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秀

(三國西晉時孫吳宗室)

鎖定
孫秀(?-301/302年),字彥才 [22] 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西晉時孫吳宗室、將領,烏程侯孫匡之孫、長水校尉孫泰之子、吳大帝孫權侄孫。
孫秀出身宗室,又擁兵在外,被吳末帝孫皓忌憚。吳建衡二年(270年),孫皓派寵臣何定帶士兵到夏口狩獵,孫秀害怕自己會遭到誅殺,便攜妻室及親兵數百人投奔西晉,被晉武帝任命為驃騎將軍、交州牧、開府儀同三司,封會稽公。西晉滅吳後不久,被降職為伏波將軍、開府如故。永寧(301年-302年)年間,孫秀逝世,獲贈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全    名
孫秀
彥才
所處時代
三國西晉
民族族羣
漢族
逝世日期
301年 至 302年
籍    貫
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
官    至
伏波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追    贈
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爵    位
會稽公

孫秀人物生平

孫秀頗受猜忌

孫秀是孫吳武烈皇帝孫堅第四子孫匡之孫,長水校尉孫泰之子,與吳末帝孫皓是堂兄弟。孫秀早期任孫吳前將軍、夏口督,於任內甚有聲威恩澤。孫秀身為宗室至親而擁兵在外,孫皓很是不安。 [1] 

孫秀舉家降晉

建衡二年(270年)九月,孫皓派何定帶着五千名士兵在夏口打獵。之前,民間流傳着孫秀早晚會被人算計的説法,孫秀得知後驚慌失措,夜裏帶着妻子兒女及親兵幾百人(一作“部曲二千餘人” [24]  )投奔西晉。 [3]  [19]  一説,孫皓忌憚孫秀,打算除掉他,因此遣何定溯江而上,對外聲稱是要捉三千頭鹿用來做食物。孫秀聞知此事,於是歸順晉朝。 [23] 
晉泰始六年(270年)十二月,孫秀正式降晉,晉武帝司馬炎任命孫秀為驃騎將軍交州牧開府儀同三司,封爵會稽公。 [2-3]  [20]  [22]  當時,賈充擔任車騎將軍,司馬炎以他為舊臣,打算讓車騎將軍位在驃騎之上,但因賈充再三辭讓而止。 [25]  孫皓得知孫秀降晉後大怒,將孫秀改姓為厲。 [4] 
泰始七年(271年),孫秀過去的部將何崇也帶着五千人投降晉朝。 [21] 

孫秀國亡不賀

太康元年(280年),羣臣聽到孫皓投降、吳國已平定的消息,都去慶賀,為武帝祝壽。孫秀稱病不去,面朝南方流淚説:“從前,討逆將軍(孫策)剛滿二十歲,以一個校尉的身份創下了基業,如今後主把整個江南之地都拋棄了,宗廟陵墓從此將成為廢墟,悠悠青天啊,這究竟是誰造成的啊!” [5]  因此得到朝廷的讚賞。 [6] 

孫秀晚景淒涼

《三國志》系列中孫秀形象
《三國志》系列中孫秀形象(2張)
當初,朝廷對孫秀、孫楷等投降者尊重恩寵,是想利用他們招來吳國人。等到吳國滅亡了,孫秀就被降職為伏波將軍,開府如舊;孫楷則被降為度遼將軍 [7-8]  但孫秀因為是亡國宗室,名望不高,北方士族都恥於任他的掾屬,而後來的東晉名將陶侃也出身南方寒門,因而被孫秀召為舍人。 [9] 
御史中丞周處不畏權貴,等到氐人齊萬年反叛時,朝臣因討厭周處的剛直,都推舉他,朝廷便讓他隸屬於夏侯駿西征。孫秀知道他一定會戰死,便對他説:“你有老母,可以憑這個理由推辭。”周處説:“忠孝之道,怎麼能夠兩全?既然已經告別親人侍奉國君,父母又怎麼能把我當兒子呢?今天是我獻身國家的時機。”後來周處果然被逼迫以少御多,最終以身殉國。 [10] 
永寧年間(301年-302年),孫秀去世,被追贈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11] 

