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孟曉蘇

鎖定
孟曉蘇,男,1949年12月出生於蘇州,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享受國務院津貼的教授。孟曉蘇博士是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的秘書(1983年到1990年)、原國家進出口檢驗局副局長(1990年到1992年)、原中房集團董事長(1992年起)、原幸福人壽董事長(幸福人壽創辦人)。 [2-3] 
現任匯力基金董事長、中房集團理事長、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副會長,中華文化促進會孟子文化委員會主任 [4]  [7-8] 
中文名
孟曉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9年12月24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出生地
蘇州
代表作品
《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厲以寧

孟曉蘇人物生活

孟曉蘇
孟曉蘇(10張)
孟曉蘇博士,卓越企業家、著名學者、北大經濟學博士,中國企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董事長。孟曉蘇集高級領導幹部、企業家和學者等多重角色為一身,既擅長宏觀角度洞悉中國房地產走勢,又長於實戰地決策房地產運作。
從一名普通的汽車工人到北京大學博士,從國務院領導人秘書到國務院直屬局負責人,從黨政官員到企業家,成為220多個城市中430多家房地產企業的領軍人,孟曉蘇的事業達到成功的頂峯。孟曉蘇身兼官員、企業家、學者於一身,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為推動中國的經濟改革、為推動房地產業和企業的發展而嘔心瀝血,屢屢建功立業。在這些閃亮成功的背後,支持孟曉蘇一步步走來的是他豐富的人生歷練。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樂·戈樂曼在《情商:為什麼比智商更重要》一書中提出,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以及達到有價值的人生目標,主要不是取決於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情商、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以及和別人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的能力。這也許可以解釋孟曉蘇一路走來的艱辛與輝煌。
跟孟曉蘇聊天很輕鬆、舒服,他思路敏捷、嚴謹,條理清晰。感覺談話的對象不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商界英雄,而是一位温文爾雅的儒者。對孟曉蘇近半天的採訪中,翻閲他豐富的人生經歷,很容易被他那種飽含愛國情結和極富社會責任感的精神所感動。

孟曉蘇人物經歷

孟曉蘇學生時代

北京八中讀書
孟曉蘇祖籍山東,1949年12月24日因在父母南下途中出生於蘇州而得名。出生短短的幾個月後,還在襁褓中的孟曉蘇便隨父母輾轉到了北方,4歲時到了北京。14歲那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很有名的北京八中。北京八中人才薈萃,上下屆和同級的校友中就有後來赫赫有名的校友,如周小川、蘇寧、閔維方等同學。
孟曉蘇進入北京汽車製造廠。“那個年代工人階級最光榮,在校辦工廠就加工過收音機小零件的我又開上了機牀,當時我幹活技術很好,一心想當個八級工。”因幹活很好在工廠被稱為“小八級”的鉗工孟曉蘇也很關心政治,在工作之餘經常閲讀馬克思的《資本論》,那段經歷使他終身受益,後來他關於國企改革的精闢文章,包括《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理論研究》等,都得益於那段時間熟讀的《資本論》
汽車製造廠鉗工
當時北京汽車製造廠生產的是212吉普車,就是毛主席檢閲紅衞兵乘坐的那種車。就這樣,18歲的他成了一名汽車製造廠的磨具鉗工,後來又學了車工、刨工、鏜工、電工,一干就是十年。雖然做一名工人不是自己最初的理想,但是幹一行愛一行,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因為年輕力壯,趕上需要出力的活兒,如安裝磨具的導柱與導套需要掄大錘,孟曉蘇都搶着幹。18磅重的大錘在他手中掄得飛星走月。年輕人正是長身體時期,掄大錘時間長了,孟曉蘇的兩隻胳膊也就變成一長一短,右胳膊足比左胳膊長了一釐米。以致買西裝也要把右袖放長才能穿。“這是年輕時掄大錘掄的!不過現在打高爾夫球就顯出優勢了。”孟曉蘇伸出兩隻手臂比劃着長短,言語中不乏調侃與幽默。
恢復高考的生活
1977年,高考恢復時,已是中共黨員、基層幹部的孟曉蘇猶豫了。十年的工人生活,已使孟曉蘇與工人們結下了濃厚的感情,但是進入大學求知更是自己多年的心願。廠領導認為孟曉蘇不上大學是耽誤人才,教育科喬科長主動為孟曉蘇報了名,又在特長一欄裏填了他發表過的多篇報道,結果他考進北大中文系新聞專業。“我在大學裏是身上有很濃厚工人氣的學生”。回想起當年和工人們結下的深情厚誼,孟曉蘇説那是一輩子的財富。

