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定胡氏

鎖定
安定胡氏,得名於安定郡,中國古代著名門閥世族。安定是胡氏最普遍的郡望,有“天下胡氏出安定”的説法。安定胡氏起源於周朝諸侯國胡國,宋龍圖閣學士通議大夫吏部尚書胡直孺作《安定胡氏家乘序》:“一則胡以國氏。成周時為子爵,其地在潁州汝陰西二里,胡城是也。魯定公十五年,楚昭王滅之,其後子孫分散,有望安定者,即汝陰之支別也。”
中文名
安定胡氏
類    型
中國古代著名門閥世族
郡    望
安定郡
始遷祖
胡城 因官遷安定臨涇

安定胡氏郡望概況

安定胡氏,得名於安定郡。胡氏安定始祖胡城,字允安,正直敢言,慷慨有氣節。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等發動七國之亂,胡城隨太尉周亞夫統兵平叛,以功封大中大夫。《史記·吳王濞列傳》:“七國反書聞天子,天子乃遣太尉條侯周亞夫將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胡城從長安始遷安定臨涇(今甘肅鎮原南),城卒於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享年六十七歲,葬於靈台巖寶山。
胡城十二世孫胡遵,才兼文武。胡遵官至曹魏車騎將軍。安定胡氏還有西晉尚書左僕射鎮南大將軍胡奮 [3]  ,少府卿胡廣,秦州刺史胡烈,護羌校尉胡喜 [12] 晉武帝貴嬪胡芳,將軍胡淵,前秦中書監胡文 [8-9]  ,後秦黃門侍郎胡義周、北魏中書侍郎胡方回 [10]  ,北魏文學家胡叟 [10] 北魏司徒胡國珍,北魏宣武靈皇后,北魏孝明皇后,北魏清河王妃(孝靜帝生母) [16]  ,北魏冀州刺史胡盛 [13]  ,北魏中書監及侍中胡僧洗,北魏中書監及侍中胡祥 [17]  ,北魏臨涇縣公胡寧,北魏中書令胡延之,東魏司空胡虔 [14]  ,北齊尚書令及隴東王胡長仁,北齊侍中胡長粲 [15]  ,北齊武成皇后、北齊後主皇后等 [11] 
由漢至唐,安定胡氏保持門閥族望長達八百餘年的時間。安定成為胡氏最顯赫的郡望,有“天下胡氏出安定”的説法 [1] 

安定胡氏人物傳記

安定胡氏胡質父子

三國志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
胡質字文德,楚國壽春人也。少與蔣濟、朱績俱知名於江、淮間,仕州郡。蔣濟別駕,使見太祖。太祖問曰:“胡通達,長者也,寧有子孫不?”濟曰:“有子曰質,規模大略不及於父,至於精良綜事過之。”案胡氏譜:通達名敏,以方正徵。太祖即召質為頓丘令。縣民郭政通於從妹,殺其夫程他,郡吏馮諒繫獄為證。政與妹皆耐掠隱抵,諒不勝痛,自誣,當反其罪。質至官,察其情色,更詳其事,檢驗具服
入為丞相東曹議令史,州請為治中。將軍張遼與其護軍武周有隙。遼見刺史温恢求請質,質辭以疾。遼出謂質曰:“僕委意於君,何以相辜如此?”質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貪,奔北知其不怯,聞流言而不信,故可終也。武伯南身為雅士,往者將軍稱之不容於口,今以睚眥之恨,乃成嫌隙。況質才薄,豈能終好?是以不原也。”遼感言,復與周平。
太祖闢為丞相屬。黃初中,徙吏部郎,為常山太守,遷任東莞。士盧顯為人所殺,質曰:“此士無讎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見其比居年少,書吏李若見問而色動,遂窮詰情狀。若即自首,罪人斯得。每軍功賞賜,皆散之於眾,無入家者。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將士用命。
荊州刺史,加振威將軍,賜爵關內侯。吳大將朱然圍樊城,質輕軍赴之。議者皆以為賊盛不可迫,質曰:“樊城卑下,兵少,故當進軍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臨圍,城中乃安。遷徵東將軍,假節都督青、徐諸軍事。廣農積穀,有兼年之儲,置東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諸郡,利舟楫,嚴設備以待敵。海邊無事。
嘉平性沉實內察,不以其節檢物,所在見思。嘉平二年薨,家無餘財,惟有賜衣書篋而已。軍師以聞,追進封陽陵亭侯,邑百户,諡曰貞侯。子威嗣。六年,詔書褒述質清行,賜其家錢穀。語在徐邈傳。威,鹹熙中官至徐州刺史,有殊績,歷三郡守,所在有名。卒於安定。 [2] 
晉陽秋曰: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厲操清白。質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貧,無車馬童僕,威自驅驢單行,拜見父。停廄中十餘日,告歸。臨辭,質賜絹一疋,為道路糧。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審於何得此絹?”質曰:“是吾俸祿之餘,故以為汝糧耳。”威受之,辭歸。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爨,食畢,復隨旅進道,往還如是。質帳下都督,素不相識,先其將歸,請假還家,陰資裝百餘裏要之,因與為伴,每事佐助經營之,又少進飲食,行數百里。威疑之,密誘問,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後因他信,具以白質。質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於是名譽著聞,歷位宰牧。晉武帝賜見,論邊事,語及平生。帝嘆其父清,謂威曰:“卿清孰與父清?”威對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為不如?”對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遠也。”官至前將軍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贈鎮東將軍。威弟羆,字季象,徵南將軍;威子奕,字次孫,平東將軍;並以潔行垂名。

