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季風中的馬

鎖定
《季風中的馬》是寧才執導的劇情電影,由娜仁花寧才主演,於2003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因草原連年沙化、牧民不得不退出草場遷往城鎮的故 [4] 
中文名
季風中的馬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拍攝地點
內蒙古
導    演
寧才
主    演
寧才
娜仁花
上映時間
2003年7月30日
對白語言
漢族
色    彩
彩色
主要獎項
第25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

季風中的馬電影劇情

季風中的馬劇照
季風中的馬劇照(3張)
因為沒有錢, 烏日根的兒子呼和已經一個禮拜沒有上學了。雖然政府減免了牧業税,但隊長説銀行的貸款不能不還。眼看着附近的牧民都賣了馬匹、羊羣, 拆了蒙古包,搬到城裏尋求新的生路,烏日根一時還難以接受不做牧民這個現實。因為在他的眼裏,自己是個牧民,草原才是自己的家。烏日根的倔強,並沒有影響妻子英吉德瑪搬往城裏的決心。但烏日根堅持不走,英吉德瑪也沒有辦法。
在找道爾基大叔借草場放牧所剩無幾的幾隻羊遭到拒絕後,烏日根想到了自己那已經被鄉政府劃成生態草場保護區的秋營盤草場。然而,非但草場沒有要回來,烏日根還因為和保護區的工人發生爭執而被帶到了派出所。在鄉里,儘管鄉長的一番解釋已經把為什麼不能進秋營盤的原因説得再清楚不過,但烏日根還是不明白:以前牛羊成羣的時候,草原那麼豐美,如今牛羊都快死沒了,卻沒有放羊的地方。不明白歸不明白,可日子還得過下去。為了能讓可憐兮兮的兒子呼和能回到學校,英吉德瑪在陶寶收購羊皮時,聽取了陶寶的建議,到公路邊上賣酸牛奶。烏日根沒有要回草場,英吉德瑪賣牛奶掙的那一百多塊錢,正好交上烏日根損壞鐵絲網的賠償和罰款。但讓英吉德瑪感到幸運的是,賣牛奶時認識了一個從南方大城市來到草原工作的、名叫趙長江的好心男人。自從英吉德瑪趕着牛車到公路邊賣牛奶以後,趙長江是逢賣就賣,而且買的越來越多。到後來,趙長江這個厭惡城市,從城市來到草原的中年男人,甚至給英吉德瑪做了一面賣牛奶用的旗子。趙長江之所以這樣熱心,是因為在他的心裏想着能和英吉德瑪一起過日子。當趙長江鼓足勇氣説出這個想法時,英吉德瑪差點沒笑得背過去。
烏日根打心眼裏就不想進城,英吉德瑪卻在做着進城前的準備工作。當英吉德瑪賣掉僅剩的羊羣,準備進城給一個張姓老闆做手把肉時,烏日根卻牽着自己那匹已經在被逼無奈時賣給夜總會王老闆的“薩日拉”,醉醺醺地從城裏回來。日子都過成這樣了, 老婆英吉德瑪又鐵了心要搬進城裏,烏日根也不好一個人留在草原上。在道爾基一番富有哲理的話的開導下,烏日根決定把“薩日拉”放生。
一個簡單的儀式後,烏日根的“薩爾拉”被解開了繮繩,朝着沙漠一般的草原深處走去。忍着刀扎一般的疼痛,送走了心愛的大白馬“薩爾拉”,烏日根和兒子呼和一起拆卸蒙古包。裝好牛車,澆滅火塘,烏日根和呼和向城市的方向走去。在烏日根和呼和的背後, 天還是那麼的藍,雲還是那麼的白,不同的是,過去豐美而碧波萬頃的草原正在乾涸中慢慢地沙化,在沙化中一步步走向城 [1] 

季風中的馬演職員表

季風中的馬演員表

季風中的馬職員表

導演 寧才
編劇 寧才
攝影 林良忠
演職員表參考資 [2] 

季風中的馬幕後製作

“你不想去的地方, 馬不可能把你馱去, 但你想去的地方, 就必須得馬馱。所以, 在今天看來, 馬已經不是蒙古人的理想, 而是實現理想的工具。”這是影片中的一句台詞, 也是蒙古人在生活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今天, 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問題。影片把人文關懷的鏡頭, 對準了沙漠化越來越嚴重的草原上一個視草原為生命的普通牧民“烏日根”, 通過“烏日根”一家在草原沙漠化與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的時代背景下的痛苦選擇, 試圖引起全社會對於自然和社會發展關係的關注, 浸透着藝術創作者的心血, 體現了藝術創作者的社會責任。

季風中的馬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2005年
第25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亞洲電影大獎
《季風中的馬》
獲獎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