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大安

鎖定
孫大安(1906-1932),山東莘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12月加入紅軍,曾任紅五軍團師長。1932年間,在福建閩侯一帶做黨的地下工作時,被反革命分子殺害於福建省閩侯縣青龍山的龍船坑,時年僅26歲。 [2] 
中文名
孫大安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東莘縣
出生日期
1906年2月
逝世日期
1932年

目錄

孫大安人物生平

孫大安,字仁山,1906年2月出生於山東省莘縣老宅村一個農民家庭。祖父孫孟嶺當過里長,父親孫孔楊是一個老實農民。孫大安幼年聰慧,喜愛讀書,7歲在本村讀私塾,1920年以優異成績考入縣第一高級小學。高小三年中,他的國文、地理、歷史、自然四門課程均取得優良成績,並因性格豪爽、見義勇為而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1923年,孫大安考入設於聊城的山東省立第二中學。1924年1月,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的消息傳到聊城,他決意到南方投奔革命隊伍,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1925年秋,孫大安和省立二中、山東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的幾名同學一起南下廣州。1926年1月,他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在步科第一團步兵第五連學習。
在黃埔軍校政治主教官惲代英和教官蕭楚女、高語罕等共產黨人的影響下,孫大安刻苦學習軍事理論,苦練軍事技術,不久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在與國民黨右派把持的“孫文主義學會”的鬥爭過程中,孫大安表現出對中國共產黨的忠誠和信仰。
1926年10月,孫大安從黃埔軍校畢業,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師第一團第四連見習官。他隨軍北伐,轉戰江西各地,並在前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初,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及其新一師師長張與仁、國民黨黨代表倪弼等人破壞工人運動,槍殺工人。孫大安無比憤慨,準備發表反倪反張宣言,但被國民黨右派分子驅逐出部隊。孫大安從贛州到達南昌,再去武漢,進入由惲代英等人主持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分校學習。3月6日,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張與仁、倪弼等人指使部下殺害了江西省總工會副委員長、贛州總工會委員長陳贊賢。贛州慘案發生後,孫大安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憤怒。在入伍生第一隊學員大會上,他登台講話,慷慨陳辭,發表了《蔣介石指使倪弼槍殺陳贊賢》的演説,深刻地揭露了蔣介石背叛革命、屠殺工農的罪行。
在武漢期間,孫大安常去漢口的“齊魯公署”,向中共山東區執行委員會委員鄧恩銘和丁君羊二人請教,討論革命問題。
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不久,在中共中央組織部的統一安排下,孫大安與同為聊城籍的趙以政、王寅生、聶子政等人以軍事特派員的身份回到聊城一帶,開展黨的工作。
根據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山東省委的指示,1927年10月成立的中共東昌縣委(又稱魯西縣委)決定攻取陽谷坡裏德國天主教堂,舉行武裝暴動。孫大安參加了暴動的準備工作,幫助暴動武裝的負責人韓建德、曹萬年等制定軍事計劃,向曹萬年及其親屬、部下宣傳革命,介紹韓建德的二兒子韓發順和曹萬年的親戚馮德華、馮子肅加入了少年先鋒隊,並讓他們負責武裝部隊的政治宣傳和鼓動工作。他還利用空隙回到莘縣一帶,向鄉親和親戚朋友宣傳革命道理,聯絡農民武裝策應陽穀坡裏暴動。
1928年1月14日,中國共產黨在魯西領導的第一次農民武裝暴動——陽穀坡裏暴動舉行。作為暴動武裝的軍事部主任,孫大安率暴動武裝很快佔領天主教堂。同時,東昌縣委組織成立了東臨地區工農革命委員會。三天後,孫大安病倒,不得不回老家休養。25天后,暴動失敗。
5月,孫大安被增補為東昌縣委委員。不久,東昌縣委遭到破壞,白色恐怖籠罩魯西。為繼續堅持鬥爭,孫大安告別父母、妻子和三個子女,輾轉到達南京,入南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高等教育班學習。1930年10月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國民黨軍第二十六路軍任少校團副兼第二營營長。1931年12月14日,他率本部官兵參加由趙博生、董振堂領導的第二十六路軍在江西寧都舉行的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被編入第五軍團。1932年間,孫大安被派往福建閩侯一帶做地下工作。同年秋,被反革命分子殺害於閩侯縣青龍山的龍船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