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恩

(東晉五斗米道道士和起義軍首領)

鎖定
孫恩(?-402年),字靈秀,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出身琅琊孫氏。東晉時期五斗米道士、起義軍領袖。 [16] 
孫恩家族世奉五斗米道。隆安三年(399年),起兵反叛東晉,使東晉損兵折將。元興元年(402年),孫恩進攻臨海失敗,最終跳海自殺。餘眾由妹夫盧循繼續領導,史稱“孫恩盧循之亂”。 [17-19] 
孫恩組織的起義,動搖了晉朝的封建統治,也引發了南北朝時期道教上層人物寇謙之、陸修靜對道教的“改革”和南北天師道的出現。著有《孫恩集》五卷,現已散失。 [20] 
靈秀
所處時代
東晉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會稽郡山陰縣
出生日期
不詳
逝世日期
402年
主要成就
中原海寇之始
主要作品
《孫恩集》
本    名
孫恩
籍    貫
琅琊郡臨沂縣

孫恩人物生平

孫恩待報叔仇

孫恩出身琅琊孫氏,祖上是八王之亂時趙王司馬倫的謀主孫秀,世奉五斗米道。 [1]  其家族在東晉屬於“寓居江左的次等士族”。 [2]  陳寅恪則指出:“孫恩世居南方,與其他南來下層北人一樣,經過土斷,已變成南方的低下階級”。 [3]  孫恩的叔父孫泰師從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杜子恭,學習秘術。杜子恭死後,孫泰繼任五斗米道教主,教徒廣佈南方,曾經為會稽王司馬道子做事。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孫泰見王恭舉兵對抗朝廷,有感晉朝國祚將傾,於是打算作亂。會稽內史謝輶揭發孫泰造反的陰謀,孫泰遭司馬道子誅殺。孫恩此時逃入海島(或為今舟山羣島)。孫泰餘眾當時認為孫泰是“蟬蜕登仙”,到海島中支持孫恩,孫恩於是聚集了百多人,伺機復仇。 [4] 

孫恩屢攻三吳

起義圖 起義圖
隆安三年(399年),東晉執政者司馬元顯(司馬道子之子)徵調因三吳門閥免除官奴身份成為佃客的廣大民眾,進入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以充實兵員,稱作“樂屬”。此舉激起當地門閥的憤怒不滿;孫恩乘着人心不穩,率眾乘機進攻上虞(今浙江上虞)並殺上虞縣令,隨後攻克會稽(今浙江紹興),會稽內史王凝之被殺,孫恩部眾增至數萬人。當時會稽郡吳郡吳興郡義興郡臨海郡永嘉郡東陽郡新安郡皆有人響應孫恩叛變,三吳八郡於是一時皆叛,孫恩部眾亦增至數十萬人。 [5]  當時郡縣官員大多不是被殺就是棄郡逃亡,孫恩於是據守會稽,自號徵東將軍,為其黨眾改了個稱號為“長生人”,並宣令誅殺異己,連嬰孩也不放過,於是大量人死亡。朝廷內外戒嚴,遣徐州刺史謝琰與鎮北將軍劉牢之前往鎮壓,孫恩在得八郡響應下原打算攻陷建康推翻東晉,知道劉牢之兵臨錢塘江時就打算割據會稽,以錢塘江與東晉分庭抗禮; [6]  不久劉牢之渡江,孫恩被逼率其所虜略的二十多萬民眾撤回海島。當時孫恩在逃走時故意沿途留下虜劫得來的財寶器物以及年輕男女,爭取劉牢之追軍爭相搶奪的時間以便逃亡。 [7] 
隆安四年(400年)五月,孫恩率部眾攻浹口(今鎮海口),入餘姚,破上虞,抵山陰縣北之邢浦,被謝琰參軍劉宣之擊退後不久再度進軍邢浦,並逼近會稽,守城的謝琰出戰但戰死。孫恩及後轉攻臨海。謝琰戰死令朝廷大驚,派了桓不才、孫無終高雅之領兵鎮壓。十一月,孫恩在餘姚大敗高雅之,但劉牢之及後卻擊敗孫恩,孫恩再度逃入海島。 [8] 

