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孤獨的割麥女

鎖定
《孤獨的割麥女》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創作的一首抒情詩歌。詩中描繪的一副司空見慣的鄉村景象:一位蘇格蘭少女獨自在田間勞作,邊割麥子邊唱歌。然而詩人卻憑藉非凡的想象力和豐富的音樂感,使這流動的瞬間凝固為永恆的畫面。該詩採用民謠體寫成語言流暢,音調和諧婉轉,讀來親切自然。 [7] 
作品名稱
孤獨的割麥女
外文名
The Solitary Reaper
作    者
威廉·華茲華斯
創作年代
1805 [9] 
文學體裁
詩歌

孤獨的割麥女作品原文

The Solitary Reaper

Behold her, single in the field,
Yon solitary Highland Lass!
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
Stop here, or gently pass!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Oh listen! For the vale profound
Is overflowing with the sound.

No nightingale did ever chaunt
More welcome notes to weary bands
Of travelers in some shady haunt,
Among Arabian sands;
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
Breaking the silence of the seas
Among the farthest Hebrides.

Will no one tell me what she sings?
Perhaps the plaintive numbers flow
For old, unhappy, far-off things,
And battles long ago:
Or is it some more humble lay.
Familiar matter of to-day?
Some natural sorrow, loss, or pain,
That has been, and may be again?

What’er the theme, the maiden sang
As if her song could have no ending;
I saw her singing at her work,
And o’er the sickle bending;
I listened, motionless and still;
And , as I mounted up the hill,
The music in my heart I bore,
Long after it was heard no more. [3] 

孤獨的割麥女中文譯文

孤獨的割麥女
譯文版本一

看,一個孤獨的高原姑娘
在遠遠的田野間收割,
一邊割一邊獨自歌唱——
請你站住.或者悄悄走過!
她獨自把麥子割了又捆,
唱出無限悲涼的歌聲,
屏息聽吧!深廣的谷地
已被歌聲漲滿而漫溢!

還從未有過夜鶯百囀,
唱出過如此迷人的歌,
在沙漠中的綠蔭間
撫慰過疲憊的旅客;
還從未有過杜鵑迎春,
聲聲啼得如此震動靈魂,
在遙遠的赫布利底羣島
打破過大海的寂寥。

她唱什麼,誰能告訴我?
憂傷的音符不斷流湧,
是把遙遠的不聿訴説?
是把古代的戰爭吟詠?
也許她的歌比較卑謙,
只是唱今日平凡的悲歡,
只是唱自然的哀傷苦痛——
昨天經受過,明天又將重逢?

姑娘唱什麼,我猜不着,
她的歌如流水永無盡頭;
只見她一面唱一面幹活,
彎腰揮鐮,操勞不休……
我凝神不動,聽她歌唱,
然後,當我登上了山崗,
儘管歌聲早已不能聽到,
它卻仍在我心頭繚繞。
飛白 譯) [1] 

孤獨的割麥女
譯文版本二

看她,在田裏獨自一個,
那個蘇格蘭高原的少女!
獨自在收割,獨自在唱歌;
停住吧,或者悄悄走過去!
她獨自割麥,又把它捆好,
唱着一隻憂鬱的曲調;
聽啊!整個深邃的谷地
都有這一片歌聲在洋溢。

從沒有夜鶯能夠唱出
更美的音調來歡迎結隊商,
疲倦了,到一個蔭涼的去處
就在阿拉伯沙漠的中央:
杜鵑鳥在奏叫得多動人,
也沒有這樣子蕩人心魂,
儘管它驚破了遠海的靜悄,
響徹了赫伯裏底羣島。

她唱的是什麼,可有誰説得清?
哀怨的曲調裏也許在流傳
古老,不幸,悠久的事情,
還有長遠以前的征戰;
或者她唱的並不特殊,
只是今日的家常事故?
那些天然的喪憂、哀痛,
有過的,以後還會有的種種?

不管她唱的是什麼題目,
她的歌好象會沒完沒了;
我看見她邊唱邊幹活,
彎着腰,揮動她的鐮刀——
我一動也不動,聽了許久;
後來,當我上山的時候,
我把歌聲還記在心上,
雖然早已聽不見聲響。
卞之琳 譯) [2] 

孤獨的割麥女創作背景

這首詩據説就是他遊歷時的收穫;另一種説法認為是詩人讀了朋友哈金森的一則日記後寫的。哈金森在日記中寫道,在一次遠足中,他偶然看到一位蘇格蘭高地農家女在麥田裏一面勞作,一面唱歌。歌聲悠揚哀婉,悽切動人。這些材料經過詩人點化,成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抒情詩。 [4] 

