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孟村回族自治縣

鎖定
孟村回族自治縣,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是河北省六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總面積386.73平方公里, [1]  常住人口203507人(2020年), [27]  轄4個鎮、2個鄉。縣人民政府駐孟村鎮。
孟村縣地處華北平原東部,地勢低平,鹽鹼地較多。宣惠河、大浪澱排水渠流經縣境。糧食主產小麥、玉米、穀子等, [2]  畜牧業以肉雞養殖為主。 [3]  工業以管道裝備製造和建築扣件為主導產業。 [4] 八極拳發祥地,有“武術之鄉”之稱。孟村是革命老區,抗戰中回民支隊屢建功勳,名聲顯赫。古蹟有唐代饒安城遺址、程氏父子墓、王翱墓等。 [6] 
2020年,孟村回族自治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億元,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5億元。 [30] 
中文名
孟村回族自治縣
外文名
Mengcun Hui Autonomous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130930
行政區類別
自治縣
所屬地區
河北省滄州市
地理位置
河北省東南部
面    積
386.73 km²
下轄地區
4鎮2鄉
政府駐地
孟村鎮民族街
電話區號
0317
郵政編碼
0614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
人口數量
20.35 萬(2020年常住)
火車站
孟村站
車牌代碼
冀J
地區生產總值
90 億元(2020年)

孟村回族自治縣歷史沿革

據考古發掘,商代時期今孟村縣境內已有人居住。
春秋戰國時期,縣境屬齊國地。
秦朝,屬齊郡。項羽分齊郡置濟北郡,今縣境屬之。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始,屬幽州勃海郡高成縣。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在今孟村設宛鄉城,為宛鄉侯劉隆領地。東漢永和五年(140年)改屬冀州渤海郡
西晉時,改高成縣為高城縣,今孟村縣境屬之。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今縣境分屬瀛州浮陽郡浮陽縣、高城縣和滄州地。東魏北齊時縣境隸屬未變。
隋朝,開皇元年(581年)廢浮陽郡,本地改隸渤海郡。開皇十六年(596年)析高城縣地一部設浮水縣(在今新縣鎮),今縣境分屬高城縣、浮水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改高城縣為鹽山縣。大業元年(605年)撤浮水縣,大業三年(607年)今全部縣境隸渤海郡鹽山縣。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浮水縣,今縣境屬浮水縣和清池縣。貞觀十二年(638年),饒安縣移治浮水故城,並改名新饒安(今新縣鎮),今縣境屬饒安縣、清池縣和鹽山縣地,屬滄州。五代十國時期隸屬未變。
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省饒安入清池,今縣境隸屬清池縣、鹽山縣地,仍屬滄州。
元代,縣境隸屬於中書省河間路滄州清池縣和鹽山縣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清池併入滄州,隸屬於河間府,今縣境屬河間府滄州鹽山縣地。永樂二年(1404年),孟氏應詔遷此定居,以姓氏命名孟村。
清雍正九年(1731年),滄州改屬天津府,今縣境仍屬滄州鹽山縣地。
民國二年(1913年),撤滄州設滄縣,縣境分屬滄縣、鹽山縣地。民國十七年(1928年)10月改直隸省為河北省,至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7月,縣境隸河北省,屬滄縣和鹽山縣轄地。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6月,縣境屬第七督察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六督察專員公署成立,轄滄縣、鹽山等七縣,今縣境分屬鹽山縣、滄縣。民國三十年(1941年)1月,隸屬於山東省冀魯邊區,今縣境仍分屬滄縣、鹽山縣地。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1月,今縣境分屬青城縣、滄縣和鹽山縣。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月,青城縣與新海縣合併為新青縣,今縣境北部屬青城縣第二區(楊寨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鹽山縣城解放,恢復原建置區域,並與靖遠縣合併,稱靖遠縣,屬山東省渤海一專署,今縣境分屬靖遠縣、滄縣轄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靖遠縣改稱鹽山縣,屬山東省滄南專區。滄縣屬河北滄縣專區。今縣境分屬滄縣、鹽山縣。
1952年11月,鹽山縣劃歸河北省滄縣專區,今縣境仍屬鹽山、滄縣地。
1955年11月,孟村回族自治縣成立,屬滄縣專區。
1958年4月,滄縣專區併入天津專區。11月,孟村回族自治縣與鹽山縣、慶雲縣合併,稱鹽山縣;12月,天津專區撤消,併入天津市,鹽山縣從屬之。
1959年3月,原孟村回族自治縣改為鹽山縣孟村回族自治區。
1961年6月,恢復滄州專區,鹽山縣孟村回族自治區屬之。
1962年5月,恢復孟村回族自治縣,仍屬滄州。 [1]  [7-8] 

