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家灣組

鎖定
孫家灣組(Sunjiawan Fm)曾稱孫家灣統。時代屬早白堊世晚期。主要分佈於冀北、遼西地區,以阜新孫家灣地區最發育。下部為灰綠、灰白色礫岩夾深灰色砂泥岩及炭質泥岩;上部為紫紅色砂岩、礫岩互層。底部以灰綠色礫岩夾薄層砂泥岩的出現與阜新組灰黃色砂岩夾薄層煤相區分,二者呈假整合接觸,頂部被斷層切割。厚662米。含植物Acanthopteris onychioides,Ginkgoites sp ,Elatocladus cf manchurica;在東梁一帶含介形蟲Cypridea (Bisulcocypridea)spinellosa,Triangulicypris longissima,Cyclocypris invada,和孢粉Deltoidospora Classopollis Tricolpites組合。巖性變化不大。在鐵法地區及西豐地區稱玉新組及泉頭組,遼東地區稱大峪組,冀北地區稱洗馬林組及土井子組。
中文名
孫家灣組
外文名
Sunjiawan Fm
地層單位編碼
05-21-4015
地層地質年代
K2

目錄

孫家灣組簡介

地層名稱:孫家灣組地層名稱(英文):Sunjiawan Fm
地層單位編碼:05-21-4015
地層地質年代:K2

孫家灣組命名

森田義人,1944年。滿州國た發達する阜新統ぴこ(豫報),矢部教授還曆紀念論文集(1)。

孫家灣組特徵

層型:選層型 阜新市宮官營子—上生木營子孫家灣組剖面。王五力等,1989,遼寧西部中生代地層古生物。
特徵: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於阜新組或其他較老地層之上。以灰紫色局部夾灰黃色覆成分礫岩為主,夾雜色砂岩、粉砂岩及砂質頁岩。局部砂岩、頁岩增多並夾泥灰岩。上被大興莊組或漢諾壩組中酸性火山岩平行不整合覆蓋。
分佈:遼西阜新、義縣、錦州、北票地區及內蒙古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