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韶

(三國時期吳國宗室)

鎖定
孫韶(188年-241年),字公禮,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時期吳國宗室、將領。孫韶的伯父孫河,本姓俞,孫策很喜愛他,便賜姓孫,將他列名孫氏家族之中。 [1] 
建安九年(204年),孫河被殺,孫韶統帥孫河的軍隊,被孫權任命為承烈校尉。後任廣陵太守、偏將軍黃初二年(221年 [21]  ),孫權受封吳王,升任他為揚威將軍,封建德侯。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任命孫韶為鎮北將軍。孫權後加任孫韶兼任幽州牧,假節。赤烏四年(241年),孫韶去世。
全    名
孫韶 [22] 
公禮
所處時代
漢末三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吳郡富春
出生日期
188年
逝世日期
241年
官    職
揚威將軍、鎮北將軍、幽州牧
爵    位
建德侯

孫韶人物生平

孫韶收集餘眾

孫韶 孫韶
建安九年(204年),孫韶當時十七歲,孫韶的伯父將軍孫河在宛陵被叛將媯覽戴員殺害 [3]  ,孫韶收集孫河的餘眾,修繕治理京城縣(指吳郡治所丹徒縣 [4]  ,今江蘇鎮江 [5]  ),建置樓櫓,修理軍械,以此防備敵人。孫權聽説丹楊作亂,從椒丘(今江西新建縣北)還軍,路過平定丹楊,率領軍隊返回吳郡(今江蘇蘇州)。夜裏到達京城縣紮營,試探進攻想驚嚇孫韶,京城的守兵都登上城牆,傳遞軍令防守警戒,喧聲動地,頻頻箭射城外之人。孫權派人告知真情,這才停止。次日孫權見到孫韶,很為器重,當即任命他為承烈校尉,統領孫河的軍隊,以曲阿(今江蘇省丹陽市)、丹徒(今江蘇省鎮江市)兩縣作為孫韶的食邑,並自行設置官吏,一切照孫河生前的舊例。 [6] 

孫韶加官進爵

後來,孫韶擔任廣陵太守、偏將軍
黃初二年(221年 [21]  ),孫權受封吳王,升任孫韶為揚威將軍,封爵建德侯。 [7] 
孫韶 孫韶 [2]
黃武元年(222年),魏軍曹休領舟軍大出洞口,孫權使呂範督領徐盛、全琮、孫韶等將領領舟軍前去拒敵。當時前線遭逢大風,東吳的舟軍漂到了長江北岸,遭到了張遼王凌等人的攻擊。東吳的船隻相繼傾覆,士卒紛紛臨陣戰死、墮水受溺,死者數以千計。東吳軍隊,只得撤軍還守。 [8-9] 
黃武四年(225年)十月,孫韶派遣將領高壽等人率領五百敢死士兵,從小路夜襲魏文帝曹丕的軍隊,曹丕大驚,高壽等人奪得其車蓋而回。 [10]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調孫韶到北部邊境擔任鎮北將軍以防禦魏國。 [11] 

孫韶合肥之戰

嘉禾三年(234年)五月,爆發第四次合肥之戰中,孫權派遣陸遜諸葛瑾等帶領一萬多人馬駐軍江夏、沔口,派孫韶、張承等帶領一萬多人馬進軍廣陵、淮陰。六月,魏國徵東將軍滿寵率部在新城抗擊吳軍。 [12]  七月,孫權自己親率大軍進圍合肥新城,當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出武功,孫權認為魏明帝曹叡不可能遠征南方,但魏明帝卻派兵援助司馬懿抵抗諸葛亮的進攻,自己親率水軍東征吳國。七月十九日,吳軍圍攻新城多日,魏國將領張穎等拒守力戰,吳軍難以破城。吳軍聞知魏明帝親率大軍督師作戰,鋭氣大減,孫權於是退兵回返,孫韶也停止進軍廣陵等地。 [13-14] 

孫韶鎮邊數載

孫韶 孫韶
孫韶擔任邊將幾十年,善於養待士卒,兵士們都盡命效力。他常常致力於邊界警備,派人深入敵後偵察敵情,預先探知敵軍動靜而相應作好準備,故此很少打敗仗。青、徐、汝、沛等地百姓來歸附者很多,淮南屯守在長江邊窺伺的敵軍都遠遷他處,徐、泗、江、淮一帶,沒有駐兵住人的地方各有幾百裏地。自從孫權西征,遷都武昌,孫韶沒有進見已有十幾年。孫權回到建業(今江蘇南京),孫韶才得以朝見。孫權問及青、徐地方各處軍營要害之處,遠近人馬布置多少,魏軍將領姓甚名誰,孫韶全都清楚,有問必答。孫韶身長八尺,儀容相貌俊雅。孫權歡欣地説:“我好長時間未見公禮,想不到他那麼有長進。”於是加任孫韶兼任幽州牧,假節。 [15] 
赤烏四年(241年),孫韶去世,其子孫越繼承爵位,官至右將軍。 [16] 

孫韶人物成就

黃武四年(225年),曹丕南征至廣陵,孫韶派遣將領高壽等人率領五百敢死士兵,從小路夜襲魏文帝曹丕的軍隊,奪得曹丕的副車車蓋。

孫韶人物評價

孫權:“吾久不見公禮,不圖進益乃爾。” [17] 
陳壽:①“韶為邊將數十年,善養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疆埸遠斥候為務,先知動靜而為之備,故鮮有負敗。”②“身長八尺,儀貌都雅。” [17] 