孟村回族自治縣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孟村回族自治縣轄4個鎮、2個鄉,2個社區、126個行政村。 [9] 
鄉鎮
下轄村居
民族大街社區、建設大街社區、孟村一街村、孟村二街村、孟村三街村、孟村四街村、丁莊子村、中漲沙村、後漲沙村、西漲沙村、前漲沙村、龐莊子村、四莊子村、馬莊子村、後屯村、北街村、前街村、東街村、高姚莊村、東姚莊村、西姚莊村後姚莊村、胡姚莊村、王御史村、尹莊村、張莊村、付莊村
新縣村、肖莊子村、王莊子村、北劉莊村、於道村、宣莊村、台莊村、徐莊村、楊莊村、孫樓村、王帽圈村、大堤東村、小堤東村、劉石橋村、趙石橋村、王石橋村、楊石橋村、韓石橋村、伊興村、楊村、羅町村、町莊村、正道村
辛店村、張官店村、掛甲林村、卜宅村、何呂店村、小李莊村、小姜莊村、卜老橋村、王林村、代林村、付林村、谷林村、董林村、牟莊村、趙莊村、東滿西村、西滿西村
高寨村、楊寨村、張寨村、小馬閘口村、李店子村、小趙莊村、大許孝子村、泊北村、流潭村、正南莊村、西南莊村、李留舍村、魏留舍村、東留舍村、張留舍村、中留舍村、王留舍村、孫留舍村、南留舍村、大文台村、小文台村、小許孝子村、泊二莊村
宋莊子村、東姜官屯村、西姜官屯村、許村、王宅村、沙漲村、東賈官屯村、西賈官屯村、賀莊子村、大高河村、小高河村、東宋村、西劉莊村、張院村、艾宅村、閆莊子村
牛進莊村、耿莊子村、孟莊子村、趙莊子村、北肖莊子村、東河村、田莊村、路莊子村、塔上村、棒張村、土樓村、辛莊子村、小徐市村、大徐市村、徐楊橋村、東趙河村、西趙河村、大墳莊村、小墳莊村、大北趙河村、小北趙河村、代莊村

孟村回族自治縣地理環境

孟村回族自治縣位置境域

孟村縣,地處東經117°01′—117°21′,北緯37°57′—38°14′,位於河北省東南部。東南與鹽山縣毗連,西與南皮縣滄縣接壤,北、東北與渤海沿岸的黃驊市海興縣為鄰。縣人民政府駐地孟村鎮,西北距滄州市40公里,西距石家莊市231公里,北距天津市160公里。縣域東西最大距離為31.1公里,南北最大距離為32.5公里,總面積386.73平方公里。 [10]  [1] 

孟村回族自治縣地質

孟村縣內地質構造單元屬華北平原新華夏系第二沉積帶,次一級構造為黃驊凹陷。黃驊凹陷以西以滄東斷裂為界,與滄縣隆起為鄰,東以羊二莊斷裂為界,與埕寧隆起相交,其上有深厚的新生帶、鬆散沉積,厚達千米。滄東斷裂、羊二莊斷裂均屬新華夏系,走向南西一北東。 [1] 

孟村回族自治縣地形地貌

孟村縣地形圖 孟村縣地形圖 [1]
孟村縣地處河北平原東部沖積平原向渤海平原過渡地帶,地貌形態低平開闊,微有起伏,分為高上地(海拔10米以上)、二坡地(呈傾斜狀者)和低窪地(海拔7米以下)。由於歷史上黃河沖積及漳河氾濫,水土流失,形成高中有窪、窪中有崗的地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呈傾斜,坡度17/10000,最高點海拔11.1米,最低點5.1米。 [10]  [1] 