安定胡氏胡奮

晉書卷五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胡奮,字玄威,安定臨涇人也,魏車騎將軍陰密侯遵之子也。奮性開朗,有籌略,少好武事。宣帝之伐遼東也,以白衣侍從左右,甚見接待。還為校尉,稍遷徐州刺史,封夏陽子。匈奴中部帥劉猛叛,使驍騎路蕃討之,以奮為監軍、假節,頓軍硜北,為蕃後繼。擊猛,破之,猛帳下將李恪斬猛而降。以功累遷徵南將軍、假節、都督荊州諸軍事,遷護軍,加散騎常侍。奮家世將門,晚乃好學,有刀筆之用,所在有聲績,居邊特有威惠。
泰始末,武帝怠政事而耽於色,大采擇公卿女以充六宮,奮女選入為貴人。奮唯有一子,為南陽王友,早亡。及聞女為貴人,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兒,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奮既舊臣,兼有椒房之助,甚見寵待。遷左僕射,加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時楊駿以後父驕傲自得,奮謂駿曰:“卿恃女更益豪邪?歷觀前代,與天家婚,未有不滅門者,但早晚事耳。觀卿舉措,適所以速禍。”駿曰:“卿女不在天家乎?”奮曰:“我女與卿女作婢耳,何能損益!”時人皆為之懼,駿雖銜之,而不能害。後卒於官,贈車騎將軍,諡曰壯。奮兄弟六人,兄廣,弟烈,並知名。
廣字宣祖,位至散騎常侍、少府。廣子喜,字林甫,亦以開濟為稱,仕至涼州刺史建武將軍、假節、護羌校尉
烈字武玄,為將伐蜀。鍾會之反也,烈與諸將皆被閉。烈子世元,時年十八,為士卒先,攻殺會,名馳遠近。烈為秦州刺史,及涼州叛,烈屯於萬斛堆,為虜所圍,無援,遇害。 [3] 

安定胡氏胡貴嬪

晉書卷十三 列傳第一
胡貴嬪名芳。父奮,別有傳。泰始九年,帝多簡良家子女以充內職,自擇其美者以絳紗係臂。而芳既入選,下殿號泣。左右止之曰:“陛下聞聲。”芳曰:“死且不畏,何畏陛下!”帝遣洛陽令司馬肇策拜芳為貴嬪。帝每有顧問,不飾言辭,率爾而答,進退方雅。時帝多內寵,平吳之後復納孫皓宮人數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並寵者甚眾,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官人乃取竹葉插户,以鹽汁灑地,而引帝車。然芳最蒙愛幸,殆有專房之寵焉,侍御服飾亞於皇后。帝嘗與之摴蒱,爭矢,遂傷上指。帝怒曰:“此固將種也!”芳對曰:“北伐公孫,西距諸葛,非將種而何?”帝甚有慚色。芳生武安公主。 [4] 