孟曉蘇工作經歷

十年零十天的工廠經歷,孟曉蘇畢生難忘。在工廠工作的日子是艱苦的,但是孟曉蘇感到苦中有樂,工人們的質樸、無私精神無數次地感動了他。他和工人師傅和同伴們親切相處,大家也都非常喜歡這個技藝精湛的年輕人。“十年的工廠生涯讓我學會很多,我感覺自己的人生理念和處事風格都發生了變化,我對工人同伴有着深厚感情”。20多年後他執掌的中房集團有幾萬名員工,這段工廠經歷對他以後作為企業家的生涯有着深深的影響。

孟曉蘇從政生涯

1982年初,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孟曉蘇進入中宣部新聞局,後來中央辦公廳需要秘書,當時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胡啓立親自來挑,高大挺拔、儀表非凡且有一股子書卷氣的孟曉蘇被挑中了。33歲的孟曉蘇來到中辦,被直接分配給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萬里同志當秘書,此後7年半時間,他一直跟隨在萬里這位堪稱是中國改革開放先鋒與闖將的國家領導人身邊,目睹並經歷了那個時代中央一系列經濟問題重大決策制定出台的過程。
中南海那段日子裏,孟曉蘇廣泛接觸工業、農業、科技、文化、政治、外交等各方面的工作,參與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和修改,得到前所未有的鍛鍊和提高,也深受中央領導同志高風亮節風範的影響,他在政治上、思想上更加成熟。
由於多年接觸的都是牽動全局的經濟工作的大事,又直接參與並俯瞰了許多經濟改革的實踐,做過國務院領導秘書的他越來越感到理論的重要。徵得萬里同意,孟曉蘇於1988年再度考入北大研究生院,成為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蕭灼基、劉方域的在職研究生。
攻讀碩士期間,和孟曉蘇同時拜入這幾位教授門下的還有兩位同學,一位是前任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一位是前任國家副主席的李源潮。做畢業論文時,孟曉蘇的論文題目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戰略問題》,李克強的畢業論文題目是《農村工業化:結構轉換中的選擇》,李源潮的畢業論文題目是《企業集團的發展路徑》。孟曉蘇這篇論文是他在國務院親歷經濟改革決策的積累之作。1991年7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將這篇主張“堅持改革的市場取向”的論文發表在《管理世界》雜誌上,引發了對“市場取向改革”的一場激烈爭論。當年年底鄧小平同志踏上了視察南方路程,1992年年初發表的鄧小平視察南方講話確立了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當時厲以寧把孟曉蘇、李源潮李克強三位學生的碩士論文整理成一本書,定名為《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厲以寧寫的後記題目是《改革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如今十六年過去,師生4人當年的預期都被證明是正確的,已經變成國家正在進行的實踐。”孟曉蘇不無自豪地説。
中南海的近8年時光,是孟曉蘇最忙碌的日子,他告訴記者,他幾乎從來未曾真正地休息過,即使是妻子生小孩時,他都不在醫院。當時跟醫院電話聯繫不方便,還是第二天妻子的同事打公用電話告訴他這一消息的。記者發現,孟曉蘇一談起他的妻子,便滿含深情。
孟曉蘇告訴記者,妻子給了他最大的支持,從來沒有讓他分擔家務。妻子生產時他不在身邊,孟曉蘇感到特別難過,他説他欠妻子太多。正因為他對妻子心懷感激,幾十年風風雨雨當中,好多家庭都經歷重組,而孟曉蘇的家庭卻和諧完美。

