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孟門山

(陝西壺口瀑布附近)

鎖定
距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鎮壺口瀑布景區下游五千米處,“十里龍槽”下方,在黃河谷底河牀中,有兩塊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兩個河心島,大島長約300米,寬50米,高出水面約10米。其南面石岸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題刻的“卧鎮狂流”4個大字,匾幅長2.5米,寬1米,是對此處山水奇景的真實寫照。小島在島上游10米處,僅五、六十米長,這兩個河心島全由呈水平狀產出的塊狀灰綠色砂岩組成,岩石堅硬,抗風化性能較強。千百年來它們靜卧黃河中流,遠眺似舟,近觀似丘,俯視如門。這就是古代被稱為“九河之蹬”的孟門山。相傳這兩個小島原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時,把此山一劈為二,導水暢流。又傳説古時,孟家兄弟被河水沖走,曾在這裏獲救,故將此二島稱為孟門山。 [1] 
中文名
孟門山
地理位置
距壺口瀑布下游五公里處,“十里龍槽”下方
著名景點
卧鎮狂流
評    價
孟門夜月

孟門山神話故事

孟門迎着洶湧奔騰的洪流,昂首挺立,任水滔天,終年不沒。孟門“南接龍門千古氣,北牽壺口一線天”,其雄姿與龍門、壺口組成黃河三絕,而又以自己獨特的風貌著稱,古詩有“四時霧雨迷壺口,兩岸波濤撼孟門”的佳句。
《屍子》曰:“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水,大溢逆流,無有邱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大明一統志》雲:孟門在黃河中游,大石橫亙數百步,魚之溯河者扼此。”這些記載充分説明了孟門山和大禹治水有關。這幾年陝西在這大山之上立了一尊大禹神像,修建了祭壇,供後人紀念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
傳説孟門山是遠古時代女補天時練就的神石,稱作“息壤”,能隨水漲落,不被淹沒,民間素有“水漲三尺,山高一丈”之説。鯀治水時,從天帝那裏盜取了這塊息壤,以堵塞氾濫的洪水,後來大禹治水從中開鑿通道,把巨石一分為二,立於河中。此後人們將此石神化,説在黃河上游落水遇難的人,只要上了孟門山,便可得救生還。而且黃河落水者確有上了孟門而獲救的。
孟門山實為黃河中流砥柱。故《穆天子傳》曰:“北登盟門,九河之隥。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阸,兼孟門津之名矣。此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衝,素氣雲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贔怒,鼓若山騰,濬波頹疊。
民國《宜川續志》載”俗雲,故有糧三鬥零。“這裏面還有一個故事呢。傳説當年,秦晉兩省為爭”孟門山“歸已有,曾赴京進宮拜見皇帝斷案。皇帝將此山斷給了陝西所有,但言明得山者,每年要交皇糧一百石。陝西省府官員,以勝者自居,洋洋得意凱旋而歸。然而,他們那裏知道,所謂孟門山,只不過是屹立於黃河水中的兩塊巨石,上面寸草不生。《山海經》記載着:”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涅石。“天知道,那百石皇糧從何而來。這可害苦了當地百姓,相傳,當年這裏的羣眾因交不起皇糧,就在”孟門山“西邊的”圪針灘“,成立了一個糧食交易市場,吸引山西和關中平原上的糧商到此交易。當地鄉民,用説合成交易,過鬥提成等辦法的所得收入送交皇糧。他們又開辦商店、旅館等門面,並搬送船客過河,收入也很可觀,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直到明代米脂的闖王李自成進京城當了皇帝,這才免了當地百姓的皇糧. [1] 

