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孟秋江

鎖定
孟秋江,中國共產黨的新聞活動家。原名孟可權,原籍江蘇常州,30年代中期開始從事新聞工作。1935年冬,和範長江到西北地區採訪,發表過大量通訊。1937年抗戰爆發後,任《大公報》記者,曾對南口、平型關、徐州、中條山等戰役進行報道,曾以《大公報》記者名義訪問延安,受到毛澤東的接見。1938年改任《新華日報》記者,並參加了中國青年記者會的籌備工作。同年10月,與範長江等在長沙發起成立國際新聞社,並負責該社桂林總社、香港分社的日常工作。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勝利後回上海,參加國新社的恢復工作,支持《週刊》、《文萃》、《聯合日報》、《聯合晚報》等進步報刊的出版工作,並任《大公報》採訪主任,組織記者進行反內戰反迫害的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天津《進步日報》經理、《大公報》副社長、中國新聞社理事、中共天津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等職。 [4] 
中文名
孟秋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0年4月
逝世日期
1967年3月16日
主要成就
編輯出版《中國的西北角》
參與發起“青記”和“國新社”
出生地
江蘇常州
原    名
孟可權

孟秋江個人經歷

孟秋江,原名孟可權,常州人,1910年出身於貧苦家庭,18歲到上海謀生,幫大哥管包飯帳目。
1931年夏,入上海地方自治訓練所受訓,“九·一八”後到蘭州二哥處謀職。餘暇,為《大公報》寫一些通訊。1935年,與該報記者範長江結識,並和範從蘭州、經寧夏、河套到綏遠等地採訪,事後協助範長江編成《中國的西北角》一書出版。次年,日軍侵入綏遠,爆發百靈廟戰役。經範長江推薦飛任上海《新聞報》駐綏記者,赴前線採訪,向上海發了百靈廟和紅格爾圖等地戰情專電。
“七七”事變後,他到張家口採訪,消極抗日的劉汝明部扣留了他的新聞專電。他出於記者肩負的職責,沒有向劉汝明屈服,張家口失守後,撰寫《可痛的張家口》通訊,揭露劉部怯戰。接着到國民黨第十三軍湯恩伯部採訪,不久,該部駐地南口被日軍攻破,他退到大同,寫成《在南口迂迴線上》,由範長江帶到上海《大公報》發表。從此,又被該報看中,聘為戰地記者。大同失守,他再退太原,採訪平型關戰役和晉東戰役,先後寫成《退守雁門關》、《大戰平型關》、《晉東崖戰記》等通訊,期間結識周恩來、肖克、彭雪楓等。10月,日軍兵臨太原,他隨同周、彭同乘一輛汽車向臨汾撤退。過了黃河,按周恩來指示,在潼關發出八路軍堅持在黃河以北抗戰的專電。旋至西安,與八路軍辦事處負責人林伯渠建立密切聯繫。他繼範長江之後,從華北戰場渡過黃河到延安採訪,受到毛澤東主席的熱情接見,並將毛澤東的講話發了專電。
1938年,他採訪中條山戰鬥和潼關炮戰。7月武漢會戰。他從西戰場至江西,任《大公報》駐南昌記者,與範長江等籌備成立中國青年記者學會,後到“南得”線隨軍採訪,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初,任《新華日報》記者。不久,到桂林任國際新聞總社經理。當時“國新社”的主要任務是將中共的抗戰主張、消息編成專稿,發往外界。通過國外報刊的介紹,使更多的人瞭解中共抗日的真實情況。國民黨視“國新社”為眼中釘,社長範長江避走香港,“國新社”工作由孟主持,在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李克農領導下,孟負責社中人員安全轉移,還按黨的要求,安全轉移了社會上一批又一批愛國人士,直到將所有人員疏散後離開桂林去香港。1943年,他奉黨的指示,以南洋華僑銀行董事長的身分到上海,從事地下情報工作。1945年8月,日軍投降後,他立即參加《文匯報》復刊工作,任採訪部主任,並全力支持《文萃》雜誌創刊,兼總經理。同時,與柯靈籌辦《週刊》雜誌,支持劉尊棋、陸治創辦《聯合日報》、《聯合晚報》,以及為恢復“國新社”上海辦事處而奔波。他派記者駐南京,到梅園新村隨時聽取黨的指示,支持上海學生的“反飢餓、反內戰”示威遊行,為遭特務毆打的《文匯報》記者李肇其、麥少眉伸張正義。1947年,“國新社”受特務監視,記者轉移到任重家發稿。不久《文匯報》、《聯合時報》被國民黨查封,他被迫撤離上海,到“國新社”香港分社工作。解放後,歷任天津《進步日報》經理,《大公報》副社長、中國新聞社理事、中共天津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等職。60年代初被派到香港任《文匯報》社長。1967年,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致死。1980年平反昭雪。 [3] 
左起三:孟秋江 左起三:孟秋江 [1]