孟曉蘇企業生涯

1991年1月,孟曉蘇走出了在旁人看來有着幾許神秘的中南海,調任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副局長。一年半以後,孟曉蘇被調往中國房地產開發總公司擔任總經理。對於他來説,從商是一塊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奇熱土。
在此之前,孟曉蘇的仕途歷程和理論研究,均未與房地產業發生直接關係,他本人當時也沒意識到,正是這一次工作變動,再加上以往的閲歷和知識儲備,使他不僅當上了“中字頭”房地產國企“掌門人”,而且成為中國房地產界屈指可數的權威理論家和一系列房地產理論與政策的提出者。
從汽車工人到北大博士,從中南海到中房集團,孟曉蘇在商海中拼搏了16個年頭,可他卻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商人。他説:“我是國家僱員,是無產者。我有不少下屬員工是有股份的,我沒有。因為我對他們實行經營者持股了,而上級對我沒有實行同樣的政策。我在工廠的時候就入了黨,一直受黨的教育,我把為國有企業工作更多地看作是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這一代人的理念大都如此。這是時代賦予的使命,這一代人只能是奉獻者。”
對孟曉蘇而言,在社會角色中“企業家”和“學者”哪個更重要呢?“我做企業家是被動的,從一個崗位到另一個崗位都是組織調動的。而讀書做學問是自己的選擇。”——孟曉蘇。
從事企業工作之後,孟曉蘇積極研究產業發展理論,用於指導行業發展與企業經營。他提出的“房地產週期性發展理論”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可,許多學者也積極參與房地產週期研究,豐富了這個對產業發展很為重要的理論;他帶領研究發明的“中房指數”已經連續發佈了十三年,成為觀察行業發展的重要景氣數據,由中房指數系統發展起來的“搜房網”,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房地產門户網。
孟曉蘇出於多年在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工作的經驗,以及對經濟發展現實情況的深入瞭解,多次向國家提出關於經濟發展和房地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他是最早提出在中國發展住房抵押貸款和抵押貸款保險的專家之一,被採納後在中國得到迅速發展,不僅有效改善了銀行的資產質量,而且推動了居民新的消費熱點的形成,拉動了相關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他所提出的將房地產業列為中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建議很快為國家所採納,國務院文件明確“房地產業是中國新的經濟發展時期的重要支柱產業”。
孟曉蘇與幾位同事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在中國發展廉租房建設、建立住房保障體系的政策建議,由於沒有被及時採納,忽略了保障性住房建設,造成近些年在發展商品房市場的同時,弱勢羣體在住房上得到的實惠明顯過少,房價上漲較快,引發人民羣眾的很大意見。孟曉蘇近幾年又多次重提這個建議,終於被國家採納,將廉租房建設列為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職責,將全力推進。而孟曉蘇則及時提出引進國外盛行的房地產投資基金“瑞茨”,通過向社會發行的持有收租物業的基金,增強運營廉租房的能力,為廉租房業務的迅速發展尋找到廣闊的資金來源。
他還最早提出引進“反向抵押貸款”保險產品的建議,受到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重視。“反向抵押貸款”又被人稱為“倒按揭”,是一些發達國家健全養老保障體系的成熟產品。社會上也掀起對這種“以房養老”新模式的熱議,很多人願意響應與參與。由孟曉蘇擔任董事長的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使人們更加盼望“反向抵押貸款”產品能在中國早日實現,為缺乏養老保障的中國老年人多提供出一種養老方式的選擇。

孟曉蘇樓市觀點

作為中房集團這一國有房企的老大,孟曉蘇很少直接批評政府政策,但在日前舉辦的“中國地產30年成果展”上演講時,他直截了當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房價大漲是因為宏觀調控搞亂了供求關係,樓市拐點是媒體裹脅開發商炒作出來的,什麼價格都可以降,只有房價萬萬降不得,無論自住還是投資,都該出手了!

孟曉蘇住房供求

孟曉蘇承認,這幾年房價的過快上漲引起了人民羣眾的不滿。但他認為,房價上漲源於嚴重供不應求,而造成嚴重供不應求狀況的原因在於宏觀調控把調控固定資產投資的一些正確政策不適當地用在了老百姓所急需的住房建設方面,對房地產進行了不適當的打壓。持續幾年控制產出,使得房屋供求關係發生嚴重逆轉,特別是2007年下半年,房價上漲的原因就是供不應求。
那麼,如何解決供不應求的狀況呢?孟曉蘇建議“多養豬”,即多蓋房子。他批評,面對因為供不應求而造成的房價上漲,有關部門出的主意卻是少建房,即抑制需求,反過來打壓需求,請問13億人的需求你抑制得住嗎?孟曉蘇直指,宏觀調控力度不斷加大,勢必損害產業發展,損害經濟發展,特別是抑制需求,不符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依靠消費拉動經濟的政策。

孟曉蘇樓市拐點

談到樓市拐點,孟曉蘇有點義憤填膺了。孟曉蘇毫不客氣地指出,樓市拐點論是某著名開發商被媒體裹脅的結果,其實就是把一些個別城市出現的房價下降誇大為全局。他給在座的聽眾講了一個“故事”:某著名房地產企業家,被媒體追問房價是否到了拐點,開始他不肯説,追到最後,他承認在某一個時間範圍內,在某一個地域範圍內房價出現了拐點。這時候媒體馬上炒作,這一炒作,把這位著名企業家弄糊塗了,結果他到了上海,就開始大講拐點。孟曉蘇説,政府前些年一直講房價要降,但是房價越打越高,這回賣家講了,他勸老百姓別買房,你再不信我就帶頭降價給你看,這樣給老百姓造成了心理衝擊。這種對拐點的擔心真的要變為現實嗎?觀望情緒影響了一些一二線城市,特別是舉辦奧運的北京。人們在等待奧運後全國經濟下滑,北京經濟垮台,房價下跌。孟曉蘇質問,又是雪災,又是震災,又是水災,還有人為的股災,難道還要去人為地造成一個樓災嗎?
預期是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輿論導向是老百姓預期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為此,孟曉蘇以媒體過來人的口吻揭出了媒體炒作房價下降的“內幕”:媒體為什麼只拿深圳一地房價下降説事,而不看黑龍江,新疆房價在上漲,因為媒體人很多是沒有買房或買不起房的年輕人,他們想買房,就把關注點放在了房價下跌上!

