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臏

(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

鎖定
孫臏(生卒年不詳), [43]  字伯靈, [44]  華夏族, [45]  孫武後裔,齊國阿(今山東陽穀東北)、鄄(今菏澤市鄄城北)一帶人。 [43]  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唐德宗時位列武成王廟64將之一,宋徽宗時位列宋武廟72將之一。 [45] 
孫臏早年曾與龐涓同學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後,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刖刑。後得齊國使者幫助潛逃入齊,為田忌門客,助田忌賽馬獲勝,被薦於齊威王。周顯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齊威王欲任孫臏為將,孫臏以“刑餘之人”而辭謝。周顯王二十七年,因魏將龐涓率軍攻韓,韓向齊求救,孫臏又以軍師身份偕將軍田朌、田忌、田嬰等率軍救韓。 [43] 
孫臏既在戰爭實踐中創造了影響深遠的“圍魏救趙”,又給後世留下了反映時代特點和戰爭規律的傑出軍事理論。《漢書·藝文志》著錄《孫臏兵法》89篇,圖4卷,已佚。從中可見其兵法思想主張:“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主張“戰勝而強立”“事備而後動”;在戰略戰術上貴“勢”,即創造條件以求主動和優勢;突破前人速戰速決的理論,提出了持久作戰的思想;適應通都大邑的興起,強調攻城;認為只有覆軍殺將方為全勝,開創殲滅戰的理論;對野戰中車壘運用、陣法研究、將領條件等均有闡述。 [43] 
所處時代
戰國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阿、鄄間
主要成就
取得桂陵馬陵之戰的勝利
主要作品
《孫臏兵法》
本    名
孫臏
職    業
軍事家
流    派
兵家
追    尊
武清伯

孫臏人物生平

孫臏家世出身

衞公子惠孫之後,以字為氏。衞有陶叔,為司徒後有,陶叔氏、司徒氏。 武公生季釁,採於寧為寧氏。 孫權號吳,而四世亡於晉,又有厲氏(孫皓以秀奔魏改姓厲。) 《唐幽州內衙副將、中散大夫、試殿中監樂安郡孫府君神道碑》與《唐故魏州昌樂縣令孫君墓誌銘》等碑文,孫武源出衞國姬姓孫乙。唐代孫壬林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記載孫臏是衞武公的後代。 [1] 

孫臏逃奔齊國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龐涓後來出仕魏國,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於是暗地派人將孫臏請到魏國加以監視。孫臏到魏國後,龐涓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刖刑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 [2]  並在他臉上刺字,想使他埋沒於世不為人知。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於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 [3-4] 

孫臏桂陵之戰

孫臏 畫像 孫臏 畫像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衞國,奪取了漆及富丘兩地(均在今河南省長垣縣), [6]  此舉招致了魏國的干涉,魏國派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7]  次年,趙國派使者向齊、楚兩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們商議,鄒忌反對救援,而段幹朋則建議齊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縣)來疲勞魏軍,然後趁魏軍攻破邯鄲後救援趙國,這樣既救援了趙國,又同時削弱了魏、趙兩國。齊威王採納段幹朋的建議,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
此時魏軍主力已攻破趙國首都邯鄲,龐涓率軍八萬到達茬丘,隨後進攻衞國,齊國方面田忌、孫臏率軍八萬到達齊、魏兩國邊境地區。田忌想要直接與魏軍主力交戰,但被孫臏阻止。孫臏認為魏國長期攻打趙國,主力消耗於外,老弱疲憊於內,國內防務空虛,應當採用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戰術,直搗魏國首都大梁迫使魏國撤軍,魏國一撤軍,趙國自然得救。孫臏於是建議田忌南下佯攻魏國的平陵(今山東菏澤定陶區東北),因為平陵城池雖小,但管轄的地區很大,人口眾多,兵力很強,是東陽地區(指魏國首都大梁以東的地區)的戰略要地,很難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國,北面是衞國,進軍途中要經過市丘,容易被切斷糧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軍,造成龐涓產生齊軍主將指揮無能的錯覺。
田忌採納孫臏的計謀,拔營向平陵進軍。接近平陵時,孫臏向田忌建議由臨淄(今山東淄博市)、高唐(今山東高唐縣)兩城的都大夫率軍直接向平陵發動攻擊,吸引魏軍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兩路齊軍大敗。孫臏讓田忌一面派出輕裝戰車,直搗魏國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龐涓迫使其率軍回援;一面讓田忌派出少數部隊佯裝與龐涓的部隊交戰,故作示弱使其輕敵。田忌按孫臏的要求一一照辦,龐涓果然丟掉輜重,以輕裝急行軍晝夜兼程回救大梁。孫臏帶領主力部隊在桂陵(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設伏,一舉擒獲龐涓。 [8-15]  [15-16] 

