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叔賢

鎖定
孫叔賢(1893~1974),靖江市侯河鄉(現馬橋鎮)幸福村人,出身地主,除擁有數十畝出租田外,還販運木材,並在泰興掛口圩開辦雜貨店、藥店、豬行、槽坊等,為當地首富。
中文名
孫叔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3年
逝世日期
1974年
出生地
靖江市侯河鄉
性    別

孫叔賢人物簡介

民國26年(1937年),日軍佔領靖江。翌年春,孫從鎮江發運木排回靖江,突遭日機襲擊,木排被炸衝散,他也幾乎被機槍打死。民國28年春,他從靖城賣豬回侯河,途經白衣堂,被偽軍抓獲,用去50頭大豬的代價,才被放出。這些遭遇,使他認識到日偽軍的兇殘和民族危機的深重,萌生了抗日救國的意識。

孫叔賢人物生涯

民國29年新四軍東進後,侯河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區委書記張誠見孫具有愛國思想,決定將他作為統戰對象,爭取他參加抗日工作。張和愛人、中共靖江縣委組織部長陳明章(莫珊)經常對他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使他越來越擁護共產黨、新四軍。翌年冬,他看到區公所部分同志缺少棉衣,便主動出資幫助縫製。為了粉碎敵偽的進犯,縣抗日民主政府發動羣眾開展大規模“破拆”運動,他積極動員家屬,參加拆橋樑、挖公路。迎祥鄉開展減租減息時,他第一個實行“雙減”。區裏發動參軍,他親自動員家裏僱工入伍,並對每個參軍者獻地。民國32年蛤蟆圩戰鬥中,縣獨立團犧牲的烈士遺體未及處理,他出資買通偽方人員,將烈士遺體用船運回,埋葬在經綸庵。他還在對敵鬥爭形勢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掩護、救助過不少中共幹部,如靖中辦事處主任倪浩堂,通訊員徐升、趙金林,迎祥鄉幹部陳學傳、吳少蘭、陳少堂等。民國36年秋,孫在無錫做木材生意,曾接待過好幾位“南撤”的負責幹部,除安排食宿外,還幫助探聽消息,協助其返回蘇北解放區。“文化大革命”中,孫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衝擊揪鬥,但他毫無怨言,對中國共產黨的信念始終不渝。1974年孫因病逝世,終年8l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