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季風

(地理氣象學概念)

鎖定
季風,地理氣象學概念。由於大陸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熱和冷卻程度不同,在大陸和海洋之間大範圍的、風向隨季節有規律改變的風,稱為季風(monsoon)。形成季風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質不同,熱力反映的差異。由海陸分佈、大氣環流、大陸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週期的大範圍的冬夏季節盛行風向相反的現象。分為夏季風冬季風
季風氣候區一般夏季受海洋氣流影響,冬季受大陸氣流影響,主要特徵為冬幹夏濕。 [4]  中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區。全球至少分佈着包括亞洲季風、北非季風、北美季風、澳洲季風、南非季風和南美季風等六個夏季風環流系統,每個季風區系統還可以劃分出若干子季風區。 [2] 
中文名
季風
外文名
monsoon
適用領域
地理科學
所屬學科
地理
所屬學科
氣象
別    名
季候風、黃雀風
提出者
哈萊(Halley)
類    型
冬季風、夏季風
主要發生地
亞洲(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

季風定義

季風,是由冬季、夏季海洋和陸地温度差異所導致。在夏季,大陸增温比海洋快,海洋上空形成高壓,大陸上空形成低壓,氣流由海洋往大陸方向吹。到了冬季則相反,氣流由大陸往海洋方向吹。這種在某一個區域內盛行風隨季節而顯著變化的現象叫作季風。 [5] 

季風現代氣象

季風 季風
現代氣象學意義上季風的概念是17世紀後期由哈萊(Halley)首先提出來的,即季風是由太陽對海洋和陸地加熱差異形成的,進而導致了大氣中氣壓的差異。夏季時,由於海洋的熱容量大,加熱緩慢,海面較冷,氣壓高,而大陸由於熱容量小,加熱快,形成暖低壓,夏季風由冷洋麪吹向暖大陸;冬季時則正好相反,冬季風由冷大陸吹向暖洋麪。這種由於下墊面熱力作用不同而形成的海陸季風也是最經典的季風概念。
到18世紀上半葉,哈得萊(Hadley)對季風模型進行了補充和修正。他指出,按照哈萊的理論,南亞地區阿拉伯海至印度的季風應該是夏季吹南風,冬季吹北風,但實際觀測到的卻是夏季吹西南風,冬季吹東北風。這是因為夏季當氣流從南半球跨越赤道進入北半球時,由於地球的自轉效應,氣流會受到一個向右的慣性力作用,這個力就是地轉偏向力(科里奧利力)。由於地轉偏向力的作用,氣流在向北的運行過程中向右偏,形成了西南風。
此外,受青藏高原地形作用及其他因子的影響,東亞的季風比南亞地區更復雜。其中,南海—西太平洋一帶屬熱帶季風區,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夏季,南海--西太平洋熱帶東南季風,東亞大陸--日本副熱帶西南季風。冬季,30°N以北為西北季風,以南為東北季風。

季風主要特點

季風(monsoon)是由海陸分佈、大氣環流、大陸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週期的大範圍對流現象。季風是大範圍盛行的、風向隨季節變化顯著的風系,和風帶一樣同屬行星尺度的環流系統,它的形成是由冬夏季海洋和陸地温度差異所致。季風在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陸,在冬季由大陸吹向海洋。
中國是全球夏季風最活躍區域,受東亞夏季風顯著影響,夏季風不僅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氣候分佈格局,而且還控制着中國雨帶位置變化和旱澇狀況。每年夏季風暴發後,會逐步由沿海向內陸推進,當深入到一定程度後又會向沿海撤退,從而形成一個夏季風年循環過程。 [2] 
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主要的氣候要素包括氣温、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重要的一個要素。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東南季風為我國帶來海洋的水汽,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會最先得到東南季風帶來的水汽,形成豐富的降水,也就成為了我國年降水量最為豐富的地區。西南季風也為我國帶來降水,可影響到我國華南一帶;當西南季風發展強盛時,也可深入到長江流域。我國的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就是典型的雨熱同期。由於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我國北方的西北地區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成為我國年降水量最少的乾旱地區。而我國北方的華北、東北地區相對於西北地區較近海洋,在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會進入全年中降水較多的雨季。從降水的季節分佈狀況來看,我國北方的華北、東北等地區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雖降雨期短、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現為“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徵,所以我國北方的華北、東北等地區氣候也是屬於“雨熱同期”。 [3] 

季風認識

現代人們對季風的認識有了進步,至少有三點是公認的,即:
(1)季風是大範圍地區的盛行風向隨季節改變的現象,這裏強調“大範圍”是因為小範圍風向受地形影響很大;
(2)隨着風向變換,控制氣團的性質也產生轉變,例如,冬季風來時感到空氣寒冷乾燥,夏季風來時空氣温暖潮濕;
(3)隨着盛行風向的變換,將帶來明顯的天氣氣候變化。