孫恩威脅京師

孫恩、辛景激戰大固山 孫恩、辛景激戰大固山
隆安五年(401年)二月,孫恩率眾第三次登陸,又攻浹口,進攻句章,但不能攻下並受劉牢之進擊,於是撤回海島。三月,孫恩第四度登陸,轉攻海鹽,但白天攻城遭劉裕擊退,夜間試圖進攻又被劉裕設計擊敗,孫恩於是轉攻吳國內史袁山松守的滬瀆。五月孫恩攻滬瀆並殺袁山松,又從海路進至京口(今鎮江),圖取東晉京師建康,劉裕追孫恩至丹徒,以少勝多,大量孫恩部眾墮海或墮崖,令孫恩狼狽登船逃走。不過孫恩仍自恃人多,不久就重整兵力再進建康,司馬元顯率兵拒戰亦屢戰不利。孫恩漸漸逼近,不過此時朝廷已經陳兵待戰,豫州刺史司馬尚之亦入援建康,孫恩乘虛掩襲建康的圖謀失敗,於是至新洲後就撤退,北走鬱州。孫恩在鬱州曾擊敗來攻的高雅之並俘虜他,但及後劉裕來討,多場戰事後孫恩大敗,實力鋭減,於是沿海南逃。南逃期間劉裕仍然一直追擊,於是在滬瀆又大敗孫恩,孫恩於是在浹口再逃入海中。 [9] 

孫恩窮途末路

元興元年(402年)三月,桓玄消滅司馬道子父子的勢力,執掌朝政,孫恩乘時再度來攻,但進攻臨海郡時被太守辛昺擊敗,孫恩屢次來侵所擄掠的三吳士民經上年大敗給劉裕和此戰後,至此死亡殆盡,僅餘數千人。孫恩害怕被朝廷俘獲,於是投海自盡,數百名他的妓妾和信奉他的部眾皆隨之而死, [10]  孫恩更被其信眾稱為“水仙”。 [11]  孫恩死後,其妹夫盧循率領餘眾堅持鬥爭,直到義熙七年(411年)才被東晉剿滅。

孫恩軼事典故

在起兵的初期,孫恩聽説有八個郡的民眾起來響應他,不禁喜形於色,對屬下説:“天下沒大事了,過幾天咱們就穿着朝廷的官服到建康去。”後來聽説劉牢之來了,他又立即改變了遠大目標,轉而説:“就算我只割據浙東這塊地方,總也能做個勾踐!”又過了幾天,聽説劉牢之已經帶着軍隊渡江,他又放低了目標,説:“就算逃走,也沒什麼丟人的!” [12] 

孫恩個人作品

孫恩著有《孫恩集》五卷,到隋唐時仍存於世,現已亡佚。 [13] 

孫恩史籍記載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 [14] 

