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孤山堡

鎖定
明長城榆林鎮重要關堡。位於陝西省府谷縣,因居孤山川北側山坡之上,故得名。據《榆林府志》載:孤山堡明“正統二年 (1437)置在西山,成化中移至城在山畔,週三裏三十四步,高二丈,南,北門二。背山俯川,城中無水泉。萬曆三十五年(1607)巡撫塗宗浚砌以磚。”今城堡外側包磚及條石基均巳被拆光,只內部夯土牆殘存。城東、西、南、北各開有一門,南、北門外還圈有甕城。除東門已毀外,其餘三門磚券拱洞尚存。北門上原有匾,橫刻“天壘雄守”四字。
中文名
孤山堡
地理位置
陝西省府谷縣孤山鎮
修建於
萬曆三年八月十五日
故址修建於
明朝萬曆二年五月
所屬地區
陝西省府谷縣

孤山堡遺址特點

結構
孤山堡遺址,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蘭河峪鄉新城子村。孤山堡遺址系一座古城遺址,城為方形,周長約1200米,城牆用大青磚和雜石泥土築成,至今尚有部分城牆存留。殘存城牆高者約3米,低者1米多。

孤山堡地理位置

孤山新堡故址修建於明朝萬曆二年五月,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所謂孤山新堡是對舊堡而言的,舊堡在新堡西南5公里處,為明代遼東的一個重要城堡,遺址現依稀可辨。
明代萬曆元年,兵部侍郎汪道昆閲邊,遼東總兵李成梁建議將孤山堡移至張其哈喇甸子,不但可防禦“東胡”入侵,而且可以“收耕牧之利”。此事告準後,委清河城守備王惟屏負責“築堡移兵”,但王惟屏“畏虜憚勞,偽呈不便”,未將孤山堡移築張其哈喇甸子,僅在舊堡東北十里處建立了新堡,即今新城子村址。

孤山堡意義

孤山堡建成於萬曆三年八月十五日(公元1575年),用銀七百七十兩,用糧六百一十石,建“城高連垛口三丈五尺,底厚二丈,門角敵台九座,俱用磚石包砌,守堡官住宅並軍士營房一百七十三間。”堡成之日,名為孤山新堡。新堡雖然築成,但因王惟屏“有違原議”坐罪,“各官俱不與賞”。萬曆四年,刻有“創築孤山新堡記”碑,記述其事。此碑至今仍存留在新城子古堡內,為後人研究本溪地方史的重要文物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