孫韶史籍記載

《三國志·卷三·魏書三·明帝紀第三》 [18] 
《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第二》 [19]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 [17] 

孫韶家庭成員

孫韶伯父

孫河,本姓俞,因受孫策喜愛被賜姓孫,列入孫氏家族之中。後官至將軍,建安九年(204年)被叛將媯覽戴員殺害。

孫韶兒子

孫楷,官至宮下鎮驃騎將軍,封臨成侯。入晉擔任車騎將軍,封丹楊侯。 [20] 
孫越,孫楷弟,官至右將軍,襲爵建德侯。 [20] 
孫異,孫楷弟,官至領軍將軍。 [20] 
孫奕,孫楷弟,官至宗正卿。 [20] 
孫恢,孫楷弟,官至武陵太守。 [20]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孫韶字公禮。伯父河,字伯海,本姓俞氏,亦吳人也。孫策愛之,賜姓為孫,列之屬籍。
  • 2.    三國志12 孫韶  .三國在線[引用日期2014-04-27]
  • 3.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初,孫權殺吳郡太守盛憲,憲故孝廉媯覽、戴員亡匿山中,孫翊為丹楊,皆禮致之。覽為大都督督兵,員為郡丞。及翊遇害,河馳赴宛陵,責怒覽、員,以不能全權,令使奸變得施。二人議曰:“伯海與將軍疏遠,而責我乃耳。討虜若來,吾屬無遺矣。”遂殺河,使人北迎揚州刺史劉馥,令住歷陽,以丹楊應之。
  • 4.    《三國志集解》:建安十三年,孫權自吳徙治丹徒,號曰京城;十六年,遷建業,復於此置京督,為重鎮。
  • 5.    江蘇丹徒·人物誌  .江蘇省鎮江市史志辦公室[引用日期2014-02-23]
  • 6.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韶年十七,收河餘眾,繕治京城,起樓櫓,脩器備以禦敵。權聞亂,從椒丘還,過定丹楊,引軍歸吳。夜至京城下營,試攻驚之,兵皆乘城傳檄備警,讙聲動地,頗射外人,權使曉喻乃止。明日見韶,甚器之,即拜承烈校尉,統河部曲,食曲阿、丹徒二縣,自置長吏,一如河舊。
  • 7.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後為廣陵太守、偏將軍。權為吳王,遷揚威將軍,封建德侯。
  • 8.    [4] 《三國志·王凌傳》:與張遼等至廣陵討孫權。臨江,夜大風,吳將呂範等船漂至北岸。凌與諸將逆擊,捕斬首虜,獲舟船。
  • 9.    《三國志·呂範傳》:範督徐盛、全琮、孫韶等,以舟師拒休等於洞口。遷前將軍,假節,改封南昌侯。時遭大風,船人覆溺,死者數千。
  • 10.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第二》因吳錄曰;孫韶又遣將高壽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於徑路夜要之,帝大驚,壽等獲副車羽蓋以還。
  • 11.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權稱尊號,為鎮北將軍。
  • 12.    《三國志·卷三·魏書三·明帝紀第三》;五月,太白晝見。孫權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又遣將陸議、孫韶各將萬餘人入淮、沔。六月,徵東將軍滿寵進軍拒之。
  • 13.    《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第二》;夏五月,權遣陸遜、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率大眾圍合肥新城。是時蜀相諸葛亮出武功,權謂魏明帝不能遠出,而帝遣兵助司馬宣王拒亮,自率水軍東征。未至壽春,權退還,孫韶亦罷。
  • 14.    《三國志·卷三·魏書三·明帝紀第三》;秋七月壬寅,帝親御龍舟東征,權攻新城,將軍張穎等拒守力戰,帝軍未至數百里,權遁走,議、韶等亦退。
  • 15.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韶為邊將數十年,善養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疆埸遠斥候為務,先知動靜而為之備,故鮮有負敗。青、徐、汝、沛頗來歸附,淮南濱江屯候皆徹兵遠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數百里。自權西征,還都武昌,韶不進見者十餘年。權還建業,乃得朝覲。權問青、徐諸屯要害,遠近人馬眾寡,魏將帥姓名,盡具識之,有問鹹對。身長八尺,儀貌都雅。權歡悦曰:“吾久不見公禮,不圖進益乃爾。”加領幽州牧、假節。
  • 16.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赤烏四年卒。子越嗣,至右將軍。
  • 17.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2-16]
  • 18.    《三國志·卷三·魏書三·明帝紀第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27]
  • 19.    《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第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27]
  • 20.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子越嗣,至右將軍。越兄楷武衞大將軍、臨成侯,代越為京下督。楷弟異至領軍將軍,奕宗正卿,恢武陵太守。天璽元年,徵楷為宮下鎮驃騎將軍。初永安賊施但等劫皓弟謙,襲建業,或白楷二端不即赴討者,皓數遣詰楷。楷常惶怖,而卒被召,遂將妻子親兵數百人歸晉,晉以為車騎將軍,封丹楊侯。
  • 21.    《三國志》:魏黃初二年,遣使者邢貞拜權為吳王。
  • 22.    《三國志》:孫韶字公禮。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