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桐萱

鎖定
孫桐萱(1895年~1978年9月9日),字蔭亭,河北省交河縣(今泊頭市) 人。原是西北軍馮玉祥部下,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1929年隨韓復榘脱離馮玉祥投靠蔣介石。1930年隨韓在山東任第十二軍軍長。1938年1月韓復榘被蔣介石處決後,孫升任第三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十二軍軍長,1940年再升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兼第十二軍軍長。在國共兩黨的鬥爭中屬於中間派。他出身貧苦家庭,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政策感召下,同情共產黨。在其部隊內有不少地下黨員進行工作,孫不僅默許,有時還加以保護,並對蔣介石派去的特務進行鬥爭。因此於1943年1月18日晚,遭蔣介石設計扣押,監禁於重慶。其部隊則被湯恩伯接管。1946年孫回北平寓居,但其父被留在南京為人質。解放後,在黨的關懷下,全國政協委員會對孫桐萱予以生活上的照顧,使他得以安度晚年。1978年9月9日在北京病故。 [1-2] 
出生地
河北交河
出生日期
1895年
逝世日期
1978年9月9日 [2] 
主要成就
創辦桐萱中學
本    名
孫桐萱
職    業
陸軍少將

孫桐萱人物生平

(一)
孫桐萱,字蔭亭,1895生於河北省交河縣(今泊河市)楊辛莊的一個農民家庭。孫桐萱幼年時,因家庭貧窮,僅在鄰村齊堰讀私塾三年便輟學,到北京當徒工、差役謀生,1917年入直系軍第十六混成旅馮玉祥部學兵連,先後隨軍參加過討袁戰爭和反張勳復辟。馮玉祥十六混成旅擴編為十一師後,孫升任該師二二旅四三團二營八連連長(旅長鹿鍾麟,團長韓復榘),1924年9月15日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後,馮玉祥升任直系第三路軍總司令。是年10月正當吳佩孚在山海關同奉軍交戰之時,直系將領馮玉祥回師北京發動政變,囚禁了賄選總統曹錕,並派旅長鹿鍾麟帶二十餘人將溥儀趕出紫禁城,孫率一連人看守過溥儀。1926年9月17日馮玉祥在五原誓師,宣誓就職國民聯軍總司令韓復榘為第三路軍總指揮,孫桐萱升任一師二旅旅長,1927年春,升任十五師師長。1928年秋,因部隊縮編,韓復榘任二十師師長,孫被任命為副師長。1929年韓率部到武勝關,在漢口曾受到蔣介石召見拉攏,故1930年4月馮閻聯合討蔣時,韓與馮發生分歧,韓即率部赴洛陽,投靠了蔣介石,孫桐萱被任命為二十師師長。不久,韓復榘奉命率部赴山東攻打晉軍,孫桐萱也跟隨進入山東。
(二)
孫桐萱進入山東後,自1931年秋到七七事變一直駐防兗州,長達六年之久。在這期間,蔣介石為了控制韓復榘拉攏孫桐萱,曾將徵收黃煙税(山東的一部分)的差事交給孫部管理,孫從中得到不少錢,他用這些錢為當地辦了不少有益於人民的事情。兗州歷來是屯兵重鎮,城池較大,城四州長十四多華里,但這樣大一個城,只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兗州火車站位於城東北郊,羣眾上下火車需繞道而行,很不方便。為了方便行人,孫桐萱於1933年春派部隊在火車站西城牆上闢了一個新東門,修了公路,後來又修了新西門。
當時,新東門外有一片荒地,高低不平,很不雅觀,孫出資將這片荒地買下,讓無宅基地的人到這裏蓋房安家,很快集聚了百户人家,孫又在那裏修起了一座石門,上刻“新村”兩個大字。
1933年春一個清晨,孫桐萱到城東散步,發現了一個奄奄一息的孤兒。此後他又發現街上經常有不少流浪兒。為了收養這些孤兒,孫桐萱經與地方商議,出資兩萬,創辦了一所孤貧學校。這個學校專門收養無家可歸的孩子,學校管吃管穿,既學文化,又學技術。為了解決辦學資金和安排畢業學生,還辦了“孤貧學校習藝所”,專事捲煙,所生產的香煙,行銷國內外。 後來,又辦了澡塘和飯館。
在車站西邊,因原來修鐵路取土,挖了幾個大坑,坑內常年積存髒水,孫桐萱派部隊花費三年的時間,將這裏加以改造,修建成“津浦花園”,供羣眾遊覽。