孟村回族自治縣氣候

孟村縣屬暖温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
春季,天氣多變,降水稀少,乾燥多風沙,氣温回升快。進入4月份,太陽輻射增強,氣温明顯上升,平均比3月份上升7.4C,是全年月際氣温上升最大的月份。季平均氣温為16.7C,平均降水量為27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11%。此季南北風向交替頻繁,平均風速5.3米/秒。4月份平均風速為5米/秒,是全年平均風速最大的月份。蒸發量為305.5毫米。由於氣温回升快,降水稀少,多風,致使土壤上層水分短缺,形成春旱,對農業生產不利。
夏季,天氣悶熱,降水高度集中,高温高濕,氣温日差較小,季平均氣温25.7℃,7月份氣温最高,平均26.8℃。平均降水量353.1毫米,佔全年總降水量的69%以上,7一8月份平均降水量275毫米,佔全年總降水量的54%,7月中旬至8月上旬,降水高度集中,平均降水量155毫米,佔全年總降水量的30%。一年中暴雨次數95%集中在6一8月份,多有澇災,局部澇災幾平年年都有,大範圍的洪澇也時有發生。同時,強對流性天氣常發生冰雹及短時大風,危害農作物。
秋季,氣温迅速降低,雲量逐漸減少,日照充足,天氣晴朗,秋高氣爽。平均氣温17.3℃,平均降水量75.1毫米,佔全年總降水量的15%。10月中旬有輕霜出現。
冬季,寒冷乾燥,降水稀少,降水主要為降雪形式,常有寒潮大風天氣,盛行寒冷北風。各月平均温度在零下6℃以下。歷年極端最低氣温均出現在本季,極端最低氣温零下21.2℃,出現在2001年1月14日。降水量平均為7.1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1.3%。 [38] 

孟村回族自治縣水文

宣惠河和大浪澱排水渠分別在孟村縣的南部和北部自西向東穿境而過,均屬海河水系。宣惠河由縣境內的艾宅村西起至高姚莊東止,流經3個鄉、8個村,境內全長12.5公里,流域面積為83.4平方公里。大浪澱排水渠西自馬莊子村入境至李留舍村出境,流經4個鄉、20個村,境內長18.5公里,流域面積252平方公里。另有總長75公里的孟東干溝、孟西乾溝、百里乾溝和肖留乾溝4條骨幹溝渠,貫穿南北,溝通兩河。 [10] 

孟村回族自治縣土壤

孟村縣土壤類型分佈圖
孟村縣土壤類型分佈圖(2張)
孟村縣境內土壤分1個土類——潮土類,3個亞類——典型潮土、鹽化潮土和褐化潮土,8個土屬,20個土種。
孟村瀕臨渤海,土壤鹽漬程度較重,多因地下水鹽分大、蒸發量大、地表不平形成託鹼、地下水位高等原因所致。據1988年統計,縣內有鹽漬化地87487畝,主要分佈在縣境北部和東南部。 [1] 

孟村回族自治縣自然資源

孟村回族自治縣土地資源

2005年,孟村縣土地總面積57.53萬畝,其中耕地33.62萬畝,園地1.76萬畝,林地1.19萬畝,其他農用地5.07萬畝,居民點及工礦用地9.38萬畝,交通用地0.49萬畝,水利設施0.38萬畝,未利用地5.64萬畝。 [11] 

孟村回族自治縣水資源

孟村縣水資源缺乏,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730.67萬立方米,地上河流溝渠平均年徑流量2684萬立方米,淺層地下水年平均總量為1662.33萬立方米,因大量開採地下水,地下水位不斷下降,水量減少。 [11] 

