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安妮
- 外文名
- Anne of France或Anne de Beaujeu
- 別 名
- 安妮·德·博熱
- 出生日期
- 1461年4月3日
- 逝世日期
- 1522年11月14日
安妮早期經歷
編輯安妮公主是法王路易十一和薩伏依的夏洛特的長女。她年輕時就是父王的重要助手,在很多政策上都有她的建議,有執政經驗,路易十一對女兒的評價也很特別:“她是全法國最不蠢的女人。”她像其父一樣熱衷權術、頭腦精明,但卻不是那麼敏感多疑,使她能夠很好地治理國家。
安妮婚姻
編輯安妮在1473年嫁給波旁公爵皮埃爾二世·德·波旁,兩人只生有一女──蘇珊·德·波旁,波旁家族嫡系的蘇珊在1505年嫁給旁系的蒙特西埃伯爵夏爾(夏爾三世·德·波旁),兩人無後;1527年夏爾在羅馬之劫戰死後,波旁公國併入王室領地。
安妮輔佐幼君
編輯1483年父親死前,遺言讓她攝政輔佐13歲的弟弟夏爾,安妮於是和丈夫彼得一同攝政,但她自己的決策高於丈夫。她首先對親王和大領主們做了一些讓步,接着除掉了幾個她父親最厭惡的官員。其中,曾當過宰相的奧利維·勒丹在蒙福孔的絞刑架上被吊死。
路易十一次女讓娜的丈夫、奧爾良公爵路易想要分享王國的大權,便與布列塔尼公爵聯合叛亂了幾次,可每次都被安妮公主鎮壓下去,其中有一次,安妮公主大怒之下,把妹婿奧爾良公爵關進鐵籠子裏,供人蔘觀。當奧爾良公爵第一次叛亂時,安妮公主在1484年召開三級會議與之鬥爭。三級會議試圖確立以下原則:税收的徵收需經國民的同意、三級會議可以干預政府工作,但這位女攝政根本不考慮三級會議的意願。她頗有睿智和毅力,在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
安妮公主在內政外交方面,都成績斐然,內政上,她減免了父親以來的重税,讓國內衝突有所緩和。在外交方面,她支持英國的亨利·都鐸反抗理查三世;她派人在尼德蘭挑起叛亂,從而瓦解了神聖羅馬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對法國的攻勢。
1488年,布列塔尼公爵去世,他只有兩個女兒,繼承布列塔尼領地的長女安妮成了眾人追求的目標,這其中就有喪妻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而布列塔尼的安妮也有意嫁給他,這時安妮公主當機立斷,幾乎是以軍力威逼,讓弟弟夏爾八世把布列塔尼的安妮娶到手。布列塔尼因此併入法國。
1491年夏爾八世親自執政後,安妮公主表面上功成身退,過起悠閒的生活,但國王仍會向她請益重要政事,因此直至夏爾八世於1498年逝世前,她與丈夫皮埃爾仍是法國的當權者。憑着安妮的權勢、智慧、學養、高貴的品格,法國的貴族子女都以接受安妮的教導為榮,她教導的內容包羅萬象,如拉丁文、希臘文、古典文學、音樂、禮儀、狩獵等,而受過她高雅教育的貴族子女,包含後來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蒙莫朗西公爵阿內·德·蒙莫朗西、王室首席情婦迪亞娜·德·普瓦捷等等。
安妮晚年
編輯安妮公主後來在1503-1521年替女兒──波旁女公爵蘇珊擔任波旁公國的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