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哈爾特

鎖定
安哈爾特公國的領土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和其他5個小部分。東面的有︰採爾布斯特(Zerbst)、德紹(Dessau)、克滕(Kothen〔Cothen〕)和貝恩堡(Bernburg);西面的以巴倫斯泰特(Ballenstedt)為中心。其餘5個小部分領土都插在普魯士的薩克森省的疆域中。
中文名
安哈爾特
東    面
採爾布斯特
西    面
巴倫斯泰特
屬    性
公國

目錄

安哈爾特簡介

德國曆史區域。1863~1918年為公國,1945年以前為一邦,後併入薩克森-安哈爾特。1949~1952年薩克森-安哈爾特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一個州,1952年後分為若干專區,原安哈爾特地區分別畫歸馬德堡(Magdeburg)專區和哈雷(Halle)專區。1990年東、西德統一後,薩克森-安哈爾特復建為州,包括原馬德堡專區、原哈雷專區大部分和科特布斯(Cottbus)專區小部分。
構成安哈爾特的易北河上游平原迄11世紀為薩克森公國一部分,12世紀併入勃蘭登堡公國的侯爵“大熊”阿爾貝特一世(Albert I the Bear)的領地,1212年阿爾貝特之孫亨利將此畫為獨立地區。1218年亨利被封為諸侯,1252年亨利卒,其三子將安哈爾特瓜分,於是有了阿舍斯萊本(Aschersleben)、貝恩堡和採爾布斯特3個分支。1315年阿舍斯萊本一支絕嗣。所餘兩支在16世紀中分為安哈爾特-德紹和安哈爾特-克滕。但自1603年始,又分為德紹、貝恩堡、採爾布斯特和克滕4個部分。1793年採爾布斯特併入其他3個地區;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瓦解之時,此3個地區的諸侯自封為公爵。1863年安哈爾特-德紹的利奧波德四世(Leopold IV)統一了安哈爾特。

安哈爾特變遷

在宗教改革時期,安哈爾特屬於新教派,17世紀開始在普魯士的勢力之下。18世紀初安哈爾特-德紹的利奧波德一世改組了普魯士的軍隊,為其後腓特烈大帝的勝利奠定基礎。1807年,安哈爾特各公爵加入拿破崙組織的萊茵聯盟,並支持拿破崙直至1813年。1815年,他們加入德意志邦聯,1828年加入普魯士組織的關税同盟。1871年安哈爾特成為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國一個邦。根據1919年魏瑪共和國憲法,安哈爾特成為共和國的一個州。二次大戰後併入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後來成為東德的一部分,1990年重新成為統一的德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