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建興

(東明縣西瓜協會會長)

鎖定
孫建興,中共黨員,東明縣城關鎮梁莊行政村朱佔村村民、縣西瓜研究所所長。他利用遠教網絡,承擔了《西瓜砧木品種的培育》等科研攻關課題,已建成佔地百餘畝,固定資產200萬元,年收益20餘萬元的西瓜研究所。先後獲得“全省科技星火帶頭人”、“山東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2] 
中文名
孫建興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職    業
東明縣西瓜協會會長
性    別

孫建興學用結合

孫建興從縣職業中專畜牧獸醫專業畢業後,受聘到城關鎮當技術員,從此與農業科技結下了不解之緣,迷上了科技興農。
拜名師長本領。從當技術員抓瓜菜大棚生產的經歷中,他時時感到自己的科技知識貧乏,於是自掏腰包到山農大蔬菜專業進修。學成歸來,他又廣拜名師,先後投在中國瓜協主席馬躍、鄭州瓜菜研究所博士劉文革、山農大博士生導師魯玉華門下,在名師指導下,他相繼完成了“禮品西瓜越冬茬生產”、“綠色食品西瓜技術開發”等十幾項技術更新與開發,學到了不少真本事。
痴心科普三換座騎。剛當技術員時,孫建興騎着一輛自行車,在全鎮走東村竄西村,趕集市到田間,常常是披着朝霞出門,頂着月光回來。後來他感到騎車太慢,便瞞着妻子買輛摩托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全鎮種瓜的每個村、每個棚都晃動着他的身影。但隨着服務範圍的不斷擴大,尤其是在颳風下雨時不能及時趕到,2004年他毅然買輛小轎車,車內前檔上方還掛上“科普惠農車”字樣。
辦基地創名牌,示範帶動羣眾發展禮品瓜、尖端品種瓜。由於東明西瓜大多以露地瓜為主,經濟效益一度不理想,無形中挫傷了一部分瓜農的積極性。為改變這個狀況,孫建興舉債180多萬元,建起了科普示範園。他多次外出考察,不厭其煩向專家請教,終於培育出了“東明紅”等響噹噹的品牌瓜,從科普園裏走出的“方形西瓜”、“帶字西瓜”、“圖案西瓜”等新品種打入了國內多家大超市,畝效益比露地瓜高產田高出24倍多。園裏“季季有鮮瓜,月月可供市”,成了“金字招牌”。許多瓜農看他換了摩托又買轎車,種瓜能發財,前來學習參觀的成羣結隊,留連忘返,他總是來者不拒,毫不保留地教給他們。

孫建興點面結合

在縣科協的大力支持下,孫建興領辦了東明縣西瓜協會和研究所,依託“會、所、園”,以科普示範為支點,不遺餘力地向羣眾傳授普及新技術。
——巡迴指導。他時常是一週有三五天下鄉指導,數年如一日。2008年5月12日下午,孫建興正在東明集鎮會議室對100多名羣眾上課,正遇“5.12”大地震,短暫停課後,見無大礙,又二次走向講台。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孫建興巡迴輔導專場632次,受訓6480人次。近三年,他駕車下鄉每年要跑1.2萬公里,油費自理,不要報酬。有些羣眾過意不去,想意思意思,建興總是隻吃便飯,上酒不喝,給煙不要。
——發放技術明白紙。東明縣70%的鄉鎮種西瓜,孫建興的明白紙遍及全縣。他走到哪裏,寫到哪裏,有組織地散發到哪裏。羣眾拿到一張明白紙,就知道育苗期、定植期、座果期、成熟期等各個階段該怎麼辦,照着去做。三年來共發放明白紙98期,28萬多份。
——辦班培訓。定期舉辦培訓班,着力培養“永久”牌種瓜能手。一類是普及型培訓,分棚瓜、温室瓜、無籽瓜、小型禮品瓜、露地瓜等幾個系列進行專題講座。據統計,近3年已辦班136次,培訓1088人。另一類是骨幹培訓,重點培訓協會一些骨幹技術員,讓他們及時追蹤和把握國內乃至世界上有關西瓜生產的新技術、新方法,技術上不掉隊,不落伍。三年來,共培訓骨幹3630人次。他編撰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瓜類病蟲害防治”等科普教材被學員視若珍寶,在羣眾中也十分搶手。

孫建興幫帶結合

孫建興對於特殊的農户家庭,心貼心地幫,俯下身子帶,被羣眾譽為致富路上的好幫手。
東明集鎮段莊、臨河店等幾個行政村土地呈沙性,是天然的西瓜良田,但當地羣眾大都以露地瓜為主,管理粗放,效益不好。孫建興2006年8月往這些村跑了八九次,同瓜農談心交流,找癥結破難題。2007年他把自己發明的“打油”技術無償轉讓給羣眾,這些村的瓜農當年畝效益就比往年高出2100多元,羣眾心裏樂開了花。
城關鎮的劉牆、梁莊等行政村一直都是靠種蔬菜為主,近年來蔬菜出現供大於求,經濟效益下滑。2007年春,他多次去,現場教,忙時委派高徒幫,指導羣眾改菜種瓜,從選地整地到選種、育苗、生產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務,當年發展甜瓜78畝,湧現了8家收入過10萬元的典型户,張剛存、沈東海等14家成為收入過30萬元的致富能手。
孫建興還積極探索訂單農業、名牌農業之路,目前已註冊“東明紅”等西瓜商標6個,並讓全縣瓜農無償使用,形成了品牌競爭優勢。僅2008年協議種植優質西瓜25100户、28000畝,靠品牌優勢就淨增收3600餘萬元。
孫建興靠技術發了家,致了富,譜寫了科普惠農富民的新篇章。近年來,他年年受到縣委縣政府表彰,還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範,全省農村科普帶頭人。他的事蹟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大眾日報等多家媒體進行過報道,並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讚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