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園

鎖定
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64年,根據城市發展規劃的需要,1997年市革命烈士陵園遷建至市區以東二公里的青雲山南麓,佔地面積61.68畝,總投資840萬元。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堂和革命烈士事蹟陳列館等紀念性建築物,是全省最大的縣級陵園之一。共計全市有烈士2135名,其中本市籍1837名,外市籍298名;榮立一、二等功和授予榮譽稱號的124名。 [1] 
中文名
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園
陵園舊址
市區人民路東部北側
陵園遷建
市區以東二公里的青雲山南麓
建    成
1997年
總面積
24畝

目錄

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園陵園簡介

烈士陵園的幾個主體建築大都體現了安丘解放“一 一五” 戰役的紀念意義。通往烈士陵園前面是台階路,共115層踏步,表示“一 一五”戰役的勝利。台階路盡頭,陵園門口前,是一個仿古牌坊式大門,道路兩旁的綠化草坪裏坐落着兩座漢白玉建成的革命烈士紀念亭。陵園中央是2135平方米的紀念廣場和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通高21.35米,象徵着2135名安丘籍和外籍烈士的英名萬古流芳。紀念碑的外形是四杆豎立的槍的變形組合,代表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四個時期,寓意“槍桿子裏面出政權”,安丘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通過武裝鬥爭獲得瞭解放。紀念碑的正面是毛澤東手寫體“革命烈士紀念碑”鎦金大字和“一 一五”戰役字樣,背面是毛澤東手寫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碑文,南北兩面鐫刻着2135名安丘籍烈士和在解放安丘戰鬥中犧牲的外籍烈士的英名。紀念碑後20米處,一座仿古對稱式建築為革命烈士紀念堂。堂內展廳陳列着著名烈士遺物和安丘市各個歷史時期革命鬥爭史料,並用圖片的形式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五個階段展現了41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蹟。紀念碑南北兩側為烈士墓區,佔地5000平方米,建有烈士墓1000座,整個烈士墓區植小龍柏、冬青,烘托出莊重肅穆的氣氛。
近年來,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以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為導向,突出抓好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羣眾悼念活動,較好的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先後被授予“山東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濰坊市國防教育基地”、“濰坊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安丘市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榮譽稱號。每年清明節、“七一”、“九三〇”等重大紀念日期間市級領導、市直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駐軍官兵以及附近鎮、村幹部羣眾都自發的組織祭掃烈士活動,每年到陵園掃墓、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達10萬人次以上;組織到陵園舉行入黨、入團宣誓儀式的5300多人次。同時,我市還利用駐軍新戰士入伍、學校新生開學、企業新職工入廠的有利時機,組織開展“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麗家鄉”活動,激發他們愛我安丘、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爭創一流的積極性。近年來,先後有1800多名新兵、9600名新生、3000多名新職工到陵園緬懷先烈的英雄事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 

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園大事記

1986-1996年,每逢清明節和其他重大節日,安丘市社會各界組織人員到安丘縣烈士陵園悼念革命先烈活動,共計18萬人次。
隨着城市建設發展和烈士陵園自身發展的需要,1992年2月安丘縣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對烈士陵園實施搬遷,並經縣第12屆人大常委會第13次會議討論通過,列為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建設的大事之一。
1995年,新烈士陵園開始動工建設,規劃佔地面積61.68畝,總投資840萬元,其中,市財政投入730萬元,市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捐款110萬元,陵園建設工程到1997年清明節正式完工並投入使用。新烈士陵園位於市區以東二公里的青雲山南麓。這裏緊靠佔地3200畝的青雲山民俗遊樂園,風景優美,環境幽雅,可以將遊覽與悼念活動融為一體。整個陵園循山勢構思佈局,碑園建築把突出革命英烈的奉獻精神與美麗的湖光山色溶為一體。陵園內共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堂和革命烈士事蹟陳列館等紀念性建築物。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陵園正中央,碑身高21.35米,代表安丘籍和外籍在安丘犧牲的2135名烈士的英名萬古流芳;紀念碑的外形是四杆豎立的槍的變形組合,代表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四個時期,寓意“槍桿子裏面出政權”,安丘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通過武裝鬥爭獲得瞭解放;紀念碑的正面是毛澤東手寫體“革命烈士紀念碑”銅字和“一.一五”戰役字樣,背面是毛澤東手寫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碑文,南北兩面鐫刻着2135名安丘籍烈士和在解放安丘戰鬥中犧牲的外籍烈士的英名。紀念碑南北兩側為烈士墓區,白色的烈士墓丘和玉色墓碑鑲嵌在青松翠柏之中,整個墓地顯得格外莊嚴肅穆,這裏安葬着300名烈士的忠骨。
1996年1月,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園被山東省民政廳評為“省級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同年1月被安丘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
1997年清明節新革命烈士陵園正式投入使用,共接待瞻仰羣眾4萬多人次。
1998年,硬化紀念碑廣場和停車場6000平方米,植樹3000多顆,植草坪1000多平方米。全年共接待瞻仰羣眾5萬多人。
2001年6月,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園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東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稱號,同年7月被安丘市政府批准為“安丘市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2002-2011年,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共接待100多場次,40餘萬人次。2002年,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三個代表”活動儀式和紀念建黨81週年活動,共組織接待服務11場次。
2012年清明節期間共接待羣眾4萬多人次。5月,對全市零散烈士墓進行統計。7-12月,先後投資300萬元對烈士陵園整體佈局進行重新規劃、建設,新建烈士墓區2個,硬化紀念碑前廣場1500多平方,硬化墓道2600平方米,植龍柏200棵,綠化苗木2000多平方米,並對革命烈士紀念碑進行了維護。2012年8月,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名譽理事長李肇星,全國人大教科文衞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理事長李樹文,海軍原副司令員、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副理事長趙興發等領導同志,與安丘革命英烈紅軍小學師生齊聚到安丘烈士陵園英雄紀念碑前默哀並敬獻花籃,以寄託對革命先烈的無盡哀思。9月,對散葬在鄉間的675座烈士墓進行集中搬遷,搬遷率達到86%以上。
2013年,繼續投資40萬元對烈士陵園紀念設施進行維修、維護。同年共接待瞻仰羣眾6萬多人次。 [1] 
參考資料
  • 1.    簡介  .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園[引用日期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