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孩子劇團

(中國少年兒童藝術團體)

鎖定
孩子劇團是中國少年兒童藝術團體。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犯上海,以滬東臨青學校為主的一部分中小學生,自發地在難民收容所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中國共產黨國難教育社黨組織派共產黨員吳新稼(吳莆生)前往,並於9月3日正式成立孩子劇團,吳新稼為幹事長(後改為團長),隸屬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由第三廳廳長郭沫若領導。 [1-2]  在1937年至1942年的5年時間中,孩子劇團行程8000多千米,足跡遍佈了蘇、皖、豫、鄂、湘、桂、黔、川等八省區的57 個縣市,演出了《仁丹鬍子》、《捉漢奸》、《樂園進行曲》、《猴兒大王》、《火線上》、《打回老家去》、《放下你的鞭子》等街頭話劇,共500多場次。皖南事變後,孩子劇團被迫於 1942 年解散,團員陸續疏散。 [3] 
中文名
孩子劇團
成立時間
1937年9月3日 [1] 
主管單位
上海文化界救亡會 [1] 
成立地點
上海 [1] 
劇團團長
吳新稼 [1] 
主管領導
郭沫若 [2] 

孩子劇團成團上海

1937年8月13日,日軍入侵上海,以滬東臨青學校為主的一部分中小學生,自發地在難民收容所裏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中國共產黨國難教育社黨組織得知這一情況後,經研究立即派共產黨員吳新稼前往領導,從此吳新稼為團長帶領孩子劇團積極進行抗戰宣傳活動。這個組織隸屬上海文化界救亡會主管,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領導。孩子劇團的成員,大多數都是被日軍入侵後搞得家破人亡、親人失散的孩子。為了不當順民,不當亡國奴,在地方黨組織的領導下,他們組織起來宣傳抗日,在城市、農村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捉漢奸》和《仁丹鬍子》等文藝戲劇。為了抗日宣傳工作的方便,這個抗日團體取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孩子劇團。1937年9月3日,孩子劇團在上海正式召開成立會議。從此,孩子團名揚全國。 [1] 
孩子劇團制定了分工明確的組織系統表和嚴格的生活作息表,可以使大家井然有序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突發事件時不慌亂,有目的性的應對。且要求以身作則,按照作息表的時間生活、學習,有利於規範集體,方便管理,更好地開展工作,且有助於團員們的健康成長。 [4] 
孩子劇團組織系統表(1937.9—1938.12) 孩子劇團組織系統表(1937.9—1938.12) [4]
孩子劇團生活秩序表 孩子劇團生活秩序表 [4]
上海淪陷後,時任國難教育社黨團書記的王洞若同志原本是要解散孩子劇團,卻被大家的執着和堅定的抗戰決心打動了,於是決定安排大家去大後方武漢,原本三十個人精簡為二十人左右,王洞若同志又從山海工學團介紹來了許翰如、徐治平、徐祥仙三位同志。最後二十二人帶着籌集來的三百三十多元錢,離開上海,奔赴武漢。 [4] 

孩子劇團奔赴武漢

孩子劇團合影
孩子劇團合影(2張)
孩子劇團在上海演出取得了巨大影響,抗敵救亡宣傳工作做得井然有序,但隨着戰事的變化,上海淪陷後,孩子劇團被迫在1937年11月18日至23日分五批撤離上海,遷移至抗戰大後方武漢。此後,孩子劇團為躲避戰火輾轉南通、揚州、徐州、鄭州等地,最終於1938年1月10日上午抵達武漢智門車站,陸維特接站後孩子劇團住在漢口洪益巷培心小學。 [4] 
孩子劇團到武漢後《新華日報》用了三天整版副刊發表關於孩子劇團《從上海到武漢》五篇通訊。不僅有《新華日報》、《抗戰日報》、《少年先鋒》等報刊的記者來訪,還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舉行歡迎會,周恩來葉挺王明葉劍英博古潘漢年鄧穎超郭沫若等同志介時參加。孩子劇團唱了團歌、《流浪兒》、《義勇軍進行曲》等,郭沫若、博古、周恩來等同志作了講話,對孩子劇團所做的抗敵救亡工作給子了極高的評價。且國民黨副委員長馮玉祥還觀看了他們的演出並招待了他們。在漢口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抗敵話劇公演,有《街頭》、《捉漢奸》、《幫咱們的游擊隊》等,還分頭到傷兵醫院,難民收容所,工廠等去工作演出。並在武漢組織兒童,教育兒童,鼓勵更多的兒童進行敵後抗戰宣傳。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孩子劇團在武漢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 [4] 
1938年4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正式成立,孩子劇團隸屬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第六處第一科,部長陳誠,副部長周恩來、黃琪翔,三廳廳長郭沫若。孩子劇團成為第三廳的一個直屬團體,經費由政治部發給,工作也由政治部指定。 [4] 