季風形成

2006年我國南海夏季風監測情況 2006年我國南海夏季風監測情況
季風是大範圍盛行的、風向有明顯季節變化的風系。隨着風向的季節變化,天氣和氣候也發生明顯的季節變化。“季風”一詞來源於阿拉伯語“mausim”,意為季節。中國古稱信風,意為這種風的方向總是隨着季節而改變。
關於季風的成因問題,有認為是海陸間熱力差異以及這種差異的季節變化造成的;也有認為是由行星風帶的季節位移所致。中國的一些氣候工作者認為,季風現象是海陸分佈的熱力作用、大氣環流的季節變化和具體地形等三因子共同影響下的綜合現象。
季風形成的原因,普遍認為主要是海陸間熱力環流的季節變化。形成季風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地球表面性質不同,熱力反應有所差異引起的。夏季大陸增熱比海洋劇烈,氣壓隨高度變化慢于海洋上空,所以到一定高度,就產生從大陸指向海洋的水平氣壓梯度,空氣由大陸指向海洋,海洋上形成高壓,大陸形成低壓,空氣從海洋吹向大陸,形成了與高空方向相反氣流,構成了夏季的季風環流。在中國為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夏季風特別温暖而濕潤。
英國E·哈雷認為季風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不同和太陽輻射的季節變化而產生的以一年為週期的大型海陸直接環流。冬季,大陸比海洋冷,大陸上為冷高壓,近地面空氣自大陸吹向海洋;夏季,大陸比海洋暖,大陸上為熱低壓,近地面空氣自海洋吹向大陸。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有了比較多的高空氣象資料後,有人指出行星風系的季節位移也是形成季風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外,並不是所有具有海陸差異的地區都有季風,還有其他一些物理因子在季風形成中起作用。例如,大地形(如青藏高原)的熱力和動力作用及南半球越赤道而來的氣流,對夏季風的活動均有很大影響。

季風地區特徵

季風地區享有得天獨厚的氣候,那裏的降水多半來自夏季風盛行時期。世界上季風明顯的地區主要有南亞、東亞、非洲中部、北美東南部、南美巴西東部以及澳大利亞北部,其中以印度季風東亞季風最著名。有季風的地區都可出現雨季和旱季等季風氣候。夏季時,吹向大陸的風將濕潤的海洋空氣輸進內陸,往往在那裏被迫上升成雲致雨,形成雨季;冬季時,風自大陸吹向海洋,空氣乾燥,伴以下沉,天氣晴好,形成旱季。
一般把夏季風前沿到達內陸最深處的位置稱為夏季風邊緣線。不過,每年夏季風邊緣線並不是一條固定不變的線,會有明顯的年際和年代際擺動甚至跳躍,其擺動幅度可達10個緯度左右。這種擺動過程很大程度上表現了夏季風的強弱,也決定着向陸地深處輸送水汽的程度。學術界通常把夏季風邊緣線的擺動範圍叫“夏季風影響過渡帶”。夏季風影響過渡帶受乾旱化趨勢和乾旱發生頻次雙重增加影響,部分半濕潤區正在轉為半乾旱區,部分半乾旱區也在轉為乾旱區,氣候類型地理分佈活動性很大。 [2] 

季風季節變化

冬季,大陸氣温比鄰近的海洋氣温低,大陸上出現冷高壓,海洋上出現相應的低壓,氣流大範圍從大陸吹向海洋,形成冬季季風。冬季季風在北半球盛行北風或東北風,尤其是亞洲東部沿岸,北向季風從中緯度一直延伸到赤道地區,這種季風起源於西伯利亞冷高壓,它在向南爆發的過程中,其東亞及南亞產生很強的北風和東北風。非洲孟加拉灣地區也有明顯的東北風吹到近赤道地區。東太平洋和南美洲雖有冬季風出現,但不如亞洲地區顯著。
季風
季風(6張)
夏季,海洋温度相對較低,大陸温度較高,海洋出現高壓或原高壓加強,大陸出現熱低壓;這時北半球盛行西南和東南季風,尤以印度洋和南亞地區最顯著。西南季風大部分源自南印度洋,在非洲東海岸跨過赤道到達南亞和東亞地區,甚至到達中國華中地區和日本;另一部分東南風主要源自西北太平洋,以南或東南風的形式影響中國東部沿海。
夏季風一般經歷爆發、活躍、中斷和撤退4個階段。東亞的季風爆發最早,從5月上旬開始,自東南向西北推進,到7月下旬趨於穩定,通常在9月中旬開始回撤,路徑與推進時相反,在偏北氣流的反擊下,自西北向東南節節敗退。
影響中國的夏季風起源於三支氣流:一是印度夏季風,當印度季風北移時,西南季風可深入到中國大陸;二是流過東南亞和南海的跨赤道氣流,這是一種低空的西南氣流;三是來自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側的東南季風,有時會轉為南或西南氣流。
季風每年5月上旬開始出現於南海北部,中間經過3次突然北推和4個靜止階段,5月底至6月5—10日到達華南北部,6月底至7月初抵達長江流域,7月上旬中至20日,推進至黃河流域,7月底至8月10日前,北上至終界線—華北一帶。中國冬季風比夏季風強烈,尤其是在東部沿海,常有8級以上的北到西北風伴隨寒潮南下;南海以東北風為主,大風次數比北部少。