孟秋江人物事蹟

孟秋江開展戰地報道

孟秋江的戰地報道生涯主要集中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以戰士的姿態行走在戰場上,以筆為槍,在極度危險的境況下從事新聞報道。1937年,日寇的鐵蹄踏進華北,拉開了大規模侵華戰爭的帷幕。孟秋江緊急離開綏遠,加入《大公報》,奔走於華北和華中戰場,多次深入炮火連天的抗戰前線進行採訪報道,發表了大量生動真實的戰地通訊。在北京西北方緊靠長城的南口,他寫下《南口迂迴線上》:“短兵相接時,手榴彈是唯一可以對大炮報復一下的東西,擲手榴彈的戰士,雖然一批一批的倒下來,第二批馬上又跳出戰壕去抵抗。”他奔走於晉北戰場,在《大戰平型關》一文中寫道:“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了寄託,放射着歡欣的眼光,向低飛的我們的神威空軍行注目禮,表示歡迎”“手榴彈丟中敵人,藥性還沒爆炸,敵人又把它摔回來。攻的激烈,抵抗的更激烈”,他們心中堅定“這條線萬萬失不得,援兵明日就可以到,這一夜怎麼也要撐住”。他以細膩感人、生動真實的筆觸,將戰鬥的激烈和嚴酷場面重現在讀者面前,將將士們的英勇無畏精神傳達到後方,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鬥志。

孟秋江發展新聞事業

孟秋江對加強新聞記者的修養非常重視,他在《新聞記者的態度》一文中提出,新聞人應“公正、誠懇、熱烈”。所謂公正,即新聞報道應客觀公正,他認為“記者的道德,即尊重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也就是根據事實説實話的一個原則”。在《一個外國神甫口中的寇軍獸行》一文中,他通過採訪一位外國神甫,客觀反映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同時他也從新聞人的角度,評述了當時軍隊打仗時存在的軍心不齊問題。1937年,他與範長江等人一起開創了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作為理事之一,他不辭辛勞精心策劃,操持繁瑣事務,使青年新聞記者學會不斷髮展。
1938年採訪江西抗戰前線時,孟秋江發現戰士們極度缺乏文化生活,當即自掏腰包,以“青記”的名義成立戰地新聞供應站,為前線戰士送去報紙。前線戰士看到報紙上關於他們的報道,愈發堅定英勇戰鬥、堅決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信心。

孟秋江楓落秋江冷

孟秋江為中國的新聞事業奔走一生,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太原保衞戰時,敵軍兵臨城下,他不顧個人安危堅持在前線開展戰地報道,直到最後一刻,才從容撤離戰場。皖南事變後,國民黨反動派殘酷迫害文化界進步人士,孟秋江臨危受命,在桂林主持轉移工作,成功掩護多批文化界人士撤退到香港,而他本人也在特務的一次次監視和搜捕時僥倖脱身。
新中國成立後,孟秋江長期從事新聞統戰工作。1962年,他趕赴香港擔任文匯報社社長。按黨中央指示,宣傳黨的政治主張,開展國際新聞宣傳和統戰工作,主動積極團結香港各階層的力量,爭取國際社會認同和支持中國對香港的政策,為祖國建設和新聞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馮英子在《楓落秋江冷》一文中評價,孟秋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常常臨危受命,不計利害”,在懷念孟秋江時不禁感嘆:楓落秋江冷!報人王淮冰在紀念孟秋江的文章中,稱他“是著名的新聞戰士,他和他的戰友長江一樣,其業績將永載中國無產階級新聞史冊”。 [2] 
參考資料
  • 1.    孟秋江著;陸詒,馮英子主編.孟秋江文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前言第3頁
  • 2.    以筆為槍的新聞戰士—孟秋江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2-09-23]
  • 3.    常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常州市志 第三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1013-1014
  • 4.    廖蓋隆,孫連成,陳有進等 主編.馬克思主義百科要覽·下卷: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