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康學院學報

鎖定
《安康學院學報》創刊於1987年,是由陝西省教育廳主管、安康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1] 
據2020年第2期《安康學院學報》期刊內頁顯示,《安康學院學報》編委會有委員28人,設主編1人,副主編3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 [2] 
據2020年5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安康學院學報》共出版文獻4330篇、總被下載846488次、總被引1033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142、(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63。 [3]  據2020年5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安康學院學報》載文量為3777篇、基金論文量1129篇,被引量為8530次、下載量為92777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18。 [4]  據2020年5月15日維普網顯示,《安康學院學報》發文量為2859篇、被引量為2715次,H指數為12,引用半衰期為5.280,平均引文率為6.711。 [1] 
中文名
安康學院學報
外文名
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語    種
中文
主管單位
陝西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
安康學院
編輯單位
《安康學院學報》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87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61-1460/Z
國際刊號
1674-0092
開    本
大16開
現任主編
丁巨濤
編輯部地址
陝西安康地區安康市育才路92號

安康學院學報歷史沿革

1987年,《安康師專學報》創刊。
1994年,該刊變更為半年刊。
1999年,該刊變更為季刊。
2004年,該刊以雙月刊穩定發行。
2007年,該刊更名為《安康學院學報》。 [3]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5] 

安康學院學報辦刊條件

安康學院學報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安康學院學報》主要設有陝南民間文化研究、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教育教學研究等欄目。 [4] 
  • 欄目獲獎
1.“陝南民間文化研究”欄目
2014年,被評為“全國地方高校學報特色欄目”“陝西省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
2018年,被評為“全國地方高校學報特色欄目”;
2019年,被評為“陝西省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
2.“漢水文化研究”欄目
2010年,分別被陝西省高校學報研究會、全國地方高校學報研究會和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評為“特色欄目”。 [6] 

安康學院學報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2期《安康學院學報》期刊內頁顯示,《安康學院學報》編委會有委員28人。 [2] 
《安康學院學報》編委會委員名單
職位
姓名
委員
丁巨濤
王剛
王健
王濤
馮德學
向紀明
劉強
李勇
楊松傑
楊哲
何家理
餘謙
汪義瑞
張東紅
陳文斌
陳正餘
陳守滿
金華峯
鄭繼猛
趙臨龍
胡景乾
查芳
哈紅光
鍾生海
黃路陽
温習勇
雷升錄
戴承元

安康學院學報辦刊成果

安康學院學報收錄情況

《安康學院學報》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維普網收錄。 [1]  [4] 

安康學院學報出版發行

據2020年5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安康學院學報》共出版文獻4330篇。 [3] 
據2020年5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安康學院學報》載文量為3777篇、基金論文量1129篇。 [4] 
據2020年5月15日維普網顯示,《安康學院學報》發文量為2859篇。 [1] 

安康學院學報影響因子

據2020年5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安康學院學報》總被下載846488次、總被引10333次。 [3] 
據2020年5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安康學院學報》被引量為8530次、下載量為92777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安康學院學報》影響因子為0.18,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5919名。 [4] 
據2020年5月15日維普網顯示,《安康學院學報》被引量為2715次,H指數為12,引用半衰期為5.280,平均引文率為6.711。 [1] 

安康學院學報榮譽表彰

  • 期刊獎
2000年,獲“陝西省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
2010年,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2014年,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全國地方高校精品期刊”“陝西省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2016年,獲2015年度“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二等獎”,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2018年,被評為“全國地方高校精品期刊”;
2019年,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6] 
  • 編輯部獎
2009年,獲“陝西省高等學校學報研究會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2011、2014、2016年,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優秀期刊編輯部”。 [6] 

安康學院學報文化傳統

安康學院學報精神理念

《安康學院學報》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刊方向,堅持嚴謹科學、求實創新、大膽探索的辦刊方針,堅持思想性和學術性統一的原則,鼓勵理論和經驗研究相結合的學術取向,提倡學術批評和交鋒,以繁榮科學文化、促進學術交流、發現和培養人才為宗旨。 [6] 

安康學院學報投稿須知

一、《安康學院學報》論文應觀點明確、新穎,資料翔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文字表述規範、流暢,篇幅一般不超過8000字為宜。文末註明作者的聯繫方式(電話和電子信箱地址)。
二、《安康學院學報》來稿應包括題名、作者署名及通訊地址、作者簡介、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正文、註釋、參考文獻,並將題名、作者署名及通訊地址、摘要和關鍵詞譯為英文。基金資助產出的論文應對有關項目名稱及批號加以註明。
1.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字。
2.作者署名應為作者真實姓名。題名下應標明作者通訊地址(包括工作單位及所在部門名稱、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
3.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以省略)、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4.摘要應能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200字。
5.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專有名詞或詞組,一般應選3——5個。
6.基金項目產出的論文應標明基金項目全稱及批號。
7.正文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儘量採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8.註釋是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説明,註釋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如①、②),並按順序列於當頁地腳。
9.參考文獻採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號內並上標;同一文獻在文中被反覆引用者用第一次出現的序號標示,並在序號後註明頁碼。參考文獻列於文末,按GB/T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文獻類型標誌代碼為:普通圖書〔M〕;會議錄〔C〕;彙編〔G〕;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數據庫〔DB〕;計算機程序〔CP〕;電子公告〔EB〕。其格式示例如下:
〔1〕周振甫.周易譯註〔M〕.北京:中華書局,1991:52.
〔2〕馬克思.關於《工資、價格和利潤》的報告札記〔M〕//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3.
〔3〕何文秀.裁判自律〔J〕.法學研究,1998,(2):231.
〔4〕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5〕張築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1983.
〔6〕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1998-08-16].
三、《安康學院學報》對稿件的審理實行同行專家匿名審理辦法,如稿件寄出3個月未收到採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因人力有限,來稿一律不退。該刊對採用稿件有權作文字刪改,凡不願改動者,請來稿時予以説明。來稿一經發表,贈送樣刊2本。 [6] 

安康學院學報現任領導

職位
姓名
主任、主編
丁巨濤
副主任
張東紅
副主編
温習勇
劉強
周政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