會”,並在“Ethnic Tourism in Asia”(亞洲的民族風情旅遊)分會場宣讀論文“Experiencing the Boundary of the State: Tourism in the Border Area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體驗國家的邊界——廣西中越邊境地區的旅遊研究)。
2009年7月8~12日,應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人文科學系邀請,在柏林洪堡大學參加“社會人類學的民俗視角:邁向漢族社會研究的新範式”國際學術研究討會,提交併宣讀論文“Negotiating Authority and Resources: The Interaction among Villagers in Reconstructing Popular Religion in Jieting Village”(對傳統的協商:街亭村民間信仰重建過程中村民的互動)。
2008年11月30日~12月11日,參加中國社科院組織的廣西邊境地區國情調研活動。
2008年9月2~5日,參加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和浙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在寧波舉辦的“中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壇”國際學術理論研討會,會議發表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俗學的兩難選擇》。
2008年5月15~16日,參加由中國社科院和歐洲CO-REACH參與機構在北京主辦的“中歐社會科學研究合作研討會”,並在“文化遺產”分會場做了“Studying Popular Religion among Han People in Northwest China(西北地區漢族的民間信仰研究)”的發言。
2007年10月30日~11月1日,參加由北京大學和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聯合主辦的“人類文明中的秩序、公平公正與社會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併宣讀論文《認同與協商:街子鄉的社火表演》。
2007年6月1日,受哈佛燕京學社的支持和資助,在燕京學社發起組織了“Workshop onReligion, Popular 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s in Aisa” (亞洲的宗教、大眾文化與社會變遷研討會)並在會議發表論文是"Temples and Gods on Ye Mountain: Reconstruction and Readaptation of Popular Religion in a Changing Village in Northwest China"(《爺山上的廟宇和神靈:中國西北地區一個變化中村落的民間信仰的重建與調適》)。
2007年4月19~21日,參加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舉行的美國西部民俗學會年會,會議發表論文“Gods Worship and Social Changes: Decline or Reviving?: Example form a Changing Village in Northwest China”(《神靈崇拜與社會變遷:衰落還是復興——來自中國西北部一個變化中的村落的例子》)。
2007年4月16、17、26日,先後應邀在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英語系、葳淶大學(Willamette University)中國研究中心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人類學系做題為“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ovement in China”(《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運動》)的學術講座。
2006年12月8日,被推選為於當日成立的全國青聯社會科學工作者聯誼會會員。
2006年10月18~22日,參加在威斯康星州(Wisconsin)的密爾沃基(Milwaukee)舉行的美國民俗學會2006年年會,會議發表論文“Shehuo in Jiezi Villages”(《街子鄉的社火》)。
2006年10月~2007年5月,在哈佛燕京學社的支持和資助下,發起組織為期一學年的"Asian Cultures Seminar"(亞洲文化討論會)。
2006年4月18-22日,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為協會理事。
2005年12月14~18日,應邀參加由韓國經濟、人文社會研究會在首爾主辦的以“韓·中·日文化交流於相互認識”為主題的2005年度韓·中·日國際論壇,負責日本人類學者伊藤亞人教授的論文《文化共同體論與民間交流》的評議。
2005年8月,應邀為《民間文化論壇》2005年第4期組稿並主持編輯專欄《家鄉民俗學——從學術實踐到理論反思》(第1-11頁)。
2005年2月18日,邀請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傑出教授理查德·鮑曼教授在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做題為《民俗研究與界定中的“傳統”觀念》的學術報告,並擔任現場翻譯。
2004年11月23~24,參加中山大學中文系在廣州主辦的“多維視野下的民間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發表論文《當家鄉成為田野:民俗學家鄉研究的倫理與方法問題》。
2004年10月14日,應邀在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中國日用技術研究”課題組做題為“Everyday LifeArtefacts in Ritual Contexts: A Case Study in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ern China”(常與非常:甘肅天水地區求雨儀式中使用的物品及其象徵意義)的報告。
2004年10~11月,受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芬蘭科學院學術交流協議項目資助,在芬蘭文學學會民俗學檔案館(Folklore Archives of Finnish Literature Society)進行訪問研究。
2004年8月,與呂微一道組織和主持了以“民間敍事的多樣性”為主題的第二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並提交論文《神奇傳聞:事件與功能》。
2003年11月,參加中國民俗學會組織的“慶祝中國民俗學會成立20週年學術研討會”(北京),會議發表論文《近20年來的諺語研究:方法的總結與反思》。
2003年7月,參加“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網絡會議,發表論文《家鄉——中國民俗學的一個出發點和支點》。
2002年7月,在中國民俗學會第5屆代表大會(北京)上,當選為該學會理事併兼任學會副秘書長。
2001年4月,應邀在印第安納大學留學生中心發表題為“Shehuo In villages of Northwest China”(《中國西北地區農村的社火》)的報告。
2001年4月,應布魯明頓地方廣播電台(WFHB Bloomington Community Radio)的約請,和楊利慧一道在該電台介紹中國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
2001年3月20日,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民俗學與音樂文化學系做題為“Rituals and Prayers Used to Prevent Hailstorms: From a Farming Village in Northwest China”(《中國西北農村地區防雹習俗的研究》)的學術報告。
2000年10月,於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Columbus, Ohio State)參加“美國民俗學年會”。
1998年-2002年,擔任中國民俗學會機關刊物《中國民俗學年刊》的編委。
1998年12月,參加中國民俗學會第4屆代表大會(北京),並當選為中國民俗學會理事。
1997年8月,參加由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少數民族文學所和新疆大學在新疆烏魯木齊合辦的“民族民俗文化與當代社會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發表論文《論農事禳災的功能》。
1997年6月,參加由山西師範大學和法國遠東學院在山西省太原市合辦的 “中國的祭儀、音樂與戲劇及其社會環境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發表論文《街子鄉的社火》(與楊利慧合著,第二作者)。
1995年11月~1996年8月,協助中央電視台“人與自然”欄目《二十四節氣》節目的拍攝工作,承擔民俗諮詢的任務。
1994年11月,向在山東乳山舉行的中國民俗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提交併發表論文《田野調查中民俗學者的主觀因素》。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