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漪

鎖定
孫漪(1938年11月—2023年1月5日),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原籍河北省冀縣(現冀州區),漢族,九三學社社員,信息與通信工程專家,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退休教授。 [1-2] 
孫漪於1955年至1956年在北京外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留蘇預備部學習;1962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烏里揚諾夫電工學院,獲得無線電工程師證書(碩士學位);回國後任教於西安交通大學;1999年3月退休;2023年1月5日因病逝世。 [1-2] 
孫漪長期致力於圖文通信傳輸及處理、數據通信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1] 
中文名
孫漪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陝西漢中
出生日期
1938年11月
逝世日期
2023年1月5日
畢業院校
蘇聯列寧格勒烏里揚諾夫電工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孫漪人物生平

1938年11月,孫漪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原籍河北省冀縣(現冀州市)。
高中就讀於西安中學
1955年—1956年,在北京外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留蘇預備部學習。
1962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烏里揚諾夫電工學院,獲得無線電工程師證書(碩士學位)。
回國後,任教於西安交通大學。
1999年3月,退休。
與丈夫一起簽下遺體捐贈申請 與丈夫一起簽下遺體捐贈申請
2022年9月,和丈夫劉樹棠教授一起做了百年之後的安排:喪事從簡,不設靈堂,不舉行追悼會和遺體告別儀式,將遺體捐獻給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並聯系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遺體捐獻辦公室(陝西省紅十字遺體捐獻中心)辦理了遺體(角膜)捐獻手續;9月19日,與丈夫一起簽下遺體捐贈申請。 [1] 
2023年1月5日0時55分,因病逝世,享年85歲。 [1-2] 

孫漪主要成就

孫漪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在孫漪教授帶領下,西安交通大學與上海廣播器材廠合作,研製出一套KSX-900可視信息系統,提出了一種中西文全兼容的漢字videotex標準,並創造性地解決了中西文兼容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為videotex技術在我國的研究、發展和實用化做出了貢獻。該成果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1] 
  • 承擔項目
孫漪曾主持完成輸電線路運行管理系統、可視信息系統、大屏幕彩色動態顯示系統等科研項目11項。 [1] 
  • 科研成果獎勵
孫漪曾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陝西省高校科研進步獎、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獎和西安交通大學科研成果獎等獎勵。 [1] 

孫漪人才培養

  • 執教課程
孫漪生前開設有彩色電視機原理、FORTRAN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與應用、計算機接口技術等課程。 [1] 
  • 教材編寫
孫漪編寫有《微機原理》(講義)、《微型計算機原理》等教材。 [1] 
  • 教學成果獎勵
孫漪獲得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優秀講義三等獎等獎勵。 [1] 

孫漪個人生活

  • 家庭成員
丈夫:劉樹棠,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長期致力於計算機、無線電、網絡、信號與系統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 [1] 
劉樹棠教授和孫漪教授合影 劉樹棠教授和孫漪教授合影

孫漪社會任職

孫漪教授是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 [1] 

孫漪人物評價

劉樹棠教授和孫漪教授一生鍾情高等教育事業、弘揚偉大“西遷精神”,他們全心全意培養人才,關愛青年教師成長,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品德高尚、成績顯著,深受廣大師生愛戴。更加令人敬佩的是,兩位教授不僅在生前投身於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逝世後還毅然將遺體捐獻給學校醫學部,以“無語良師”的身份繼續教書育人,為學校發展、為祖國的醫學事業做出自己最後的貢獻。 [1]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評)
生前二老相濡以沫、伉儷情深,共同在西安交通大學為中國的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教書育人,身後他們毅然成為了神聖的“無語良師”,繼續教書育人,將畢生的精力和自己的一切奉獻給黨和國家,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生命讚歌。 [2]  起點新聞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