季風季風別稱

季風,在中國古代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如信風黃雀風,落梅風。在沿海地區又叫舶風,所謂舶風即夏季從東南洋面吹至中國的東南季風。由於古代海船航行主要依靠風力,冬季的偏北季風不利於從南方來的船舶駛向大陸,只有夏季的偏南季風才能使它們到達中國海岸。因此,偏南的夏季風又被稱作舶風。當東南季風到達中國長江中下游時候,這裏具有地區氣候特色的梅雨天氣便告結束,開始了夏季的伏旱

季風影響因素

不過,海陸影響的程度,與緯度和季節都有關係。冬季中、高緯度海陸影響大,陸地的冷高壓中心位置在較高的緯度上,海洋上為低壓。夏季低緯度海陸影響大,陸地上的熱低壓中心位置偏南,海洋上的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向北移動。
當然,行星風帶的季節移動,也可以使季風加強或削弱,但不是基本因素。至於季風現象是否明顯,則與大陸面積大小、形狀和所在緯度位置有關係。大陸面積大,由於海陸間熱力差異形成的季節性高、低壓就強,氣壓梯度季節變化也就大,季風也就越明顯。北美大陸面積遠遠小於歐亞大陸,冬季的冷高壓和夏季的熱低壓都不明顯,所以季風也不明顯。大陸形狀呈卧長方形,從西歐進入大陸的温暖氣流很難達到大陸東部,所以大陸東部季風明顯。

季風季風區

亞洲地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風區,其季風特徵主要表現為存在兩支主要的季風環流,即冬季盛行西北季風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風,並且它們的轉換具有暴發性的突變過程,中間的過渡期很短。一般來説,11月至翌年3月為冬季風時期,6~9月為夏季風時期,4~5月和10月為夏、冬季風轉換的過渡時期。但不同地區的季節差異有所不同,因而季風的劃分也不完全一致。
中國的氣候主要是季風氣候。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温潮濕多雨,氣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來自大陸的乾冷氣流的影響,氣候寒冷,乾燥少雨,氣候具有大陸性。在季風氣候條件下,夏季潮濕多雨,冬季乾燥少雨。季風氣候的高温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雖然不免有悶熱難熬之苦,卻對發展農業十分有利。因為在作物生長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時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應。

季風主要影響

季風影響範圍

季風是指大範圍盛行的風向隨着季節有顯著變化的風系。一般冬夏之間穩定的盛行風向相差達120°~180°。根據研究,全球有幾個明顯的季風氣候區域。即澳大利亞北部、西北太平洋以及北冰洋沿岸若干地區。而西非東非、南亞、東南亞、東亞等地則為顯著季風氣候區。東亞—南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風氣候區。

季風國內

中國處於東亞季風區內,表現為:盛行風向隨季節變化有很大差別,甚至相反。冬季盛行東北氣流,華北—東北為西北氣流。夏季盛行西南氣流。中國東部—日本還盛行東南氣流。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濕悶、多雨,尤其多暴雨。在熱帶地區更有旱季和雨季之分,中國的華南前汛期、江淮的梅雨及華北、東北的雨季,都屬於夏季風降雨。 [1] 
季風有明顯的季節性北進和南退。4月和5月影響華南地區,6月中旬影響長江中下游一帶,7月下旬影響華北和東北地區,8月中下旬迅速南退至長江流域,在9月上旬回到南海北部地區,完成一次南北向的季節進退過程。 [5] 
夏季風是從海洋吹向陸地,所到之處降水充足,因此越靠南,越臨海的地區,夏季風來得越早。一般來説,南海夏季風爆發偏早。常年,夏季風會和副熱帶高壓聯手,給中國帶來大範圍的降水,各條河流也會進入水量最大的汛期。 [5] 
每年4月初開始,隨着副熱帶高壓第一次北進,夏季風給華南地區帶來一場又一場降雨。回南天、華南前汛期、龍舟水等,都是這時期夏季風的產物。進入5月底,副熱帶高壓再一次北進,夏季風影響的範圍從華南地區逐步北上至長江中下游平原,恰巧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梅雨”誕生了。 [5] 
到了7月下旬、8月上旬,夏季風到達最北界——華北、東北地區,“北方汛期,七下八上”説的就是這裏。到了9月、10月,隨着副熱帶高壓的南落,夏季風也撤到華西地區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