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學校質量管理

鎖定
學校質量管理是以強化教職工的質量意識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對學校的各項工作過程及其結果進行設計、實施、檢查和分析,以取得較高水平成績的活動。加強質量管理,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學校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文名
學校質量管理
基    礎
強化教職工的質量意識
方    法
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
詞    性
名詞

目錄

學校質量管理意義

1.質量管理是實現學校基本任務和滿足社會需要的保證
現代社會,合格的教育是全部社會產品“質量大堤”的基礎,因為社會產品的質量是要以人的質量為前提的,離開符合社會要求的人就無法生產出合格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人的質量這個基礎一旦動搖,全部社會生活就會發生停滯乃至危機。
2.抓好學校質量管理才能保證教育投入的有效性
隨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事業發展的規模日益擴大,教育成本也在不斷增加,資源投入越來越多。要保證教育投入有較高的效益,就必須加強對各項工作的質量管理。學校質量管理是一整套的科學程序,它不僅能夠監督教育工作的每一步進展和最終結果,還能預警可能出現的問題,防患於未然,從而減少資源和勞動的浪費。
3.質量管理提供了客觀評價學校工作的標準與手段
現代教育質量管理的控制行為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從而為人們客觀嚴謹地認識學校工作的優劣提供了依據和方法。

學校質量管理管理特點

1.學校質量管理的根本任務是為未來培養人才,必須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導向。
學校工作任務的主體是傳遞知識,培育人才,作為一種精神活動,它首先面臨的是價值選擇問題。學校管理者的責任是要正確、全面地判斷社會當前的需要及未來發展趨勢,整體地、辨證地把握價值體系,樹立先進、可行的育人指導思想。
2.學校質量管理以人的質量為中心
學校的根本任務是育人,它所追求的是培養出高水平的、全面發展的學生,它的成果也要以所培養的學生是否符合社會要求為衡量標準。學校工作質量的核心是圍繞人的質量而形成的質量鏈條:校長及領導班子的質量即素質—(學校管理工作的質量)—教師的質量—(教育教學工作質量)—學生的質量。在學校這個人—人系統中,教育者的個性魅力是對受教育者的成長施加有形或無形影響的中介,他們的素質特徵會通過師生交往而遷移並嵌入到學生人格結構中去。
3.學校質量管理目標具有一點多面的特點
學校面對的公眾是多種多樣的,學校實際操作中的學生質量標準是立體結構。學校作為社會的教育“公僕”,要盡力滿足各個方面的要求,甚至要對他們彼此的衝突要求竭力進行微妙的平衡。
但是學校在教育事業中的主導角色是社會意志的執行者,它在國家的指導下努力實現社會的根本利益,所以它又必須從總體上把握一個基本點即帶根本性的質量目標(質量基準目標)作為教育工作中的“大地元點”,以它為準協調與整合來自各個方面的利益要求,這個質量基準目標就是培養學生以全面、主動發展為內容的發展性素質。
4.學生素質特性決定學校質量管理具有創造性
隨着社會的變化,在管理上必須隨時革新,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變化,滿足學校的要求和學生的要求,促進學校的發展。
5.管理活動對象的多樣化
學校質量管理必須從系統的質量管理出發,建立起校內外合作的教育系統網絡,最大限度地調動積極因素,克服和抑制消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