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學痞

鎖定
學痞,網絡用語中指行為不端正,下課玩鬧,但成績仍然很好的學生。 [1] 
學痞被大家定義為“成績好,有點痞。上課睡覺,下課玩鬧,吃喝玩樂樣樣精通,但成績仍然很好”。這類人羣雖然惹老師生氣,而且讓人非常頭疼,但因為成績好,所以逃過很多懲罰。而實際上,學痞這類人少之又少,除非是天才,才能樣樣精通,否則沒有人能夠不學而會。
學痞常在各類校園小説及影視作品中出現,以吸引眼球。
中文名
學痞
含    義
一種稱號。一般指上課睡覺,下課玩鬧,但成績仍然很好。
性    質
網絡用語

學痞詞語來源

根據人人網上流傳的一種細分法,學生們共被分為十多個等級,包括學魔、學神、學霸、學痞、學民、學弱、學渣、學殘等等,這些等級大多是根據成績排名、學習狀態、個人風格來進行劃分。從最基本的成績要素來看,可以簡單歸為成績學霸、學民、學渣這三類成績上、中、下的層級,再根據每個人的學習狀態,三個層級又被具體細分出10餘種類別稱號。 [1] 

學痞引申含義

學痞一般指上課睡覺,下課玩鬧,但他們的成績仍然很好。 [2] 

學痞社會評價

“學習外號”不但字眼上有着微妙的差異,其實已經深刻地影響着學生們的人際交往。 “學民”是班裏的中間力量,屬於“凡夫俗子”的中層系列,膜拜學霸,卻瞧不起學渣。 以學霸領銜的“上層”學生,雖然光環四照,被許多普通學生膜拜,但他們卻也倍感壓力。實驗中學的一位學霸因為一次失手,從年級前10名跌到第30名,難過了許久。
學渣等成績處於“下層”學生,按照個人的學習狀態,還被分為學弱、學殘和學水等等。自嘲之外,這些帶有貶損意味的字眼勢必會讓所指者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和陰影,在一些名校中也不例外。有學生反映,人大附中初一的一位女生,“雖然學習一絲不苟”,但還是成績排名靠後成了“學渣”。每個課間,她都會獨自埋頭做作業,不主動與他人交流,除去必要的事她甚至從不與他人交談。

學痞相關事件

2015年9月21日,一段在華南農業大學東區運動場拍攝的視頻短片被冠以“富二代學痞怒砸無人機”的字樣,從某公眾號傳出,短短一天時間在網上被播放了超過8000萬次,網友憤怒的謾罵鋪天蓋地,矛頭直指華農學生,甚至訛傳出打人者是校長兒子等謠言。
華農經過調查發現,視頻中的人都不是華農學生,於是迅速報警並闢謠。然而,這一舉動不僅沒有止住謠言,反而找來更猛烈的謾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