安定胡氏宣武靈皇后

北史卷十三 列傳第一
宣武靈皇后胡氏,安定臨涇人,司徒國珍女也。母皇甫氏,產後之日,赤光四照。京兆山北縣有趙胡者,善於卜相,國珍問之,胡云:“賢女有大貴之表,方為天地母,生天地主,勿過三人知也。”後姑為尼,頗能講道。宣武初,入講禁中。積歲,諷左右稱後有姿行。帝聞之,乃召入掖庭,為充華世婦。而椒庭之中,以國舊制,相與祈祝,皆願生諸王、公主,不願生太子。唯後每稱:“夫人等言,何緣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也?”明帝在孕,同列猶以故事相恐,勸為諸計。後固意確然,幽夜獨誓,但使所懷是男,次第當長子,子生,身死不辭。既誕明帝,進為充華嬪。先是,宣武頻喪皇子,自以年長,深加慎護,為擇乳保,皆取良家宜子者,養於別宮,皇后及充華皆莫得而撫視焉。
及明帝踐阼,尊後為皇太妃,後尊為皇太后。臨朝聽政,猶曰殿下,下令行事。後改令稱詔,羣臣上書曰陛下,自稱曰朕。太后以明帝衝幼,未堪親祭,欲傍《周禮》夫人與君交獻之義,代行祭禮禮官博議以為不可,而太后欲以幃幔自鄣,觀三公行事。重問侍中崔光,光便據漢和熹鄧後薦祭故事。太后大悦,遂攝行初祀。太后性聰悟,多才藝,姑既為尼,幼相依託,略得佛經大義。親覽萬機,手筆斷決。幸西林園法流堂,命侍臣射,不能者罰之。又自射針孔,中之,大悦,賜左右布帛有差。先是,太后敕造申訟車,時御焉。出自雲龍大司馬門,從宮西北,入自千秋門,以納冤訟。又親策孝、秀、州郡計吏於朝堂。太后與明帝幸華林園,宴羣臣于都亭曲水,令王公以下賦七言詩。太后詩曰:“化光造物含氣貞。”明帝詩曰:“恭己無為賴慈英。”王公以下賜帛有差。太后父薨,百僚表請公除,太后不許。尋幸永寧寺,觀建剎於九級之基,僧尼士女赴者數萬人。
改葬文昭高後,太后不欲令明帝主事,乃自為喪主。出至終寧陵,親奠遣事,還哭於太極殿,至於訖事,皆自主焉。後幸嵩高山,夫人、九嬪、公主以下從者數百人,升於頂中。廢諸淫祀,而胡天神不在其例。尋幸闕口温水,登雞頭山,自射象牙簪,一發中之,敕示文武。
時太后逼幸清河王懌,淫亂肆情,為天下所惡。領軍元叉長秋卿劉騰等奉明帝於顯陽殿,幽太后於北宮,于禁中殺懌。其後太后從子都統僧敬與備身左右張車渠等數十人謀殺叉,復奉太后臨朝。事不克,僧敬坐徙邊,車渠等死,胡氏多免黜。後明帝朝太后於西林園,宴文武侍臣,飲至日夕,叉乃起至太后前自陳,外雲太后欲害己及騰。太后答雲:“無此語。”遂至於極昏。太后乃起執明帝手下堂,言:“母子不聚久,今暮共一宿,諸大臣送我入。”太后與帝向東北小閣,左衞將軍奚康生謀殺叉不果。
劉騰死,叉又寬怠,太后與明帝及高陽王雍為計,解叉領軍。太后復臨朝,大赦改元。自是朝政疏緩,威恩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貪婪。鄭儼污亂宮掖,勢傾海內;李神軌徐紇並見親侍,一二年中,位總禁要。手握王爵,輕重在心,宣淫於朝,為四方之所穢。文武解體,所在亂逆,土崩魚爛,由於此矣。僧敬又因聚集親族,遂涕泣諫曰:“陛下母儀海內,豈宜輕脱如此!”太后大怒,自是不召僧敬。內為朋黨,防弊耳目,明帝所親倖者,太后多以事害焉。有蜜多道人,能胡語,帝置於左右。太后慮其傳致消息,三月三日,於城南大巷中殺之,方懸賞募賊。又于禁中殺領左右、鴻臚少卿谷會、紹達,並帝所親也。母子之間,嫌隙屢起。鄭儼慮禍,乃與太后計,因潘嬪生女,妄言皇子,便大赦,為武泰元年,復陰行鴆毒。其年二月,明帝暴崩,乃奉潘嬪女,言太子即位。經數日,見人心已安,始言潘嬪本實生女,今宜更擇嗣君,遂立臨洮王子釗為主,年始二、三歲,天下愕然。
爾朱榮稱兵度河,太后盡召明帝六宮,皆令入道,太后亦自落髮。榮遣騎拘送太后及幼主於河陰。太后對榮多所陳説,榮拂衣而起。太后及幼主並沈於河。太后妹馮翊君收瘞於雙靈寺。武帝時,始葬以後禮,而追加諡曰靈。 [5] 

安定胡氏北魏孝明皇后

孝明皇后胡氏,靈太后從兄冀州刺史盛之女。靈太后欲榮重門族,故立為皇后。明帝頗有酒德,專嬖充華潘氏,後及嬪御並無過寵。太后為帝選納,抑屈人流。時博陵崔孝芬、范陽盧道約隴西李瓚等女,俱為世婦。諸人訴訟,鹹見忿責。武泰初,後既入道,遂居於瑤光寺 [5] 

安定胡氏北齊武成皇后

北史 卷十四 列傳第二
武成皇后胡氏,安定胡延之女。其母範陽盧道約女。初懷孕,有胡僧詣門曰:“此宅瓠蘆中有月。”既而生後。天保初,選為長廣王妃。產後主日,有鴞鳴於產帳上。武成崩,尊為皇太后。陸媪及和士開密謀殺趙郡王睿,出婁定遠高文遙為刺史。和、陸諂事太后,無所不至。初,武成時,後與諸閹人褻狎。武成寵幸和士開。每與後握槊,因此與後姦通。自武成崩後,數出詣佛寺,又與沙門曇獻通。布金錢於獻度下,又掛寶裝胡牀於獻屋壁,武成平生之所御也。乃置百僧於內殿,託以聽講,日夜與曇獻寢處。以獻為昭玄統。僧徒遙指太后以弄曇獻,乃至謂之為太上者。帝聞太后不謹,而未之信。後朝太后,見二少尼,悦而召之,乃男子也。於是曇獻事亦發,皆伏法。並殺元山王三郡君,皆太后之所暱也。帝自晉陽奉太后還鄴,至紫陌,卒遇大風。兼舍人魏僧伽明風角。奏言:“即時當有暴逆事。”帝詐雲鄴中有急,彎弓纏弰,馳入南城。令鄧長顒幽太后北宮。仍有敕,內外諸親一不得與太后相見。久之,帝迎復太后。太后初聞使者至,大驚,慮有不測。每太后設食,帝亦不敢嘗。周使元偉來聘,作《述行賦》,敍鄭莊公克段而遷姜氏。文雖不工,當時深以為愧。齊亡,入周,恣行奸穢。開皇中殂。 [6] 