孟村回族自治縣生物資源

孟村回族自治縣風光
孟村回族自治縣風光(11張)
孟村縣野生灌木有酸棗等,野生喬木有檉柳(紅荊)、杜梨(棠梨)等。草本植物繁多,覆蓋面積廣,有25科、74種,如蒿子、滷蓬、刺蓬、黃菜等。
截至2005年,孟村縣境內野生動物約計67種,分屬12綱。主要野生動物有,哺乳綱:黃鼬、地狗子、獾、田鼠、兔、刺蝟、蝙蝠等;鳥綱:麻雀、燕子、啄木鳥、鵪鶉、老鷹、呱呱雞、布穀鳥、鴟鶚、烏鴉、喜鵲等;昆蟲綱:蟬、蟻、胡蜂、蝗、蟋蟀、螻蛄、螳螂、蜻蜓等;魚綱:鯉魚、鰱魚、鯽魚、鮎魚、黑魚、鰍等;爬行綱:蜥蜴、蛇;兩棲綱:青蛙、蟾蜍;多足綱:蜈蚣;甲殼綱:蝦、蟹;毛足綱:蚯蚓;腹足綱:蝸牛。 [11] 

孟村回族自治縣人口

人口數量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孟村回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03507人, [27]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2571人相比,增加936人,增長0.46%。全縣共有家庭户69596户,集體户793户,家庭户人口200713人,集體户人口2794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88人。流動人口27741人,其中跨省流入人口4083人,省內流動人口23658人。
人口構成
孟村回族自治縣2020年常住人口203507人中,分性別看,男性人口104964人,佔51.58%;女性人口98543人,佔48.42%。總人口性別比為106.52。分年齡看,0-14歲人口50637人,佔24.88%;15-59歲人口114081人,佔56.06%;60歲及以上人口38789人,佔19.0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7489人,佔13.51%。從受教育程度來看,擁有大學(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11392人;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人口15579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95247人;小學文化程度人口60230人;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8.89年;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4069人,文盲率2%。分城鄉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04220人,佔51.2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99287人,佔48.79%。 [29] 
孟村回族自治縣人口以漢族和回族為主,其中回族大多是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奉旨從晉、魯、浙、蘇、皖、鄂等地遷來。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孟村縣有44個民族村(20個純回族村),是中國北方回族居住較為集中的地方。

孟村回族自治縣政治

現任領導
張國輝:孟村回族自治縣委委員、常委、書記 [25] 
李國德:孟村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縣長 [26] 
羅宵:孟村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37] 

孟村回族自治縣經濟

孟村回族自治縣綜述

2018年孟村回族自治縣實現貧困縣脱貧摘帽。2019年,孟村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0395億元,同比增長7.6%,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0911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8.59%;城鎮非私營全部單位145家,從業人員8998人,平均工資54481元。 [28]  2020年,孟村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0億元,全部財政收入7.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500元、14000元。2017年以來,連續三年獲評全省經濟運行質量較好縣。2020年,孟村縣2014户4372名貧困人口穩定脱貧。 [30] 

孟村回族自治縣第一產業

2019年,孟村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24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7.8億元,同比增長12.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1.92億元。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11.24億元,農業產業化經營率44.34%。 [36] 
農業
2019年,孟村縣農作物播種面積32041.57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412公頃,產量135775.62噸;其中冬小麥15747公頃,產量60359.62噸;玉米15294公頃,產量74074.4噸,另有穀子41公頃、高粱36公頃。豆類播種面積120公頃,總產量299噸,其中大豆117公頃,綠豆3公頃;薯類(均為甘薯)播種面積174公頃,總產量4218噸。經濟作物播種面積629.57公頃,其中花生280公頃,產量814.19噸,葵花籽50.07公頃,產量123.87噸,棉花57.47公頃,產量58.27噸,蔬菜及食用菌224.9公頃,產量19947.56噸。農用機械總動力28.26萬千瓦,機耕面積16129公頃,機播面積32042公頃,機收面積30321公頃。農業產值3.669億元。 [35] 
林業
2019年,孟村縣園林水果面積590公頃,產量7707.93噸,其中紅棗2947.23噸,桃1822.81噸,梨1808.77噸,蘋果250.71噸,葡萄832.9噸。造林產值3391萬元,撫育和管理780萬元,竹木採運112萬元,林產品105萬元,林業總產值4388萬元。 [34] 
養殖業
2008年起孟村縣實施肉雞規模化養殖,截至2014年有存欄3萬隻以上規模的肉雞養殖小區96個,5000只以上大棚891個;全縣肉雞存欄量540萬隻,年出欄2600萬隻以上;直接和間接從事肉雞產業的人員達9000餘人,年實現養殖效益近億元,帶動2000多農户增收致富。肉雞孵化、養殖、屠宰、加工的全鏈條初具雛形。2019年,孟村縣豬存欄13868頭,出欄23417頭,豬肉產量1754.9噸;牛存欄13310頭,出欄21348頭,牛肉產量3498.61噸;羊存欄64450只,出欄114372只,羊肉產量1451.38噸;家兔存欄3945只,出欄16177只,兔肉產量24.58噸;活家禽存欄344.27萬隻,出欄2479.34萬隻,禽肉產量36694.74噸,禽蛋產量7008.29噸。牧業產值9.97億元。
2019年,孟村縣淡水產品產量130噸,其中淡水捕撈魚類18噸,池塘養殖面積31公頃,淡水養殖魚類產量112噸。漁業產值296萬元。 [33] 