孤獨的割麥女文學賞析

  • 篇章結構
《孤獨的割麥女》為華茲華斯的一首詩作。全詩共四個小節,每個小節包括8個詩行。第一節描述了詩人看見一位蘇格蘭高原麥田裏的少女正在收割麥子,聽到她的歌聲迴盪在深邃的峽谷中,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第二節描述了詩人由割麥女的歌聲聯想到大自然中的歌唱家“夜鶯”和“杜鵑”,夜鶯的歌聲能為穿梭於阿拉伯沙漠的疲憊旅人解乏消渴,杜鵑的歌聲能為深處寒冬的赫伯利島民帶來春天的希望,此處詩人將少女和夜鶯、杜鵑相比,充分體現了作者的人與自然平等觀;第三節描寫了詩人試圖在猜測割麥女唱歌的內容,雖不懂但是可以通過音調推測出姑娘唱的是人類在自然實踐活動中的經歷;第四節描寫割麥女的婉轉歌聲不絕,執鐮彎腰割麥亦不絕,這歌聲、這畫面久久迴盪在詩人“爬山”的旅程中,不願揮去,體現了姑娘對勞動的熱愛,與大自然母親形象融為一體。 [5] 
  • 創新詩體
華茲華斯把傳統民謠體與雙韻體相結合,創造了一個新的變體,前四行(Quatrain)採用傳統民謠體,後四行連續兩次使用雙韻體(Couplet)。創作這首詩歌,這種詩體中前四行的押韻方式最為自由,可以無韻,可以是任何一種組合韻式。這種流暢自如的形式為使人遊目騁懷、陳景抒情提供了自由的空間。 [6] 
  • 音韻特徵
在韻律方面,該詩中所有的韻腳都是真實韻(exact rhyme),即押韻的元音與其後的輔音全部相同,如/aunt/,/ein/等。而且大部分(93.8%)為男性韻(masculine rhyme),即押韻的音位於詞尾的重讀音節。真實韻和男性韻的使用使詩歌渾然一體,節奏分明。另外詩歌韻腳的選擇和使用着力描摹了割麥女哀婉動人的歌聲,表現了詩人凝重平靜的思索,渲染了歌聲縈繞不絕的餘味。第一詩節7-8行“O,Listen”把我們帶到了迴盪着割麥女歌聲的山谷。“For the vale profound/ is overflowing with the sound.”將割麥女的歌聲放在幽深空曠的山谷的背景之下,其中押韻的閉口元音 /au/和鼻音/n/結合而形成的共鳴效果彷彿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天然的音樂廳,在那裏割麥女的獨唱會正在舉行,一呼而山鳴谷應,巧妙地表現出歌聲的空靈激越,給人以空谷傳音、哀婉不絕的印象。雄渾蒼茫的自然,辛勤勞動的姑娘,哀婉動人的歌聲,三者和諧統一,構成了一種獨特的美。 [6] 
這一詩節總體的疑問句式呈現出詩人沉思時凝重的神態,而二、四詩行的韻腳/au/莊嚴肅穆,其聲如黃鐘大呂,為詩人的沉思定下了一個基調。接下來,最後四行打破了全詩ccdd押韻的規律,統一押平和沉靜的/ei/音,表現了經過沉思後詩人的情緒從初聞歌聲時的激動,和品味哀婉歌聲時的幽憤後逐漸平靜的精神狀態。最後一個詩節中的“Saw”與第一詩節中的“Behold”相呼應,“Listen”和第一詩節中的“O, Listen”相呼應,表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所經歷的欣喜--激動--沉思--平靜這一個完整的過程。最後兩行的韻腳/ au/渲染出割麥女綿延不絕的歌聲迴盪在山谷中,縈繞在詩人和讀者的心上的情態。詩盡而意無窮,引起人們不盡的深思和回味。 [6] 
在整體韻式上,這首詩的音韻結構形式與語法結構形式相結合、相映襯,充分表現了詩歌主題。這首詩歌第一、四詩節的韻式遵循民謠體的準則,為a b c b d d e e。而第二、第三詩節的韻式為a b a b c c d d 。這種韻式一方面加強了詩歌無與倫比的音樂特質:每個詩節八行裏有六行押韻,其中前四行為交叉韻,讀起來有一種迴環綿延,嫋嫋不絕的餘味,而後兩行雙韻體具有強烈的節奏感,表現出豐富的音樂性。另一方面與詩歌內容緊密結合,互相襯托,增強了對於主題的表現力。這兩個詩節中韻式與句式相互映襯,為表現詩歌內容提供了最為恰當的形式,使內容與形式達到了空前的和諧。 [6] 
在節奏上這首詩於“統一中有變化,既有規律又不單調”。規律和統一為詩歌整體的音樂感奠定了基礎,而變異又打破了高度規律造成的沉悶,使詩歌靈動自然。該詩使用英語語言最自然的節奏——抑揚格來表現割麥女的勞作的節奏,既貼切又起伏有序。這首詩的節奏非常規律,32行詩中僅有3行變異。其中,第一詩節第三、四行“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stop here or gently pass”第一音步為揚抑格。在這一詩節中,詩人首先以外聚焦的手法將讀者領入詩境,將一幅單身女子在田間勞作的情景展現在讀者面前。另外第二詩節第七詩行“breaking the silence of the sea”中第一音步也使用了揚抑格,這一方面打破了抑揚格詩行形成的高度規律性,與詩意“打破了大海的沉寂”高度吻合,加強了割麥女這聞所未聞、另人震撼的歌聲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它起到了以動襯靜的作用。當時暮雲低垂,靜謐籠罩着大地,孤寂與憂傷在沉重的空氣中流淌,而這歌聲如一隻雲鶯刺破了雲層,令人震撼,發人深省。 [6] 
韻行合一和跨行是加快和減緩詩行節奏的兩個有效的方式。華茲華斯在這首詩中恰當選用這兩種形式來烘托詩歌的音韻效果。第一詩節中,詩人使用跨行的形式表現詩人對於割麥女由遠及近的觀察效果,又採用短促的祈使句和行間停頓,如“behold her,singing in the field,”“stop here,or gently pass”,“O,Listen”等,表現了詩人在廣袤無垠的田野中發現割麥女的身影,聽到她的歌聲的欣喜和激動。這一詩節中長、短句的結合使詩行讀起來有張有弛。在描摹割麥女歌聲的第二詩節,詩人使用跨行詩句,這種緩慢、綿長、複雜的句式減緩了吟誦和理解的速度,突出表現了割麥女歌聲的婉轉、悠揚和綿延不絕。在第二詩節中華茲華斯着重對割麥女的歌聲進行描摹,其中音韻的使用生動地再現了那讓人難以忘懷的歌聲和歌者的痛苦沉鬱的心境。首先,該詩節中鼻音佔了全部輔音的54%,用以強調割麥女沉鬱、盤曲的心情和沉重、壓抑的痛苦,也用來描摹她歌唱中帶有哭聲的鼻息。第二、三、四行中反覆出現的刺耳元音/ ae/(band,shady,Arabian sands),刺激着讀者的耳膜和心靈。似乎痛苦已經在歌者的心中壓抑太久,此時她放開了喉嚨,提高了嗓音,要把胸中的塊壘一吐為快。接下來的四個詩行中長短的/i/ 音出現了7次,佔全部元音的21%。這些尖叫一般的音如閃電撕裂雲層,又如一段鋼絲拋如空中,愈來愈高,與廣袤的高原,沉寂的大海相映襯,使得靜謐者更添沉重壓抑,響亮者愈發遼遠,攝人心魄。 [6] 