孫秀歷史評價

陳壽三國志》:“夫親親恩義,古今之常。宗子維城,詩人所稱。況此諸孫,或贊興初基,或鎮據邊陲,克堪厥任,不忝其榮者乎!” [12] 
《中興書》:“為夏口督,甚有威恩。” [22] 
羅大經:“吳孫秀曰:‘討逆弱冠以一校尉創業,今後主舉江南而棄之。’唐李翱曰:‘神堯以一旅取天下,後世子孫不能以天下取河北。’忠臣志士之嘆,古今一也。” [13] 

孫秀軼事典故

孫秀投降西晉後,晉武帝司馬炎對他深加安撫並寵愛他,把小姨子蒯氏嫁給他,夫妻間感情很深厚。蒯氏曾經因為忌妒,竟罵孫秀是貉子(北人輕視、辱罵南人的口頭語)。孫秀非常不滿,就不再進內室。蒯氏深為悔恨自責,請求武帝幫助。當時正大赦天下,羣臣都受到召見。召見完畢,羣臣已經離開,武帝單獨把孫秀留下,和緩地對他説:“國家寬大為懷,實行大赦,蒯夫人是否可以援例得到寬恕呢?”孫秀脱帽謝罪,夫妻於是和好如初。 [14] 

孫秀人際關係

孫秀曾祖

孫堅,字文台,孫吳始祖武烈皇帝。 [12] 

孫秀祖父

孫匡,字季佐,舉孝廉,早逝。 [12] 

孫秀父親

孫泰,官至長水校尉,在合肥之戰時被射殺。 [12] 

孫秀配偶

蒯氏,晉武帝司馬炎的姨妹。 [14] 

孫秀兒子

孫儉,字仲節,官至給事中 [15] 

孫秀曾孫

孫晷,字文度,東晉名士。 [16] 

孫秀文學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孫秀形象與正史相似。為晉驃騎將軍。晉滅吳後,孫秀於退朝時哭道:“昔討逆壯年,以一校尉創立基業;今孫皓舉江南而棄之!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18] 