安定胡氏北齊胡皇后

後主皇后胡氏,隴東王長仁女也。胡太后失母儀之道,深以為愧,欲求悦後主,故飾後於宮中。令帝見之。帝果悦,立為弘德夫人,進左昭儀,大被寵愛。斛律後廢,陸媪欲以穆夫人代之,太后不許。祖孝徵請立胡昭儀,遂登為皇后。陸媪既非勸立,又意在穆夫人,其後於太后前作色而言曰:“何物親侄女,作如此語言!”太后問有何言。曰:“不可道。”固問之,乃曰:“語大家雲,太后行多非法,不可以訓。”太后大怒,喚後出,立剃其發,送令還家。帝思之,每致詩以通意。後與斛律廢后俱召入內。數日而鄴不守,後亦改嫁雲。 [6] 

安定胡氏胡國珍

北史 卷八十 列傳第六十八
胡國珍,字世玉,安定臨涇人也。祖略,姚興勃海公姚逵平北府諮議參軍。父深,赫連屈丐給事黃門侍郎。太武克統萬,深以降款之功,賜爵武始侯。後拜河州刺史。
國珍少好學,雅尚清儉。太和十五年襲爵,例降為伯。女以選入掖庭,生明帝,即靈太后也。孝明帝踐祚,以國珍為光祿大夫。靈太后臨朝,加侍中,封安定郡公。追崇國珍妻皇甫氏為京兆郡君,置守冢十户。尚書令任城王澄奏,安定公宜出入禁中,參諮大務。詔屈公入決萬機。尋進位中書監儀同三司,侍中如故。賜絹,歲八百疋,妻梁四百匹,男女姊妹各有差。國珍與太師高陽王雍、太傅清河王懌、太保廣平王懷入居門下,同釐庶政。詔依漢車千秋、晉安平王故事,給步挽一乘,自掖門至於宣光殿,得以出入,並備几杖。後與侍中崔光,俱授帝經,侍直禁中。國珍上表陳刑政之宜,詔皆施行。
延和初,加國珍使持節都督、雍州刺史,驃騎大將軍開府。靈太后以國珍年老,不欲令其在外,且欲示以方面之榮,竟不行。遷司徒公,侍中如故。就宅拜之。靈太后、明帝率百僚幸其第,宴會極歡。又追京兆郡君為秦太上君。太上君景明三年薨於洛陽,於此十六年矣。太后以太上君墳瘞卑局,更增廣,為起塋域門闕碑表。侍中崔光等奏:“按漢高祖母始諡曰昭靈夫人,後為昭靈後;薄太后母曰靈文夫人,皆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今秦太上君未有尊諡,陵寢孤立,即秦君名,宜上終稱,兼設掃衞,以慰情典。請上尊諡曰孝穆,權置園邑三十户,立長丞奉守。”太后從之。封國珍繼室梁氏為趙平郡君。元叉妻拜為女侍中,封新平郡君,又徙封馮翊君。國珍子祥妻長安縣公主,即清河王懌女也。
國珍年雖篤老,而雅敬佛法,時事潔齊,自禮拜。至於出入侍從,猶能跨馬據鞍。神龜元年四月七日,步從所建佛像,發第至閶闔門四五里。八日,又立觀像,晚乃肯坐。勞熱增甚,因遂寢疾。靈太后親侍藥膳,十二日薨,年八十。給東園温明秘器,五時朝服各一具,衣一襲,贈布五千匹,錢一百萬,蠟千斤。大鴻臚持節監護喪事。太后還宮,成服於九龍殿,遂居九龍寢室。明帝服小功服,舉哀於太極東堂。又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齋令七人出家,百日設萬人齋,二七人出家。先是巫覡言將有兇,勸令為厭勝法,國珍拒而不從,雲吉凶有定分,唯修德以禳之。臨死,與太后訣,雲“母子善臨天下”,殷勤至於再三。又及其子祥雲,“我唯有一子,死後勿如比來威抑之”。靈太后以其好戲,時加威訓,國珍故以為言。
始國珍欲就祖、父,西葬舊鄉。後緣前世諸胡多在洛葬,有終洛之心。崔光嘗對太后前問國珍:“國公萬年後,為在此安厝?為歸長安?”國珍言:“當陪葬天子山陵。”及病危,太后請以後事,竟言還安定。語遂惛忽。太后問清河王懌與崔光等,議去留。懌等皆以病亂,請從先言。太后猶記崔光昔與國珍言,遂營墓於洛陽。太后雖外從眾議,而深追臨終之語,雲:“我公之遠慕二親,亦吾之思父母也。”追崇假黃鉞、使持節、侍中、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師,領太尉公、司州牧,號太上秦公加九錫,葬以殊禮。給九旒鑾輅,武賁班劍百人,前後部羽葆鼓吹,巉輬車,諡曰文宣公。賜物三千段,粟一千五百石。又詔贈國珍祖父、父,兄下逮從子,皆有封職。持節就安定監護喪事。靈太后迎太上君神柩還第,與國珍俱葬,贈襚一與國珍同。及國珍神主入廟,詔太常權給以軒縣之樂,六佾之舞。 [7] 

