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學術探索

鎖定
《學術探索》創刊於1993年,是由雲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主辦的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 [1] 
據2020年第5期期刊內頁顯示,《學術探索》編輯委員會有委員25人、編輯3人。 [2] 
據2020年6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學術探索》共出版文獻6981篇、總被下載1819177次、總被引34086次,(2019)複合影響因子為0.786,(2019)綜合影響因子為0.408; [1]  據2020年6月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學術探索》共載文5302篇、被引量24154次、下載量307136次,基金論文量為1781篇,2017年影響因子為0.59。 [3] 
中文名稱
學術探索
外文名稱
Academic Exploration
語    言
中文
類    別
教育綜合
主管單位
雲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主辦單位
雲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編輯單位
《學術探索》雜誌社
創刊時間
1993年
出版週期
月刊
國內刊號
53-1148/C
國際刊號
1006-723X
郵發代號
64-57
曾用刊名
雲南學術探索
編輯部地址
昆明市二環西路397號
現任主編
張瑞才

學術探索辦刊歷史

1993年,《雲南學術探索》創刊,刊期為雙月刊。 [1] 
1998年,《雲南學術探索》更名為《學術探索》。 [1] 
2003年,《學術探索》刊期變更為月刊。 [1] 
2005年,《學術探索》刊期變更為雙月刊。 [1] 
2012年,《學術探索》刊期變更為月刊。 [1] 
2014年12月,《學術探索》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4] 

學術探索辦刊條件

學術探索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學術探索》主要設有政治學、哲學、經濟、歷史、文化、教育、國際問題、文學研究等欄目。 [3] 
  • 讀者對象
《學術探索》的讀者對象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研究人員、黨政幹部、高等院校教師和相關專業的學生。 [5] 

學術探索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5期期刊內頁顯示,《學術探索》編輯委員會有委員25人、編輯3人。 [2] 
職務名單
委員馬勇、王啓梁、方盛舉、畢天雲、劉榮、李晨陽、李曉斌、李兵、張永剛、張橋貴、陳利君、角媛梅、楊紹軍、武友德、林文勳、明慶忠、羅明東、周平、周智生、鄭寶華、趙樂靜、袁國友、曾粵興、謝青松.、樊勇
編輯黎玫、何天龍、李曉婧
資料來源: [2] 

學術探索辦刊成果

學術探索出版發行

據2020年6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學術探索》共出版文獻量6981篇。 [1] 
據2020年6月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學術探索》文獻量為5302篇,基金論文量為1781篇。 [3] 

學術探索收錄情況

《學術探索》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評價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2014年)、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2009年、2011年、2013年)、中國核心學術期刊(RCCSE)(2011年、2013年)、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14年)、《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2012年、2014年) [5]  ,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網等收錄。 [1]  [3]  [6] 

學術探索影響因子

據2020年6月8日中國知網顯示,《學術探索》總被下載次數1819177次、總被引次數34086次,(2019)複合影響因子為0.786,(2019)綜合影響因子為0.408。 [1] 
據2020年6月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學術探索》被引量24154次、被下載量307136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學術探索》影響因子為0.5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2898名。 [3] 

學術探索榮譽表彰

《學術探索》是雲南省一級社科期刊、第三屆雲南省優秀期刊、雲南省優秀社科期刊、《Caj-cd規範》獲獎期刊。 [1]  [6] 

學術探索文化傳統

學術探索辦刊宗旨

立足有云南特色的社科研究,反映全中國學術研究重要成果,探索中國國內外前瞻性學科領域,評價當代重要社會科學著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理論聯繫實際,經世致用。 [5] 

學術探索投稿指南

《學術探索》擇優採用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學術理論研究成果。立足雲南,面向全中國。關注當代社會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重視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探索。倡導求實求是,勇於探索的學風和文風。選用具有原創性、觀點創新、持之有故、言之有理、符合邏輯、講究修辭、語言表達規範的學術理論文章。
為使刊物編排規範,敬請作者來稿時提供:(1)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6個關鍵詞;(2)作者簡介(姓名、性別、民族、工作單位及部門、職稱、學歷學位、主要研究方向);(3)參考文獻採用文尾註,務請標明著(作)者、著作(論文)題名,出版社(期刊名稱)、出版年(期刊)、頁碼等;(4)註釋採用頁腳註;(5)作者詳細聯繫地址、郵政編碼、聯繫電話、電子郵箱等;(6)文章題目、內容摘要、關鍵詞和工作單位需提供英文翻譯。
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該刊對來稿可作必要的修改或刪節,不同意修改者請事先申明。來稿文責自負,以8000字以上為宜,請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經採用,該刊即按國家有關規定發放稿酬。凡投稿滿45天未收到該刊用稿通知者,作者可另行處理。電子稿的發送郵箱見該刊封四。
該刊嚴格遵守國家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不委託任何機構或個人進行徵稿或代為接收稿件,堅持嚴格的學術標準和學術規範。
該刊已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等電子期刊數據庫收錄,並擁有該刊所發表文章的使用權。凡投稿該刊的文章,均視為同意該刊授權的合作媒體使用,文章發表的行為即視為同意該刊上述聲明,如有不同意者請在來稿時申明。
該刊中國國內由昆明市郵政局總髮行,中國國外由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總髮行,中國國內讀者若在當地郵局訂閲困難,請直接與該刊編輯部聯繫。 [5] 

學術探索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主任、主編張瑞才
副主任王建華、餘炳武、鄒文紅
社長吳瑛
編輯部主任、副主編李官
資料來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