孫臏馬陵之戰

孫臏 孫臏
公元前342年,魏將穰疵在南梁(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和霍(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擊退韓將孔夜的軍隊, [17]  韓昭侯派使者向齊國求救。 [18-21]  孫臏再次採用圍魏救趙的戰術,率軍襲擊魏國首都大梁。龐涓得知消息後急忙從韓國撤軍返回魏國,但齊軍此時已向西進軍。
孫臏考慮到魏軍自恃其勇,一定會輕視齊軍,況且齊軍也有怯戰的名聲,應採用誘敵深入的戰術,引誘魏軍進入埋伏圈後加以殲滅。孫臏命令進入魏國境內的齊軍第一天埋設十萬個做飯的灶,第二天減為五萬個,第三天減為三萬個。
龐涓行軍三天查看齊軍留下的灶後非常高興,説:“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進入魏國境內才三天,齊國士兵就已經逃跑了一大半。”於是丟下步兵,只帶領精鋭騎兵日夜兼程追擊齊軍。
孫臏估算龐涓天黑能行進至馬陵,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又多是峻隘險阻,孫臏於是命士兵砍去道旁大樹的樹皮,露出白木,在樹上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命令一萬名弓弩手埋伏在馬陵道兩旁,約定“天黑能在此處看到有火光就萬箭齊發”
。龐涓果然當晚趕到砍去樹皮的大樹下,見到白木上寫着字,於是點火查看。字還沒讀完,齊軍伏兵萬箭齊發,魏軍大亂。龐涓自知敗局已定,於是拔劍自刎,臨死前説道:“遂成豎子之名!”齊軍乘勝追擊,殲滅魏軍數十萬人,俘虜魏國主將太子申
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而齊國則稱霸東方。 [1]  [22-31] 

