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玉敏

(全國民兵英雄)

鎖定
孫玉敏(1926-2013年),女,民兵英雄,出生於海陽市行村鎮小灘村。1941年參加抗戰,1950年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榮獲“全國民兵英雄”稱號。曾多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孫玉敏是《地雷戰》中玉蘭姑娘的原型。 [1]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孫玉敏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6年
逝世日期
2013年
出生地
山東省海陽市

孫玉敏人物生平

孫玉敏,1926年出生于山東省海陽縣(今海陽市)行村鎮小灘村。 [2]  1940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初五,日寇的暴行激起了海陽人民的無比仇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仇敵愾奮起抗戰。各村紛紛成立了“青年抗日救國先鋒隊”“婦女抗日救國會”等抗日組織,青年婦女老人紛紛扛起土槍土炮,舉起大刀長矛,與日寇展開殊死搏鬥。當時年僅14歲的孫玉敏也在家人的影響下,滿懷對鬼子的仇恨加入了“兒童團”組織。 [2]  日寇的鐵蹄踏入海陽,他們到處建立據點瘋狂地實行燒光、殺光、搶光政策,海陽人民頓時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2] 
1940年夏季的一天,駐紮在行村鎮的鬼子突然包圍了小灘村,挨門逐户地搜查登記。這時,村裏正住着 5位縣裏的地下黨員,情況十分危急,此時唯一的辦法就是穿過鬼子的重圍捎信給附近的八路軍來解救他們。然而,村頭密佈着敵人的崗哨,誰能把信送出去呢?在這緊要關頭,個頭不高、稚氣未脱的孫玉敏站了出來,“俺去!” [2] 
當孫玉敏走到村口時,被惡狠狠的日本兵攔住盤問。孫玉敏十分鎮定地回答道:“俺家沒吃的,上山去挖野菜。”孫玉敏騙過了狡猾的敵人,把信送給了八路軍。 [2] 
1944年春末夏初,飽嘗“地雷戰”之苦的鬼子,惱羞成怒地對行村山區進行反覆“掃蕩”。當時敵我力量十分懸殊,英勇的海陽民兵就利用土槍、土雷與鬼子周旋,開展針鋒相對的游擊戰。孫老感慨地説,“那段日子可不好過啊,到處瀰漫着火藥味。餓了,就從衣袋裏摸出幾片地瓜幹充充飢;渴了,就飲幾口山泉水。戰鬥激烈的時候,三天兩日不下火線。3個多月裏,我參加了近百次的大小戰鬥,巧妙埋設的“鐵西瓜先後5次在敵羣中開了花,一共報銷了17個鬼子。” [2] 
1944年8月,行村的日軍被中國軍隊擊退後,中國共產黨決定對民兵進行今冬明春大整訓。懷着對日寇滿腔仇恨的孫玉敏,在區委提出“每人學會一套本領殺敵人”的口號鼓舞下,苦練殺敵本領。她學會了打槍、爬障礙物、埋地雷等。平時,她以飽滿的熱情,帶領百餘名姑娘媳婦埋地雷、練槍法,就連她自己上山幹活時,也在鍁蹶把上綁上幾塊磚頭,練肘力、練腕力;母親讓她燒火做飯時,她點上一把火,便拿着燒火棍瞄着牆上的圓圈出神,直到母親叫她,她才如夢初醒般地放下燒火棍。母親見她那副似呆如痴的神情,再看看半鍋生野菜,又好氣又好笑,真拿她沒辦法。就是在勞動空隙她也要趴在地堰上練射擊瞄準,雖然膝蓋磨破了皮,胳膊腫得抬不起來,但她從不叫一聲苦。她常説:“要想多殺敵人,沒有硬功夫不行!”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240多個日日夜夜,孫玉敏終於練出了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槍法。 [3] 
