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孟凡剛

(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鎖定
孟凡剛,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功能神經外科病區副主任,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神經功能室副主任。 [1-3] 
中文名
孟凡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臨牀職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功能神經外科病區副主任,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神經功能室副主任

孟凡剛個人簡介

專業方向為立體定向及功能神經外科疾病:運動障礙病(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扭轉痙攣,抽動症,舞蹈病等),癲癇,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立體定向活檢、機器人和導航手術等。熟練開展腦深部電極植入術(DBS),各種類型的癲癇手術,包括顳前葉及海馬-杏仁核切除術、症狀性癲癇病灶切除術、胼胝體切開術,迷走神經刺激(VNS)術等,手術數量和質量居國內領先水平。此外還開展了皮層電極和深部電極埋藏致癇灶定位(SEEG)、激光間質熱療(LITT)等新技術和新方法。

孟凡剛門診時間

週二上午(天壇醫院功能神外癲癇知名專家門診),週二下午(馮濤帕金森會診),週三上午(特需門診) [2] 

孟凡剛人物履歷

畢業於山東大學醫學院,先後師從於朱樹幹教授和吳承遠教授,獲得神經外科碩士和博士學位。2006年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王忠誠教授進行博士後工作,2011年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學習,現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神經功能研究室副主任。

孟凡剛專業特長

主要從事立體定向及功能神經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療,包括運動障礙病(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特發性震顫,扭轉痙攣,抽動症,舞蹈病等),癲癇,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立體定向活檢、機器人和導航手術等。
開展運動障礙病的外科治療:腦深部電刺激治療帕金森病,腦起搏器的國產化研究,包括帕金森病的術前評估、術後程控等。
開展各種類型的癲癇手術,包括顳前葉及海馬-杏仁核切除術、癲癇電極植入術、癲癇病灶切除術、胼胝體切開術、迷走神經刺激(VNS)術、癲癇的電極埋藏癲癇灶定位等;提出了胚胎髮育不良性神經上皮腫瘤的分型 [4] ;改進了“帕金森病異動治療的分級”;開展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的顯微血管減壓術。
主持科技部“診療裝備與生物醫用材料”重點專項課題“新型腦深部電刺激器臨牀研究”,參加多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先後主持國家博士後課題、北京市優秀人才課題以及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發表多篇中英文文章100餘篇,多次赴歐美進行高水平學術,建設清華腦起搏器論壇。
與清華大學開展由清華大學研製的國產迷走神經刺激術的臨牀試驗,獲第二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優秀科技論文獎勵和2017年度百篇中華醫學優秀論文獎勵。 [4] 

孟凡剛社會成就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北腦學者,第五屆人民名醫,北京市衞生系統高層次人才,北京市“十百千”衞生人才(“百”層次),榮獲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北京青年科技獎、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年度獎。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醫學科技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山東省醫學科技獎等獎勵。參與多項專家共識的制定與修訂。作為副主編或者編者參編書籍40餘部。其中聯合主編《神經調控技術與應用》、《迷走神經刺激術》(人民衞生出版社)等書籍為國內首部。聯合主編《臨牀神經外科學》(第三版,人民衞生出版社)、主譯《牛津神經外科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即將出版。
兼任中國神經調控聯盟秘書長,北京科技人才研究會副理事長,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院院務委員會委員,世界立體定向與功能神經外科協會會員,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功能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衞生應急處置指導專家庫專家,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學專業委員會意識障礙與促醒學組委員,北京抗癲癇協會理事,北京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學意識障礙學組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第八屆神經外科學分會功能神經外科學組委員,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應用示範項目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實驗外科雜誌編委、中華神經醫學雜誌通訊編委、臨牀神經外科雜誌編委、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雜誌編委、癲癇雜誌編委以及多家國內外雜誌審稿人,中國科協科普部科學闢謠平台專家。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