孫臏主要影響

孫臏軍事思想

孫臏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於《孫臏兵法》。在戰爭觀方面,孫臏主張重視、慎重地對待戰爭。他強調戰爭是國家政治生活中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只有以強有力的武力作為保障,才能夠使國家安定、富強。但是他反對窮兵黷武,指出作戰勝利能夠挽救瀕臨滅亡的國家但戰敗也同樣會失去土地、危害社稷,一味好戰必然會滅亡,自取其辱,所以必須慎重地對待戰爭,不可不用也不可濫用。孫臏主張積極地做好戰爭的準備工作來獲得勝利,這樣才能做到以戰爭抑制戰爭。他指出政治和經濟條件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基礎,“強兵”必先“富國”,只有具備強有力的政治和經濟作為後盾才能做到“事備而後動”。他又指出民心軍心是取得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戰爭必須順應民心軍心,要做到“得眾”、“取眾”。
孫臏畫像 孫臏畫像
戰爭認識論方面,孫臏提出將領要知“道”,“道”就是戰爭的規律。孫臏認為作戰時人眾、糧多、武器精良等因素都不足以保證取勝,只有掌握了戰爭的規律,瞭解敵我雙方情況,指揮得當,才能保證取勝。為此他專門闡述了積疏、盈虛、徑行、疾徐、眾寡、佚勞六對相互對立又相互轉化的矛盾,還對“奇正”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認為將領只有真正認識到這些矛盾的作用,把握了這些矛盾的轉化規律,才能利用微妙的變化出奇制勝。
戰略思想方面,孫臏強調“必攻不守”。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地進攻敵人防守的薄弱環節,不僅能夠有效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且能夠轉換攻守形勢,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戰術方面,孫臏提出“因勢”、“造勢”的思想。充分利用敵我雙方的條件,造成有利於我的態勢,以扭轉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
在具體的戰術方面,孫臏對陣法進行了專門論述,進而分析了攻擊各種戰陣的對策。他還專門論述了攻城的問題,把處在不同地形的城分為難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兩類,論述了當時攻城的策略與技術。
在軍隊建設、管理方面,首先,他對君主和將領的關係進行了分析。將領必須忠於君主,君主不應該干涉將領的具體軍務,將領要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其次,他對將領的素質進行了較多的論述。將領應當具備義、仁、德、信、智五個要素,他還分析了能夠致使將帥作戰失敗的品德缺陷。最後,他就管理隊伍的問題進行了論述,可以概括為任用賢能、嚴明紀律、獎懲公平、賞罰及時。
但是孫臏的軍事思想也有其階級和時代的侷限性。他對戰爭的性質分辨不清,把士兵純粹當作被驅使的工具,有些戰略戰術的表述過於簡單片面,有時還夾雜着迷信觀念,這也是應當指出的。 [32] 
孫臏指揮戰役

孫臏後世地位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齊將孫臏”。 [37]  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田單趙奢廉頗李牧王翦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孫臏。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孫臏亦位列其中。

孫臏歷史評價

魯仲連:“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是孫臏、吳起之兵也。”
賈誼:“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司馬遷:“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龐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吳起説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夫!” [33] 
劉向:“卒至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亦滅其國。”
班固:“當時吳有孫武,齊有孫臏,魏有吳起,秦有商鞅,皆擒敵立勝,垂著篇籍。”“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於前,而國滅亡於後。報應之勢,各以類至,其道然矣。顏師古注:孫武、孫臏、吳起、商秧、白起也。”
孔融:“不能止人遂為非也,適足絕人還為善耳。雖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孫臏,冤如巷伯,才如史遷,達如子政,一離刀鋸,沒世不齒。”
葛洪:“孫臏思騁其秘略,而司馬刖之。”
司馬貞:“其孫臏腳,籌策龐涓。” [33] 
周曇:“曾嫌勝己害賢人,鑽火明知速自焚。斷足爾能行不足,逢君誰肯不酬君。”
曾鞏:“戰國之遊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於説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有得焉,而不勝其失也。卒至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其為世之大禍明矣;而俗猶莫之寤也。” [34] 
十七史百將傳》:“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樹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孺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徐鈞:“百年家學妙兵機,知彼猶憐己未知。絕愛奇功成砍樹,何緣衞足不知葵。”
陳元靚:“孫子知兵,翻為盜憎。臏足口行冤,坐籌運能。救趙存韓,軍振威稜。削諸醜類,夫差馬陵。功鏤鼎彝,書揆緘藤。龍豹之韜,何愧典刑。”
幼學瓊林》:“孫臏吳起,將略堪誇;穰苴尉繚,兵機莫測。”
黃道周:“孫臏學藝,才高被忌。刖足致傷,黥刑使廢。誰知載歸,反為齊利。救趙趨梁,已奪其氣。減灶誘之,自奔速斃。萬弩馬陵,豈容迴避。豎子成名,是誰之意?” [35] 
毛澤東:“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 [36] 

孫臏軼事典故

孫臏田忌賽馬

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作為賭注。孫臏發現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孫臏在“田忌賽馬”故事中所採用的方法,被視為“策對論”的最早運用。 [5] 