孤獨的割麥女作者簡介

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桂冠詩人,浪漫主義詩歌先驅之一,與柯爾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騷塞(Robert Southey)合稱為“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生於英格蘭西北部湖區一律師家庭,八歲時離家求學,愛好大自然和詩歌。1787年進劍橋大學。1790年暑期徒步遊歷法國、瑞士、意大利。1791年畢業後徒步漫遊了威爾士。他曾多次到蘇格蘭各地遊歷,廣泛接觸大自然和鄉村風土民情。其詩句“樸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為牛津大學基布爾學院的格言。 [4]  [8] 
參考資料
  • 1.    萬福成編著,我是朗讀者 第2輯 外國詩歌卷,濟南出版社,2018.09,第30-32頁
  • 2.    張浩主編,實用英文經典 英文詩歌經典:英漢對照,中國社會出版社,,第101-102頁
  • 3.    劉重德著,文學翻譯十講 英中文版,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01,第135-136頁
  • 4.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編著,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 試驗修訂本·必修 語文第3冊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第36頁
  • 5.    殷少平,張勇.田園詩歌的生態話語“認知”識解 ——以華茲華斯的《孤獨的割麥女》為例[J].現代英語,2020,(第8期).P88-91,99頁
  • 6.    仝海俠.“孤獨的割麥女”之音韻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第6期).
  • 7.    (英)威廉·巴特勒·葉芝等著;本書編委會編譯,世界上最美麗的詩歌 漢英珍藏本 漢英珍藏版,人民日報出版社,2006.12,第33頁
  • 8.    莫雅平,雙子座文叢 詼諧與莊嚴,灕江出版社,2017.01,第273頁
  • 9.    左金梅,張學義,李方木等著,女性主義視域下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山東友誼出版社,2009.10,第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