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叔平

鎖定
孫叔平(1905年4月7日-1983年10月24日) ,原名顓孫叔陶、顓孫均。江蘇蕭縣人(今安徽)。中國當代哲學家、教育家、哲學史家。 [1] 
民國十七年(1928年),孫叔平畢業於武漢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先後擔任徐海蚌總行委宣傳部長、新四軍抗大四分校教育長、華中建大學設教育長、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長、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南京大學第一任黨委書記兼第一副校長、第一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等職。
孫叔平的中國哲學史研究成果,在中國哲學史研究領域所做的篳路藍縷的艱難探索,對新時期中國哲學史研究做出了別人難以企及的重要開拓。 [1] 
孫叔平主要有《哲學學習瑣談》《孔丘思想評析》《關於中國哲學史研究工作的幾點意見》《中國哲學史稿》等著作。有北艾(思奇)南孫(叔平)之譽。 [2-3] 
中文名
孫叔平
外文名
Sun shu ping
別    名
蘇平
秋陽
海風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5年4月7日
逝世日期
1983年10月24日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職    業
哲學家、教育家
主要成就
創辦《江海學刊》
創建中國第一批哲學博士點
籌建江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出生地
江蘇蕭縣王寨鎮孫小莊(今屬安徽)
信    仰
馬列主義
代表作品
《中國哲學史稿》《歷史唯物主義綱要》

孫叔平人物生平

孫叔平早年經歷

孫叔平
孫叔平(2張)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4月7日,出生於江蘇蕭縣王寨鎮孫小莊。
民國八年(1919年),入蕭縣高等小學,畢業後考入江蘇第二中學。
民國十五年(1926年),考入武昌大學。
民國十七年(1928年),武昌大學外文系肄業,任中共蕭縣第一屆委員會書記。
民國十八年(1929年2月),後任中共睢寧縣特別支部書記、縣委書記,中共徐州特委書記等職。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7月),因領導徐海蚌地區的農工革命武裝暴動,被捕入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出獄後到豐縣中學任教。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遊擊隊,同年任蕭縣抗日民主政府民運科科長。

孫叔平抗戰時期

孫叔平 孫叔平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冬,參加了彭雪楓領導的活動於豫皖蘇邊區的新四軍六支隊。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到抗日軍政大學第四分校任教,主講“中國革命運動史”,並廣泛閲讀馬列原著,開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進行系統的學習和研究。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先後擔任抗大四分校訓練部長和校務部長。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任教育長。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調任華中建設大學任教務處主任,並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發展史”等課程,為新中國的成立培養了一批建設人才。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調任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特科學校副校長,主持日常行政工作。

孫叔平建國之後

孫叔平 孫叔平
1949年4月,孫叔平隨軍南下接管南京,9月,兼任南京大學軍事代表。
1950年3月,擔任南京大學政治教育委員會主任。
1951年7月,南京大學改行校長制,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決定由心理學家潘菽教授和孫叔平擔任正、副校長。
1953年5月,南大黨委正式成立,孫叔平任黨委書記,兼副校長。
1959年,調入江蘇省籌建江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創辦了《江海學刊》雜誌。
1960年,出任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長。
1966年,文革開始,孫叔平受到迫害。
1974年,文革結束,從“五七幹校”回到家裏休息。
1978年,回南京大學工作,任哲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孫叔平晚年時期

1981年,被國家教育部聘為首批博士生導師,在南京大學哲學系創建了國內第一批中國哲學博士點,並擔任第一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
1983年10月24日清晨,孫叔平因心臟病突發,去世於南京大學上海路宿舍裏。 [2]  [4-5] 

孫叔平主要成就

孫叔平哲學

現代哲學
孫叔平 孫叔平
孫叔平的中國哲學史研究成果,其在中國哲學史研究領域所做的篳路藍縷的艱難探索,對新時期中國哲學史研究做出了別人難以企及的重要開拓。洪修平教授在《孫叔平對新時期中哲史研究的艱難開拓》一文中,回顧了孫叔平在特殊歷史條件下研究中國哲學史的艱辛歷程和重要開拓以及對求真務實與探索精神的踐履。
作為建國後中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專著,孫叔平的《歷史唯物主義綱要》從哲學的角度清晰地釐定了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的闡述邊界,為之後的學術推進確立了正確的發展方向。 [2] 
道家哲學
孫叔平對道家哲學的歷史發展作了系統梳理,確立了道家對中國哲學具有的開創之功,並在當時中國哲學界尚未特別關注道教哲學更未開始系統研究之時,就在《史稿》中立專章對道教哲學家進行研究。孫亦平教授《論孫叔平對道家哲學研究的推進》一文指出,孫叔平的《中國哲學史稿》作為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哲學研究復甦期出版的作品,對道家道教的研究起到了開風氣之先的作用。 [2] 
佛教哲學
孫叔平認為佛教哲學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思辨性而言,它絲毫不亞於傳統的儒學和道教哲學,並希望年輕一代能下決心啃一啃這隻酸果。提出佛教哲學是中國哲學不可分割的部分,20世紀60年代初,他曾專門邀請佛學研究專家呂澂指導張春波、高振農、杜繼文三位年輕人學習和研究佛學。 [6] 

孫叔平教育

孫叔平主要從事軍政院校教育行政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和研究工作,參與組建南京大學,開創了南京大學哲學系,推動中國哲學學科的發展。為黨培養了大批黨、政、軍幹部和理論人才。 [3]  其中有茅家琦賴永海張祥浩黃浩濤徐澤洲黃浩濤等著名學者與官員。孫叔平講課以理論聯繫實際,歷史結合現代,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會學生正確的研究方法。他強調資料和觀點相結合的重要性,研究中國哲學史,既要正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又要很好地掌握第一手的古代哲學家的資料。 [7] 

