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季華路

鎖定
季華路是佛山市總體道路規劃網中東西走向的城市主幹道,全長33公里,橫跨佛山四個區九個鎮街,範圍包括佛山中心城區(南海區桂城街道、禪城區石灣鎮街道、禪城區祖廟街道、禪城區張槎街道、禪城區南莊鎮)及佛山西部片區(南海區西樵鎮、南海區丹灶鎮、三水區白坭鎮、高明區荷城街道)。
中文名
季華路
地理位置
佛山市
類    型
城市主幹道
屬    性
四縱、九橫、兩環架中的重要部分

季華路歷史沿革

季華路誕生於1993年。早期開發的是季華五路,而道路周邊都是農田、小廠房,沿線僅有一幢高層建築。到了1996年,季華路已延伸至季華四路與季華七路。2000年,季華路誕生了首個商圈季華商圈。
2003年至2013年,季華路進入快速延伸的新十年,最終成為一條東接佛山一環,西延至禪城南莊的城市主幹道。2010年,禪城區提出將季華路打造成“總部第一街”的發展概念,並吸引了數十家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進駐,成為佛山中心區名副其實的“金融街”,消費商圈也隨之增多。
2014年4月,季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完工。 [2] 
2020年6月30日,佛山市季華路西延線工程項目進入招標階段,計劃2023年底建成通車。9月30日,佛山市季華路西延線工程正式開建。 [2] 
2024年2月2日上午,季華西路堤田村路口人行天橋項目正式開通。 [1] 

季華路道路概況

季華路是佛山市總體道路規劃網中東西走向的城市主幹道,也是佛山市公路網絡規劃“四縱、九橫、兩環”主骨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狀通車的季華路是包括季華西路、季華西立交、季華大橋、季華一路、季華二路、華寶路隧道、海口互通立交、季華三路、江灣路跨線橋、季華四路、季華五路、汾江路隧道、季華隧道、季華六路、季華七路、季華東路、季華東立交。
通車段季華路長約18公里,從西往東貫穿佛山中心城區(南莊、張槎、祖廟、石灣、桂城),季華路是佛山東西主幹道,亦是東西向CBD中軸。
該項目概算建安費高達50億元,為佛山近年來新建的最大單一路橋項目,其中新建的佛山首座盾構公路隧道,將無縫對接佛山中心城區(禪城區南莊、禪城區張槎、禪城區祖廟、禪城區石灣、南海區桂城)和佛山西部片區(南海區西樵鎮、南海區丹灶鎮、三水區白坭鎮、高明區荷城街道)。
新建隧道雙向6車道時速80公里,季華路西延線工程,西接荷城街道富龍西江特大橋工程,自西向東沿線途經白坭鎮、丹灶鎮和西樵鎮,後穿越順德水道後至南莊鎮與現狀季華路相接,路線長約15.41公里。
全線按照一級公路標準兼顧城市道路功能的標準建設, 主線雙向6車道+輔路雙向4車道,主路設計時速為80公里,輔路50公里。 項目中連接佛山中心城區(南莊、張槎、祖廟、石灣、桂城)和佛山西部片區(西樵、丹灶、白坭、荷城)的順德水道隧道,將是項目的關鍵節點工程。
目前,季華西路往西止於順德水道東岸的南莊碼頭,屬典型的“斷頭路”,與丹灶鎮金沙下安隔河相望。按照規劃,這裏將新建一座隧道連接南莊與丹灶。隧道全長2655米,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與現有采用沉管隧道建設的東平隧道不同,順德水道隧道將採用明挖法+盾構法施工,為佛山首座盾構公路隧道。盾構段設疏散救援通道,根據比選方案,此前該通道曾以特大橋、盾構隧道和沉管隧道等方案展開比選,最終推薦選用盾構隧道方案。該方案有線型要求靈活、不影響航道、對南莊碼頭影響小等優點,總體影響最小,可行性最高。順德水道隧道,西側起點位於丹灶鎮金沙下安村,在樵金路跨線橋東側接地,隧道以直線段向東下穿順德水道、南莊碼頭後,沿季華路下穿禪港西路,在紫南路以西出地接現狀季華西路道路,終點位於南莊鎮紫南村;隧道同時會下穿禪港路,輔道則與禪港路平交。
佛山市交通部門提出,打通季華路往西與丹灶道路連接,將成為佛山中心城區往佛山西部片區重要西出口,有效地縮短佛山中心城區(南莊、張槎、祖廟、石灣、桂城)與佛山西部片區(西樵、丹灶、白坭、荷城)的行車距離。
季華路西延線工程起於現狀季華路-紫洞路節點東側,設置橋樑上跨紫洞路及地鐵二號線,往西設置隧道下禪港路、南莊碼頭和順德水道,工程自東往西途經禪城區南莊鎮、南海區丹灶鎮和西樵鎮、三水區白坭鎮,路線總長約15.41公里。季華路西延線工程作為整個一環西拓工程的收官之作、“閉環”之筆,項目的建設打通了中心城區的“西出口”,並通過富龍特大橋成為串聯起禪城、南海、三水、高明四個區的交通動脈。據估算,季華路西延線通車後,將實現西部區鎮與佛山中心區最快15到20分鐘速達。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