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季丹

(中國內地女導演)

鎖定
季丹,1963年出生於黑龍江省,中國內地紀錄片女導演,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
1998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日本戰後殘留婦女在中國》 [1]  。1999年,與沙青聯合執導紀錄片《老人們》 [2]  ,該片參展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2004年,與沙青聯合執導紀錄片《在一起的時光》,該片獲得雲之南人類學影展大獎、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小川紳介獎 [3]  。2008年,執導紀錄片《哈爾濱·迴旋階梯》 [4]  ,該片獲得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特別獎 [1]  。2011年,執導紀錄片《危巢》,該片入圍CIFF8年度十佳紀錄片單元 [5]  。之後,在廣西拍攝紀錄片《山坳裏的女人》。
中文名
季丹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3年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職    業
導演
主要成就
雲之南人類學影展大獎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小川紳介獎
主要成就
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特別獎
出生地
黑龍江省
代表作品
日本戰後殘留婦女在中國
老人們
在一起的時光
哈爾濱·迴旋階梯
危巢

季丹人物經歷

季丹
季丹(2張)
1987年,季丹從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 [3]  。1988年,前往日本留學 [3]  。1993年,開始用Hi-8攝像機拍攝紀錄片。1994年,開始在西藏拉孜生活。1998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日本戰後殘留婦女在中國》,該片關注了抗日戰爭勝利後留在中國的日本婦女的生活 [1] 
1999年,與沙青聯合執導紀錄片《老人們》 [2]  ,該片參展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同年,執導記錄片《貢布的幸福生活》 [4]  ,該片紀錄了貢布一家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2000年,季丹在陝北一帶遊走,在府谷縣黃河邊上,她拍攝了一個農村家庭裏的年老父母和他們經歷了牢獄之災的兒子,最終於2005年完成了紀錄片《地上流雲》 [6]  。2004年,與沙青聯合執導紀錄片《在一起的時光》,該片獲得雲之南人類學影展大獎、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小川紳介獎 [3] 
2008年,執導紀錄片《空城一夢》 [4]  ;同年,執導紀錄片《哈爾濱·迴旋階梯》 [4]  ,該片獲得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特別獎 [1]  。2011年,執導紀錄片《危巢》,該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北京南郊大興的故事 [7]  ,入圍CIFF8年度十佳紀錄片單元 [5]  。之後,在廣西拍攝紀錄片《山坳裏的女人》。

季丹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未知
《山坳裏的女人》
紀錄片
2011年
《危巢》
紀錄片
2008年
《哈爾濱·迴旋階梯》
紀錄片
2008年
《空城一夢》
紀錄片
2005年
《地上流雲》
紀錄片
2004年
《在一起的時光》
紀錄片
1999年
《貢布的幸福生活》
紀錄片
1999年
《老人們》
紀錄片
1998年
《日本戰後殘留婦女在中國》
紀錄片

季丹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 2011    CIFF8年度十佳紀錄片單元[5]     《危巢》    (獲獎)    
  • 2009    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特別獎[1]     《哈爾濱·迴旋階梯》    (獲獎)    
  • 2003    雲之南人類學影展大獎[3]     《在一起的時光》    (獲獎)    
  • 2003    美國 Margaret Mead 電影與錄像展[3]     《在一起的時光》    (提名)    
  • 2003    釜山國際影展[3]     《在一起的時光》    (提名)    
  • 2003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小川紳介獎[3]     《在一起的時光》    (獲獎)    
  • 2003    瑞士 Vision Du Reel 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銀獎[3]     《在一起的時光》    (獲獎)    
  • 2003    加拿大 Hot Docs 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佳中短篇獎[3]     《在一起的時光》    (獲獎)    

季丹人物評價

導演作品
導演作品(3張)
季丹的作品有的聚焦於西藏藏民的真實生活,如紀錄片《貢布的幸福生活》和 《老人們》都以一種理想主義遠遊的方式詩意地記錄了藏區的生存狀態,而其餘的作品無一例外地關注了底層社會的生活現狀,尤其是紀錄片《危巢》這部作品 [4]  (《電影文學》評)
季丹是用紀錄片詮釋這個詞的高手。她十分擅長構造生活氣氛,她通過細微聲音的放大,與角度並不獨特的鏡頭去構造。她總能精確地發現生活中這些零件並將它們拼裝為使觀眾可以沉浸於其中的氣氛。在觀看她的片子時總感覺她所使用的“零件”太分散,不知道它們要指向哪裏。但當影片結束,則知道季丹所揀選的“零件”每一個都是必要和簡約的。她的紀錄片因此也指向了一類紀錄片的本質,或者説是一類紀錄片的美學。那就是儘可能地表現真實的生活,表現出生活真正的味道。用哲學的術語來説,她的紀錄片揭示的是生活是什麼樣的,而不是生活應當是什麼樣的 [8]  (新浪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