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元卿

鎖定
孫元卿、(1130年—1217年)字仲官、別號樂巖。元卿生於仕宦世家,家學相承,勤奮讀書,熟習經史。 [1] 
本    名
孫元卿
別    名
孫仲官
仲官
樂巖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白象鎮大港村
出生日期
1130年
逝世日期
1217年
主要作品
《題舫齋》
主要成就
任國子監

孫元卿生平簡介

孫元卿早年經歷

元卿生於仕宦世家,家學相承,勤奮讀書,熟習經史。孝宗淳熙八年(1181),以《詩經》赴京春闈,中了進士。從此進入仕途,初授太學正,太學是國家高級學堂,孫元卿學識淵博,老誠練達,聲譽很高。光宗紹熙四年(1193),朝廷選調他為武學博士,兼教孫吳兵法。下敕書任命,文曰:“太學正孫元卿調武學博士敕,具官孫某,昔者幹龠皆學於東序,而《狸首》、《騶虞》皆樂師所以教國子也。爾以文行,簡在東膠,譽處盛矣,推所講明,施及右學,將見諸生不但習孫吳而已,則朕之所以用汝也。可。紹熙四年閏十月二十五日”。這是宋代對官員升調的一張敕書,在樂清來説,真是難能可得的一宗文獻資料。(採自陳傅良《止齋集》)。
這道敕書,用現代的話來,其意思大略是:朝廷任命在職的官員,古代的幹舞和龠舞都在東面的太學中學習,而《狸首》、《騶虞》這兩篇樂曲是樂師教給學生唱的。你因為文學品行很好,所以簡選你在東面的太學中任職,你的聲譽遠播,推舉你的教學明析,應該把你的學識轉到武學中去,使人們可以看到武學學生不但只學習孫子兵法,還要習文學,這是我所以重用你。

孫元卿中年風光

孫元卿從太學正升任右學博士,既教文學,又教孫吳兵法,足見他對孫 [2]  吳兵法也有很深的研究。因他學識淵博,教學有方,得到賞識,提升為國子監丞。國子監是當時國家最高學府,長官是祭酒,丞是次於祭酒的官員。在國子監中,略有空閒,常常瀏覽臨安一帶山水,一日與友人錢孝仙同遊天目山洞霄宮。天目山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洞霄宮是著名的宮觀。天目山的風景佳勝,元卿領略風光之後,頓生詩興,寫了《與錢孝仙遊洞霄》七律詩一首:“玄冥相我作山行,卷卻重陰放曉晴。但見峯巒互扃鎖,不知宮闕隱崢嶸。雲根洞穴簧燈火,井底波瀾撫掌生。喚客入山還送客,琮琤只有石泉聲。”這首詩清秀切景,對仗工整,結語“喚客入山還送客,琮琤只有石泉聲”,更令人尋味。

孫元卿晚年退隱

孫元卿性情恬淡謙退,不汲汲於仕途名利。年六十八即告老返鄉,優遊林下,於嘉定十年(1217)卒於家中,年八十七。他從太學正調武學博士,再升國子監丞,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對教育文化事業有一定貢獻。在他的帶動下,大港孫氏科甲蟬聯,證明大港孫姓人在樂清文化史上有過光輝的一頁。

孫元卿著名詩詞

孫元卿現存詩三首,較為著名的有《題舫齋》
《題舫齋》
宋·孫元卿
滿船載月華亭子,泛宅浮家張志和。
何似舫齋趺坐穩,莫教平地起風波。

孫元卿家庭成員

祖父:孫如昊,北宋神宗時官江浙宣諭使。去職後,遷居樂清白塔(今北白象)
父親:孫淳一,號魯庵,據《孫氏譜》載,他因人才出眾,被宋欽宗看中選拔為駙馬,不幸汴京被金兵攻陷,皇帝、后妃宮眷等都被俘去,江山動盪,淳一暗中尾隨至黃河邊,見無力挽回,無奈遁回家鄉隱居,改娶象山鄭氏。
母親:鄭氏,生平事蹟不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