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孝靈宋皇后

鎖定
孝靈宋皇后(?―178年),宋氏,名不詳,世稱“宋孝靈” [11]  ,扶風平陵人,漢章帝劉炟妃子宋貴人堂曾孫女, [3]  執金吾宋酆之女。 [1] 
建寧三年(170年),宋氏入選掖庭,封為貴人。建寧四年(171年),漢靈帝立宋氏為皇后。 [3] 
宋皇后無寵,卻正位中宮,後宮得寵的姬妾們便共同譖惡宋皇后,誣陷宋皇后行祝詛之事。漢靈帝聽信其言,於光和元年(178年)策收宋氏的皇后璽綬。宋皇后自行前往暴室獄,憂死,其父、兄弟皆伏誅。各個常侍、小黃門在宮中的,都憐憫宋氏無辜,一同籌錢安葬宋皇后及宋酆父子於皋門亭宋氏舊塋。 [2]  [4] 
全    名
孝靈宋皇后
別    名
宋孝靈 [11] 
所處時代
東漢
最高官職
皇后
本    名
宋氏

孝靈宋皇后人物生平

孝靈宋皇后選入宮中

建寧三年(170年),宋氏選入掖庭,成為漢靈帝劉宏的嬪妃,受封為貴人。 [3] 

孝靈宋皇后立為皇后

建寧四年(171年)七月,漢靈帝立宋氏為皇后, [5]  漢靈帝御章德殿,百官陪位。太尉聞人襲使持節奉上璽紱,宋皇后面朝北,漢靈帝面朝南,太尉聞人襲站在台階下的東向,宗正、大長秋在西向,宗正宣讀冊文。文曰:"惟建寧四年七月乙未,制詔:皇后之尊,與帝同體,供奉天地,祗承宗廟,母臨天下。故有莘興殷,姜任母周,二代之崇,蓋有內德。長秋宮闕,中宮曠位。宋貴人秉淑媛之懿,體河山之儀,威容昭曜,德冠後庭。羣僚所諮,人曰宜哉;卜之蓍龜,卦得坤乾;有司奏議,宜稱紱組,以母兆人。今使太尉襲使持節奉璽紱,宗正祖為副,立貴人為皇后。後其往踐爾位,敬遵禮典,肅慎中饋,無替朕命,永終天祿。"
冊文畢,宋皇后拜稱臣妾畢,任位。太尉授予璽紱,中常侍、長秋太僕、高鄉侯侯覽長跪接受璽紱,奏於殿前,然後由女史授予婕妤,婕妤長跪授予昭儀,昭儀長跪,獻於宋皇后。宋皇后伏、起,拜稱臣妾畢,黃門鼓吹三通。鳴鼓畢,羣臣以次出。宋皇后即位,大赦天下。 [6] 

孝靈宋皇后受誣被廢

宋皇后無寵,卻正位中宮,後宮得寵的姬妾們便共同譖惡宋皇后,誣陷宋皇后行祝詛之事。漢靈帝聽信其言,於光和元年(178年)策收宋氏的皇后璽綬。 [4] 

孝靈宋皇后憂鬱而死

宋皇后被廢后,自行前往暴室獄,憂死,其父、兄弟皆伏誅。各個常侍、小黃門在宮中的,都憐憫宋氏無辜,一同籌錢安葬宋皇后及宋酆父子於皋門亭宋氏舊塋。 [2] 

孝靈宋皇后軼事典故

宋皇后死後,漢靈帝有一次做夢夢見漢桓帝憤怒地對他説:“宋皇后有什麼罪過,而你卻聽信重用邪孽之徒,讓他們斷送了她的性命?勃海王劉悝既然已經自行貶降,卻又受誅殺。今日宋氏和劉悝到天上自訴冤屈,上帝動怒,你罪責難逃。”夢境的內容十分明白清楚。漢靈帝醒來後十分恐懼,他以此事向羽林左監許永詢問説:“此夢有什麼徵兆吉祥不吉祥?可以消除不祥嗎?”許永回答説:“宋皇后與皇上一同繼承皇位,以母儀親臨天下,歷年已久,四海之內都蒙受她的教化,從來沒有聽説有什麼過失和惡聲。而皇上偏聽讒毀嫉妒的言辭,使她蒙受無辜之罪,身遭誅戮,禍連家族,所有臣妾,都為抱怨痛惜。勃海王劉悝是漢桓帝同母的弟弟,處理封國之事和作為藩屬事奉朝廷,不曾有過錯誤,陛下沒有經過驗證審察,就加罪誅殺。從前晉侯夢見大厲鬼,披長髮達到地面,是因晉侯殺了厲鬼的祖先。天地之間的道義是明白清楚的,鬼神是難於欺騙得了的。應當一併改葬,以使冤魂得到安息。讓宋皇后流放了的親族返回原籍,恢復勃海王的封爵,以期消去因此而遭致的咎衍。”漢靈帝沒有采用許永的建議,沒過多久便去世了。 [9] 