孟村回族自治縣第二產業

工業
孟村彎頭管件業
孟村彎頭管件業(7張)
彎頭管件業是孟村的傳統支柱產業,截至2013年有彎頭管件企業1800多家。2013年通過引進新加坡管道裝備標準化製造基地項目,實現了管道裝備業精細化、規範化發展。建築扣件業是孟村另一支柱產業。截至2014年全縣共有扣件生產企業120家,年產扣件1.9億套,佔全國總產量的30%,產品出口亞、歐、非等多個國家。
2019年,孟村縣第二產業增加值40.3851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工業增加值39.4457億元;2019年,孟村縣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5個,資產總計72.83億元,負債合計27.83億元,營業收入149.97億元,利潤總額2.05億元,平均用工人數7359人。 [14] 
建築業
2019年,孟村縣有建築業企業3家,簽訂合同額2.21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6.67萬平方米,從業人員平均人數402人,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3.33萬平方米;建築工程產值1.36億元,安裝工程產值7218.5萬元,竣工產值1.72億元,建築業總產值2.08億元。 [15] 
工業園區
孟村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以管件製造為龍頭產業,2013年進入河北省12個超百億元特色產業集羣行列,年營業收入232.8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6億元,税收收入4.1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1.6億元。2014年有企業12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8家,24個著名商標,2個公司在天交所上市。

孟村回族自治縣第三產業

2019年,孟村縣第三產業增加值39.8536億元,同比增長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7億元, 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6家,限額以上零售業企業3家,從業人員706人,零售營業面積14666平方米。辛大管件市場成交額38.526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376.46%。 [16] 
2019年,孟村回族自治縣進出口總值13.92億元,同比增長-11.26%;出口總值13.75億元,同比增長-9.48%;進口總值0.17億元,同比增長-67.34%。 [17] 

孟村回族自治縣交通

205國道(山海關—廣州)自北向南穿過縣域東北部,由大浪澱排鹼河大文台橋入境,南至肖留乾溝橋出境,境內長4.7公里。283省道(滄州—樂陵)自西北向東南斜穿縣境中部,由李家鋪村入境,經過辛店鎮,在掛甲林村東南出境,境內長8.9公里。302省道(海興泊鎮)為縣內東西交通幹線,境內全長14.6公里,西自沙漲莊入境,東至王御史村東南出境。 [1] 
2011年,孟村縣總客運量42萬人次,週轉量1102萬人公里;貨運量320萬噸,週轉量7265萬噸公里。 [13] 

孟村回族自治縣社會事業

孟村回族自治縣教育事業

2019年,孟村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7所,在校生46958人,專任教師2380人。其中,幼兒園7所,在校生9791人,班級334個,教師118人;小學51所,在校生24012人,班級621個,教師1438人;初中6所,在校生6943人,班級141個,教師459人;高中1所,在校生2715人,班級51個,教師201人;中職教育學校2所,在校生3497人,教師164人。 [31] 