1945年5月,日寇又在行村安上了據點,這夥窮兇極惡的強盜對小灘村一帶的“掃蕩”更加殘酷了。孫玉敏和民兵們經過一冬春的訓練,個個摩拳擦掌,早就盼望有個顯神威的機會。 [3] 
5月27日清晨,500多名敵人惡狼般地向小灘村撲來。與民兵們一起埋伏在峯台山上的孫玉敏,看着敵人耀武揚威地走來,不由得怒火中燒。一剎那孫家喬的血案,小灘村500名中毒羣眾的面容,父親慘死的情景一起浮現在她的眼前,國仇家恨一齊凝在槍膛裏,多年盼望的報仇機會來到了!當敵人進入伏擊圈時,民兵們乘其不備,土槍、土炮一齊向敵人射擊,敵人頓時驚慌失措,抱頭鼠竄。民兵們窮追猛打。孫玉敏登上一個小山丘,發現有二十幾個鬼子正趴在山下的一塊墳地地面架機槍。“哼,我要你們嚐嚐這杆土槍的厲害!”她捉着土槍,敏捷地順着山溝飛奔而下。卧倒在離敵人約70步遠的草從裏,憑着熟練的槍法,瞄準一個日軍,叭一顆仇恨的子彈,像長了眼睛般射了過去,送那鬼子上了西天。本來就在驚慌中的日軍被這一槍嚇破了膽,他們以為民兵又追過來了,連忙逃命而去。民兵們初戰得勝,孫玉敏在戰鬥中立了一功。 [3] 
艱苦的歲月,賦予了孫玉敏英勇、堅強的性格。有一次,她揹着小馬槍從80裏外的高家屯執行任務回到聯防大隊時,天已近黃昏。這時,村自衞團團長和民兵們正要去行村大道埋地雷,孫玉敏不顧長途疲勞,背上地雷就要跟着走。村自衞團長見她汗流滿面,勸她不要去。孫玉敏一聽急了,“不,我一定要去!”她連汗都沒顧得擦一下就背起幾個地雷,一口氣跟着民兵們跑到了村外的公路上。 [3] 
第二天清早,鬼子的大隊人馬出動了,孫玉敏和民兵們隱蔽在公路兩邊的土丘上。騎在馬上的鬼子隊長中野,舉起手中的望遠鏡,惡狼般地盯住了遠處的村莊。可是他哪裏知道前面民兵們的地雷陣正在等着他呢! [3] 
“快快地!”鬼子小隊長龜田舉着指揮刀在空中揮舞着,忽然腳下一軟,他一聲“不好!”還未喊出,只聽轟轟,腳下的地雷就開了花,敵人死傷一片。後面的鬼子被這突然的爆炸聲嚇蒙了,急向公路兩邊逃命。這下可樂壞了孫圍敏,她埋下的夾子雷、連環雷正等着敵人呢!夾子雷是這邊踩了那邊響,連環雷是踩一個響一片。跑在前面的鬼子正在慶幸着自己的腿快、命大時,連環雷被踩響了,前後左右的雷羣,像天女散花般捲起一堆堆氣浪,裹着塵土和敵人的肢體飛向天空。“鐵西瓜”發揮了它的威力,炸得鬼子丟盔卸甲,狼狽逃竄。民兵的地雷,炸得鬼子膽戰心驚。他們再也不敢大搖大擺地過公路了。每次出動,總是先讓偽軍拿着探雷器走在前面,查出地雷撒上石灰粉做標記,後面的鬼子便繞道而行。 [3] 
為了迷惑敵人,孫玉敏和民兵們也在沒有地雷的地方畫上白圈而在有地雷的地方插個稻草人,寫上“小心地雷”。虛虛實實,搞得敵人真假難辨,寸步難行,只得縮回烏龜殼。孫玉敏在山頭看到後伸出腦袋高興地喊:“鐵西瓜,威力大,教訓得鬼子真聽話!”“小鬼子,你且慢,鐵西瓜來得真不賤,吃了西瓜你給我留下西瓜錢!鬼子聽了氣炸了肺,但又無可奈何,只能朝着山上放冷槍麥熟季節,鬼子又出來搶糧了。他們不敢走大路,便繞山道走民兵們早已料到了這一點。他們在峯台山設了崗哨,在敵人必經的小路、地堰上埋好了地雷,又在路旁下了絆雷,在樹林裏設了掛雷。孫玉敏還用老鼠夾子,在河溝裏安上了夾子雷、天女散花石頭雷。又一個地雷陣擺下了。 [3] 