孟門山孟門夜月

孟門夜月自古是孟門山一道景觀。滔滔黃河水,出了壺口龍槽割然開闊,前行10裏受孟門山阻擋,一分為二從山的兩旁分流而過,然後又合而為一。每當農曆月半,夜臨孟門,可見河底浩月高懸。站北南望,水中明月分為兩排飛舞而下;立南北望,水中明月合而為一迎面而來,人們稱這一景色為“孟門夜月”。《古今圖書集成》道:“所謂夜月者,蓋水落石出之時,山高月小,素魄流彩,光映河山。古人對孟門月夜清逸之景多有詩賦歌贊,有詩云“山隨波影動,月照浪花浮”。“峨崗矗矗水洋洋,銀漢橫空夜未央。河底有天涵兔魄,山澗無物掩蟾光。清輝厚幾千林雪,寒氣轉飛九陌霜。”
孟門山雖然不足以稱“山”、但它的奇特景緻引人入勝。清人南鵬在詩中寫到“聞説孟門小,來看大似拳。生就書案景,擬在畫中懸”。古人有詩云:“四時霧雨迷壺口,兩岸波滔撼孟門”。
相傳大禹治水時,先在這裏鑿開了第一個阻擋洪水的“龍門”暗洞,就叫它孟門。那孟門巨石之上,至今赫然鐫有金明郡守所寫的“卧鎮狂流”四個一米見方的硃紅大字。如到河水下落時,這四個字便能露出水面,今人觀之,更能領悟到“孟門終古鎮洪流”的雄偉氣勢。
如今,孟門山已經成了壺口一個重要景點。人們修建了一座鐵索橋可達孟門觀景,在大孟門山上,建有山門、大禹應龍神龜雕塑,禹王廟、黃河祭壇、望河亭、歷代詩文碑林等,與古人在孟門山石崖上題刻的“卧鎮狂流”相映成輝。
孟門的神奇傳説也為孟門增添了更多的神奇色彩,傳説古代有位州官奉調入京,那時陸路尚不發達,他只好乘船沿黃河而下。船到孟門山下,天已黃昏,就靠岸停泊。晚上,他登上孟門山,觀賞這黃河小島上的夜景,只見明月高懸,映入河中,虛虛實實,分外好看。他在山上踏月觀景,情趣盎然,便吟出“山隨波影動,月照浪花浮”的詩句。回船入睡後,又夢見了明月入舟。次日早起幕僚為他圓夢,其中一人説:“孟門乃龍門之上口,夢月入舟為鯉魚躍龍門之吉兆。”後來,這位州官果然應驗升遷。據説,巨石上的四個大字,就是由他親筆書寫,命人刻上去的。因此,民間還把這個孟門山叫做夢夢山。
孟門山不但風光迷人,有“孟門夜月”之美,而且在研究黃河發育史中,也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據《地理知識》表明,孟門原是黃河河牀上的一處裂點。壺口瀑布當時就出現在這裏。由於長期以來地殼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強,溯源浸蝕,裂點上移,瀑布由孟門移動到現在的位置,瀑下深潭發展成今日的“十里龍橫”,而孟門山就是瀑布深潭上移殘留下來的岩石塊體。
在孟門山的西側有一座形似仰面躺着的女人的山峯,傳説這就是大禹的妻子女嬌幻化而成的。大禹在鑿河導流時,日夜奔忙,三過家門而不入,女嬌十分想念自己的丈夫,於是她就站在高高的山上等待丈夫的回來,十年,百年,千年過去了,仍不見大禹歸來,直至化為山脈。就在睡女峯腳下的孟門山上,人們修建了一座宏偉的大禹像,踩在神龜背上的大禹深情地遙望着睡女峯,望着自己的妻子女嬌。當年,大禹在鑿壺口,劈孟門時遇見了西岸衣錦村名叫女嬌的姑娘,二人一見鍾情,遂結連理。大禹和女嬌新婚燕爾僅三天時間後,大禹就投身到劈山導水的治水工程中去,誰知這一去就是十三年。這其間,大禹曾三次路過衣錦村家門口,但是都由於軍情,水情緊急而沒有機會踏進家門看望一下女嬌。這時女嬌已經身懷有孕,但是三年後仍未出生。女嬌夢見兒子託夢給自己説:“不見父親的面,我就不出生”。女嬌在家又等了七年,還不見丈夫歸來,便決定隻身去尋找大禹。她跋山涉水,歷盡艱辛,走到孟門山桑津古渡。一位老艄公説,大禹的治水大軍足跡遍天下,你怎麼能找見呢,不如就在這古渡口等候,大禹回京都,北征有時就路過這裏。女嬌就佇立在古渡西岸等丈夫路過,她等啊等,在岸邊一直等了三個寒暑,冬去春來,風雪雷電,她仍然一動不動,盯着渡口過往行人。逐漸地,她的身體僵硬了,最後轟然後仰卧倒,化為山峯,當地人叫她“睡女峯”。
大禹治水工程告竣,回京覆命,準備回家攜女驕晉京,路過桑津渡,見女嬌已化為山石,他悲憤交集,萬端思緒湧上心頭,想起已懷胎十三年的兒子,大禹面對睡女峯,大喊一聲:“還我兒子!”一口鮮血噴於石上,石山迸開,跳出一個十三歲的兒子來。因為是石頭開啓生出來的,大禹就給兒子取名為“啓”。在睡女峯的山坡上,有一塊宛若上山熊的巨石,據説它就是大禹變成的。從此睡女峯和上山熊石就亙古永久地留在了孟門西岸。
壺口瀑布水流向下衝擊,經年累月的切蝕而逐年向後退移,於是在河牀上留下了一道深壕。因它屈曲蜿蜒有近十里之遠,巨浪翻滾,肆意咆哮,恰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遂得名十里龍槽。據史書記載,大禹鑿石導河時,壺口和孟門山是緊連在一起的,但現在壺口距孟門已有五公里了。據地質部門測量考證,壺口受水量、含沙量、地質、向源侵蝕等情況的影響,每年平均向後退移約3——4釐米,民間諺語中有:“九里三分深,一年磨一針。”的説法,所以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寫:“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
這種谷中谷自然景觀堪稱是世界性的地質奇觀,2002年壺口因其“特有的侵蝕型、潛伏式瀑布”,被公佈為國家地質公園。“龍槽”是黃河全程中最窄的一段,最窄處僅三十餘米,所以,自古以來,這裏便成了兵家最理想的運兵越河之地。明崇禎三年,李闖王率兵由冰橋東渡山西,清同治五年(1866年),張宗禹率領的西捻軍由此過冰橋東渡,殲滅了守河清軍。1938年3月,閻錫山從冰橋越過黃河,退駐陝西宜川縣秋林鎮。
不過還有一個小問題,那麼人們靠什麼來斷定冰已結實了呢?原來,在民間有“狐仙踩線”之説,就是説冬天來臨,冰雪覆蓋黃河,狐狸從冰上走過的地方,是冰層最結實的地方,踩着狐狸的腳印,人們就可放心大膽的通行了。
石岸上有着一個個儲滿清水,可把山川景色映照其間的石窩,小者如杯,大者如甕,或斜或直,光溜圓滑,內有清泉一泓,如同一面面形態各異的鏡子,俗稱“石窩寶鏡”。 地質上稱為“渦穴”。相傳,這些石窩是當年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馬蹄印和腳印。其實這些石窩井非人工所鑿,而是攜帶了大量泥沙的洪水數千年來衝擊基岩,遇到阻礙後盤旋研磨而成。因此,每個 石窩內壁都光滑無比。這不單是壺口的一大景觀,也是地質上特有的現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