孫秀史料索引

《三國志·卷六·吳書六·宗室傳第六》 [12] 
江表傳
《晉諸公贊》
《晉紀》
《世説新語·惑溺第三十五》 [14]  [22] 
《晉書·列傳第三十六·卷六十六》 [17]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九·晉紀一》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一·晉紀三》
《鶴林玉露·卷五》 [13]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六·吳書六·宗室傳第六》:泰子秀為前將軍、夏口督。秀公室至親,握兵在外,皓意不能平。
  • 2.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九·晉紀一》:吳主從弟前將軍秀為夏口督,吳主惡之,民間皆言秀當見圖。會吳主遣何定將兵五千人獵夏口,秀驚,夜將妻子親兵數百人來奔。十二月,拜秀票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會稽公。
  • 3.    《三國志·卷六·吳書六·宗室傳第六》:建衡二年,皓遣何定將五千人至夏口獵。先是,民間僉言秀當見圖,而定遠獵,秀遂驚,夜將妻子親兵數百人奔晉。晉以秀為驃騎將軍、儀同三司,封會稽公。
  • 4.    《三國志·卷六·吳書六·宗室傳第六》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皓大怒,追改秀姓曰厲。
  • 5.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一·晉紀三》:朝廷聞吳已平,羣臣皆賀上壽,帝執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票騎將軍孫秀不賀,南向流涕曰:“昔討逆弱冠以一校尉創業,今後主舉江南而棄之,宗廟山陵,於此為墟,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6.    《三國志·卷六·吳書六·宗室傳第六》裴松之注引幹寶《晉紀》:秀在晉朝,初聞皓降,羣臣畢賀,秀稱疾不與,南向流涕曰:“昔討逆弱冠以一校尉創業,今後主舉江南而棄之,宗廟山陵,於此為墟。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朝廷美之。
  • 7.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一·晉紀三》:初,韓廷尊寵孫秀、孫楷,欲以招來吳人。及吳亡,降秀為伏波將軍,楷為度遼將軍。
  • 8.    《三國志·卷六·吳書六·宗室傳第六》裴松之注引《晉諸公贊》:吳平,降為伏波將軍,開府如故。
  • 9.    《晉書·列傳第三十六·卷六十六》:伏波將軍孫秀以亡國支庶,府望不顯,中華人士恥為掾屬,以侃寒宦,召為舍人。
  • 10.    《晉書·卷五十八·列傳第二十八》:及居近侍,多所規諷。遷御史中丞,凡所糾劾,不避寵戚。梁王肜違法,處深文案之。及氐人齊萬年反,朝臣惡處強直,皆曰:“處,吳之名將子也,忠烈果毅。”乃使隸夏侯駿西征。伏波將軍孫秀知其將死,謂之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辭也。”處曰:“忠孝之道,安得兩全!既辭親事君,父母復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
  • 11.    《三國志·卷六·吳書六·宗室傳第六》裴松之注引《晉諸公贊》:永寧中卒,追贈驃騎、開府。
  • 12.    《三國志·卷六·吳書六·宗室傳第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7-13]
  • 13.    《鶴林玉露·卷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17]
  • 14.    《世説新語·惑溺第三十五》:孫秀降晉,晉武帝厚存寵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篤。妻嘗妒,乃罵秀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復入。蒯氏大自悔責,請救於帝。時大赦,羣臣鹹見。既出,帝獨留秀,從容謂曰:“天下曠蕩,蒯夫人可得從其例不?”秀免冠而謝,遂為夫婦如初。
  • 15.    《三國志·卷六·吳書六·宗室傳第六》裴松之注引《晉諸公贊》:子儉,字仲節,給事中。
  • 16.    《晉書·卷八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孫晷,字文度,吳國富春人,吳伏波將軍秀之曾孫也。
  • 17.    《晉書·列傳第三十六·卷六十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7-13]
  • 18.    三國演義(第120回)國學子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11-10]
  • 19.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二年春。萬彧還建業。李勖以建安道不通利,殺導將馮斐,引軍還。三月,天火燒萬餘家,死者七百人。夏四月,左大司馬施績卒。殿中列將何定曰:"少府李勖枉殺馮斐,擅徹軍退還。"勖及徐存家屬皆伏誅。秋九月,何定將兵五千人上夏口獵。都督孫秀奔晉。是歲大赦。
  • 20.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六年……十二月,吳夏口督、前將軍孫秀帥眾來奔,拜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會稽公。
  • 21.    《晉書 卷三 帝紀第三》:七年春正月丙子,皇太子冠,賜王公以下帛各有差。匈奴帥劉猛叛出塞。二月,孫皓帥眾趨壽陽,遣大司馬望屯淮北以距之。三月,丙戌,司空、鉅鹿公裴秀薨。癸巳,以中護軍王業為尚書左僕射,高陽王珪為尚書右僕射。孫秀部將何崇帥眾五千人來降。
  • 22.    惑溺第三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1-10]
  • 23.    《世説新語箋疏 惑溺第三十五》:太原郭氏錄曰:「秀字彥才,吳郡吳人,為下口督,甚有威恩。孫皓憚欲除之,遣將軍何定溯江而上,辭以捕鹿三千口供廚。秀豫知謀,遂來歸化。世祖喜之,以為驃騎將軍、交州牧。」
  • 24.    《宋書 卷二十三 志第十三 天文一》:泰始四年七月,星隕如雨,皆西流。佔曰:"星隕為民叛,西流,吳民歸晉之象也。"二年,吳夏口督孫秀率部曲二千餘人來降。
  • 25.    《晉書 卷四十 列傳第十》:時吳將孫秀降,拜為驃騎大將軍。帝以充舊臣。欲改班,使車騎居驃騎之右。充固讓,見聽。尋遷司空,侍中、尚書令、領兵如故。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