孝靈宋皇后親屬成員

曾祖父:宋楊,曾任議郎,死後追封當陽侯,諡號穆。
祖父:宋衍,官至清河中大夫,封爵盛鄉侯。
父親:宋酆,官至執金吾,封不其鄉侯。 [10] 
姑母:宋氏,渤海王劉悝王妃。
丈夫:劉宏,即漢靈帝。

孝靈宋皇后人物評價

許永:宋皇后親與陛下共承宗廟,母臨萬國,歷年已久,海內蒙化,過惡無聞。 [7] 
蔡東藩:歷朝廢后總傷倫,況復讒言出寺大;漢季外家多赤族,冤如宋氏最酸辛! [8] 
參考資料
  • 1.    太平御覽·皇親部·卷三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3-12-05]
  • 2.    《續漢書》曰:孝靈宋後,敬隱宋貴人之從孫,執金吾酆之女。無寵,而又當正位。後宮幸姬眾共譖惡,誣以祝詛。上信之,遂策收璽綬。後自致暴室獄,以憂死,父兄弟皆被誅。諸常侍、小黃門在省闥者,皆憐宋氏無辜,共合錢收葬後及酆父子於皋門亭宋氏舊塋。
  • 3.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靈帝宋皇后諱某,扶風平陵人也,肅宗宋貴人之從曾孫也。建寧三年,選入掖庭為貴人。明年,立為皇后。
  • 4.    《後漢書·皇后紀下》:“後無寵而居正位,後宮幸姬眾,共譖毀。初,中常侍王甫枉誅勃海王悝及妃宋氏,妃即後之姑也。甫恐後怨之,乃與太中大夫程阿共構言皇后挾左道祝詛,帝信之。光和元年,遂策收璽綬。後自致暴室,以憂死。在位八年。父及兄弟並被誅。諸常侍、小黃門在省闥者,皆憐宋氏無辜,共合錢物,收葬廢后及酆父子,歸宋氏舊塋皋門亭。”
  • 5.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建寧四年秋七月,司空來豔免。癸丑,立貴人宋氏為皇后。
  • 6.    《通典·卷五十八》:“靈帝冊宋貴人為皇后,天子御章德殿軒,百官陪位。太尉襲使持節奉璽紱,皇后北面,帝南面,太尉立階下東向,宗正大長秋西向,宗正讀冊。(文曰:"惟建寧四年七月乙未,制詔:皇后之尊,與帝同體,供奉天地,祗承宗廟,母臨天下。故有莘興殷,姜任母周,二代之崇,蓋有內德。長秋宮闕,中宮曠位。宋貴人秉淑媛之懿,體河山之儀,威容昭曜,德冠後庭。羣僚所諮,人曰宜哉;卜之蓍龜,卦得坤乾;有司奏議,宜稱紱組,以母兆人。今使太尉襲使持節奉璽紱,宗正祖為副,立貴人為皇后。後其往踐爾位,敬遵禮典,肅慎中饋,無替朕命,永終天祿。")冊文畢,皇后拜稱臣妾畢,任位。太尉授璽紱,中常侍、長秋太僕、高鄉侯覽長跪受璽紱,奏於殿前,女使授,婕妤長跪受以授,昭儀受,長跪以帶皇后。皇后伏,起,拜稱臣妾畢,黃門鼓吹三通。鳴鼓畢,羣臣以次出。後即位,大赦天下。皇后秩比國王即位威儀,赤紱玉璽也。(漢志:乘輿黃赤綬,四採,黃赤縹紺,純黃質,長二丈九尺九寸。太子、太后與乘輿同。)
  • 7.    後漢書·卷一十二  .國學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引用日期2023-12-20]
  • 8.    《後漢演義》第五十八回 棄母全城趙苞破敵 盅君逞毒程璜架誣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20]
  • 9.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帝后夢見桓帝怒曰:“宋皇后有何罪過,而聽用邪孽,使絕其命?勃海王悝既已自貶,又受誅斃。今宋氏及悝自訴於天,上帝震怒,罪在難救。”夢殊明察。帝既覺而恐,以事問於羽林左監許永曰:“此何祥?其可攘乎?”永對曰:“宋皇后親與陛下共承宗廟,母臨萬國,歷年已久,海內蒙化,過惡無聞。而虛聽讒妒之説,以致無辜之罪,身嬰極誅,禍及家族,天下臣妾,鹹為怨痛。勃海王悝,桓帝母弟也。處國奉藩,未嘗有過。陛下曾不證審,遂伏其辜。昔晉侯失刑,亦夢大厲被髮屬地。天道明察,鬼神難誣。宜並改葬,以安冤魂。反宋後之徙家,復勃海之先封,以消厥咎。”帝弗能用,尋亦崩焉。
  • 10.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父酆,執金吾,封不其鄉侯。
  • 11.    柏楊.皇后之死[M].1994:131
展開全部 收起