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國藥市

鎖定
安國藥市,河北省安國市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安國市為保定市轄區,南距省會石家莊100公里。安國藥王廟始建於東漢,祭拜東漢光武帝劉秀二十八大將之一的丕彤(字偉君)。自南宋鹹淳年間始,安國藥市已有七百餘年曆史。廟會有“春五秋七”之説,即春廟五個月,秋廟七個月,經年不斷。春廟的正期是農曆四月二十八日,傳説這天為藥王生日,所以成為春廟最盛的一天。冬廟則以農曆十月十五日為正期,傳説這天為藥王祭日,盛況與春廟正日相同。 [1] 
2006年5月20日,安國藥市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60。 [1] 
中文名
安國藥市
申報地區
河北省安國市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遺產編號
Ⅹ-60
類    別
民俗
非遺級別
國家級

安國藥市歷史淵源

安國藥市
安國藥市(5張)
安國藥市是由藥王廟香火會、藥王廟會演變而來的。凡參加藥市的人總要去瞻仰、拜謁藥王廟。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南關,是中國最大的紀念歷代醫聖的古建築羣。安國藥王廟始建於東漢,祭拜東漢光武帝劉秀二十八大將之一的邳彤。邳彤輔佐劉秀打天下,忠心耿耿,能文善武,精通醫理,官至太常少府,是當時濟世愛民的清官,被稱為“藥王“,死後葬於安國南關。當地羣眾為紀念他建了藥王廟。
自從藥王廟設祀以來,善男信女,常來進香,香火甚盛。一般民眾有病也來求助藥王,業藥者乘機售藥,就有了藥王廟會。於是,這裏逐漸就形成了中國的中藥材集散地,有了“舉步可得天下藥”之稱。 [2]  北宋時藥王廟拓址新建,並集會瞻仰紀念。南宋鹹淳六年(公元1270年)又加封為“明靈昭惠顯王”。隨着帝王對邳彤的不斷封賜,“藥王”影響越來越大。自從藥王廟設祀以來,一般民眾有病求助於藥王,善男信女,常來進香,香火甚盛,業藥者乘機售藥,以至逐漸形成了每逢農曆四月二十八的藥材廟會。 [2] 
廟會由香火會逐漸形成以藥業為中心的物資交流會。隨着藥王廟會聲望日隆,藥材交易規模不斷擴大,清代中期逐漸形成全國各地藥商組成的“十三幫”及“五大會”,同時建立了招待商客、管理市場的“安客堂”,安國自此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藥材交流中心和藥材集散地。 [3]  自明清至民國,廟會由“十三幫”輪流操辦,每年初一、十五都要臨廟祭祀。每屆廟會,整個縣城藥氣熏天,熱鬧非常,“藥州”、“藥都”的稱號也就名揚中外。 [4] 

安國藥市主要活動

廟會活動
正月十五的藥王廟內有兩項特殊的廟會活動:“擊磬”和“掛錢兒”。兩隻香爐和磬周圍被圍得水泄不通。人們爭先恐後地圍在磬的周圍,一個挨一個滿懷誠意地擊磬祈福,只聽見藥王廟中磬音不斷,形成一派“擊磬聲中求吉慶、明燈以下照明登”的熱鬧圖景。香爐周圍圍滿了“掛錢兒”的男女老少,據説是把錢貼上的話就會有好運氣。 [5] 
參拜禮儀
藥市廟會有其獨特的參拜禮儀,包括演戲、抬大供、獻鼎、樹傘、塑金身、掛匾、獻袍、捐地、勞役等多種形式。禮儀則分三拜九叩和四叩禮等數種,另供麪食、三牲祭品。其間還有豐富多彩的遊藝活動。 [1] 

安國藥市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作為民俗文化與地方經濟的有力結合,安國廟會互利互惠的發展模式在中國的廟會中很具有典型性,它不僅有利於民間文藝、民俗文化的傳承,而且由於當地政府的合理利用與引導,使廟會與地方藥業經濟緊密結合,達到互利雙贏的效果。每逢廟會,一片藥海,全國各地藥商紛至沓來,經銷藥材者甚眾,情景很是壯觀。 [6] 
傳承狀況
藥王廟在全國醫藥界人士和廣大民眾的捐助下,於1985年重修,傳統的廟會文化活動日益發展。安國藥市不僅是具有地域特色和行業特色的民俗文化,而且在帶動藥業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等方面有積極的作用。 [1]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西藏那曲市比如縣文化和旅遊局獲得“安國藥市”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7]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安國藥市項目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安國市文化館(安國市美術館)。 [9] 

安國藥市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11月18日,“保定市百名名中醫進藥都工作站”揭牌和開診儀式在安國市數字中藥都國醫館舉行。開展“百名名中醫進藥都”活動是大力實施“以藥帶醫,以醫促藥”戰略,建設現代化中藥都的重要舉措。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