孟村回族自治縣文化事業

2019年,孟村縣有文化事業機構25個,人數196人;圖書館1個,藏書9.8萬冊。廣播電視從業人員77人,廣播電台播音時間1771小時/年,電視台播音時間1525小時/年。 [32] 

孟村回族自治縣衞生事業

2019年,孟村縣有醫療衞生機構294個,其中醫院6所、門診3個;牀位556張,其中醫院461張;衞生技術人員637人,其中醫生398人。 [18] 

孟村回族自治縣文化

孟村回族自治縣回民風俗

飲食
回族飲食以米、面為主食,尤其喜食各種油煎麪食。油香是回族特有食品。回族只吃反芻類的牛、羊和食穀類的雞、鴨、鵝等;忌吃一切兇猛禽獸的肉和自死之物(包括牛、羊)。食用可吃的動物和家禽時,必須請阿訇、掌教屠宰。只可食用帶鱗的魚類,凡不帶鱗或樣子古怪、醜陋和體形特大的魚,則禁止食用。
節日
回族的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日期分別在伊斯蘭教歷10月1日、12月10日和3月12日。
  • 聖紀節又叫聖忌節,是紀念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辰和忌日。穆罕默德公元570年9月23日誕生,632年9月23日逝世,他的誕生和逝世是同月同日。因此,聖紀也叫聖忌,這天為伊斯蘭教歷3月12日。
  • 古爾邦節,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是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曰之—。傳説原伊斯蘭教徒用童男童女祭奠真主,後穆罕默德弟子改用牛、羊代之。從此之後,每年這天,教徒們都要宰牛羊以作獻禮,故“古爾邦節”又叫“宰犧節”。
  • 開齋節,伊斯蘭教歷9月為齋月,在這個月裏,穆斯林教徒每天日出不食,日落而餐,每天去清真寺禮拜5次,稱為“閉齋”。教歷9月29日或30日晚,在看到新月的第2天即為“開齋節”,這一天穆斯林們都會身着盛裝,聚集在清真寺參加聚禮,互送油香,共慶佳節。
婚嫁
男女雙方自由戀愛,按規定到政府登記結婚,並且請阿訇寫“依扎布”。
喪葬
孟村清真大寺 孟村清真大寺
實行土葬、速葬,一般埋葬不超過三天,不用棺木,不要陪葬品。
宗教信仰
截至2004年,孟村縣建有41座清真寺,駐寺阿訇42人(其中女阿訇1人),海里凡70人, [12] 

孟村回族自治縣革命文化

1926年8月,劉格平在孟村創建了中共在津南農村的第一個黨支部。1934年各黨支部聯合成立“滄縣農民自衞隊”,組成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第一路軍,對日軍、偽軍展開武裝鬥爭。 [11] 
1940年8月,由原“津南抗日救國軍”改編成立“冀南第六軍分區回民大隊”,1941年秋改編為“冀魯邊區回民支隊”,1944年又改稱“渤海軍區回民支隊”。回民支隊主要戰鬥在津南魯北一帶,曾取得舊城、姚莊、青紗帳等戰役勝利,殲敵千餘人,繳獲各種武器三千多支(挺)。回民支隊團結各族人民共同抗日,幫助地方建立抗日政權,開展政治攻勢瓦解敵偽軍,由初建時數十人發展到千餘人。1945年8月改編為野戰軍,參加解放戰爭。 [19] 

孟村回族自治縣武術

孟村是全國十大拳種之一的八極拳的發祥之地。 [12]  八極拳始創於清雍正年間,汲取太極、八卦、形意等拳術的長處,充分利用人體頭、肩、肘、手、胯、腰、足、尾這八大部位的攻防能力,具有剛猛爆烈、近身突擊、長於實戰的特點。孟村曾湧現出丁發祥吳鍾李大中等一大批八極拳武術家。21世紀以來,八極拳在孟村得到發揚,幾乎鄉鄉有武館、村村有拳社。2008年孟村八極拳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 

