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銑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

鎖定
孫銑,男,漢族,1934年7月生,河北徐水人,1951年參加工作,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1月來校工作。原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基礎教研室主任、法學教授、國內犯罪學科發起人,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共同創辦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中文名
孫銑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4年7月16日
職    稱
教授
籍    貫
河北徐水

孫銑人物經歷

孫銑,1934年7月16日生於河北省徐水縣(現保定市徐水區)留村的一個農户家中,家裏有四個孩子,我是老三,下面還有一個妹妹。過去的小學不像現在,那個時候分初小和高小,初小相當於現在的一到四年級,在本村讀,高小就是現在的五六年級,我讀的是徐水縣立南高橋高小。那個時候高小畢業,在村裏就算有文化的了。”就這樣,1951年1月,高小畢業的孫銑走上了工作崗位,“先在村裏的小學當老師,後來調入師家莊中心小學做主任教師,全面負責學校的工作。”
孫銑 孫銑
1954年,因為“出身好,工作成績好”,孫銑被選入北師大附屬工農速成中學,“這種工農速成中學都是大學附設的學校,老師都是大學老師,聽課的學生一般為優秀工農幹部、積極分子、勞模等,學制四年,需要學習初高中一共六年的課程。”孫銑説,當時整個徐水縣有一千多名教員,但能夠來北京讀書的一共只有三個人,“這在當時非常了不起,學完回去就可以進縣教育局工作,但我不願意走仕途,就想上大學。
“我想上北大”,孫銑對自己説:“我不回去,我就得唸書。”最終,孫銑如願以償,獲得了進入北京大學學習的資格,最終我進了北大法律系,就是現在的法學院,實現我當教員的夢。
想學法律,是出於自己的愛好——我在農村當小學教員的時候,碰到了不少法律問題。”五年後,孫銑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公安部工作,“我是當老師出身的,我還想當教員。但在當時,要堅決服從分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就這樣,1963年,孫銑進入公安部做業務工作。“後來,我找到人事部的領導希望可以當教員,但只有一句話,不能離開公安部。就因為這句話,直到1978年前後中央政法幹校恢復,這才實現了我當教員的夢。”
1979年,我進入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就是後來的公安大學。最開始在法理教研室,因為我大學學的是法理學。後來,調入公安教育基礎課教研部(簡稱公基部),也就是後來的公安學院。為什麼調我去?學校領導跟我説,‘咱們公基部五個教研室,沒有一個老師做過公安工作,你在公安部做了十幾年,就調到這裏來吧。’”就這樣,孫銑調入了公安學院,一直幹到了退休,“我一直不走行政,退休還比別人退得晚。我七十多歲才離開教學一線,帶的最後一個研究生,是個女孩子,2004屆。
1958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1963年畢業後進入公安部機關工作。因熱愛教師事業,1979年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任教。曾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公安學基礎理論教研部主任、公安學研究所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0年1月退休 [3-4] 

孫銑主要成就

孫銑同志長期致力於法學和犯罪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相關學術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在執教過程中,他始終堅持“教書育人、做人第一”的理念,關注學生思想動向,主動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他先後主持參與了多項重大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參與了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的創建並擔任副會長,編寫出版了多部教材和學術著作,被評為公安部直屬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1] 

孫銑人物評價

孫銑同志退休後,十分關心家鄉基礎教育事業,近10多年來每逢春節都使出10000元,資助出生和工作過村子的小學教育事業,購買圖書、文具;每年出資3000元,獎勵3所農村小學評出的“讀書之星”,後來他帶出的已參加工作的研究生也加入出資獎勵“讀書之星”活動之中。當孫銑同志聽説家鄉一小學校舍因經費問題不能及時維修時,便聯繫在京徐水籍同鄉集資,為學校解決了校舍維修經費問題。2014年孫銑同志用10萬元積蓄,聯繫新華書店為徐水縣3個鄉鎮中心小學圖書館選配、郵購圖書,受到當地政府和羣眾一致好評。
孫銑同志雖已退休,但他利用多年從事法律教學、熟悉法律的特長,義務為學校離退休人員提供法律諮詢服務。隨着社會上法律意識日益普及,離退休人員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明顯增多,許多老同志對老年婚姻、子女繼承、遺產分割、訂立遺囑等感到困惑。孫銑同志適時舉辦“老年人常用法律知識講座”,對老同志提出的法律諮詢問題做到了有求必應、耐心解答,即使孫銑同志在吃飯之時,也能放下碗筷,耐心傾聽老同志介紹情況,向他們提供法律諮詢,並婉言謝絕一切諮詢費用,深得離退休人員信賴。在今年的抗疫期間積極為湖北捐款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