安定胡氏胡祥

初,國珍無男,養兄真子僧洗為後。後納趙平君,生子祥,字元吉,襲封。故事,世襲例皆減邑,唯祥獨得全封。趙平君薨,給東園秘器,明帝服小功服,舉哀於東堂,靈太后服齊衰期。葬於太上君墓左,不得祔合。祥歷位殿中尚書、中書監、侍中,改封平涼郡公。薨,贈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諡曰孝景。 [7] 

安定胡氏胡僧洗

僧洗字湛輝,封爰德縣公,位中書監、侍中,改封濮陽郡公。僧洗自永安後廢棄,不預朝政。天平四年,薨。詔給東園秘器,贈太師、太尉公、錄尚書事、雍州刺史,諡曰孝。 [7] 

安定胡氏胡寧父子

真長子寧,字惠歸,襲國珍先爵,改為臨涇伯,後進為公。歷岐涇二州刺史,卒,諡曰孝穆。女為清河王亶妃,生孝靜皇帝。武定初,贈太師、太尉公、錄尚書事,諡曰孝昭。
子虔,字僧敬。元叉之廢靈太后,虔時為千牛備身,與備身張車渠等謀叉。事發,叉殺車渠等,虔坐遠徙。靈太后反政,徵為吏部郎中。太后好以家人禮與親族宴戲,虔常致諫,由是,後宴謔多不預焉。出為涇州刺史,封安陽縣侯。興和三年,以帝元舅,超遷司空公。薨,贈太傅、太尉公、尚書僕射、徐州刺史,諡曰宣。葬日,百官會葬,乘輿送於郭外。子長粲。 [7] 

安定胡氏胡長粲

長粲仕齊,累遷章武太守,為政清靜,頗得人和。除兼併省尚書左丞,當官正色,無所迴避。尚書左僕射趙彥深密勿樞要,中書舍人裴澤便蕃左右,以殿門受拜,皆彈糾之。彥深等頗有恨言,長粲不以介意。後主踐祚,長粲被敕,與黃門馮子琮出入禁中,專典敷奏。武成還鄴,後主在晉陽,長粲仍受委留後。後主從武成還鄴,仍敕在京省判度支尚書,監議五禮。武成崩,與領軍婁定遠、錄尚書趙彥深、左僕射和士開、高文遙、領軍綦連猛高阿那肱右僕射唐邕,同知朝政,時人號為八貴。於後定遠、文遙並出,唐邕專典外兵,綦連猛高阿那肱別總武任,長粲常在左右,兼宣詔令。從幸晉陽。後主既富於春秋,庶事皆相歸委。長粲盡心毗奉,甚得名譽。又正為侍中。丁母憂,給假馳驛奔喪。尋有詔,起復前任。隴東王長仁心欲入處機要之地,為執政不許。長仁疑長粲通謀,大以為恨,言於太后,發其陰私,請出為州。太后為言於後主,不獲已,從焉。除趙州刺史。及辭,眷戀流涕,後主亦憫然慰勉之。至州,存心政事,為人吏所懷。因沐發,手不得舉,失瘖,卒於州。後主聞而傷悼,在朝文武嗟嘆,鹹惜之。贈司空公、尚書左僕射、瀛州刺史,諡文貞公。
長粲性温雅,在官清潔。但始居要密,便為子叔泉取清河王崔德儉女為妻。在晉陽處分,用妻弟王逖與德儉對為司徒主簿,時論以此譏之。又性好內。有一侍婢,其妻王驕妒,手刺殺之,為此忿恨,數年不相見。親表為之語曰:“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後納妾李氏,仍與王氏別宅,亦無朝拜之禮。嫠婦公孫氏也,已殺三夫,長粲不信,強取之,令與李氏同住,未期而亡。子仲操,位陳留太守。次叔泉,通直散騎侍郎
先是,望氣者上言,太白食昴,法當大赦。和士開奏聞,詔降罪人以應之。尚書左僕射徐之才諳練往事,語士開曰:“天垂象,見吉凶,有成災者,有不成災者。案昴,趙分,或雲趙地有災。古者,王侯各在封邑,故分野有災,當其君長。今吾等虛名,竟不之國。刺史專令一境,善惡所歸,比來多以刺史為驗。”未幾而長粲死焉。 [7] 

安定胡氏胡盛

寧弟盛,字歸興,位左衞將軍,賜爵江陽男。歷幽、瀛二州刺史,為政清靜,人吏愛之。轉冀州刺史,卒,賜司徒公、錄尚書事定州刺史,追封陽平郡公,諡曰懿穆。明帝后納其女為皇太后。 [7] 

