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學田

鎖定
學田,漢語詞語,讀音為xué tián,意思是舊時辦學用的公田,以其收入作為學校經費。
中文名
學田
讀    音
xué tián
注    音
ㄒㄩㄝˊ ㄊㄧㄢˊ
解    釋
舊時辦學用的公田,以其收入作為學校經費

目錄

  1. 1 解釋

學田解釋

舊時辦學用的公田,以其收入作為學校經費。 [1]  明代人説“學田者,府縣以贍學校之田也。”或徑直稱作“府縣學田”,又有“書院田”、“學院田”、"儒學田”等種種名目。洪武十五年四月,朱元璋“詔天下通祀孔子,賜學糧,增師生廩膳”,令“天下郴縣廟、學並建”,“凡府州縣學田租人官者,悉歸於學,俾供祭祀及師生,俸廩”,規定"府學一千石,州學八百石,縣學六百石,應天府學一千六白石”田。在此詔書之後,各府州縣均置學田。學田之收入,亦供祭禮孔子之用,故有的地方又把學田稱作“供田”。 [3] 
學田的來源,多承前代之舊。如徽州府學學田主要來自宋元時郡守“增置田地山共一十八頃八十八畝有奇,歲之人八百餘石”,到明初,這些田上“令皆人官而給其師生廩祿”。而所屬各縣的縣學學田,有的是前朝助田養士之田,有的是“籍絕户田”,有的是官撥田上,不管系何種田土,到“明初田皆入官”。故將學歸人官用之列。也有當時人捐贈的。如休寧縣學田,有萬曆二十二年邑人吳繼良所捐助田67畝、地5由甲。這些田土,就其來源言之,均為私田。或是自家田地捐贈的,或是出資買產捐贈的。一經捐贈,田地就歸於學校所有,成為學校之“公產”。故休寧縣令丁應泰在《學田記》中説:“是田也凡幾區,共若干畝;地兒區,共若干畝,詳悉具碑陰。乃記其大略若此,且與諸博士二三弟子守之,而告夫後餘令者。” [2] 
參考資料
  • 1.    學田 (學田)的意思  .千篇國學[引用日期2020-07-18]
  • 2.    王毓銓.中國經濟通史:明代經濟卷: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116
  • 3.    王毓銓.中國經濟通史:明代經濟卷: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