孟曉蘇房價降不得

鍾華宜認為:這種觀點屬於機械和片面的觀點,隨着本世紀內中國人口增長的拐點出現,在房源持續增加的前提下,房價必然出現不可逆轉的實質性下降。如果房價真的下跌怎麼辦?沒有什麼,我們必須尊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實!政府只能通過信息指導和有限的調控減輕波動的幅度,避免少數人過多的經濟損失。
孟曉蘇談到香港發生過的房價下跌,當時人們也是盼望房價下跌給大家帶來福音,結果是17萬人成了“負翁”,2萬多套房子積壓,香港經濟為此受到損失,香港社會為此不斷髮生動盪。中房集團曾和香港政府談,想買一些房子,用於大陸老百姓的度假,結果被香港媒體一擁而上熱炒。這個時候,香港媒體沒有人盼望房價下跌,都盼望房價上漲。孟曉蘇問,在房價下跌的時候,香港人買房了嗎?沒有。因為他們怕房價還沒有到底。中房要買香港空置房的消息出來以後第三天,香港的樓市就開始強烈反彈,而且從這個星期開始,持續六年下跌的香港樓市轉跌為升,香港人把這叫作中央救市,其實是香港人自己拿錢買房,救了自己的樓市,中房不過是給香港人增長了一個信心。據説,董建華在見到孟曉蘇時説了一句肺腑之言:什麼價格都能跌,房價是跌不起的。為此,孟曉蘇提醒大陸老百姓,有房產的人佔絕大多數,沒房住的人只佔2%,房地產已佔居民財產的絕大部分。

孟曉蘇以房養老

孟曉蘇提倡以房養老,並表示這種保險對於投保老年居民的好處很明顯:
第一,它可以使老年居民在人生收入的低谷期開啓“房產金庫”,將積蓄在房產上的財富分期支用,有效補償老年生活。
第二,它可以有效解除老年人對生活沒有保障的擔心,放心大膽地花錢消費,心情愉快延長生命,而且活多久保險公司就會供養多久。
第三,可以讓老年人增強生活自信,保持社會尊重。老年人最怕的是失去體面和尊嚴,可是退休後到處要看人臉色,更怕“久病牀前無孝子”,參保後老人今後就有持續穩定的收入,甚至還可以拿錢接濟子女親友,可保持子女與社會的長期尊重。
第四,可以保護弱勢羣體,有利於社會穩定。這種產品會更受中等收入者青睞,因為只有房並缺錢的老人才更願意抵押房產養老。這樣就保證了社會弱勢羣體的生活安定,也就保障了社會穩定。
第五,實行遺產税後,可以依法避税。我國遲早會實行遺產税。但這套房屋的價值在老人生前已年復一年被領光,產權已逐步或一次過户到保險公司了。如果我國今後開徵遺產税,這一險種當然可以為這套參保房產依法避税。

孟曉蘇1/3存款買房

在第三屆南方財富峯會上,孟曉蘇接受採訪時表示,2022年中國老百姓存款增加了15萬億,如果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恢復對房子的購買、裝修和其他的購買,中國經濟就能恢復。該觀點在網上引發熱議,在2023年1月11日登上了微博熱搜,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對此,孟曉蘇迴應稱,2022年我國房屋銷售額從2021年的18.2萬億元急跌到13.4萬億元,減少了將近5萬億元,幾天前在“南方財富峯會”上談“拿出5萬億來買房”的幾句話,所説“拿出5萬億元購房”,指的就是丟掉的5萬億元住房銷售額。 [5] 

孟曉蘇對農民徵税

2023年6月,孟曉蘇提出的一項政策建議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他建議政府對小產權户主徵收年度税款,税額為每年十萬元,徵收期限為10至15年。此外,他還建議,對150平方米以上的大產權户主,進行税收徵集,每户税款大約為50萬元。 [6] 

孟曉蘇地產教材

《中國房地產發展與創新》
1、回顧篇:我國房地產業七年來的發展
2、價格篇:如何防止房價過快上漲?
3、發展篇: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的週期性規律
4、戰略篇:主導產業帶動國民經濟發展
5、責任篇:房地產企業要為國家多做貢獻
6、金融篇:推動我國房地產金融的完善(一)
7、金融篇:推動我國房地產金融的完善(二)
8、土地篇:推動建設用地制度的改革
9、體制篇:國企改革與經營者持股
10、文化篇:居住文化推動住房建設發展
11、品牌篇:品牌戰略與誠信建設
12、營銷篇:發展“分時度假”和“產權酒店”

孟曉蘇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18日,位列《2020中國品牌人物500強》第176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