孫臏行業祖神

孫臏是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以“孫臏賽馬”和“圍魏救趙”聞名全國,特別是他和同學龐涓之間的恩怨糾葛,更因為《孫龐鬥智演義》的流傳而為老百姓所津津樂道,有五個行業尊孫臏為祖神。
  • 第一是制靴業、製鞋業神。
傳説孫臏被龐涓暗害後,為保護被削去髕骨的傷腿,用獸皮製成有史以來第一雙過膝皮靴,後世的靴匠於是把孫臏尊為制靴業神。
還有一個傳説是孫臏一日下山,遇上一個被毒蛇咬傷的樵夫。為了不讓蛇毒攻心,孫臏一劍把樵夫的雙腳砍了。樵夫一見腳沒了,很不願意。孫臏於是把自己的雙腳砍下來,安在樵夫身上。孫臏沒腳了,叫樵夫把鞋脱下來安在自己腳上。樵夫忘了問孫臏的大名和住處,回到家被妻子、孩子埋怨。樵夫的妻子説:“為了報答恩人,我們多做幾雙鞋子送去,免得他鞋磨破了又要受罪。”於是樵夫拿着鞋子到處打聽。後來,樵夫找不到孫臏,就把鞋子送給人們穿,以此來了卻自己的感恩之情。樵夫夫妻倆一直不停地做鞋、送鞋,天長日久穿了他家做的鞋的人常送些錢糧來,然後有人在他們的影響下也幫着為別人做鞋,於是鞋匠這一行當就興起來了。後來,鞋匠們知道了孫臏救樵夫的事,就把他敬奉為鞋匠的祖神,稱孫祖、孫臏老師、孫臏神師、孫臏真人。鞋匠們一般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師,感謝祖師傳藝後代。鞋匠的徒弟們在祭祀祖師後,向師傅獻鞋,請求師傅指點。舊時北京鞋靴業者還在正月二十八在前門外同興堂飯莊,舉行祭祀孫臏的活動和宴會。
  • 第二是皮革業神。
傳説孫臏被龐涓挖膝之後,只好跪步行走,這樣要用皮張裹纏膝部。因為帶毛的原皮非常硬,磨得膝部非常疼,他就將皮子去毛並使其柔軟,用起來舒服,縫製也方便。從此便出現了皮革業,而孫臏也成了這個行業的始祖。舊時每年農曆九月十三日,南京的皮匠們都要聚會為孫臏祖師爺舉行祭祀活動;今雲南麗江古城附近束河古鎮的“三聖宮”樓閣,仍還供奉着皮匠祖師孫臏的塑像。
  • 第三是燒炭業神。
傳説很早以前,有一年冬天,鬼谷子命令兩個徒弟孫臏、龐涓去找 “無煙柴”。 孫臏決心一定要找到“無煙柴”,而龐涓卻為人十分狡詐,藉故不去找。孫臏找了好多天沒找到,忽然飛來一羣烏鴉,一邊飛,一邊“哇喲”、“哇喲”地叫着。孫臏一聽, “哇喲”、“哇喲”不就是“挖窯燒炭”嗎?於是他挖了個土窯,又在山上砍了一些木頭砍成一段一段的,裝入窯中。點火後,幾天功夫,就把一窯木炭燒成了。他用火點燃一試,果然沒煙。“無煙柴”找到了。鬼谷子對孫臏十分滿意,而龐涓對孫臏也就更加忌恨了。從此,人們把孫臏尊為燒炭業的祖神。
  • 第四,豆腐業神。
傳説鬼谷子為考驗孫臏、龐涓,假裝生了病。孫臏為讓老師吃點有營養的東西,就磨了豆漿。正巧他晾的鹽,被露水化成鹽水流進了豆漿,豆漿就成了豆腐(還有一個傳説是龐涓往豆漿裏灑了泡尿)。鬼谷子吃完豆腐後,誇獎了孫臏,要求孫臏再做點。龐涓十分嫉妒孫臏,偷偷的往鹽水裏加了點石膏水,沒想到也成了豆腐。從此以後,人們就把孫臏和龐涓供奉為豆腐業的祖師爺和保護神。
  • 第五是泥塑業神。
無錫惠山泥塑從業者,從很早就供奉孫臏為本行業祖神。傳説孫臏曾流落吳地以做泥人為生;後來孫臏出任齊國軍師,以泥人、泥馬布陣,破了龐涓的“五雷陣”。再後來,惠山人把孫臏捏泥人的技藝繼承了下來,從此惠山泥人聲名遠揚。