日寇200多人緩緩地蠕動着。當快要接近雷區時,狡猾的敵人突然改變了路線,掉轉頭向後走去。這可急壞了孫王敏。她突然靈機一動,一個箭步從石碉後跳出來就跑,邊跑邊打槍,引敵人上鈎。敵人正想捉一個百姓探聽情況,見前面跑着一個大姑娘,便瞪着血紅的眼睛,一窩蜂似地追了上來。孫玉敏憑藉熟悉的地形,一閃身繞過雷區隱蔽起來。鬼子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馬蹄子便踏響了絆雷。罷時間,轟轟!轟轟轟!雷聲四起,炸得敵人人仰馬翻,血肉橫飛,一個鬼子機槍手剛要趴下準備射擊,就被炸雷轟上了天。 [3] 
在反“掃蕩”的日子裏,孫玉敏和民兵們與敵人周旋了105天在那105個日日夜夜裏,他們在槍林彈雨中鑽來鑽去,環境極其惡劣生活非常艱苦。餓了,就用幾片生地瓜幹充飢;渴了,山澗河水捧着喝;困了,倒在山上打個盹;戰鬥激烈時,幾天幾夜不下火線。這時的孫圍敏,已是個18歲的大姑娘了。她只顧打仗,大熱的天沒有單褂穿,只好捂着件破夾襖,背上被地雷和盛敏鎬的木匣子磨爛了皮;腳上連雙鞋都沒有,山棗棘子刺進腳挑不出來,跑一步鑽心地疼,為了跟上隊伍,她就用石頭砸一陣繼續跑。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她變得更加勇敢、更加堅強了。在105天的戰鬥中,她一人殺敵17人。 [3] 
反“掃蕩”鬥爭在海陽結束時,抗日戰爭也在全國取得了勝利1945年冬,膠東軍區授予孫玉敏“膠東女民兵英雄”的光榮稱號,並獎給她一支鋼槍,鼓勵她繼續英勇殺敵,再立戰功! [3] 
1949年3月,孫玉敏出席了全國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 [3] 
1950年,孫玉敏又光榮地出席了全國羣英大會,榮獲了“全國民兵英雄”的稱號。孫玉敏一一這個英雄的名字傳遍了膠東,傳遍了全國,她的英雄事蹟,至今被人們傳頌着。 [3] 
1962年,八一電影製片廠以海陽地雷戰為背景以趙守福于化虎、孫玉敏3位全國民兵英雄為原型,拍攝了軍事教學故事片《地雷戰》,一時間轟動了全國。《地雷戰》在全國公映後,“玉蘭姑娘”迅速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1970年,孫玉敏被提拔為海陽縣民政局副局長。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後,孫玉敏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教育下一代不忘抗日戰爭歷史上。她不僅經常給周圍的同事講過去的戰鬥故事,還時常走進機關、工廠、學校和駐軍部隊作報告,對晚輩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2] 

孫玉敏藝術形象

1962年,八一電影製片廠以海陽地雷戰為背景,以趙守福、于化虎、孫玉敏三位全國民兵英雄為原型,拍攝了軍事科學故事片《地雷戰》。“這部著名的軍教片,成為全國人民百看不厭的經典影片,影響和教育了幾代人。”海陽市博物館館長張真説,影片中,由孫玉敏為原型演繹的“玉蘭姑娘”,給人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1] 
參考資料
  • 1.    海陽籍全國民兵英雄孫玉敏去世[N].煙台日報,2013.08.07(06).
  • 2.    張國委, 主如學, 盧軍. 女民兵英雄孫玉敏[J]. 中國民兵, 2009, (03): 54-55.
  • 3.    郝玉子.膠東婦女運動史略 1921-1949.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26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