孩子劇團輾轉湘桂

1938年5月徐州失守後,武漢局勢變得更加的緊張。6月武漢會戰開始後不久,大批人士開始撤離武漢,前往長沙或重慶等地,6月武漢失守。1938年秋天,周恩來和郭沫若指示決定,三廳所屬的十個演劇隊、四個抗宜隊,陸續分赴到各戰區工作去了,唯有孩子劇團一直跟着三廳,到衡山、長沙、桂林、貴陽以至重慶去工作。 [4] 
1938年8月底,孩子劇團到達衡山。在衡山半個月左右,劇團公演三天,城內城外的民眾以及駐縣城的各個武裝部隊,觀眾累計達四五千人,之後還開展了壁報工作,甚至於還教當地的工友唱抗日民族救亡歌曲。1938年11月上旬,日寇即將佔領岳陽、長沙時,三廳繼續後撤,孩子劇團於9日深夜,轉移至衡陽,接着沿湘桂線改乘火車去桂林。12日長沙大火前,長沙兒童劇團下午離開長沙抵達湘潭,周恩來副主席及田漢同志來看望,第二天抵達衡陽,孩子劇團藝術指導鄭君裏接周恩來的指示,在衡陽的長沙兒童劇團到桂林後,與孩子劇團合併,總人數增加到60餘人。 [4] 
1938年12月27日晚孩子劇團與三廳部分成員乘坐大卡車,離開桂林途徑貴陽前往重慶,負責總指揮的是杜國庠同志,王晉笙押車。

孩子劇團到達重慶

兒童話劇
兒童話劇(2張)
1939年1月8日,歷經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孩子劇團遷移至重慶。在重慶孩子劇團首先是與其他抗戰團體一起交流學習,講述自己過去的經歷、現在的工作情形及之後開展工作的計劃等等。邀請各兒童團體舉行兒童座談會,商討兒童團體今後的工作計劃。之後還舉行了全市兒童歌詠大會,慰勞傷兵營及出征將士家屬大會等。邀請各兒童團體集體學習,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講演,請郭沫若先生講“二期抗戰中小朋友怎樣做工作”,請趙啓海先生指導大家唱歌等。“周恩來在重慶主持南方局的工作,他指出,孩子劇團不宜久留重慶,儘快到四川省各縣作巡迴宣傳,四川省許多偏僻的城鄉的老百姓,到現在還不知道中國爆發了全面抗戰這回事哩!”之後,孩子劇團便開始分兩隊到四川各個區縣進行抗敵救亡宣傳工作。 [4] 
1939年和1940年孩子劇團分成兩支隊伍,兩次到條件艱苦的重慶各區縣去演出。孩子劇團在重慶參加了一系列宣傳中國人民抗日決心的活動。1940年12月,應重慶中蘇文化協會婦女委員會的邀請,劇團與陶行知創辦的育才學校一起參加了一次對蘇聯的音樂廣播活動。1941年以後,在周恩來主持的南方局的組織和領導下,重慶話劇運動開始活躍起來。孩子劇團也參加演出了轟動一時的《棠棣之花》、《戰鬥的女性》等話劇。劇團根據自身特點,上演秧歌劇《農村曲》和一組自己創作的兒童短劇。並且在一些戲劇界前輩的指導下,上演了轟動一時的六幕兒童劇《樂園進行曲》和大型童話劇《禿禿大王》,深受重慶社會各界人士的讚揚。 [1] 
孩子劇團在重慶兩年多,除做好抗日宣傳工作外,還進行了自身業務素質的提升工作。一是劇團成員的部機構應時調整。隨着人員的增多,增設了一般工作部,為了行政工作的統一,設立了團隊本部。二是通過長期的戰鬥,孩子們的個人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並且保持了劇團的獨立性,曾拒絕被編入三民主義青年團及重慶衞戍司令部。 [1] 

孩子劇團被迫解散

1941年皖南事變後,孩子劇團的處境越來越糟糕。國民黨不斷給三廳施壓,逼迫其集體加入國民黨,此舉遭到全體成員反對。隨後,郭沫若、馮乃超等人相繼離開三廳。蔣介石改派三青團骨幹分子和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教官李清燦接管孩子劇團。1942年9月,在政治部三廳中共地下特支書記馮乃超的指示下孩子劇團大批團員陸續分散轉移、疏散。為了孩子們的前途,周恩來經過與蔣介石商量同意後,根據團員們的特長和年齡大小,對孩子劇團分批作出安排:一部分團員考入國立戲劇學校或國立音樂專門學校學習;一部分被輸送到延安;還把一些團員分散到廣東、昆明等地。很多孩子因此走上了終生從事藝術事業的道路,成長為有成就的音樂、戲劇、文學等文藝工作者。至此,成立五年的孩子劇團正式宣告結束,如期完成中國共產黨賦予其的光榮使命。 [2] 

孩子劇團歷史評價

誠如郭沫若所説,孩子劇團是周總理領導的革命文藝隊伍,他們儘可以成為一部抗戰的側面史。茅盾也稱讚:孩子劇團是抗戰的血泊中產生的一朵奇花。孩子劇團自1937年9月成立至1942年9月被迫解散,足跡遍佈蘇、皖、豫、鄂、湘、桂、黔、川、渝等九省57個縣市和幾十個農村集鎮,行程約兩萬餘里。據統計,抗戰期間孩子劇團共演出了四十多個抗戰戲劇,演唱幾十首抗戰歌曲。在300餘次的演出中,約45萬人觀看演出。孩子劇團以戲劇、歌詠、標語等為武器,動員和鼓舞了廣大少年兒童及人民羣眾抗日鬥爭的熱情,為宣傳抗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對抗戰時期重慶戲劇演出的空前繁榮及全國兒童戲劇創作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也奠定了其在抗戰大後方戲劇史上的地位。 [2] 
參考資料
  • 1.    黃慧清.抗日戰爭中的孩子劇團[J].黨史博覽,2022(02):55-57.
  • 2.    付冬生.郭沫若與孩子劇團[J].郭沫若學刊,2018(02):51-57.
  • 3.    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市測繪院,上海淞滬杭抗戰紀念館編.上海抗戰史蹟圖集.北京:中華地圖學社,2015年:第119頁
  • 4.    王巖. 孩子劇團研究[D].西南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