孫臏後世紀念

孫臏孫臏墓

孫臏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箕山鎮孫花園村東北500米的向陽河東岸。孫臏晚年辭官迴歸故里,在月厭河畔建一花園著書立説。當時,齊王經常派員到此探視孫臏這位曾一度為齊國建立了卓越功勳的一代兵師,並在花園東北建起了供官員歇宿的驛館。孫臏辭世後,葬於花園東北側驛館前,前往祭奠的官員和百姓絡繹不絕。久而久之,此處成為聖地,日漸繁華,驛館進而發展成為驛城。後來,佛教傳入中國,此處便又建起一座驛城寺。
1990年,在此地出土了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億城寺的墓碑一塊,上刻有“臏墓址深邃”,經考證確定孫臏墓址在此。經孫氏族人重建,孫臏墓佔地600平方米,其中墓丘直徑4米,封土高3米,立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
孫臏墓 孫臏墓

孫臏孫臏拳

孫臏拳是廣佈於山東省境內的一種外家拳術,始創於晚清時期,由於習練者多穿長袖衣服,人稱“長袖拳”;又因打拳時動作開合張顯,又稱之為“大架拳”。但孫臏拳是否為孫臏所創所傳,已無從考證。2011年,孫臏拳被列為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8] 

孫臏藝術形象

孫臏文學形象

長篇歷史小説《東周列國志》中,孫臏於第八十七回《説秦君衞鞅變法 辭鬼谷孫臏下山》中登場。 [39] 
在第八十八回《孫臏佯狂脱禍 龐涓兵敗桂陵》中,魏惠王想要試探孫臏的才能,命孫龐二人演練陣法。其餘記載與《史記》基本相同。 [40] 
明末清初的吳門嘯客所著歷史小説《孫龐鬥志演義》。