孫叔平主要著作

書名
出版社
出版時間
《微積分學》
1949
《歷史唯物主義綱要》
1958、1959、1961、1980
《辯證唯物主義綱要》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0
《資本主義經濟規律》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中國哲學史稿》上下冊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1981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1980
《我的道路》
江海學刊雜誌社
1980
《中國哲學家論點彙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哲學學習瑣談》
江海學刊雜誌社
1982
《孔丘思想評析》
-
《關於中國哲學史研究工作的幾點意見》
1980 [4-6] 

孫叔平親屬成員

關係
名字
詳細
女兒
南京大學哲學碩士 [2] 

孫叔平學術活動

綜觀孫叔平解放後的學術活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孫叔平被調到南京大學。“拿着黃牛當馬騎”,邊學邊講。在這建國初期的七、八年中,孫叔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政策水平和領導才幹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不僅領導了對中央大學的接管和改造,而且領導了建國初期南京大學的發展與改革。
第二階段:20世紀60年代,孫叔平赴京出席了全國高校院校長、教務長座談會後,在中央關於“根據本國情況,走自己的道路”這一精神的啓發下,孫叔平總結建國以來高校建設的成就與教訓,認為我國高等教育應當進入“創造性的建設工作階段”。他認為高等教育,在性質上和蘇聯的高等教育一樣,是社會主義的;但在許多方面,它應當是中國的,應當具有中國的特點。孫叔平已經涉及了探索“具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建設道路的課題。他的思考與探求,達到了同時代高教工作者所能達到的高度。 [2] 
第三階段:20世紀70-80年代,70年代初孫叔平遭到文革的迫害,學術活動一度中止,直至1978年,正式回南京大學工作,期間有《中國哲學史稿》《中國哲學家論點彙編》等著作出版,代表了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哲學研究復甦期出版的作品,體現了孫叔平的中國哲學史研究成果。孫叔平在《哲學研究》等刊物上撰寫了一批學術論文,撰寫了一些針對社會現實的理論文章,充分反映了一個哲學家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5] 

孫叔平人物軼事

孫叔平親力親為

20世紀50年代,孫叔平在南大工作期間,向全校師生系統講授了哲學、經濟學和社會發展史等課程。他的講課與報告,受到了全校師生及南京市各高校教師的熱烈歡迎。因來慕名來聽課的人很多,教室安排不下,只好在大禮堂上課。可每次上課,能夠容納近千人的大禮堂經常擠得滿滿的,後來者只好站着聽。孫叔平的報告不僅鼓舞了全校師生同心同德為建設新南大而努力工作,而且也對南大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理論人才的培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6] 

孫叔平苦讀羣書

孫叔平 孫叔平
孫叔平調入江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後,一邊負責行政工作,另一方面開始着手研究中國哲學史。當時國內尚沒有一部系統的比較通行的中國哲學通史,甚至連一部完整的中國哲學史的資料也沒有。於是,他決心從資料工作開始做起。為了蒐集第一手資料,一本本地閲讀中國哲學家的原著。在閲讀時,隨手摘錄出論點。一個哲學家的原著讀完後,參考舊有的傳記,寫出其生平事蹟,並按照其所論述的哲學問題,擬出提綱,分類編排論點。一個時代搞完了,結合當時的歷史條件,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社會存在到社會意識,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寫出發展概觀。前後用了四年的時間,孫叔平閲讀了從孔子到李大釗近百個哲學家的原著,並按歷史順序,將摘錄出來的大量的哲學家論點,彙編成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部分,共8冊資料,打印成冊,取名為《中國哲學家論點彙編》。 [4] 

孫叔平人物評價

疾風知勁草,雪後見紅梅。——武漢大學蕭箑父教授 [5] 
孫叔平的思考與探求,達到了同時代高教工作者所能達到的高度。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哲學史研究方面做出的獨特貢獻。——中國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洪修平 [8] 
孫叔平這些針對性很強,融科學性、藝術性和政治思想性為一體的專題演講,至今仍為許多老教授津津樂道。——《南京大學史》 [5] 
先生既是一名學者,也是一名有着豐富經歷的革命家,謀國家之繁榮昌盛、人民之幸福安康,求科學之進步發展是他一生努力奮鬥的目標。——中國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洪修平 [4] 
孫叔平同志的這些思考,已經遠遠超出了對院系調整後南京大學四年級教改實踐的總結的範疇,而是對中國未來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指導思想以及有關原則和環節的系統而深刻的探索。其中諸多真知灼見,在40多年後的今天仍不乏指導意義。”——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編單沙 [5] 
孫叔平之所以能以清晰的哲學視角來闡發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跟它一開始就明確地界定了歷史唯物主義(以及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跟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理論之間的辯證關係直接相關。——唐正東教授《歷史唯物主義在哲學視域中的充分發展——孫叔平的理論貢獻》 [6] 

孫叔平後世紀念

2016年4月7日,為紀念孫叔平誕辰110週年,《江海學刊》(2016年第2期)特組織刊發了一組專題文章,表達對孫叔平的紀念和緬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教授、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洪修平教授、南京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唐正東教授、南京大學哲學系孫亦平教授、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李開等多位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孫叔平的學術成就,尤其是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哲學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獨特貢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