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楚酒樓

鎖定
孫楚酒樓,又稱太白酒樓,位於水西門西水關雲台閘上,樓因西晉太守孫楚常呼朋來此登高吟詠而得名,店老闆隨後就把酒樓更名為孫楚酒樓。
唐代大詩人李白寓居金陵天慶觀西園(朝天宮)時,常在孫楚酒樓豪飲賞景,棹歌秦淮,留下膾炙人口的名句“朝沽金陵酒,歌吹孫楚樓”,後人又把孫楚酒樓並稱為“太白酒樓”。
明初,在孫楚酒樓故址建成醉仙樓,為洪武年間南京16座名樓之一,但世人仍以孫楚酒樓、太白酒樓稱之。醉仙樓在明代中期圯廢,清代原址復建酒樓,幾經修葺,不失風雅。該酒樓地長期為古人賞景勝地,是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孫楚酒樓原建於江東門外古白鷺洲上,因孫楚負才不遇而流寓金陵的雅愛飲酒,常與客飲宴賦詩於此,後人仰慕其才氣,更感慨其際遇,為紀念他,遂以名樓。孫楚酒樓後遷於水西門外西水關附近的秦淮河畔。
中文名
孫楚酒樓
別    名
太白酒樓
地理位置
南京城西

孫楚酒樓歷史沿革

“朝沽金陵酒,歌吹孫楚樓”,唐時李白在孫楚酒樓賞月飲酒並留下著名詩篇。而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如是讚歎:“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至晉時,太守孫楚來到水西門的一座酒樓,詩興大發,狂飲高歌。店主後把酒樓更名為孫楚酒樓。唐時,詩人李白常與文人酒友在酒樓飲酒賞月賦詩,留下“朝沽金陵酒,歌吹孫楚樓”的著名詩篇。該酒樓後幾經損毀、重建,到清朝時仍臨水矗立在水西門秦淮河畔,在乾隆“金陵四十八景”中,第十三景即“樓懷孫楚”,可見酒樓在當時影響之大。然而最終酒樓毀敗,也沒有再重建。

孫楚酒樓地理位置

與東水關遙相呼應的水西門西水關,被稱為十里秦淮的“龍尾”,內秦淮河從這裏西出流進外秦淮,故這裏曾是南京對外交往的重要水上通道。從三國時起,從中華門到水西門、莫愁湖,漸成繁華商業區。
歷史上,內外秦淮河也是貫通的。但1959年,南京拆除水西門,內外秦淮河不再通航。1986年,水西門建泵站,內外秦淮河水位不再一樣,靠抽水機調節水位,水系也不再相通。為彰顯內秦淮河風光帶特色,南京市於去年啓動了西水關內外秦淮河溝通建設工程,擬在西水關泵站北側,新開河道,從水西門高架橋下的橋墩之間穿越鳳台路、水西門廣場,與外秦淮河連通,並在河上建船閘通航。
西水關內外秦淮河溝通建設工程的船閘由於城西幹道改造建設一直沒有動工,只能先行建設兩側的水西門東西廣場。
在歷史考證和現場調查的基礎上,並經歷史、文化、建築等方面專家論證,該項目擬在西廣場復建賞心亭,在東廣場復建孫楚酒樓。

孫楚酒樓再次復建

如今,孫楚酒樓將選址在東邊景觀區的秦淮河畔臨水復建,記者在規劃圖上看到,該酒樓的建築風格是:向內秦淮河西五華里河廳河房建築形制過渡,兼具合院形式和傳統民居建築形式。樓體一部分建築外廊臨水,並設親水碼頭,讓遊覽十里秦淮風光的客人,能從水路直接登上碼頭,進入酒樓。
孫楚酒樓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築以兩層為主,局部三層,檐口高度12米,同時配建地下停車庫一層,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米。
西廣場東側臨水處將集中佈置一批標誌性仿古建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樓閣式建築,就是即將重建的賞心亭。記者注意到,賞心亭重建方案是:建築風格延續秦淮風光帶的明清建築風格,但與夫子廟段“小家碧玉”式的江南民居風格有所差異,採用明清官式風格,八角歇山頂,灰筒瓦屋面。其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主體樓閣的高度為四層,檐口高度24米,附屬用房為三層,檐口高度11米。
據悉,賞心亭建成後將進行商業功能開發。建築主體樓閣部分臨外秦淮河處,以茶樓為主;附屬部分安排一些餐廳及茶座,滿足市民休閒的需要;地下設計為停車地庫,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