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學術與政治

(201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書籍)

鎖定
《學術與政治》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德)馬克思·韋伯 [1-2] 
中文名
學術與政治 [1] 
作    者
(德)馬克思·韋伯
譯    者
馮克利
出版時間
2018年12月1日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43202 [2] 
裝    幀
精裝

學術與政治內容簡介

一個人得確信,即使這個世界在他看來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為之獻身,他仍能無怨無悔;儘管面對這樣的局面,他仍能夠説:“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這一步,才能説他聽到了政治的“召喚”。 [1] 
學術與政治》是馬克斯•韋伯在1917-1919年間為德國的一個學生學術社團所做的兩次演講。這兩次演講的內容對於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根據菲根的《馬克斯•韋伯》一書,二戰後走上政治舞台的多位總統與總理,以及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具有非常重大影響力的著名思想家,當時都在這個演講現場。
在第一篇演講《以學術為業》中,韋伯除了回顧了二十世紀學科分化以及西方不同國家的不同學術制度安排之外,還特別強調了價值的主觀性與多元性特徵,並且提出,從此以後,任何的大小先知,無論它是以宗教形式還是以個人化的知識權威的形式出現,如果它宣稱自己可以就價值的判斷與選擇給出忠告,都將被認為是一種欺人之論。現在的時代已經是一個諸神競爭的時代,價值的判斷與選擇權利完全被交付給了個人。這樣一個判斷,被認為是對現代性基本特性的一個深切而中肯的診斷。馬克斯•韋伯因此認為,教師所站的講台,應該是一個“價值無涉”的或者説“價值中立”的舞台。而在第二篇演講《以政治為業》中,韋伯詳細回顧了西方官僚制的形成,並且就政黨政治這一現代政治現象給出了詳細説明。在此基礎上,他向青年人提出忠告,我們在準備以政治作為職業之前,先要想清楚我們是把它作為吃飯的飯碗,還是把它作為準備奉獻一生的事業。更為重要的,韋伯在這篇演講中區分了“責任倫理”與“信念倫理”。他鼓勵政治家要做一個對現實政治負責任的“責任倫理”的擔當者,而不要陷於超越現實政治生活,一心想將人類帶往終極的理想王國的“無生育能力的亢奮”狀態。也就是説,他希望政治家要做一個對現實負責任的現實主義的政治家,而不要流於空談與空想。這種主張顯然強化了韋伯作為一個政治現實主義思想家的基本主題。另外,在後邊這篇演講中,韋伯還對現代國家給出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定義,強調了現代國家的至上性(暴力的壟斷使用)、正當性與疆域性特徵。這一定義深刻地影響了當代人對於作為政治制度的特殊建制的國家的認識。總之,韋伯的兩篇演講對於年輕人認識現代生活,認真對待自己的專業志向,都有着超越流俗之見的深切忠告。《學術與政治》因此也一直為當代年輕人所傳閲誦讀,可以説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 [3] 

學術與政治圖書目錄

以學術為業
1.學術生涯的外部環境
2.學術工作中的機遇和靈感
3.理智化的過程
4.科學不涉及終極關懷
5.學術與政治
6.價值的多元性
7.教師不應是領袖
8.科學對信仰所能作的貢獻
以政治為業
1.政治的定義
2.支配權的類型
3.近代國家和職業政治家的出現
4.以政治為業的方式
5.專業官吏的興起
6.職業政治家的來源
7.新聞工作的地位
8.政黨的經營
9.英、美、德三國的政黨
10.德國職業政治家的現狀
11.以政治為業的含義
12.政治和道德的關係
附錄
附錄一 馬克斯·韋伯的科學觀
附錄二 科學職業
附錄三 科學中的革命
附錄四 社會學、學術及世界觀之形成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 [4] 

學術與政治作者簡介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德國著名社會學家、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是現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響力的思想家。韋伯最初在柏林大學開始教職生涯,並陸續於維也納大學、慕尼黑大學等大學任教。對於當時德國的政界影響極大,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進行談判,並且參與了魏瑪共和國憲法的起草設計。代表作有《民族國家與經濟政策》《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儒教與道教》《學術與政治》等。
韋伯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影響巨大而深遠,他開創了比較社會學、理解社會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指出了理性對於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系統的闡釋了東西方宗教倫理差異對於社會現代性以及現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他和迪爾凱姆被認為是宗教社會學最早的開創者,也是宏觀社會學的集大成者。其學術成就影響之深遠,在社會學界乃至整個世界社會科學理論體系上都是空前絕後的。
馮克利,國內著名翻譯家,長期從事學術名著的翻譯工作,現供職于山東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馮克利所翻譯的這本《學術與政治》是根據拉斯曼(Peter Lassman)等人的英文譯本譯出,此前曾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就這十多年的閲讀情況看,這個版本到目前為止都被認為是兩岸三地《學術與政治》一書的翻譯版本中最被稱道的一本。馮克利的翻譯,無論是在對於原文的理解、術語的把握,還是在中文的表述上,都已經被國內閲讀者所認可。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