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學術研究懇談會

鎖定
學術研究懇談會(日文:學術研究懇談會;英文:Research University 11),簡稱RU11,是日本的一個國家級高校聯盟。該聯盟由11所專注於科學研究和培養高水平人才,並正在世界參與激烈學術競爭的頂尖研究型日本國立大學日本私立大學組成,是日本綜合實力最頂尖的11所大學。 [1] 
2009年(平成21年),該學會由北海道大學東北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名古屋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大學九州大學共同創立。2010年(平成22年),筑波大學東京工業大學也先後加入了該學會,形成了由這11所日本著名高校組成的學會。2014年(平成26年),該學會的11所成員,均被選為日本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的A類(頂尖型)大學。迄2021年,該學會中的7所高校,入選指定國立大學 [1-5]  [16] 
2016年,RU11成員高校共同簽署了《東京宣言》。同時在此宣言上署名的國家級高校聯盟還有中國C9聯盟、英國羅素大學集團澳大利亞八校聯盟加拿大U15研究型大學聯盟 [6] 德國U15大學聯盟,國際間高校聯盟有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等。RU11持續與上述高校聯盟保持合作關係。 [7-8] 
中文名
學術研究懇談會 [1] 
外文名
學術研究懇談會(日文) [1] 
Research University 11(英文)
簡    稱
RU11 [1] 
提出國家
日本 [1] 
建立時間
2009年(平成21年) [1] 
學會成員
11所高校 [1] 
合作國際聯盟
中國九校聯盟、英國羅素大學集團、澳大利亞Go8、加拿大U15 [8] 
相關國內聯盟
八大學工學系聯合會
相關國際聯盟
美國常春藤聯盟

學術研究懇談會設立背景

社會變革與挑戰
迄2021年,RU11同其他日本主要高校聯盟或組織之關係 迄2021年,RU11同其他日本主要高校聯盟或組織之關係 [17]
當前,經濟生活等社會各領域都面臨着激烈的國際競爭。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創造、原始創新的誕生,是關係國家存亡的命脈。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發達國家都面臨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為了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除了國內優秀人才的培養外,日本政府必須積極從海外引進高水平人才。此外,隨着社會的急速進步和複雜化,全球氣候變暖資源危機等人類面臨的新課題不斷產生。成功解決這些課題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9] 
研究型大學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國家“知識源泉”和“知識中心”的大學,具有越發明顯的重要性。催生前沿知識和多樣文化、構成海內外思想的集散地、誕生原始創新、貢獻於實際課題的解決,已經成為研究型大學的核心內涵。為了利用前沿知識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勝出,為了以多樣的學術研究文化軟實力成為令世界尊敬的一員,建立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已成為一個國家必不可少的條件。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需要通過人才和學術的不斷交流,以及大學間建立的良好溝通機制。如此,國家的整體高等教育水平和綜合國力才能有效提升。世界各國都把大學科學技術學術研究作為國家戰略來執行。 [9] 

學術研究懇談會設立目標

RU11與中國C9聯盟、英國羅素大學集團等共同簽署《東京宣言》 RU11與中國C9聯盟、英國羅素大學集團等共同簽署《東京宣言》 [8]
日本的研究型大學,需要通過對前沿技術的不斷研究,以及對外國學者和留學生人才的吸引,才能在與歐美、中國、韓國新加坡等國研究型大學的激烈競爭中不斷髮展。此學術研究懇談會設立的目標,是促進日本和日本研究型大學的進一步發展,實現各大學間的合作共贏。 [9] 

學術研究懇談會成員高校

RU11,日本頂尖11所高等學府 RU11,日本頂尖11所高等學府
學術研究懇談會內的11所日本頂級研究型大學包括: [1] 
(參見詞條:日本大學排名

學術研究懇談會科研成果

迄2019年,日本以色列囊括了亞洲幾乎所有諾貝爾獎得主。作為日本的頂尖大學,RU11的成員高校誕生了亞洲半數以上的諾貝爾獎得主。雖然不同計算標準會導致重複累計和差異結果,但一般認為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名古屋大學是日本乃至亞洲迄今產出最多諾獎得主的高校。截止2019年,日本相關的諾貝爾獎得主有: [10-15]  [18] 
獲獎年份
諾貝爾獎類別
獲得者(學士學位/博士學位,取得學校)
獲獎時所在科研機構
2019年
化學獎
旭化成工業株式會社
2018年
生理學・醫學獎
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特別教授
2016年
生理學・醫學獎
東京工業大學,特任教授
2015年
物理學獎
東京大學,教授
2015年
生理學・醫學獎
北里大學,特別榮譽教授
2014年
物理學獎
名城大學,教授
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
2012年
生理學・醫學獎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教授
2010年
化學獎
美國普渡大學,特別教授
北海道大學,名譽教授
2008年
物理學獎
美國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獲獎時:美國籍)
京都大學,原理學部助手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化學獎
下村修(長崎醫科大學/名古屋大學
美國波士頓大學,名譽教授
2002年
化學獎
株式會社島津製造所,工程師
物理學獎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2001年
化學獎
名古屋大學,理學部教授
2000年
化學獎
筑波大學,名譽教授
1994年
文學獎
作家
1987年
生理學・醫學獎
利根川進京都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1981年
化學獎
京都大學,工學部教授
1974年
和平獎
前內閣總理大臣
1973年
物理學獎
美國IBM沃森研究所,主任研究員
1968年
文學獎
作家
1965年
物理學獎
東京教育大學,教授
1949年
物理學獎
京都大學,理學部教授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