孟村回族自治縣方言

孟村方言屬於冀魯官話滄惠片中的黃樂小片 [39]  ,有23個聲母,37個韻母,平聲、上聲、去聲3個聲調,陽平字讀上聲。在孟村方言中,所有韻母都能兒化,在日常口頭用語中常兒化的詞語有“東西兒”、“唱歌兒”、“麥粒兒”等。 [1] 

孟村回族自治縣文物古蹟

唐代饒安縣城遺址
饒安縣城遺址位於縣城南10公里,新縣村東北50米處,當地人稱“殿頂子”,為唐貞觀十二年(638年)至宋神宗五年(1072年)饒安縣城池。遺址長1.5公里,寬1公里,東低西高,文化層暴露在外,出土文物有陶器、磚瓦、人獸骨骼、陶盆、石磨等。 [1] 
齊堤
齊堤遺址位於石橋鄉王帽圈村南30米,長200米,寬22米,高4.5米,為春秋時期齊桓公為御水災所築,原堤長達百里。 [1] 
丁莊子清真寺位於縣城北偏西1.5公里丁莊子村中,佔地1782平方米,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由丁發祥主持興建。寺內有大殿、北講堂、沐浴室等,一個抱廈、兩個大殿和一個小殿,布瓦硬山頂大殿懸樑吊柱,鬥角飛檐,造型古樸。
牛進莊清真寺位於縣城北偏東11.5公里牛進莊村內,佔地1705平方米,始建於明天順五年(1461年)。寺內有大殿、北講堂、沐浴室。大殿長24.53米,寬15.53米,高10米,面積381平方米。前殿面寬5間,縱深3間,五脊布瓦頂樑架結構完好。院內有古槐兩株,樹幹下部中空但仍枝繁葉茂。
程氏父子墓
程日華為唐代將領,曾任滄州刺史、橫海節度使等職,程懷信為程日華從子。墓葬位於縣城北偏東5公里,董林村西北1500米處。程日華墓現殘留北半部,高5米,長5米。墓室門南向,壁上繪有壁畫,入門分廊內有屋,室中有炕,並有馬骨、箭簇、唐三彩、壁畫等,均被毀。程懷信墓保存完好,封土高3.5米,直徑34.3米。
王翱墓位於縣城東南17.5公里,王帽圈村南500米處。原墓地長、寬各約200多米,佔地約40畝,有磚牆圍護,墓及神道居中央,神道兩側依次排列石猴、石羊、石虎、古侍俑等,左右豎“望天猴”柱,其後各排石馬千匹。後有石坊及四幢座碑。墓室呈正方形,內平放3口棺木。文革中墓被掘。

孟村回族自治縣著名人物

王翱 王翱 [21]
王翱(1384—1467),字九皋,原籍永平府灤州(今河北唐山),幼年隨父遷居滄州鹽山縣常趙帽架圈(今孟村縣王帽圈村),明代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封太子太保,為官清正,治政有方,齊家有素,待人寬厚,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深得百官敬佩,百姓愛戴,卒諡“忠肅”,被後人尊稱為“王天官”。 [1]  [21] 
丁發祥(1615—1694),明末清初武術家,回族,字瑞羽,河北孟村丁莊子村人,後遷居孟村鎮。自幼習武,闖蕩江湖,善交武林名家。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遊歷北京,擊敗稱霸京師的俄羅斯大力士二人,名揚內外,被康熙帝叔父達摩親王聘為武師。後迴歸故里,收徒授藝,安度晚年。 [2] 
張穆熙(1878—1934),字皋如,大許孝子村人,曾任直隸省議員、直隸省議會秘書長、南開中學教師、南開大學教授、《華北日報》主筆、安徽省財政廳秘書長等職。周恩來鄧穎超許廣平劉清揚等都曾是其學生。文學造詣較深,1925年後從政。 [22] 
劉格平(1904—1992),孟村大堤東村人,回族。曾任中共津南特委、天津工委書記,中共中央華東局民運部副部長。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兼民委副主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第一、二屆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兼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委書記,山西省副省長等職。 [2]  [23] 

孟村回族自治縣榮譽表彰

2019年9月,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5]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