孫臏影視形象

影視劇中的孫臏
影視劇中的孫臏(2張)
內地電視劇《兵家孫臏》:王志剛飾演孫臏;
1988年香港電視劇《奇門鬼谷》:歐瑞偉飾演孫臏;
1999年內地電視劇《東周列國·戰國篇》:温海濤飾演孫臏;
2000年內地電視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仇永力飾演孫臏;
2009年內地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董祁明飾演孫臏;
2011年內地電影《戰國》:孫紅雷飾演孫臏。
此外,孫臏還出現在京劇《孫臏裝瘋》、《馬陵道》、《五雷陣》中,其他如豫劇秦腔同州梆子等也有相關曲目。
參考資料
  • 1.    《唐文續拾·卷十四·唐幽州內衙□將中散大夫試殿中監樂安郡孫府君神道碑》:周幽王遭犬戎之難,武公將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衞為公□□□□□□為衞上卿□邑於□其孫武仲,以王父字為氏焉。繼位上卿,良□林□,著於《春秋》。其後孫武入吳王闔閭將,善用兵□□□□□齊宣王將[臏]魏將[涓戰]於馬陵,虜魏太子名[申]護,子孫遂居齊安樂(應為樂安)。
  • 2.    關於孫臏所受的臏刑,許多著作理解為挖去膝蓋骨,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周禮·秋官司寇》記載:司刑掌五刑之法以麗萬民之罪…刖罪五百。鄭玄注:刖,斷足也,周改臏作刖。胡三省《資治通鑑》注:夏有臏刑,挖其膝骨,周改刖刑,即砍兩足,孫臏所受正刖足。説明夏朝時期的臏刑到戰國時期已改為刖刑,即斷足之刑。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龐涓…則以法刑斷其(孫臏)兩足,在《報任安書》中記載孫子斷足,終不可用。以上可為證據。
  • 3.    《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説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 4.    孫臏與龐涓的師傅是鬼谷子的説法來源於《東周列國志》和《孫龐鬥志演義》等歷史小説,正史沒有記載。
  • 5.    《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於是孫子謂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及臨質,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既馳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於是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
  • 6.    《古本竹書紀年·魏紀》:梁惠成王十六年,邯鄲伐衞 ,取漆富丘,城之。
  • 7.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趙成侯)二十一年,魏圍我邯鄲。
  • 8.    《史記·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記載鄒忌與田忌不和,於是採納公孫閲的建議讓齊威王派田忌南攻襄陵,但《古本竹書紀年·魏紀》未記載圍攻襄陵的齊軍主將為何人。《古本竹書紀年·魏紀》又記載在桂陵之戰之後,魏惠王調用韓國軍隊擊敗圍攻襄陵的齊軍,可知圍攻襄陵的齊軍主將並非田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的記載有誤。
  • 9.    《戰國策·卷八·齊策一·邯鄲之難》: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鄒子曰:“不如勿救。”段幹綸(《史記·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作段幹朋)曰:“弗救,則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夫魏氏兼邯鄲,其於齊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軍於邯鄲之郊。”段幹綸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鄲,軍於其郊,是趙不拔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鄲拔而承魏之弊,是趙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南攻襄陵。
  • 10.    《古本竹書紀年·魏紀》:梁惠成王十七年,宋景㪨、衞公孫倉會齊師,圍我襄陵。
  • 11.    《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其後魏伐趙,趙急,請救於齊。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
  • 12.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魏惠王十八年(應為十七年),邯鄲降。齊敗我桂陵。
  • 13.    《孫臏兵法·擒龐涓》:昔者,梁君將攻邯鄲,使將軍龐涓,帶甲八萬至於茬丘。齊君聞之,使將軍忌子,帶甲八萬至…竟(境)。龐子攻衞□□□(《孫臏兵法》出土時竹簡殘缺不全,全書由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整編,缺字處由□代替,補字處由[ ]加缺字補充。)。 將軍忌[子]…衞□□,救與…曰:“若不救衞,將何為?”孫子曰:“請南攻平陵。平陵,其城小而縣大,人眾甲兵盛,東陽戰邑,難攻也。吾將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衞,當途有市丘,是吾糧途絕也,吾將示之不知事。”於是徙舍而走平陵。…陵,忌子召孫子而問曰:“事將何為?” 孫子曰:“都大夫孰為不識事?” 曰:“齊城、高唐。”孫子曰:“請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橫卷四達環塗□橫卷所□陣也。環塗(途)彼甲之所處也。吾未甲勁,本甲不斷。環塗擊柀其後,二大夫可殺也。”於是段(通“斷”)齊城、高唐為兩,直將蟻附平陵。挾笹環塗夾擊其後,齊城、高唐當術而大敗。將軍忌子召孫子問曰:“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齊城、高唐,當術而厥(通“蹶”)。事將何為?” 孫子曰:“請遣輕車西馳梁郊,以怒其氣。分卒而從之,示之寡。”於是為之。龐子果棄其輜重,兼趣舍而至。孫子弗息而擊之桂陵,而擒龐涓。
  • 14.    《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救鬥者不搏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今梁趙相攻,輕兵鋭卒必竭於外,老弱罷於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衝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也。”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與齊戰於桂陵,大破梁軍。
  • 15.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