從兗州往東幾十華里就是孔子的故鄉曲阜,為了方便遊人,1933年冬孫桐萱命士兵,從兗州到曲阜修了公路, 命名為“孔道”,路兩旁栽上楊柳,還在沿途修建了一坊五亭。孫桐萱在西北軍多年,繼承了該軍的一些優良傳統,治軍很嚴。平時,出操、上課、打野外,軍風軍紀都很嚴。不準戰士吸煙。星期日檢查衞生。一次檢查衞生,從學兵連一個叫李懷金的上衣口袋裏檢查出煙屁,當場叫他把煙屁嚥到肚裏。每天開午飯前,戰士要整隊先唱《 吃飯歌 》,歌詞是:“這些飯食人民供給,我們應當為民努力,臨陣殺敵有勇有智,保國為民盡我天職。”
孫桐萱對部隊不僅注重進行軍事訓練,還注意思想和文化教育,部隊開設有“三民主義”課和“國文”課,師部還創辦了《猛進》月刊。為了培養人才,師部辦了學兵連,選拔班長、副班長或優秀戰士,加以培養。學兵連每年均進行考試,對成績優秀者給予重獎,如考第一名者,獎給金質獎章一枚(刻上第一名),懷錶一枚,毛毯一牀,還有大批書籍。1934年初冬,河北省交河、鹽山、滄縣等地五十多名學生,因政治或其他原因在當地不能繼續求學,投奔孫桐萱而來,孫將這些學生編為特別班,加以培養,學習代數、幾何、物理、化學和英語,特別班還開展籃球、演戲等課外活動。
1936年,日本侵略者在華北的侵略活動日趨嚴重,為了準備抵禦外敵,孫桐萱從三六年冬到第二年春,利用三個月的時間對當地滋陽(今兗州) 的廣大青年進行了軍事訓練,每鄉派一名副連長,每村派一名學兵連戰士,擔任教練員。訓練結束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檢閲。
(三)
1937年七七事變後,韓復榘的第三路軍改編為第三集團軍。時孫桐萱任十二軍軍長兼二十師師長。曾奉命率二十師防守濟南以北資河,周村、博山失守後,孫奉命集結於魯西南曹縣。
1938年1月蔣介石在開封召開軍事會議,會前蔣介石親自給韓打電話,令韓務必到會見面。在會上將韓復榘扣押,任命孫桐萱為第三集團副總司令,于學忠任總司令。孫桐萱回曹縣後不久,于學忠即到曹縣就職,但沒數日即回蚌埠,只把參謀長留在指揮部。韓復榘被扣後,孫桐萱曾多方設法營救,均未成功。
1938年4月台兒莊戰役時,孫率部在魯西南對日軍展開反擊,進行策應,所部二十二師曾一度攻下濟寧,促台兒莊戰役取得勝利。
孫桐萱主持第三集團軍軍務之後,不久五十五軍曹福林部,被改編到二集團軍劉汝明部,此時,三集團軍只剩下十二軍一個軍。
1938年4、5月間,孫奉命率部集結於河南許昌,時黃河已決口,乘洪水橫流,消滅向許昌進攻的日軍四、五百名。接着又先後到武昌、武勝關等地與日作戰。武漢失守後,奉調到鄭州黃河大橋至泛區之間擔任黃河防務。
蔣介石通過特務系統瞭解到,孫桐萱同共產黨有聯繫,便於1924年初冬密令蔣鼎文、湯恩伯在洛陽一戰區長官部將孫扣押,解作重慶。蔣介石對孫桐萱親自進行了審問,曾問:“你是不是想跑?”孫回答説:“我這輩子不做人了,我的子孫後代還要做人。”在孫被扣押期間,蔣介石曾批過一個條子,決定槍斃孫桐萱,但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討論時沒有通過,一是認為證據不足,二是怕影響原西北軍其他將領。後來,蔣介石又將孫桐萱的叔父、八十九歲的孫錫榮弄到重慶做人質,軟禁起來。
這裏的一個小插曲:孫錫榮會鷹爪力,功夫很深。1935年孫桐萱駐兗州時,蔣介石在廬山搞軍訓,蔣自任團長,為了拉攏孫桐萱,曾委任孫桐萱為訓練團營長,並派專車將孫錫榮接去廬山,熱情接待,還特意將自己的照片贈於孫錫榮,背面寫着:“錫榮老伯惠存,小侄蔣中正敬贈。”今天,卻將孫老先生軟禁起來。正是:前般熱情招待畢恭畢敬,後般拔刀相見兇相畢露。這是蔣介石一貫玩弄的兩面手法。抗日戰爭勝利後,孫桐萱才被解職釋放,到北平居住。
(四)
孫桐萱在西北軍多年,頗受馮玉祥將軍影響,有一定的愛國熱忱。尤其抗戰爆發後,在共產黨團結抗日政策感召上,對蔣介石的賣國內戰政策和反動統治深感不滿,因而同情共產黨,做了一些對人民有益的事情。
1938年初孫桐萱被委任第三集團軍副總司令回到曹縣後,大約三、四天,聽到一個副官報告説:在柳河山東省政府臨時駐地附近,押着四、五百名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這些人由軍法處協助看守。正在這時,張經武授意中共豫魯聯絡局書記劉貫一派王恩久前來面見孫桐萱,要求釋放這批政治犯,孫桐萱愉快接受了。他趁山東新任主席沈鴻烈未到任之機,派副官命軍法處將這四、五百人全部釋放。