安定胡氏胡長仁

胡長仁,字孝隆,安定臨涇人,齊武成皇后長兄也。父延之,魏中書令兗州刺史。大寧中,贈司空公。
長仁以內戚,歷位尚書左僕射、尚書令。及武成崩,預參朝政,封隴東郡王。左丞酈孝裕、郎中陸仁惠、盧元亮厚相結託。長仁每上省,孝裕必方駕而來。省務既繁,簿案堆積,令史欲諮都坐者,日有百數。孝裕屏人私話,朝退亦相隨。仁惠、元亮又伺閒而往,停斷公事,人號為三佞。長仁私遊仄密,處處追尋。孝裕勸其求進,和士開深疾之,於是奏除孝裕為章武郡守,元亮為淮南郡守,仁惠為幽州長史。孝裕又説長仁曰:“王陽卧疾,和士開必來,因而殺之。入見太后,不過百日失官,便代其處。”士開知其謀,更徙孝裕為北營州建德郡守。長仁每幹執事,求為領軍。將相文武以主上富於春秋,母后家不可專政,故抑而不許。以本官攝選。長仁性好威福,意猶未盡。先是尚書胡長粲奏事內省,長仁疑粲間己,苦請太后出之。
天統五年,從駕自並還鄴,夜發滏口,帝以夜漏尚早,停於路傍。長仁後來,謂是從行諸貴,遂遣門客程牙馳騎呼問。帝遣中尚食陳德信問是何人,牙不答而走。帝命左右追射之。既而捉獲,因令壯士撲之,決馬鞭二百,牙一宿便死。士開因此,遂令德信列長仁倚親驕豪無畏憚。由是,除齊州刺史。及辭於昭陽,列仗引見,長仁不敢發語,唯泣涕橫流。到任,啓求暫歸,所司不為奏。怨憤,謀令冀州人李揩牆刺和士開,其弟長鹹告之。士開密與祖孝徵議之,孝徵引漢文帝殺薄昭為故事,於是敕遣張固、劉桃枝馳驛詣齊州,責長仁謀害宰輔,遂賜死。
先是,太白食昴,佔者曰:“昴為趙分,不利胡王。”長仁未幾死。長仁性好歌舞,飲酒至數鬥不亂。自至齊州,每進酒後,必長嘆欷歔,流涕不自勝,左右莫不怪之。
尋而後主納長仁女為後,重加贈。長仁子君璧,襲爵隴東王。君璧弟君璋,及長仁弟長雍等,前後七人並賜爵,合門貴盛。後廢后,稍稍黜退焉。 [7] 

安定胡氏胡方回

魏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胡方回,安定臨涇人。父義周,姚泓黃門侍郎。方回,赫連屈丐中書侍郎。涉獵史籍,辭彩可觀,為屈丐《統萬城銘》、《蛇祠碑》諸文,頗行於世。世祖破赫連昌,方回入國。雅有才尚,未為時所知也。後為北鎮司馬,為鎮修表,有所稱慶。世祖覽之嗟美,問誰所作。既知方回,召為中書博士,賜爵臨涇子。遷侍郎,與太子少傅遊雅等改定律制。司徒崔浩及當時朝賢,並愛重之。清貧守道,以壽終。
子始昌,亦長者,有父風。歷位南部主書。子醜孫,中書學生、秘書郎、中散。世不治產業,家甚貧約。兄弟並早亡。 [10] 