孫恩人物評價

丁玉柱《海洋文化》:雖然在三吳地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孫恩除了會用宗教迷惑人以外,並沒有多少才能和遠見。他帶領的軍隊一派流寇作風,到了一個地方,除了殺死地方官之外,就只會劫掠財物,燒燬倉庫房屋,甚至於砍伐樹木,填埋水井,完全是一個瘋狂的破壞者形象。他出身於次等士族之家,本來就恨世家大族佔據着高位,讓他們難有機會進階,所以對他們的屠戮也格外嚴重。王家和謝家首當其衝,除了王凝之以外,包括謝安的兩個侄子在內的許多王謝子弟都被殺死。
如果孫恩的政治才能再高一些,他本來會有更大的作為。但他缺乏政治遠見,也沒有堅定的意志,這些都註定了他的事業不可能長久。孫恩海上反亂被稱為“中原海寇之始”,為後世海盜活動提供了經驗。後人常稱海盜為孫恩,孫恩成了海盜的代名詞。 [12] 
我國史學界對於孫恩的評價,過去一直以農民起義領袖為主流,因而給予正面評價。只有范文瀾否定孫恩起兵的性質,認為他是竊取農民起義果實的野心家。 [15]  史學家田餘慶則強調:“孫恩不是一般意義的野心家,他的野心具有突破門閥政治這一時代特點,這與劉牢之劉裕並無不同”,因此孫恩和劉裕同樣是東晉門閥政治的“掘墓人”,而且還是劉裕的先行者;又認為“孫恩等的活動,客觀上看來也是次等士族對門閥士族的一種反抗,但並不都是自覺行動。……孫恩、盧循雖然對門閥士族進行了衝擊,以求改變自身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但在精神上仍受門閥士族的束縛,這一點與劉牢之相像。” [2] 
參考資料
  • 1.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孫恩,字靈秀,琅邪人,孫秀之族也。世奉五斗米道。
  • 2.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306—309頁
  • 3.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0頁
  • 4.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恩叔父泰,字敬遠,師事錢唐杜子恭。而子恭有秘術,嘗就人借瓜刀,其主求之,子恭曰:「當即相還耳。」既而刀主行至嘉興,有魚躍入船中,破魚得瓜刀。其為神效往往如此。子恭死,泰傳其術。然浮狡有小才,誑誘百姓,愚者敬之如神,皆竭財產,進子女,以祈福慶。王珣言於會稽王道子,流之於廣州。廣州刺史王懷之以泰行鬱林太守,南越亦歸之。太子少傅王雅先與泰善,言於孝武帝,以泰知養性之方,因召還。道子以為徐州主簿,猶以道術眩惑士庶。稍遷輔國將軍、新安太守。王恭之役,泰私合義兵,得數千人,為國討恭。黃門郎孔道、鄱陽太守桓放之、驃騎諮議周勰等皆敬事之,會稽世子元顯亦數詣泰求其秘術。泰見天下兵起,以為晉祚將終,乃扇動百姓,私集徒眾,三吳士庶多從之。於時朝士皆懼泰為亂,以其與元顯交厚,鹹莫敢言。會稽內史謝輶發其謀,道子誅之。恩逃於海。眾聞泰死,惑之,皆謂蟬蜕登仙,故就海中資給。恩聚合亡命得百餘人,志欲復仇。
  • 5.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及元顯縱暴吳會,百姓不安,恩因其騷動,自海攻上虞,殺縣令,因襲會稽,害內史王凝之,有眾數萬。於是會稽謝釒鹹、吳郡陸瑰、吳興丘尪、義興許允之、臨海周胄、永嘉張永及東陽、新安等凡八郡,一時俱起,殺長史以應之,旬日之中,眾數十萬。
  • 6.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於是吳興太守謝邈,永嘉太守謝逸,嘉興公顧胤,南康公謝明慧,黃門郎謝衝、張琨,中書郎孔道,太子洗馬孔福,烏程令夏侯愔等皆遇害。吳國內史桓謙,義興太守魏傿,臨海太守、新蔡王崇等並出奔。於是恩據會稽,自號徵東將軍,號其黨曰「長生人」,宣語令誅殺異己,有不同者戮及嬰孩,由是死者十七八。畿內諸縣處處蜂起,朝廷震懼,內外戒嚴。遣衞將軍謝琰、鎮北將軍劉牢之討之,並轉鬥而前。吳會承平日久,人不習戰,又無器械,故所在多被破亡。諸賊皆燒倉廩,焚邑屋,刊木堙井,虜掠財貨,相率聚於會稽。
  • 7.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乃虜男女二十餘萬口,一時逃入海。懼官軍之躡,乃緣道多棄寶物子女。時東土殷實,莫不粲麗盈目,牢之等遽於收斂,故恩復得逃海。
  • 8.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隆安四年,恩復入餘姚,破上虞,進至刑浦。琰遣參軍劉宣之距破之,恩退縮。少日,復寇刑浦,害謝琰。朝廷大震,遣冠軍將軍桓不才、輔國將軍孫無終、寧朔將軍高雅之擊之,恩復還於海。於是復遣牢之東屯會稽,吳國內史袁山松築扈瀆壘,緣海備恩。恩復入浹口,雅之敗績。牢之進擊,恩復還於海。
  • 9.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轉寇扈瀆,害袁山松,仍浮海向京口。牢之率眾西擊,未達,而恩已至,劉裕乃總兵緣海距之。及戰,恩眾大敗,狼狽赴船。尋又集眾,欲向京都,朝廷駭懼,陳兵以待之。恩至新州,不敢進而退,北寇廣陵,陷之,乃浮海而北。劉裕與劉敬宣並軍躡之於鬱洲,累戰,恩復大敗,由是漸衰弱,復沿海還南。裕亦尋海要截,復大破恩於扈瀆,恩遂遠迸海中。
  • 10.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及桓玄用事,恩復寇臨海,臨海太守辛景討破之。恩窮戚,乃赴海自沈,妖黨及妓妾謂之水仙,投水從死者百數。餘眾復推恩妹夫盧循為主。自恩初入海,所虜男女之口,其後戰死及自溺並流離被傳賣者,至恩死時裁數千人存。
  • 11.    《晉安帝紀》載孫恩:“後為臨海太守辛昺斬首,送之京師。《晉書·安帝紀》亦載:“臨海太守辛景擊敗孫恩,斬之。”辛景為唐朝避李昺諱而改,今因“水仙”之説,其死因據《晉書·孫恩傳》。
  • 12.    中國海盜祖師—孫恩  .華夏經緯網 .2011-06-20[引用日期2013-12-20]
  • 13.    《隋書》卷三五,志第三○,《經籍四·集志》。
  • 14.    《晉書·列傳第七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5-28]
  • 15.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6頁
  • 16.    王志民主編,山東重要歷史人物 第2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09,第183頁
  • 17.    周曉孟,沈智主編,國人必知的2300個道教常識 上,萬卷出版公司,2012.10,第85頁
  • 18.    王志民主編,山東重要歷史人物 第2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09,第185頁
  • 19.    龔書鐸,劉德麟主編,圖説中國史 動盪紛爭四百年 三國·兩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06,第110頁
  • 20.    周曉孟,沈智主編,國人必知的2300個道教常識 上,萬卷出版公司,2012.10,第8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