  • 16.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趙成侯)二十四年,魏歸我邯鄲,與魏盟漳水上。
  • 17.    《古本竹書紀年·魏紀》: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師及鄭孔夜戰於梁、赫,鄭師敗逋。
  • 18.    以上內容《史記·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也有記載,但參與討論的人物有所不同。《戰國策》記載為田侯,《史記》記載為齊宣王;提出及早救韓者《戰國策》記載為張丏,《史記》記載為田忌;提出推遲救韓者《戰國策》記載為田忌,《史記》記載為孫臏;《史記》還另外記載鄒忌反對救韓。楊寬認為《戰國策》的記載為原始資料,《史記》為推崇孫臏,故意將田忌的計謀描寫成孫臏的計謀,所以出現以上的偏差,見楊所著《戰國史料編年輯證》第369頁。
  • 19.    《戰國策·卷八·齊策一·南梁之難》:南梁之難,韓氏請救於齊。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早救之孰與晚救之便?”張丏對曰:“晚救之韓且折而入於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即田忌)曰:“不可,夫韓、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我代韓而受魏之兵,顧反聽命於韓也。且夫魏有破韓之志,韓見且亡,必東訴於齊。我因陰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則國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乃陰告韓使者而遣之。
  • 20.    《史記·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韓因恃齊,五戰不勝,而東委國於齊。齊因起兵,使田忌、田嬰(應為田朌)將,孫子為師,救韓、趙以擊魏。
  • 21.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齊宣王)二年(應為齊威王十六年),敗魏馬陵。田忌、田嬰、田朌將,孫子為師。
  • 22.    《戰國策·卷二十三·魏策二·齊魏戰於馬陵》:齊魏戰於馬陵,齊大勝魏,殺太子申,覆十萬之軍。
  • 23.    《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鋭倍日並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
  • 24.    《戰國策·卷八·齊策一·田忌為齊將》:田忌為齊將,系梁太子申,禽龐涓。孫子謂田忌曰:“將軍可以為大事乎?”田忌曰:“奈何?”孫子曰:“將軍無解兵而入齊。使彼罷弊老弱守於主。主者,循軼之途也,擊摩車而相過。使彼罷弊老弱守於主,必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然後背太山,左濟,右天唐,軍重踵高宛,使輕車鋭騎衝雍門。若是,則齊君可正,而成侯可走。不然,則將軍不得入於齊矣!”田忌不聽。
  • 25.    《戰國策·卷八·齊策一·成侯鄒忌為齊相》:鄒忌以告公孫閈(即公孫閲),公孫閈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於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人卜者,亦驗其辭於王前。田忌遂走。
  • 26.    《戰國策·卷八·齊策一·田忌亡齊而之楚》:田忌亡齊而之楚,鄒忌代之相齊…(楚宣王)果封之(田忌)於江南。
  • 27.    《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會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賣田忌,乃復召田忌以為將。
  • 28.    《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人,蓋孫武之後也。
  • 29.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考辨·八五·田忌鄒忌孫臏考》.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 30.    《太平御覽·兵部·卷二百八十二·機略一》:齊孫臏謂齊王曰:“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務先伏其心。今秦之所恃為心者,燕趙也。當收燕趙之權。今説燕趙之君,勿虛言空亂,必將以實利以回其心,所謂攻其心者也。”
  • 31.    《孫子列傳》:後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安浥。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鋭倍日並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 32.    楊善羣..《孫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3月1日
  • 33.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2-13]
  • 34.    曾鞏·《戰國策目錄序》
  • 35.    黃道周·《廣名將傳》
  • 36.    《讀《智囊》卷二十二《兵智部·制勝·孫臏》批語》
  • 37.    《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吉禮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2-13]
  • 38.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三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引用日期2013-11-26]
  • 39.    見《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七回·説秦君衞鞅變法 辭鬼谷孫臏下山》。
  • 40.    見《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八回·孫臏佯狂脱禍 龐涓兵敗桂陵》。
  • 41.    孫臏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2-03-03]
  • 42.    中國曆代名人圖像細覽  .名人圖像[引用日期2022-10-29]
  • 43.    孫臏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5-31]
  • 44.    《滄桑濮州》編委會編著.滄桑濮州[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9.01.第74頁
  • 45.    蔡定芳.中國醫藥學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08.第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