安定胡氏胡叟

胡叟,字倫許,安定臨涇人也。世有冠冕,為西夏著姓。叟少聰敏,年十三,辨疑釋理,知名鄉國。其意之所悟,與成人交論,鮮有屈焉。學不師受,友人勸之,叟曰:“先聖之言,精義入神者,其唯《易》乎?猶謂可思而過半。末世腐儒,粗別剛柔之位,寧有探未兆者哉?就道之義,非在今矣。”及披讀羣籍,再閲於目,皆誦於口。好屬文,既善為典雅之詞,又工為鄙俗之句。以姚政將衰,遂入長安觀風化,隱匿名行,懼人見知。時京兆韋祖思,少閲典墳,多蔑時輩,知叟至,召而見之。祖思習常,待叟不足。叟聊與敍温涼,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當與君論天人之際,何遽而反乎?”叟對曰:“論天人者,其亡久矣。與君相知,何誇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賦韋、杜二族,一宿而成,時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敍中世有協時事,而末及鄙黷人皆奇其才,畏其筆。世猶傳誦之,以為笑狎。
叟孤飄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漢中劉義隆梁、秦二州刺史馮翊吉翰,以叟才士,頗相禮接。授叟末佐,不稱其懷。未幾,翰遷益州,叟隨入蜀,多為豪俊所尚。時蜀沙門法成,鳩率僧旅,幾於千人,鑄丈六金像。劉義隆惡其聚眾,將加大辟。叟聞之,即赴丹陽,啓申其美,遂得免焉。復還於蜀。法成感之,遺其珍物,價直千餘匹。叟謂法成曰:“緯蕭何人,能棄明珠?吾為德請,財何為也?”一無所受。
在益土五六載,北至楊難當,乃西入沮渠,牧犍遇之不重。叟亦本無附之之誠,乃為詩示所知廣平程伯達。其略曰“羣犬吠新客,佞暗排疏賓。直途既以塞,曲路非所遵。望衞惋祝鮀,眄楚悼靈均。何用宣憂懷,託翰寄輔仁”伯達見詩,謂叟曰“涼州雖地居戎域,然自張氏以來,號有華風。今則憲章無虧,曷祝鮀之有也”叟曰“古人有言:君子聞鞞鼓之聲,則思戰爭之士。貴主奉正朔而弗淳,慕仁義而未允,地陋僻而僭徽號。居小事大,寧若茲乎。徐偃之轍,故不旋踵矣。吾之擇木,夙在大魏,與子暫違,非久闊也”歲餘,牧犍破降。
叟既先歸國,朝廷以其識機,拜虎威將軍,賜爵始復男。家於密雲,蓬室草筵,惟以酒自適。謂友人金城宗舒曰“我此生活,似勝焦先,志意所棲,謝其高矣”後叟被徵至,謝恩,並獻詩一篇。高宗時召叟及舒,並使作檄劉駿、蠕蠕文。舒文劣於叟,舒尋歸家。
叟不治產業,常苦飢貧,然不以為恥。養子字螟蛉,以自給養。每至貴勝之門,恆乘一牸牛,敝韋袴褶而已。作布囊,容三四鬥,飲啖醉飽,便盛餘肉餅以付螟蛉。見車馬榮華者,視之蔑如也。尚書李敷,嘗遺之以財,都無所取。初,叟一見高允,曰“吳鄭之交,以紵縞為美談。吾之於子,以弦韋為幽贄。以此言之,彼可無愧也”於允館見中書侍郎趙郡李璨,璨被服華靡,叟貧老衣褐,璨頗忽之。叟謂之曰“老子今若相許,脱體上袴褶衣帽,君欲作何計也”譏其惟假盛服。璨惕然失色。
叟少孤,每言及父母,則淚下,若孺子之號。春秋當祭之前,則先求旨酒美膳,將其所知廣寧常順陽、馮翊田文宗、上谷侯法俊,攜壺執榼,至郭外空靜處,設坐奠拜,盡孝思之敬。時敦煌汜潛,家善釀酒,每節,送一壺與叟。著作佐郎博陵許赤虎、河東裴定宗等謂潛曰“再三之惠,以為過厚。子惠於叟,何其恆也”潛曰“我恆給祭者,以其恆於孝思也”論者以潛為君子矣。順陽等數子,稟叟獎示,頗涉文流。
高閭曾造其家,值叟短褐曳柴,從田歸舍,為閭設濁酒蔬食,皆手自辦集。其館宇卑陋,園疇褊局,而飯菜精潔,醯醬調美。見其二妾,並年衰跛眇,衣布穿敝。閭見其貧約,以物直十餘匹贈之,亦無辭愧。閭作《宣命賦》,叟為之序。密雲左右,皆祗仰其德,歲時奉以麻布谷麥,叟隨分散之,家無餘財。年八十而卒。
叟元妻敦煌宋氏,先亡,無子。後庶養者,亦皆早夭,竟以絕後。叟死,無有家人營主凶事,胡始昌迎而殯之於家,葬於墓次。即令一弟繼之,襲其爵始復男、虎威將軍。叟與始昌雖為宗室,而性氣殊詭,不相好附。於其存也,往來乃簡,及亡而收恤至厚,議者以為非必敦哀疏宗,或緣求利品秩也。 [10] 
參考資料
  • 1.    安定胡姓:天下胡姓出安定  .涇川網行風[引用日期2015-06-30]
  • 2.    三國志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7-19]
  • 3.    晉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7-03]
  • 4.    晉書 卷十三 列傳第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7-03]
  • 5.    北史 卷十三 列傳第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7-03]
  • 6.    北史 卷十四 列傳第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7-03]
  • 7.    北史 卷八十 列傳第六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7-03]