1939年秋,正當國民黨反動派宣佈“制止異黨活動”積極反共時期,劉貫一到鄭州為新四軍六支隊募集棉衣費,通過孫桐萱的機要室上校主任朱晦生(中共黨員)會見孫桐萱,孫捐助五千元,並派人送到洛陽八路軍辦事處。
朱晦生是1928年入黨的共產黨員,自當兵一直跟隨孫桐萱,後來逐步被提拔為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部機要室主任。1940年,有一次將與黨秘密聯繫的信件被國民黨特務機關查獲。不久,朱隨孫桐萱乘汽車去洛陽,走到滎陽城外,第一戰區軍統特務頭子少將嶽燭遠帶人追趕上來,嚴詞對孫桐萱説:“你帶的這個秘書朱晦生,是共產黨,我們查到了他的證據,今天要逮捕他!”並拿出查獲的朱晦生的信給孫桐萱看,孫連看也沒看,把信給扔在地上,並説:“他是我的人,你們沒權抓他。”給頂了回去。後來,湯恩伯從漯河親自給孫桐萱打電話,令孫將朱晦生鐐押漯河。孫桐萱一口否認朱是共產黨員,並以自身性命擔保,將朱晦生保護下來。朱晦生在第三集團軍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其中有田瑞珍同志(現在河南省委黨校任黨史教研室主任)。孫桐萱被蔣介石扣押重慶後,朱晦生曾自己籌集款項,到重慶營救過孫桐萱,但未成功。
1941年,以記者身份做掩護的共產黨員林冰、曹楚,被鄭州的中統特務抓獲,押到鄭州南山黃崗寺嚴刑拷問,孫桐萱得知後,派副官強行將二人要出來。
1942年,共產黨員劉鴻文同志,因工作到靈寶縣,曾住在第三集團軍司令部朱晦生家,孫桐萱得知後,進行了保護。解放後,劉鴻文同志曾任中共河南省委副書記,孫1978年在京逝世時,劉鴻文同志特意贈送了花圈。
孫桐萱獲釋後,一直住在北平。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其部下找到他商討如何為解放北平做貢獻的問題,曾決定從德勝門放解放軍進城,但由於行動時間較晚,正在與解放軍聯繫過程中,傅作義已宣佈起義了。
解放後,在黨的關懷下,全國政協委員會對孫桐萱予以生活上的照顧,使他得以安度晚年。1978年9月9日在北京病故。逝世後,全國政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為他舉行了追悼會,悼詞中説:“孫桐萱先生早年就與我黨有聯繫。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和影響下,他同情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做了一些有益於人民的事情。由於他不滿蔣介石的賣國內戰政策和反動統治,曾被蔣介石長期扣押和監視,幾遭殺害。” (1978年9月30日 人民日報第四版)。 [2]  [3-4] 

孫桐萱親屬成員

兄弟四人,長兄孫桐章,早年逝世。他是老二,七歲過繼給叔父孫錫榮。三弟孫桐峯,國民黨統治時期曾在山東聊城任過縣長,1973年在天津去世。四弟孫桐崗,是我圖早期著名的空軍飛行員,後在美國居住。 [2] 
參考資料
  • 1.    河北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河北省檔案局編,毛澤東與河北 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209頁
  •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北省泊頭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泊頭市文史資料 第1輯,1987.09,第1-6頁
  • 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河南文史資料 1995年第1輯 總第53輯,第75-83頁
  • 4.    青島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文史資料 第2輯,1982.05,第71-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