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丘八大景

鎖定
“安丘八大景”指山東省直管縣安丘市的八大自然景觀,包括汶水、牟山等。
中文名
安丘八大景
定    義
指山東直管縣安丘市八大自然景觀
包    括
汶水、牟山等
時    代
明成化年間

安丘八大景歷史記載

明成化年間,安丘知縣陳文偉所作《總詠安丘八景》詩。
安丘八大景 安丘八大景
詩曰:汶水澄清絕點埃,牟山擁翠夕陽開。印台月色依依見,牛沐鐘聲隱隱來。碧沼有龍通渤海,青雲作院擬蓬萊。靈泉細吐珍珠顆,古墓山川取次裁。 歷史記載1589年(明萬曆十七年)馬文煒所著《安丘縣誌》中記有八景。清道光庚子(1840)馬世珍、張柏恆編纂的《安丘新志·卷三·山川考》稱:“摩天嶺,邑東十里,上有泉曰‘海眼井’,鄉人淘汲,禱雨輒應”。又據清光緒年間馬步元編纂的《安丘縣鄉土志·卷十二·山》稱:“青雲山,一名摩天嶺,在城東十里,許閣莊社內。上有廟祠。其西南數武有泉,俗稱‘海眼井’,大旱不涸,瀧水逕其西麓北流。”(瀧水即瀧溪,《安丘縣鄉土志》載:瀧溪,一名墨水,俗稱五里河。源出城南十里石泉社。) 當地老百姓有‘摩天嶺,摩天嶺,十八雙鐵鞋爬不到頂’的俗語。
舊時安丘有八大景,但到底是哪八景,現在很多年輕人卻不甚瞭解。
1589年(明萬曆十七年)馬文煒所著《安丘縣誌》中記有八景,附有明成化年間安丘知縣陳文偉所作《總詠安丘八景》詩。詩曰:“汶水澄清絕點埃,牟山擁翠夕陽開。印台月色依依見,牛沐鐘聲隱隱來。碧沼有龍通渤海,青雲作院擬蓬萊。靈泉細吐珍珠顆,古墓山川取次裁。”另外,謝縝、劉希孟、何淮等人留下詠八景詩25首,在安丘人民中廣為流傳。今八景有些已不復存在。

安丘八大景八景構成

安丘八大景汶水澄清

汶河之韻 汶河之韻
汶水流經縣境北部,自西南而東北,百回千折,清澈見底,疏雨過時潮不起,好風吹處浪為生,有一種纖塵不染的自然美。每當秋月臨空,河水浮銀躍金,靜影沉壁,令人心曠神怡。

安丘八大景牟山擁翠

牟山擁翠 牟山擁翠
牟山在縣城西南7公里處的汶河南岸。山體突露,雖不高,卻別有洞天。朝陽初升,紫雲漸開,峯巒從朦朧中翩翩而出,裹翠點金,如少女般美麗沉靜,像丈夫般偉岸瀟灑。黃昏來臨,薄暮籠罩,蒼蒼翠微,雨過天晴,草木苒苒碧綠,宛若翡翠高堆。

安丘八大景印台月色

印台月色 印台月色
印台在城南約一里之遙,俗稱“大墩”,是近城最高點,曾置渠丘亭於此。至夜,月亮漸漸升起,印台若隱若現。時若於城中登高望之,便見朦朧中溢着神奇,使人為之一爽,從此不羨東去蓬萊瞻望海市蜃樓。

安丘八大景牛沐鐘聲

牛沐鐘聲 牛沐鐘聲
縣城東門城樓上懸一高約六七尺的巨鍾,與城西34公里牛沐寺內的巨鍾為同爐鑄成。每當牛沐寺僧撞鐘時,縣城東門的巨鍾即嗡嗡作響。朔望晨夕,遠韻傳來,喚起夢中人,驚飛林中鳥,大有“舟泊楓橋半夜聲”之意境。

安丘八大景碧沼龍潛

碧沼龍潛 碧沼龍潛
碧沼指縣城東4.5公里許老鼠嶺北段,海拔120米,頂端似灣非灣,似潭非潭,約40平方米的海眼井,相傳古時井內有二泉並列,泉深莫測,水與大海相通,旱不涸,澇不溢,是大海的眼睛。每當風來雨落,便聞龍吟之聲。雖説此説不可信,但當年海眼井附近桃園毗連,花開季節,數里內火紅一片,宛如花海,遊人不絕,堪稱一大勝景。現在的青雲山民俗遊樂園就是依託此建成。

安丘八大景書院挹秀

書院挹秀 書院挹秀
書院為公冶長讀書處,在縣城西南30公里城頂山前坡,曾建有公冶長祠。此處花竹遍野,裂石出泉,樹穩風不鳴,泉安流不響,曲徑羊腸,峯迴路轉。城頂山雄峙於西、北,摘藥山孤峯挺秀於南,山前柳綠桃紅,雞犬之聲相聞,使人無酒自醉。“書院擬蓬萊”就是對此景的概括。現公冶長書院已成為我市的旅遊景觀之一。

安丘八大景清泉吐珠

清泉吐珠 清泉吐珠
清泉,指縣城西南22公里雹泉(又名珍珠泉)。泉水清澈見底,水泡串串,狀如珍珠,酷似冰雹,故名。冬季晨時,泉上水氣蒸騰,如煙似霧,飄飄渺渺。水從水氣下淙淙流出,像是來自天上。雹泉廟建於其旁,宇舍巍峨,,泥塑栩栩如生。每當佛事,鐘鼓齊鳴,鐃鈸響動,燭光搖曳,香煙燎繞,給人一種似仙非仙,如俗非俗之感。

安丘八大景德里流芳

鄭玄墓 鄭玄墓
德里(今山東省高密市雙羊鎮鄭公村),是漢獻帝時大司農鄭玄(字康成)的居里。其地原屬安丘。鄭斯文而雅,學富五車,著述頗豐,為漢代大儒。世人愛屋及烏,不僅對其仰慕,提及其故里亦肅然起敬。縣內文廟大成殿隔壁建有鄭公祠,內供鄭石刻尊容,祭孔時同時祭之。“古墓山川取次裁”即指鄭公墓依山傍水的秀麗景色。

安丘八大景發展現狀

造紙廠、魯安藥業、發電廠、檸檬酸、玻璃廠、化肥廠以及形形色色的蔬菜加工廠把安丘弄的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