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幹卿

鎖定
孫幹卿(1919年1月--2019年1月5日),原名孫純臣 [1]  ,山東省臨淄縣(今淄博市)人,曾任第四野戰軍師參謀長、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參謀長等職,少將軍銜,參加了四平保衞戰臨江、遼瀋、平津海南島等戰役。
2019年1月5日,孫幹卿在南京逝世,享年100歲。 [2] 
中文名
孫幹卿
別    名
孫純臣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9年1月
逝世日期
2019年1月5日
主要成就
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出生地
山東省臨淄縣

孫幹卿人物簡介

孫幹卿(照片1)
孫幹卿(照片1)(3張)
孫幹卿(1919-2019),原名孫純臣,是山東省臨淄縣(今淄博市臨淄區)人,1937年10月參加革命,1938年7月入伍,193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副連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團參謀長等職,參加了打擊敵寇戰鬥和反頑鬥爭。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團長、團政治委員、師參謀長等職,參加了山海關、四平、臨江、遼瀋、平津、渡江、湘贛、粵桂邊、解放海南島等戰役戰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歷任副師長、師長、軍參謀長、海南軍區副參謀長、海南軍區參謀長、廣州軍區炮兵司令員、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參謀長、昆明軍區參謀長等職,參加了炮擊金門、南方邊境作戰等戰役戰鬥,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1] 
2019年1月5日上午,孫幹卿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0歲。 [2] 
孫幹卿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獨立功勳榮譽章。 [1] 

孫幹卿詳細生平

孫幹卿(1919—2019),山東省臨淄縣(現為淄博市臨淄區)北安合村人。1919年1月出生在一個破落地主家庭。他從7歲在本村上小學。由於他功課較好,畢業後報考縣立第一和第三高小,均被錄取。時因兵荒馬亂、土匪橫行,為安全之計,未入學。第二年又考入第二高小,方如願以償,完成高小學業。1934年他考入初中。在校期間,他結識了一位思想進步的老師李人鳳,頗受其影響。
1937年,他初中畢業。不久,蘆溝橋事變爆發。當時國難當頭,擺在孫幹卿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隨校流亡,顛沛流漓。二是給日本人當順民,做亡國奴。這兩條路他都不願意走。何去何從?在傍徨之際,李人鳳告訴他:“流亡不是長法,順民更不能當,只有拿起槍來鬥爭,才不做亡國奴。”10月,李人鳳、陳梅川等組織“志願軍訓團”,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孫幹卿參加了這個組織併成為活動積極分子。至歲末,日軍佔領了濟南、張店等地,軍訓團提前畢業,轉入開展游擊戰爭。這支游擊隊在辛店以西的矮槐樹村伏擊了由張店東進的一股日軍,打死日軍小隊長吉田以下數10人,繳獲了一批武器彈藥。這一仗使軍訓團名聲大振。接着又進行了破鐵路,炸火車,襲擊敵車站等一系列戰鬥,隊伍迅速發展。
1938年7月,這支部隊被編入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十團。孫幹卿任一營二連副連長。9月,經杜吉甫、吳明仁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9年3月,他任三連連長,參加了在廣饒南部趙家莊伏擊日軍的戰鬥,擊毀敵汽車二輛,斃傷日軍百餘名。5月,十團主力到外線活動,留三連堅持臨淄地區的鬥爭。7月,他利用青紗帳作掩護,伏擊偽軍一箇中隊,繳獲自行車30餘輛。10月,十團整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基幹二營,他改任六連連長。開赴小清河北,開闢廣(饒)、博(興)蒲(台)根據地。1940年9月,三支隊改為第三旅,孫幹卿調任九團一營營長。不久,他率一營在紀家町全殲了由桑科出動的日軍,拔除了這個據點。1941年2月,一營與七團的二、三營合編成立清河軍區獨立團,遂去膠東,配合膠東的部隊開展反投降戰役。他帶一營參加了牙山戰鬥。8月,返回清河區。1942年2月,孫幹卿調任清河軍區清中分區獨立團副團長。1944年1月,渤海軍區成立後,清中獨立團撤銷,他改任博興縣獨立營營長。7月,他帶部隊渡過小清河,連續攻下興和許等七個偽軍據點,解放了三個區。後又參加了討張(景月)戰役。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佈投降後,渤海軍區部隊組建第七師。孫幹卿任二十團副團長,參加了山東軍民大反攻,和兄弟團一起相繼解放了博興、無棣等縣城。9月,七師奉命向東北進軍。10月下旬到達山海關。為接應新四軍三師進入東北,七師進行了山海關保衞戰,堅持了半個月之久,勝利完成任務,受中央軍委嘉獎。到達東北後,七師被編為東北民主聯軍二十旅,二十團改稱五十九團,他升任該團團長。從1946年3月起,五十九團參加瞭解放長春和保衞四平的戰鬥。後五十九團改為第六縱隊十七師五十團,他仍任團長。先後參加了三下江南戰役和夏、秋、冬季攻勢。1948年9月,遼瀋戰役發起,五十團參加了攻克錦州和遼西殲滅國民黨第九兵團的會戰。不久,部隊奉命入關,參加平津戰役。五十團參加瞭解放天津的戰鬥。
晚年的孫幹卿
晚年的孫幹卿(3張)
1949年1月,部隊整編,東北野戰軍六縱隊改為第四十三軍,十七師改為一二八師,五十團改為三八三團。孫幹卿繼續擔任團長。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後,四十三軍奉命南下,4月上旬到達湖北河口鎮。一二八師在黃岡、浠水地區渡過長江。6月,他調任一二八師參謀長。9月中旬,該師沿湘贛邊越大庾嶺進軍廣東。10月,參加解放廣州的戰役。11月,在粵桂邊戰役中,該師生俘了國民黨兵團司令張滏,在欽州地區殲滅了大量敵人。
孫幹卿的國畫 孫幹卿的國畫
1950年1月,四十三軍奉命解放海南島。部隊經過三個多月的艱苦海練,克服了種種困難。一二八師組織三八三團一營於3月16日偷渡成功。4月16日,大部隊登陸。5月1日解放了全島。同年8月,他代理一二八師師長。翌年9月,任師長。1952年4月,他調任四十三軍參謀長。1955年9月,他被授予大校軍銜。曾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1956年調任廣州軍區炮兵司令員。1958年參加了“炮擊金門”戰鬥。1963年7月,他調任海南軍區司令員。翌年8月,晉升為少將軍銜。1969年11月,調任廣州軍區參謀長。1974年參與組織指揮解放西沙羣島的戰鬥。1977年12月,他調任昆明軍區參謀長。1979年參加對越自衞反擊作戰。1982年9月,改任昆明軍區司令部正兵團職顧問。1984年7月,他參加了老山戰鬥,後離職休養。 [3] 
2019年1月5日上午,孫幹卿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0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