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孟超

(原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

鎖定
孟超(1902-1976)現代作家。筆名東郭迪吉、林麥、林默等。山東諸城人。1924年入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習,開始了文藝生活。1927年赴武漢,參加全國總工會工作。1928年與蔣光慈、阿英等人組織太陽社,創辦春野書店、《太陽月刊》。後參加左翼作家聯盟,與馮乃超、夏衍等組織藝術劇社。抗戰時期,曾領導過抗日宣傳隊和廣西國防藝術社的抗戰戲劇工作。1941年在桂林與夏衍等合編出版《野草》半月刊,同時主編《藝叢》月刊。1943年從桂林撤退到貴陽、昆明、重慶各地,在昆明曾編《婦女旬刊》,在重慶編《西南日報》副刊、《大眾報》的《漫畫漫話》旬刊、《新民報》的《藝術週刊》等。1947年到重慶西南學院任教。後赴香港。與秦似等人恢復《野草》半月刊,參加創辦《小説》月刊。1949年到北京,參加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書編委會,先後在出版總署任總署圖書館副館長、書刊編審。1954年任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室主任、幻燈編輯室主任。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主要作品有詩集《候》、《殘夢》,小説集《衝突》,雜文集《長夜集》、《赤偃草》、《水泊梁山英雄譜》。1961年編寫了歷史劇《李慧娘》,作品塑造了一個為伸張正義而復仇的女魂李慧娘形象。孟超因此劇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四人幫”殘酷迫害,1976年含冤而死。 [2] 
中文名
孟超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76年
出生地
山東諸城

目錄

孟超人物生平

孟超(1902—197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孟憲棨,筆名有迦陵、迪吉、東郭迪吉等。 [3]  山東省諸城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幼年時讀過私塾。辛亥革命後,入縣城高小,畢業後升入濟南中學,後因參加學潮被開除。“五四”運動時期受《新青年》、《新潮》等進步刊物影響。1924年到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習,受當時瞿秋白、張太雷、任弼時影響,進一步接觸馬列主義,參加了一些革命活動,並開始了文藝生活,在寫作方面曾得到茅盾、陳望道的指導。開始在郁達夫主辦的《洪水》及其他刊物上發表一些散文和短詩,出版了一部詩集《候》。
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赴武漢,參加當時全國總工會工作,與蔣光慈、阿英等人開始商量組織太陽社,但因武漢的政治變化,未成。1928年和蔣光慈先後回到上海,同阿英重新組織了太陽社,創辦了春野書店、《太陽月刊》,同時還出版了小説集《衝突》(1929年,上海春野書店)、詩集《殘夢》(1929年,上海春野書店)。太陽社遭到反動派的查封后,曾在《大眾文藝》等刊物上發表小説和詩歌,參加上海左翼作家聯盟,和馮乃超、夏衍等人辦藝術劇社。抗日戰爭時期,在五戰區領導過抗日宣傳隊,並負責過廣西國防藝術社等抗戰戲劇工作。抗日戰爭後期,反動派對進步藝術團體進行壓迫,便以雜文的形式揭露、抨擊其反動統治。
1941年在桂林出版了《野草》半月刊,出版雜文集《長夜集》(1941年,桂林文獻書店)和《赤偃草》(1942年,桂林集美書店),歷史小説《骷髏集》(1942年,桂林集美書店),同時還主編《藝叢》月刊。1943年從桂林撤退到貴陽、昆明、重慶各地,除參加文協外,大部分時間從事教書和編輯工作。在昆明曾編《婦女旬刊》,在重慶編過《西南日報》副刊、《大眾報》的《漫畫漫話》旬刊、《新民報》的《藝術週刊》等。1947年在重慶西南學院任教。由於國民黨的迫害,去香港,與秦似等人恢復《野草》半月刊,併為《商報》、《大公報》、《文匯報》副刊寫稿。同時又與樓適夷、以羣等人創辦《小説》月刊。此期間還寫出雜文集《水泊梁山英雄譜》(1950年,上海學習出版社),以雜文形式,借古喻今,諷論時事和人物。1949年初由香港經朝鮮到北京,參加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書編委會工作。後在出版總署先後任總署圖書館副館長和書刊編審。1954年調人民美術出版社任創作室副主任、幻燈編輯室主任。195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61年編寫了歷史劇《李慧娘》(北京人民出版社),成功地塑造了李慧娘這個申張正義的復仇的形象。該劇在當時具有鮮明而強烈的政治意義,後在“文化大革命”中慘遭迫害致死。 [1] 
參考資料
  • 1.    北京語言學院《中國文學家辭典》編委會編.中國文學家辭典 現代第二分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第632-634頁
  • 2.    馬良春,李福田總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 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90-4091頁
  • 3.    徐廼翔主編.中國現代文學詞典 第三卷 戲劇卷.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第134-1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