  • 8.    《資治通鑑·卷九十八》:王朗之去長安也,朗司馬京兆杜洪據長安,自稱晉徵北將軍、雍州刺史,以馮翊張琚為司馬;關西夷、夏皆應之。苻健欲取之,恐洪知之,乃受趙官爵。以趙俱為河內太守,戍温;牛夷為安集將軍,戍懷;治宮室於枋頭,課民種麥,示無西意,有知而不種者,健殺之以徇。既而自稱晉徵西大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雍州刺史;以武威賈玄碩為左長史,洛陽梁安為長史,段純為左司馬,辛牢為右司馬,京兆王魚、安定程肱、胡文等為軍諮祭酒,悉眾而西。以魚遵為前鋒,行至盟津,為浮樑以濟。遣弟輔國將軍雄帥眾五千自潼關入,兄子揚武將軍菁帥眾七千自軹關入。臨別,執菁手曰:“若事不捷,汝死河北,我死河南,不復相見。”既濟,焚橋,自帥大眾隨雄而進。
  • 9.    《資治通鑑·卷一百》:中書監胡文、中書令王魚言於生曰:“比有星孛於大角,熒惑入東井。大角,帝坐;東井,秦分;於佔不出三年,國有大喪,大臣戮死;願陛下修德以禳之!”生曰:“皇后與朕對臨天下,可以應在喪矣。毛太傅、梁車騎、梁僕射受遺輔政,可以應大臣矣。”九月,生殺梁後及毛貴、梁楞、梁安。貴,後之舅也。
  • 10.    魏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趙逸 胡方回 胡叟 宋繇 張湛 宗欽 段承根 闞駰 劉昞 趙柔索敞 陰仲達-魏書(北齊)魏收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05]
  • 11.    《北齊書.卷九》:「武成皇后胡氏,安定胡延之女。其母範陽盧道約女.....後主皇后胡氏,隴東王長仁女也。胡太后失母儀之道,深以為愧,欲求悦後主,故飾後於宮中,令帝見之。」
  • 12.    《晉諸公贊》:(胡遵)子奮,字玄威,亦歷方任。女為晉武帝貴人,有寵。太康中,以奮為尚書僕射,加鎮軍大將軍、開府。弟廣,字宣祖,少府。 《晉書.胡奮傳》:奮兄弟六人,兄廣,弟烈,並知名。廣字宣祖,位至散騎常侍、少府。廣子喜,字林甫,亦以開濟為稱,仕至涼州刺史、建武將軍、假節、護羌校尉。列字武玄,為將伐蜀。鍾會之反也,烈與諸將皆被閉。烈子世元,時年十八,為士卒先,攻殺會,名馳遠近。烈為秦州刺史,及涼州叛,烈屯於萬斛堆,為虜所圍,無援,遇害。
  • 13.    《魏書.卷十三》:孝明皇后胡氏,靈太后從兄冀州刺史盛之女。靈太后欲榮重門族,故立為皇后。肅宗頗有酒德,專嬖充華潘氏,後及嬪御並無過寵。太后為肅宗選納,抑屈人流。時博陵崔孝芬、范陽盧道約、隴西李瓚等女,但為世婦。諸人訴訟,鹹見忿責。武泰初,後既入道遂居於瑤光寺。
  • 14.    卷八十三下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高肇 於勁 胡國珍 李延實-魏書(北齊)魏收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05]
  • 15.    《北齊書.卷四十八》:「胡長仁,字孝隆,安定臨涇人,武成皇后之兄。父延之,魏中書令。長仁累遷右僕射及尚書令。世祖崩,預參朝政,封隴東王。左丞鄒孝裕、郎中陸仁惠、盧元亮厚相結托。長仁每上省,孝裕必方駕而來。省務既繁,簿案堆積,令史欲諮都座者日有百數。孝裕屏人私話,朝退亦相隨,仁惠、元亮又伺間而往,停斷公事,時人號為三佞。長仁私遊密席,處處追尋。孝裕勸其求進,和士開深疾之,於是奏除孝裕為章武郡守,元亮等皆出。孝裕又説長仁曰:"王陽卧疾,士開必來,因而殺之。入見太后,不過百日失官,便代其處。"士開知謀,徙孝裕為北營州建德郡守。後長仁倚親,驕豪無畏憚。士開出為齊州刺史。長仁怨憤,謀令剌士開,事覺,遂賜死。尋而後主納長仁女為後,重加贈諡,長仁弟等前後七人並賜王爵,合門貴盛。   從祖兄長粲。父僧敬,即魏孝靜帝之舅,位至司空。長粲少而敏悟,以外戚起家給事中,遷黃門侍郎。後主踐祚,長粲被敕與黃門馮子琮出入禁中,專典敷奏。世祖崩,與領軍婁定遠、錄尚書趙彥深、和士開、高文遙、領軍綦連猛、高阿那肱、僕射唐邕同知朝政,時人號為八貴。於後定遠、文遙並出,唐邕專典外兵,綦連猛、高阿那肱別總武任,長粲常在左右,兼宣詔令,從幸晉陽。後主即位,富於春秋,庶事皆歸委長粲,長粲盡心毗奉,甚得名譽。又為侍中。長仁心欲入處機要之地,為執政不許,長仁疑長粲通謀,大以為恨。遂言於太后,發其陰私,請出為州,後主不得已從焉。除趙州刺史。及辭,長粲流涕,後主亦憫默。至州,因沐發手不得舉,失音,卒。」
  • 16.    《魏書.卷八十三下》:真長子寧,字惠歸。襲國珍先爵,改為臨涇伯,後進為公。歷歧涇二州刺史。卒,諡曰孝穆。女為清河王亶妃,生孝靜皇帝。武定初,贈太師、太尉公、錄尚書事,諡曰孝昭。
  • 17.    《魏書.卷八十三下.胡國珍》:「(胡)祥,字元吉,襲封。故事,世襲例皆減邑,唯祥獨得全封。趙平君薨,給東園秘器,肅宗服小功服,舉哀於東堂。靈太后服齊衰期。葬於太上君墓左,不得祔合。祥歷位殿中尚書、中書監、侍中,改封東平郡公。薨,贈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諡曰孝景。」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